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甘露

出版时间:2010-07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尤金.H.毕德生(Eugene H.Peterson)  页数:128  译者:何咏霓  
Tag标签:无  

前言

珍贵的青少年:与你的青少年一起成长你的少年人好像清晨的甘露到你那里——诗篇110:3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诗篇的句子“你的少年人好像清晨的甘露,到你那里”,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比喻荡漾着层层意象。“像露珠一样”的青少年,在父母的生命中出现的时刻非常短暂;当白昼来临,露珠就化入泥土和空气的长久存在里了。青少年不是一定要被处理——如果忽略他们,最后他们还是会长成大人。他们像露珠,不像露出地表的花岗岩。他们也不像婴儿,需要父母的照料呵护。其实有好些打发或规避青少年的方法可以让父母继续保有父母的样子。青少年像露珠而不是像雨,不是气候学上的常见现象。无论清晨阳光下的露珠多么闪亮动人,无论它使田野的花草变得多么清新,它都不是每样东西所依赖的。父母亲的身份不是靠青春期来定义的——在我们孩子长到青春期的过程中,做父母的必要本质都已经定了。无论我们的文化给青少年增添多少浪漫色彩,无论他们为自己争取多少注意力,青少年都不能决定父母的身份。不过他们肯定就在那里——很短暂,有时候很吸引人,有时候很讨厌,但是——就在那里。像露珠一样。提到这个比喻的经文无法扎实到作为独立文本来解释,在希伯来文中是出了名的晦涩难懂。这句“你的少年人好像清晨的甘露”是描写弥赛亚纯洁的青春(“……你是我儿,在晨星上升之前如露珠般降生”,Ronald Knox的翻译),还是描述弥赛亚的魅力对那地青少年的吸引(“如同清晨的甘露,你的少年人会到圣山上朝见你”,现代英文译本的翻译)?经文实在不清楚。不过,当我们脑中不断地思想它的句法时,自然会有些启发性的联想出来。诗篇中的模糊光影正适合半大不小之青少年的模糊性。

内容概要

  《清晨的甘露(与青少年一起成长)》是大牧者尤金·毕德生根据自己的牧会和做父亲的经历,围绕诗篇110篇3节的经文(你的少年人,好像清晨的甘露,到你那里),写给所有青少年父母的。  如果在你的家庭中,也有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成天叫嚷着:“你根本就不了解!”“你从来都不相信我!”“你是个伪君子!”“如果你爱我,就别管我!”如果你对他(她)感到焦虑、愤怒甚至束手无策,那么请好好读一读这《清晨的甘露(与青少年一起成长)》。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尤金•毕德生 译者:何咏霓生于1932年,是加拿大维真学院(Regent College)灵修神学教授,与傅士德牧师(Richard J. Foster)并列北美两大具影响力的灵修作家,有“牧者中的牧者”之称。1978年起,他一边牧会,也一边开始写作。他认为牧养和写作是同一件事:都是借着祈祷、倾听,来发现上帝在人群中的作为。他的写作即是牧养众人;而他牧养教会时,也好似在写一本书。他的文笔内敛有力,深刻真挚而又能发人省思。毕德生的主要作品有:《信息本圣经》、《天路客的行囊》、《与马同跑》、《跳过墙垣》《返璞归真的牧养艺术》《建造生命的牧养真谛》《追寻呼召的探索之旅》。

书籍目录

第1章  珍贵的青春期第2章  “我爱怎么穿就怎么穿!”第3章  “我不要去!”第4章  “你不能强迫我!”第5章  “你根本就不了解!”第6章  “你从来都不相信我!”第7章  “如果你爱我,就别管我!”第8章  “你是个伪君子!”第9章  “我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第10章  “今天晚上我可以用车吗?”第11章  “你是不会帮我的!”第12章  “你永远都不会原谅我的!”结论附录:父母联盟

