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汪同三,何德旭 主编  页数:394  

内容概要

  本书聚焦中国社会热点,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整体上的描述,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较全面、较深入的剖析,对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较客观的评价。本书旨在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出谋献策,同时为大众了解认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供有益的帮助,也为从事经济理论和实际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书籍目录

报告一 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发展报告
报告二 中国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发展报告
报告三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
报告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报告五 中国制造业发展报告
报告六 中国能源战略发展报告
报告七 中国环境与发展报告
报告八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
报告九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09~2010年)
报告十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三)关于系统的稳定性稳定性理论中的系统稳定性有其特定的内涵,即指系统抗干扰或系统自我矫正偏差的能力。如果一个系统受到一定的冲击,稳定的系统则可以化解这种干扰而使系统趋向回归原来的状态,不稳定的系统则放大这种干扰而最终使系统趋向远离原来的状态。然而,.如果按这样的内涵来评价经济社会系统的稳定性,则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以数学微分方程的形式描述某特定经济社会系统的行为,本身就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这是由经济社会系统的特殊性决定的,即经济社会系统不像自然界那样存在明确的客观规律。经济社会现象充满了目前还无法认识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虽然人文社会科学已有显著的发展,但对经济社会的认识仍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按经典的稳定性的内涵来评价经济社会系统的稳定性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稳定性问题是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种性态。因为一个系统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存在。而在一般性的理解中,稳定似乎就是不变。事实上这并不是系统稳定的含义。如果一个系统处于不变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可能是在一定外部强制力作用下实现的,一旦失去这个强制力,系统可能就崩溃了。因此,在这样不变状态下的系统,实际上可能不是稳定的系统。稳定的系统应是在出现一定的扰动后,该系统能够自动回复到稳定状态,而不是导致扰动无限放大而最终使系统崩溃。可见,系统的稳定性的确是系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性态,如果在和谐性评价中不涉及系统的稳定性评价,则是进行系统和谐性评价的重要缺陷。从评价可操作的角度出发,这里对经济社会系统稳定性的评价,主要是从其相关指标的波动性角度进行评价,即稳定性评价的关键点,是对有关指标的变动范围合理性或可接受性的评价。(四)关于系统的优化性对任何系统的考察,总是针对系统的特定功能或特定性态而言的。单纯的协调、均衡、稳定都不是系统的最终目的。系统协调、均衡、稳定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对系统的某种功能进行最优化。如一个企业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其企业内部如何实现协调,如何实现稳定发展,而是要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此类问题,可归结为在满足相关状态的条件下是否可使系统的某种状态达到最优化的问题。也就是系统优化性评价的关键点,是对系统某特定状态能否达到优化状态的评价。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展报告(2011年)》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展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