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四体字典-草书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紫轩  页数:1008  

前言

  隶书体又称佐书,产生于战国,成行与汉代。隶书打破篆书曲屈圆转的形态结构,使平直的壁画更便于书写。两汉隶书遗存至今的碑刻和简牍书,其风格端庄秀丽,雄强浑厚,到了魏晋以后隶书被楷书所取代。唐代隶书又有了一些发展,出现了几位名家,其中有史惟则、李隆基、徐浩等。唐隶书注重形式,笔画圆润肥重,风格华丽,但缺少骨力和意趣,到了清代隶书突破了藩篱而新开蹊径,直接取法汉碑骨气,兴盛那一个时代。  在我国汉字源流演化的过程中,隶书的出现,使汉字形体发生了变化,它是汉字由「古」变「今」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隶书是两汉通告书体,它以大量的简牍和刻石为主要流传方式。汉代书法,上承秦篆、秦隶,下开魏晋南北朝、隋唐行、楷风范,并且是草书风起之发端,因此,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汉代隶书的成就突出表现在碑刻上,传世碑版达170余种,风格多样,笔法各异,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茂密雄强,浑穆厚重。如《斐岑纪功碑》、《西呋颂》、《夏承碑》等;其二,方整劲挺,斩截爽利。如《张迁碑》,《子游残碑》、《鲜于璜碑》等。其三,左规右矩,法度森严。如《礼器碑》、《曹全碑》、《熹平石经》,《史晨碑》等,这类碑刻立汉碑风范,数量最多。其四,舒展峭拔,烂漫多姿。如《石门颂》《杨淮表记》、《苍颉庙碑题铭》等。这些碑刻隶书的波挑最为鲜明,左掠右挑的笔法和形象在纵横有序的章法布局上联缀跃动,翩翩欲飞,对审美视觉有着极大的感染力。  隶书史创战国,完善于两汉,顶峰于大清,历经几千年,书法名家、碑刻作品传世于华夏大地,成为国之魂宝。

内容概要

  弘扬汉字书法艺术 展现中华不朽经典 荟萃历代名家书迹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本书收集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按部首检字法编纂而成,旨在向研究与爱好中国书法艺术的人士提供一部有益的工具书与临摹范本。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各时代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秦汉尚势、晋代尚韵、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趣、近代尚艺、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的规律。编排说明:
1:本书目录编排以《辞源部首检字法》为基础,同时借鉴了《现代汉语词典等通用度高的词典》。
2:为弥补难检字表的空缺,本书目录中每个字头的笔画数都以整字笔画为准。
3:书法字迹中常见的简、繁、异体字多种字形,本套书统一按繁体字头编排,请读者是哦用繁体字查检。如果遇到异体字,可以尝试查检与其通用的繁体字,如查询“寔”字的字帖时可以通过查询“實”字得到
4:为方便检查,本套书每册均附有汉语索引,以简体字为字头,后括注相应繁体、异体字。