章节摘录

作家C.S.路易斯(C.S.Lewis)曾写信给一位烦恼的母亲,信中提到:“那些‘正常’的家庭,好像是一些我们不认识的家庭,遥远得犹如十英里外的远山。”当家中出现一名青少年的时候(感觉上好像一名入侵者突然闯进来一样),这个家就不再那么正常了。因为来得太突然,既无前例可循又无任何警告,做父母的心想这个家就要变天了。做父母的,通常典型的反应是以羡慕的眼光看着别人家的青少年,几乎总是显得(在公众场合)进退合宜,表现得体——“远山外的”家庭。其实根本没有进退合宜的青少年。青春期的定义就是身心失调,而展开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常常既艰苦又麻烦。有些家庭可以保持一个得体合宜的外表,可是当我们靠近一点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形形色色的混杂物和粗糙的小地方:突出的石头,湍急的小溪,遭雷击的树干,杂乱的草地,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乍开的花朵,剥掉十来层树皮后还有更多的纹理结构——青春期就是不断地变化,充满活力,并且把周遭的每一个人(特别是父母亲)都拖进一个充满变数、未知又奇妙的景况里。青春期也是一个礼物,一个神赐给中年父母的礼物。这个青春期礼物的范畴正是我要谈的主题。青春期不只是造物主设计来使孩童长大成人的过程,它也是造物主特别为父母设计的,提供他们某种必要之物,以对应他们生命中的关键年岁。做父母的如果是基督徒,那会在了解、感谢和领受这份来自神智慧的礼物上,占很大的便宜。当我听到“孩子是神赐的礼物”这句话时,脑中立刻浮现的是咿咿呀呀、可爱的小婴儿,干干净净的小男孩和在开心玩耍小女孩的景象。绝对不会是那些满脸不高兴的青少年——用力甩门的十五岁女儿或是顶撞争执的十六岁儿子。婴儿很明显是神赐的礼物;在他们身上,神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奇迹的感觉,惊叹的心情,深信一切都值得,预备要扛起责任。……至于青少年,虽然不是那么明显,但绝对也是一份神赐的礼物。正如婴儿是神给年轻父母的礼物,青少年是神给中年父母亲的礼物。青少年是在我们步入中年(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时“出生”在我们的生命里的。人在中年的阶段多半会有停滞和消沉的情况——对生命的惊奇转为平淡,丰沛的生命日趋枯竭。很多人因此感到沮丧,前成人期的那股冲劲并未带给我们功成名就,失败和失望层层累积。甚至当外表显出成功时,内心却经常是枯干、空洞的感受和希望的萎缩。对于早年的理想和期望,所经历到的都是疲惫不堪。我从前并未预见逐步消逝的日子会削弱了意志会漏失了光辉——史班德(StephenSpender)就在这时候,神的礼物出现了:用青少年这样笨拙棘手的包装出现,神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成长的挑战,试验我们的爱心,磨炼我们的盼望,把我们的信心推到深渊的边缘。这礼物来得正是时候。所有现实中已经变得陈腐、老旧的事物,突然间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命令我们回应,要求我们参与。对一个人影响最深远的成长,是在基督里的成长。所有其他的成长,都是这种成长的预备或辅助。生理上的和社会上的成长,理智上的与情感上的成长,全部都是为要促成在基督里的成长。人类的任务就是成长,不单是我们自己本身要成长,还包括我们与神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都要成长。圣经中有三段经文的焦点集中在这项任务上:那孩子(施洗约翰)渐渐长大,心灵强健,住在旷野,直到他显明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日子。(路1:80)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2)……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做小孩子……(弗4:13,14)施洗约翰长大了,耶稣长大了,我们也要长大。使徒保罗的总结是,我们要“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弗4:15)。所有的成长都带入在基督里的成长,在基督里的成长又聚集和塑造了所有其他的成长。青少年用一种特别鲜活的方式来展现他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他们的父母完全躲不掉参与其中的过程。因此,每个青少年的父母都会得到一份礼物——一种生活实验室,让人可以从中取得成长实验的工作资料,这资料中包含了个人的成长方法,然后,人可以用信心的行动重新经历这成长以荣耀神。但是做父母亲的不总是这样看待这件事。他们经常抱怨,有些人因为专家保证青春期会自动痊愈,七八年后就会结束,而咬牙隐忍到底。他们从来没有打开这个礼物,也从未踏进这个实验室。青春期的确是一个礼物,是神赐的礼物,绝不能消耗在抱怨或消极的反抗里。我们应有一种极强的信念,历世历代敬虔的思想和信心的生活都可作为这确信的坚实证明,也就是所有赐给我们的一切,无论是给我们的身体或给这个世界,原都是为要成就圣洁。整个自然界是靠着恩典、也唯独靠着恩典,趋向成熟。自然界中所有一切——包括我们的肌肉和情绪,我们的地理环境和生理基因——没有一样不是出于恩典的运作。青春期也不例外。我的目的是,堵住任何要把青春期当成必须解决之麻烦的做法,同时坚持它是中年父母和青少年都必须参与的经验,也是一种使人成长的方法。但不同的是:青少年是因为他们的生理作用而被迫经历这个过程,中年人则是因着他们信心的作用而愿意拥抱这个过程(或是因着不信而存心拒绝)。做父母的“成长”指的不是身高长高了,而是长成“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编辑推荐

