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其中国化探索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杨圣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作者:杨圣明 编  页数:300  

内容概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文库·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其中国化探索:中国“五外”和谐新战略研究》系统深入研究并阐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认为这个理论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中国外向型经济战略的理论基础。在这个科学理论指导下,着重探讨中国外贸、外资、外汇、外债和外援的“五外”和谐新战略的构想,既有“五外”相互关系的新概括,又有“五外”各自内涵的新探讨。

作者简介

杨圣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原财贸所所长,主要研究宏观经济理论、消费经济、价格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出版专著数十本,发表论文数百篇,多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近年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研究》、《走向贸易强国的理论创新》。

书籍目录

第一章中国“五外”和谐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是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理论贡献 三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是中国“五外”和谐新战略的理论基础 四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是审视和解决目前中国对外开放问题的指针 第二章中国外贸战略 一我国货物贸易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二劳动力优势是我国货物贸易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多元生产关系的并存结构是推进货物贸易迅猛发展的制度因素 四互利共赢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良性循环的基本准则 五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递进发展是扩大货物贸易发展的潜在空间 六进口贸易的科学发展是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关键因素 第三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一资本输出理论简要评述 二动力机制的考察:资本利益与国家利益 三经营保障机制:中国企业的优势在哪里 四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发展路径 五行为主体机制:企业与政府的不同作为 六若干重点领域:扶持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思考 第四章中国外汇储备、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一外汇储备规模、结构和使用 二人民币汇率的长远战略目标 三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第五章中国外债发展战略 一欧洲债务危机的演进、根源和解决途径 二欧债危机期间中国对美债权投资暂时相对安全 三在欧债危机四伏中中国对美债权投资潜藏着风险 四中国应抓住欧债危机机遇提高利用外债水平 五中国面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外债战略调整 第六章中国外援战略 一中国外援的理论沿革和实践发展 二中国外援机制和方式的创新 三中国外援的理论基础及其与外贸、外资的关系 四外援与外贸、外资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第七章中国高新科技产品国际贸易战略 一当代高新科技产品国际贸易格局 二当代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背离国际价值规律 三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贸易问题 四中国高新科技产品国际贸易战略调整 第八章中国碳关税战略 一碳关税的国际背景 二碳关税的形成及其本质 三碳关税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四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可能影响 五中国应对碳关税的战略选择 附录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价值问题的论述(摘编) 附录二尼•布哈林关于国际价值问题的论述(摘编)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从上面两点出发,中国贸易的平衡状况和人民币汇率水平也就需要重新解读。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及其背后显示出来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对于世界上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来说,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所体现出来的国家利益,应该是动态的贸易利益,这就使得追求简单的贸易平衡成为一种片面的诉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货物贸易的顺差,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所拥有的贸易顺差,为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发展中优先发展其优势产业领域的要素投入创造了条件。发达国家资本与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尖端产业中的竞争优势,服务贸易上的顺差,不能不说是其在产业结构乃至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依赖于发展中国家向其大量出口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产品的结果。 国际贸易的基本要义在于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及相应的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贸易共同构成了一种更加全面的平衡关系,互补或共赢的关系。中国在货物贸易与制造业方面具有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业、服务贸易方面具有优势,通过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平衡状况的补充作用,中国货物贸易的顺差状况显然不足为虑。通过国际分工模式的调整及国际产业转移,在开放型经济的深层次发展上,开放国内投资市场,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与直接投资,各国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间的互补,中国货物贸易方面出现的顺差也不足为虑。中国与其存在顺差的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互为发展条件,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发展是双向的。如在一定时期内,中国着力发展制造业,对外发展货物贸易,美国着力发展服务业,对外发展服务贸易,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是美国服务业发展的条件,反过来,美国服务业的发展为中国发展制造业提供支持。 第二个层次:在国际交换中,遵循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不在贸易活动中附加任何条件,就是互利共赢。 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一些国家占据了统治地位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占领国际市场,以掠夺的方式与其殖民地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非但没有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且在国际交换中附加了各种各样的条件,尤其是通过其在殖民地设立的代理公司,把殖民地国家作为其工业发展的低价原料供应地和高价工业制成品的倾销地,对殖民地进行疯狂的双重剥削。宗主国的发展是以牺牲殖民地国家经济利益为条件的,这显然不符合互利共赢的要求。即使是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之后的国际市场上,一些国家仍然对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持有一种违背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偏见。

编辑推荐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其中国化探索:中国"五外"和谐新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它以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视阈,在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系统地研究并阐明了我国“五外”(外贸、外资、外汇、外债、外援)和谐新战略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及其中国化探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