书籍目录

《历代书法四体字典·草书卷(上)》目录: 一部 一至三画 一 40 丁 40 七 40 三 41 下 41 与 42 丈 43 上 43 四至六画 不 43 丙 45 世 45 丕 45 且 46 丘 46 丞 46 四画 中 47 丶 三至五画 丸 48 丹 48 主 49 丿部 二至四画 乃 50 久 50 之 51 五至十画 乏 52 乎 52 乍 53 乖 53 乘 53 乙部 一至十三画 乙 54 九 54 也 54 乾 55 亂 56 刂部 二至八画 了 57 予 57 事 57 二部 二至六画 二 59 于 59 云 59 井 60 五 60 互 60 亞 60 亠 三至六画 亡 61 亢 61 交 61 亦 62 亥 63 七至十一置 亨 63 享 63 京 63 亭 64 亮 64 毫 65 人部 二至四画 人 66 今 66 介 67 仁 67 仇 67 仍 67 以 67 五画 令 68 仕 69 付 69 代 69 他 69 仙 70 六置 企 70 仿 70 伙 70 伍 70 休 71 似 71 仰 71 伐 72 伏 72 仲 72 份 72 件 72 任 73 七画 余 73 佇 73 位 73 住 74 何 74 佐 74 佛 75 但 75 伸 75 伶 75 佚 75 作 75 伯 76 低 76 八画 來 76 佼 78 依 78 佳 78 侍 79 使 79 供 79 佰 79 侣 80 侈 80 佩 80 九画 俞 80 俎 81 信 81 便 81 俠 82 侵 82 侯 82 保 83 促 83 修 83 俗 84 俄 84 侮 84 俊 85 俟 85 十画 倉 85 俯 86 倦 86 倩 86 俸 86 借 87 倚 87 倒 87 倨 87 倔 87 倘 87 俱 88 候 88 倫 89 俳 89 十一画 停 89 偏 90 偕 90 偃 90 假 90 偉 90 側 90 偶 91 十二至十三画 傍 91 傅 91 備 92 傭 92 傅 92 傾 92 催 93 傷 93 像 93 十四至十五画 僧 93 僕 94 僚 94 儆 94 儉 94 儀 94 僵 95 億 95 價 95 十七至二十二画 優 95 儷 96 儼 96 儻 96 儿部二至六画 元 97 允 97 兄 97 充 98 光 98 兆 99 先 99 七至十四画 克 100 兕 100 兒 100 兜 100 兢 100 入部  二至八画 入 101 内 101 全 102 兩 102 八部 二至四画 八 103 六 103 公 104 兮 104 六至十六画 共 104 兵 105 其 105 具 106 典 106 冀 106 六至十一画 再 107 冑 107 冕 107 九至十画 冠 108 冥 108 國 五至七画 冬 109 冲 109 冰 109 况 109 冶 109 冷 110 八至十六画 凌 110 准 110 凄 110 凛 111 凝 111 几部 三至十一画 凡 112 凭 112 凰 112 凵部 四至八画 凶 113 出 113 甬 114 刀部 二至四画 刀 115 刃 115 切 115 分 115 六至七画 刑 116 列 116 判 117 别 117 利 117 八至九画 刻 118 到 118 制 119 削 119 前 119 剋 120 則 120 十一至十六画 剪 121 割 121 剩 121 剽 121 剿 121 劃 111 劇 122 劍 122 劉 122 劑 122 力部 二至八画 力 123 功 123 加 123 劣 124 劭 124 助 124 努 125 効 125 劾 125 九至十三话 勃 125 勁 125 勇 126 勉 126 勒 126 動 127 勞 128 勝 128 募 129 勤 129 勹部 三至十一画 勺 130 匀 130 勿 130 包 131 匐 131 匏 131 二至五画 匕 132 化 132 北 132 匚部 六至十画 匡 133 匠 133 匪 133 四至十一画 匹 134 匿 134 區 134 十部  二至四画 十 135 千 135 廿 136 卅 136 午 136 升 136 五至十二画 半 136 卒 137 協 137 卓 137 卑 137 南 137 博 138 二至七画 卜 139 卞 139 占 139 卣 139 卩部 四至九画 印 140 卯 140 印 140 危 140 却 141 即 141 卷 142 卸 142 卻 142 厂部  二至十一画 厚 143 原 143 厕 143 十二至十四画 厥 143 厦 143 厮 144 厭 144 五画 去 145 又部 二至十八画 又 146 友 147 反 147 及 148 取 148 受 148 叛 148 敷 149 叢 149 口部 三至五画 口 150 古 150 可 151 右 151 司 151 召 152 叶 152 叩 152 叫 152 叱 152 只 152 史 153 句 153 六画 吉 153 吏 154 吐 154 同 154 吊 154 合 155 名 155 各 155 向 156 七画 吝 156 吞 156 吾 157 否 157 君 158 吠 159 吼 159 吴 159 吟 159 呈 160 吹 160 含 161 告 161 八画 咏 161 味 162 呼 162 命 163 和 l64 咎 164 周 164 九画 哀 165 哉 165 咤 166 咬 166 哇 166 哂 166 品 166 咽 166 咸 166 十画 哥 167 唐 167 哲 167 唇 168 哮 168 哺 168 …… 《历代书法四体字典·草书卷(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编辑推荐

《历代书法四体字典:草书卷(套装共2册)》收录全面:本字收录秦汉、晋代、南北朝、唐代、宋代、元明、清代、近代书法名家手迹,充分体现了书法艺术的规律。检索方便:本套书每册均附有汉语索引,以简体字为字头,后括注相应繁体、异体字。使用价值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究与爱好中国书法艺术的最佳工具书与临摹范本。豪华精美包装:尽显高雅气质和书香余韵,值得收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代书法四体字典-草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包装整洁,书本干净,内容丰实,精装版的封皮摸着很舒服,爱不释手。
  •   喜欢这本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   行、草、隶书、篆书买齐了!很好!
  •   我是冲着买4送1才买的,结果怎么没送?
  •   女朋友订的,据她反映:还不错吧
  •   内容好、印刷好,超值产品!
  •   很好,还是很好,太值了。
  •   用盒子包装,看上去很显档次,非常精美,送货也快。与书店里看到的一模一样,但价格却便宜了许多。非常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