《清晨的甘露(与青少年一起成长)》在你的家庭中,是否正有一个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成天叫嚷着:“你根本就不了解!”“你从来都不相信我!”“你是个伪君子!”“如果你爱我,就别管我!”……对于家中的青少年,你是感到焦虑、愤怒甚至绝望呢,还是把他作为上帝在这个特别时期所赐下的礼物?你是把他看作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呢,还是—个与他共同成长的契机?《清晨的甘露(与青少年一起成长)》将会提供你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看待你的孩子:父母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做父母,而是做人。没有任何专家的技巧可以让你成为一位好父亲或是一位好母亲,也没有一《清晨的甘露(与青少年一起成长)》能够在你读完之后就立即找到“正确答案”。因此,毕德生无意提供那些看似实效、有用的处方,而是提醒父母在生活中更真实、更完整地呈现自己,显露出丰盛的、活泼的、成熟的、犹如基督般的生命特质,与孩子们一起成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清晨的甘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这本书用圣经的原理来教导如何教育孩子,让我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来成长
  •   买来送朋友,,对于孩子是青少年期的父母很是合适,,极力推荐
  •   与青少年一起成长,研究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教育他们,需要方法
  •   送同事了,自己还没看
  •   大家都把青春期的孩子看作是大麻烦,可是作者却用圣经真理告诉家长: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清晨的甘露一样弥足珍贵,稍纵即逝,要珍惜与孩子的这一段时间。
  •   本来很期待尤金·毕德生的书,但是翻译得实在不到位,很遗憾!盼望能重新翻译。
  •   对于家有少年(少女)初长成的家庭,是给父母一个机会跟孩子一起成长的好书。推荐"
  •     一场关于虎妈的论战,随着春节到来而提前结束,人们转头扑向春晚——一出喜剧,因为它的不可笑而流行了十几年,前提条件是允许人们安全地批评它。
      
        跨国且跨年(农历新年)的虎妈话题,作为教育话题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因为在许多中国人心目中,若说有信仰,那就是信仰“下一代”了。相当部分中国父母在“下一代”身上所寄托的盼望和执着,与宗教情感相差无几——当然,这或许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有人宁可坐牢,也要为倒塌的校舍和毒奶粉事件中死去的孩子讨个说法。中国宪法规定,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同时规定,必须到经国家机关注册认可的宗教场所活动才被许可。信仰“下一代”的“拜儿子教”,显然属于未经注册的“地下教会”,所以维权前景一时暗淡。
      
        刚刚过去的一年也是虎妈的本命年,不知她是否配备红腰带、红袜子、红内衣的全副武装?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陆多半幸存在这类小“法术”里。令人更好奇的是,虎妈过春节吗?吃年夜饭、看春晚吗?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问题太无厘头,但既然铺天盖地的虎妈报道都把她的方式说成是中国人的教育传统,频频升华到“中美教育之争”的高度,为什么我们不该追问一下,她是否真正具有中国特色,是否适合代表中国?
      
        许多人对此早有意见,认为中国家长都很文明了,现在只有野蛮拦访、野蛮拆迁,哪还有这么野蛮教育的。她是菲律宾移民,华裔而已,怎能代表中国?不可以吗?那为什么中国形象宣传片里的主角可以有若干个美国公民或美国绿卡持有者?中国人心里,其实一直就没搞明白种族与国家、国家与政府、人民与公民的区别。既然大伙都乐得就着自己方便从一锅乱炖里顺手捞上合自己口味的概念,也就难免发生初一沾了种族的便宜,十五就吃了国家的瓜烙;虎年高昂大国的头,兔年就闪了政府的腰。人民的公共社会,简称公民社会。
      
        那些“拜儿子教”的信徒,家里就这么一个“教主”,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信徒,很难落实虎妈的全套方针。他们当然想让自己的孩子比虎妈的更优秀,所谓信仰“下一代”,就是顽固地相信孩子一定过得比自己好,并非孩子不争气一定要啃老,只是父母认为被啃是必须的。
      
