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史话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周信炎  页数:169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内容概要

周信炎编著的《训诂学史话》讲述了:训诂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在释解古文献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其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萌芽于先秦时代,经过汉魏、隋唐及宋元明各朝的发展,终于在清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清代不仅出现了两个主要的训诂学流派——吴派和皖派,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训诂学大师,而且出现了大量杰出的训诂学作品,比如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邵晋涵的《尔雅正义》等,这些作品对民国直至如今的训诂学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周信炎,广西桂平市人。198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本科毕业,在本校继续攻读训诂学专业研究生。1990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测绘报社编辑、记者。主要著作有《传统语言学辞典》(合著)、《古汉语虚词词典》(合著),主要论文有《论〈说文系传〉的因声求义》等。

书籍目录

一 训诂学的萌芽——先秦
1.训诂及其起因
2.先秦训诂的几种体裁
3.先秦训诂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训诂的兴盛和训诂学的形成——两汉
1.训诂兴盛的原因
2.传注的繁荣和郑玄的训诂学
3.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尔雅》
4.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方言》
5.世界上第一部大字典——《说文解字》
6.第一部通过语音探求语源的专书——《释名》
7.小结
三 训诂学的保守——魏晋南北朝隋唐
1.保守的主要原因
2.注释范围进一步扩大
3.新专著的撰著和旧专著的注释
4.集解、义疏的产生和《五经正义》
5.小结
四 训诂学的转折——宋
1.理学的兴起和“六经注我”
2.宋代的注疏和朱熹的训诂学
3.《说文》学的兴起和训诂理论的归纳
4.小结
五 训诂学的萧条——元明
1.萧条的原因
2.元明训诂学的成就概说
3.小结
六 训诂学的鼎盛——清
1.训诂学复兴的原因
2.清代训诂学的成就和特点
3.清代考据的两个主要流派——吴派和皖派
4.段玉裁和清代的《说文》学
5.王氏父子和清代的雅学研究
6.余论
七 训诂学的突破——民国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刘歆提倡古文经得到了王莽的支持。王莽篡位以后,要学周公“制礼作乐与太平”,托古改制。恰巧古文经如《周礼》、《尚书》、《左传》、《毛诗》等便于王莽利用,于是他也支持设立古文经博士,向久已独尊的今文经发起猛烈的进攻,双方的斗争十分激烈。汉哀帝命令刘歆与今文博士讲论经义,今文博士不肯答对。刘歆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移让太常博士书》,系统而深刻地批判了今文经学。刘歆博学多才,凡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在王莽的支持下,他终于依靠政治力量,使古文经学暂时战胜了今文经学,与今文经同立博士。  首先,古文经学把孔子看作是史学家,把六经看作是孔子整理古代史料的书籍定本,所以古文经学者重视语言文字,偏重名物训诂,解释经典,都依循旧文,不凭空臆说,行文简明,它的特色是考证的。其次,古文经学不是那么死守师说,而是能够择善而从,因而他们一般都能兼通数经。如贾逵的父亲贾徼是刘歆的学生,师从刘歆学习《左氏春秋》和《国语》、《周官》,又师从塗恽学习《古文尚书》,师从谢曼卿学习《毛诗》,这在今文经学中是难以想象的。再次,古文经学家信古而不趋时,实事求是,排斥迷信,反对谶纬,具有学术上的纯洁性。  光武帝刘秀因为谶纬中有“刘秀当为天子”的话,非常相信谶纬。刘秀即位以后,又废古文经,提倡今文经,并要求今文博士讲谶纬。古文经学又变成私学。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训诂学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此书介绍了训诂学的历史以及发展。
  •   从喜欢王宁先生的文章开始,喜欢上了训诂学。
  •   这个就是史话,讲的很简单,也很容易接受,读着还是很轻松的,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就行了
  •   给小朋友买的,很不错,当当的服务很好,一直以来信赖当当!
  •   这本书封面也烂了,不知是什么问题
  •   作为普及读本,值得一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