        他们在孩子小时候连哄带吓,大一点了宁愿自己做牛做马,只要孩子考试第一、钢琴特长……小时候要求他是完美的“教主”,德智体美劳全无瑕疵,宛若这世界不配有的人;随着年纪增加标准越来越低,直到长大成人。人类社会里最基本的法律底线,是中国成年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在一个满是诱惑的世界里,他终于拥有了犯各种错误的权利,完成了从“神”到人的堕落转变。
      
        美国孩子一进幼儿园,老师会让他自己定每天的计划,比如只有一台游戏机,一群小朋友谁先玩、谁后玩,每人玩多久,老师不在他们自我管理,玩得好好的。中国的幼儿园老师必须要管住,稍不留神就会天下大乱。在束缚与娇惯的张力里,中国孩子在人前的表演与家里的放纵之间转换,缺乏经历在群体中确立自我形象所需的破碎与整合,几乎没有与“非信徒”互动的能力和意愿。
      
        其结果仅举一例:就在距我所在城市两小时车程的某间大学,该校在中国学生大量涌现之前是根本不需要监考的。当中国学生达到200人时,老师们不得不瞪大眼睛出现在考场。
      
        “信徒”们自然不会像虎妈一样,怒斥孩子是“垃圾”,他们有他们的办法。一位年轻网友满腔悲愤地写道:“优秀的孩子们啊!请别让我妈认识你!这世上总是有那么多让人心情不好的优秀孩子,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孩子’,这个‘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从来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考试年级第一。”
      
        “拜儿子教”的父母们过早步入自己的精神死亡,他们的“文明教义”里包含了太多虚伪和扭曲;虎妈以爱为名表露的强烈控制欲,则显得那么凛冽彪悍。一个是岳不群,一个是左冷禅。
      
        强者为了某个所谓传统而胁迫弱者,告诉对方这是为了你好,的确是中国传统。虎妈因此能这么义无返顾。抑或虎妈自己也不过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弱者,以近乎自我虐待和代际虐待的方式将生存压力内化?
      
        子曰:君子不器。“拜儿子教”的信徒耗费大半生的精力,不过是让孩子从不是东西到是个东西,培养出一件好用的器具。无论为中国政府所用,还是急美国人民所需,除了成为专业技术人才,多数华人看不到自己对于世界的意义。从虎妈能够允许女儿成为网球选手,已经看出文化基因变异的可能。与其选择体育运动,多数华人宁愿让孩子出现在各类音乐课上,他们重视“精神竞技”胜过肉体训练,以至于美国许多城市的学校乐队演出中,黄色面孔几乎覆盖了整个乐队的一半。
      
        虎妈身上的所谓文化传承,似乎表现在她的父亲怎样对她,她就怎样对待她的孩子,粗砺得甚至意识不到爱是需要反省和学习的。
      
        美国基督教思想家尤金·毕德生专门为孩子的父母写了一本《清晨的甘露》,在书中他提醒:“你的少年人,好像清晨的甘露”,是上帝所赐的礼物,没有任何专家能把一本实战手册交到父母手里,父母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做父母,而是做人,是在生活中更真实更完整地呈现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是对父母生命状态的提问。当中国的父母们对自己比对孩子更忧心的时候,一切就有救了。 ■
      http://www.caing.com/2011-02-18/100226946.html
      
  •     小組的詠霓姊知道我為教養小孩而煩惱,送我一本她翻譯的書「希奇滿我家」,因為很好看,所以我一口氣就讀完了。心裡覺得有被安慰的感覺。書裡有一部份是在提醒基督徒的父母們,如何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站穩腳步,調整心態,與孩子一起成長。但因為它寫得很真實,即便不是基督徒,都可從中找到自己的盲點, 讓酸澀的歷程轉為甜美的果實。我將一些感動的話語摘錄如下,隨時提醒自己,正如詠霓姊所言,它不是一本教養青少年的教戰手冊,教你如何揮荊斬棘突圍前進,而是要你坐下來喝杯水,順便觀賞景色。
      
      本書共分12章,感動的章節摘錄如下:
      
      一.珍貴的青春期:
      
      p9 青春期的定義就是身心失調,而展開調整和適應的過程,經常既艱苦又麻煩。
      
      P10 青春期不只是造物主設計來使孩童長大成人的過程,它也是造物主特別為父母設計的,提供他們某種必要之物,以對應他們生命中的關鍵年歲。
      
      P16 在青春期之前,做父母的幾乎已經習慣於完全掌控他們的孩子。........青春期突如其來要求加入一些新要素。過去孩童運作穩定的供需平衡突然失序------全都亂成一團。........這時候需要的是分擔力量和溝通看法的新方法,為的是要使我們能夠合宜地做青少年的父母,我們一定要發展出新技巧來。
      
      P21 父母最主要的工作並不是做父母,而是做人。沒有什麼大師的技巧能讓你做個好父母,也沒有一本書能讓你讀完之後就有了正確的答案,做父母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生活中完全真實地呈現自己,........從中了解長大的意義,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變化與困難。
      
      二.我愛怎麼穿就怎麼穿!
      
      P23 青春期是一個找到自己的階段。孩童期的經驗和訓練都被重新調整,使每個人變成具有個人特色的人。..........這段自我定位的過程日以繼夜地進行著,充滿了尷尬的痛苦。
      
      P24 青春期的任務就是學會如何做決定,以及接受下決定後所產生的自我認定。......當青少年在發展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的能力時,這些決定提供他塑造自我的基本素材。
      
      P25 每個青少年所做的決定都產生出他或她獨特的生命。他們每個人都成為這些決定所產生的那個人。當他們在選擇中獲得力量,他們就個別累積做自己而不是做別人的自信。
      
      在青春期的初期,青少年對自我的認定會有許多的模糊不清。他們會把認同投射在偶像身上,或以同化於團體的方式來隱藏自己。......一旦他們成熟、學會做決定之後,他們就會愈來愈認識自己。
      
      P34 對父母來說最困難的一件事,就是在這整個過程中必須做個圈外人。.......自我認同的建立一定要撇開父母。.....做父母的會感受到被忽視、被拒絕、被頂撞,以及不被領情。父母再也不能像孩子小的時候那樣,習於分享每個傷害,親密地參與每個細節。青春期的這幾年一定要保持一點距離。
      
      三.我不要去教會!
      
      P37 青少年,為了要尋找他們自我存在的來源以致於找到自我的肯定,有時候會用否定和拒絕的方法來表達。
      
      P38 當孩子改變他們原來基本立場的時候,父母也一定要做出相對的改變來回應。這種改變使雙方都處在陌生的位置,感覺到尷尬與不確定。
      
      P44 父母如果阻止反對的意見,他們同時也阻止了甘心順服的可能。如果父母拒絕聆聽叛逆的聲音以及斷斷續續的疑惑,他們是切斷自己涉足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一個人學會做下信心的決定。
      
      四.你不能強迫我!
      
      P49 青少年是一段挑戰父母權柄的時期。.....在青少年悖逆的壓力、質問和頂撞下,父母被逼得要檢驗自己權柄的基礎以及評估使用權柄的方式。
      
      P54 父母的權柄不會因為提高說話的音量或增加處罰的次數而獲得更多力量。........安靜的勸導、忍耐的信任、思考以及禱告。
      
      P55 使用權柄一定要有禮貌。........不是隨心所欲,愛怎麼用就怎麼用。
      
      權柄不能用來脅迫。.........當權柄變成獨裁的時候,就失去它的道德力量和屬靈的活力了。
      
      五.你根本就不了解!
      
      P61 青春期充滿了誤會。青少年發現很難表達他們的感覺和想法,而且經常因為溝通破裂而責怪別人。
      
      P62 兩代之間一定有差異,而差異確實會帶來誤解。........差異雖然造成誤解,卻也讓溝通有好機會。
      
      P66 做父母的有個獨特的貢獻之處,就是建立親密關係___親近。........就是能夠向別人完全敞開自己。..........做父母的有義務自己先達成親密關係的建立,然後示範出來___讓年輕人看到親密是什麼樣子,並且建立親密關係是可能的。
      
      另一項是關心人,能用關心人來和別人建立關係,是一種成熟的表現。.........這是一種需要成年人以身作則來教導的技巧。..........使青少年不只得到別人的關心,同時自己也學會了關心別人的技巧。
      
      六.你從來都不關心我!
      
      P73 青春期是一個人生命中最沒有安全感的時期。......父母是幫助他們有基本信任經驗的關鍵。
      
      P77 年輕人學習被信任的方式,和他們學走路的方式差不多,不是第一次就成功,而是靠著那些過來人的鼓勵、扶持和保證而達成的。
      
      七.如果你愛我,就別管我!
      
      p83 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基本的愛的感受,在青春期時會變得很混亂。..........愛的本質在混亂中受到質疑─雙方都懷疑對方的愛。
      
      四種不同的愛:
      
      P86 單純的愛:這種愛付出的時候不做作、不要求回報、不需要承諾。........在青春期時畫上了句點。
      
      P87 友誼:它包含了同伴的情誼與交談。.......本質是同儕關係。
      
      P88 情愛:它是由渴望、情慾和盼望與人結合而成為完整所激發出來的。
      
      P89 如果慈愛繼續發展,孩子就會持續依賴,父母會繼續被使喚;如果友愛延續的話,現實生活就會被幻想生活所取代;要是浪漫的情愛被鼓吹,將會帶來亂倫後果。
      
      P90 無私的愛:這種愛不是一種感覺、一段經歷、或一項需要,而是一種決定,目的是使對方滿足。.......當青春期的出現讓過去的愛都失去作用時,這種愛立刻就能拿來用。..........愈早放掉舊的愛,學習新的愛,愈好。
      
      十.今天晚上我可以用車嗎?
      
      P118 一個顯然相當簡單的要求,卻代表成長的一個重要領域。如果做父母的已經想過汽車對青少年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它對他們做父母的人是什麼意義的話,就能夠有比較好的回應。
      
      P123 車子的問題可以為青少年和父母展開豐富的對談關係。父母和青少年之間的互動,可以使雙方在透過討論車子而敏感到對方的感受和期望。
      
      P125 沒有人可以給父母一個公式,告訴他們什麼時候答應,什麼時候拒絕。但用一種了解的方式來面對衝突,並且發展出成熟的態度,.........藉著車子所呈現的來評估整個價值觀。
      
      簡單的書摘,不能含蓋全貌,但它的確安慰了我的心。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是否更有智慧,我不知道。但它的確是一本值得青少年父母一讀再讀的好書。
      
      不可否認,我有刻意避開其中有關屬靈的部份,因為我覺得每個人的領受不同。這些年來,我雖未受洗成為基督徒,但因深感自己的不足,所以我持續的,默默的為孩子禱告,也許這是我給他最極至的愛吧!
      b
  •     信仰路上的“青少年”——从教牧角度看《清晨的甘露》
      
      文/樊小易,http://ey.kiashine.com
      2010-07-20
      
      一、
      
      毕德生的《清晨的甘露》一书,虽然主要是为青少年的父母们而写,但其中所透出的许多原则与洞见,对于成人信仰群体也有诸多教牧性的启示。倘若我们不是主张一种彻底意义上的“人人皆祭司”,意即承认现实中那种教牧人员与普通信徒在人群、视角乃至话语系统方面的分别一直存在,以及两者经常在一些个体事件中产生一种“温和的对立状态”,那么我们将会发现,这类原则与洞见不但值得那些承担牧养职分的群体(即通常所说的教会带领者)深刻反思,也足以引起那些教会“边缘人”或“业余者”群体重新评估自身的问题,以至于两者都能够承认寻求一种更为合宜的互动方式之必要,并带来态度和行为的更新,乃至属灵生命的进深成长。
      
      
      
      二、
      
      让我们从事实开始讨论。尊重事实是基督教的基本美德之一,这不但是因为基督徒都被赋予一种“瞎眼今得看见”带来的洞察力,也因为耶稣基督的权能与恩典足以让他的跟随者有一种面对真相的勇气(只要我们同时谨记,基督教信仰的真相不是仅仅经由经验主义或是逻辑理性所获得的真相)。
      
      
      
      正如毕德生在《清晨的甘露》一书的结论部分提出他所发现的“一个颇为意外的事实”:没有模范家庭,我们也可以说,无论是从圣经或是教会历史的记载中,似乎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让世世代代景仰和效法的模范教会。从我们自身的经验来看,虽然许多福音材料不但大胆地应许慕道友通过祷告决志就可以得救,介绍一家健康又充满爱心与活力的教会,并且应许(往往也是一种强烈的要求)只要这位幸运的新肢体愿意定期参加并谦卑受教,一定会不断收获喜悦和新生命的成长,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并非全部(甚至只是极少)的事实支持这种美好的描绘。我时常感到惊讶的是,许多基督徒在面对福音对象讲述基督教信仰和教会时,竟然可以那么“不动声色地”忽略许多看起来不那么美好但是肯定存在的内容。
      
      
      
      三、
      
      虽然不像“每个家庭都曾有一个叛逆的青少年”那么普遍,但现实中的许多教会,或多或少都存在那么一些“边缘人”或“业余者”,说他们是“边缘人”,是因为他们许多特质都不符合教会的主流,这些特质有时是可见的行为,比如参加聚会或聚餐不积极,有时是奇怪扰人的思想,比如他竟然怀疑三位一体……说他们是“业余者”,是因为即使在一个教牧人员选立非常随意的教会,他们通常也都不会成为候选人或重点培养对象,他们被视为或自视为“边缘人”和“业余者”,虽然教会的不少活动都宣称是为了服事“这群人”,但他们却经常反馈感受不到接纳与关爱。
      
      
      
      他们中有的一段时间后被众人的爱心与坚定所改变,终于将这段“边缘的”岁月总结为 “不成熟的、悖逆的青少年时期”。有的一直默默地接受这种与主流之间无形的张力,并且慢慢地这种张力可能不再产生困扰与纠结,而是成为一种被赋予独立意识、批判立场含义的得意标签。有的人则天生认真且坚韧,不但不会屈服于“约定俗成”的规则,而且还有一种突破的勇气和类似启蒙者的使命感,如果他恰好又暗自掌握了一种叫做神学的武器,那么他将变得更加英勇。还有一些人则结局暗淡,他们选择了离开教会,就像成年之前离家出走的青少年,他们没有了父母的指责与干扰,但是需要独自面对一个更加不确定的世界。他们多半曾经成为教会新增人数的数字,但是鲜有人去统计离开教会人数的资料。对于其它曾经与他同行的人来说,他们不过是一段越来越模糊的记忆。
      
      
      
      四、
      
      毕德生在《清晨的甘露》中用作每章标题的那些出自青少年的宣告,其中大部分只需稍稍调整,亦可作为教会“边缘人”和“业余者”的常见表达,譬如青少年说:“我不要去教会!”他们大概会略带伤感和遗憾地说:“我不想去教会了。”青少年说:“你不能强迫我!”成人会礼貌地说(并且为了不指向特定的个人,通常用复数):“希望你们不要强迫我。”青少年说:“你根本就不了解!”他们会委婉地说:“你们不大了解我。”青少年说:“你从来都不相信我!”他们会在心里想:“这些人都不相信我,懒得说了。”青少年说:“你是个伪君子!”他们在内心或有选择性地在某些场合说:“他们其实有些虚伪。”青少年说:“你是不会帮我的!”他们会默默地对自己说“凡事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青少年说:“你永远都不会原谅我的!”他们会在离开教会的时候告诉最要好的朋友:“他们是不会原谅我的,但我已经不在乎了。”撇开年龄与场合因素造成的差异,他们在许多方面与家庭中的青少年面临类似的问题和挣扎,不同的是青少年一般无法回避这种家庭代际冲突,而教会在人群关系方面通常没有硬性的约束,教会“边缘群体”有多种方式可以回避这种冲突,正如许多人对教会的描绘看起来就像这些冲突不存在似的。
      
      
      
      五、
      
      成人基督徒为何也会经历信仰之路的“青春期”?正如毕德生在《清晨的甘露》中所呈现的,青少年“最后的咆哮”也许简单直白,但其问题并不简单。忽略问题的复杂性,多数时候能使对策更容易,可惜往往也无济于事甚至恶化问题的处境。青少年的一声咆哮背后可能夹杂着主体性的觉醒、个性的半成熟、信仰的反思、道德意识的自觉、对事实的不完全把握和对家长的片面判断等,此外还有外在环境的因素,尤其是家长自身亦可能是这个大问题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毕德生指出青春期不是父母亟待解决的问题,乃是对父母生命状态的提问。基于此种认识,父母才有可能在这种提问之中,寻求与子女一起成长的契机。成人基督徒所遭遇的“信仰青春期”,亦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如第一代基督徒(大多在大学时候归信)的特殊背景、灵性自觉的延期(不同于毕德生书中西方信仰背景的青少年,他们并没有一个“被迫参加教会”的童年)等,但许多时候引发“青春期”问题的不是因为有叛逆的青少年,而是因为有习惯掌控与防卫的家长。尤其是在许多新兴的城市教会中,这些“家长”本身可能是刚刚脱离(甚至尚处于)自己的“信仰青春期”,好比一对二十出头的夫妇,突然有了一群青春期的孩子。年轻的“家长”更有可能由于经验不足导致的不自信和对自我身份合法性的怀疑,夹杂着对权柄的新鲜与兴奋感,而倾向于采取压抑、胁迫的方式来处理差异、强行合一。
      
      
      
      倘若说《清晨的甘露》为广大父母呈现了一种崭新的视角看待青少年问题和家庭共同体的成长模式,前文若干的对比分析又让我们看到,类似的问题可能存在于教会的带领者与普通信徒之间,并最终导致一部分成为教会“边缘人”或“业余者”,那么,我们也可以考察类似的成长模式在教会群体中的意义和应用,而且这种意义和应用首先是针对“家长”(教会带领人)层面的。不妨仿照毕德生的表述:面对教会中的异己分子,你是感到焦虑、愤怒甚至绝望呢,还是把他们作为上帝在这个特别处境中所赐下的礼物?你是把他们看作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呢,还是一个与他们共同成长的契机?
      
      
      
      六、
      
      首先要做的是拒绝幻想、正视真相,认识到真理与真相的结合才能产生持久活泼的群体性的成长。我们在一个关系网中实践彼此相爱、彼此饶恕,出发点往往不是我们彼此看对方都很顺眼,而是彼此都觉得对方很碍眼;但基督赐下彼此相爱的命令,重新定义了成员之间的关系的动力与方向。你是我的弟兄,这不是我定义、也不是你定义的,彼此接纳、彼此相爱的意义就在于将这种重新定义的关系动力与方向实践于团契成员的交往之中,它超越我原先的判断与感受,但是不会神奇般地立刻改变这一切。换言之,我们不宜理所当然地将彼此相爱作为一种实情的描绘,我们同蒙救赎的事实,并不必然奠定一个彼此相爱的事实。否则的话,我们进入教会之后,完全可以将这一命令抛诸脑后。
      
      
      
      爱你的仇敌比爱你的朋友更为可贵,也更为需要基督的恩典。一味美化或想象教会成员的关系,不但淡化了实践相爱原则的必要,而且还变相地矮化了基督的恩典。我们在基督里的弟兄关系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以至于学会“心照不宣地”回避任何形式的冲突,业已成为教会生存之道的必要部分。信徒之间基于基督恩典与更新能力的结合,其丰富、坚固、荣耀、尊贵的程度实际上可能远超我们大多数人的认识、体验或假设。
      
      
      
      七、
      
      毕德生勇敢而客观地指出父母对青少年“借由强迫合一、残忍地压抑差异,这种手段不但独裁又不道德,而且根本行不通”,当被压迫的对象是成年人时,情况更是如此。在教会很多带领者与成员之间的冲突事件中,往往在暴露成员的悖逆、不顺服之前,先暴露出带领者的不自信、不明智甚至粗鲁。但是由于双方话语权的不对称,事情最终往往并不是被客观地定性,以至于许多旁观者不但感受到了一丝冷漠,还感受到了几分虚伪,并加速了下一位“边缘人”的诞生。
      
      
      
      毕德生对父母的告诫,同样也是无比适用于那些容易“皱起眉头”或“竖起眉头”的教会带领者:“只有基督徒因着在基督里的肯定才有的自信心,才能把那些负面的关系改变为智能和礼貌的对话,从而产生成熟的爱。”面对教会和团契中那些通常被描述为“不顺服者”带来的“挑战”,最合宜的应对方式也许不是以一种更大的气势(如全体通告)、更高的姿态(如强调权柄)、更深的阐述(如诉诸神学甚至判为异端)来加以防卫或打击。
      
      
      
      八、
      
      《清晨的甘露》对青少年有个略微令人心酸但是很具洞见的比喻:矿井中的金丝雀。据说从前的煤矿工人为安全起见,进入矿井和坑道都会随身带着金丝雀鸟,如果矿坑中发生瓦斯外漏或氧气不足之情况,由于金丝雀鸟生理结构过于脆弱会当场死亡,成为危险的讯号,为矿工争取逃生的时间。毕德生说:“长久以来,我都把青少年当成我们的金丝雀。”教会有时也形似矿坑,那些“见多识广”、“习练通达”的大人们在长久的调适中,对于许多危险信号已经浑然不觉了。而同行的一些“青少年”,有的灵性还很脆弱,有的则生性敏感或敏锐,往往都能发挥一种类似金丝雀的功用,提醒这个群体中危险因素的存在,以便“引起疗救的注意”。如此而言,对于这个有特别价值的少数派,在我们复杂的感情之中,也许还需要多一些的欣赏、信任和感激(注:虽然本文基于教牧的角度,在一些关涉教会带领者的讨论中使用“我们”一词,但仅仅是为了行文的顺畅,实际上本人从未在任何教会或其他基督徒团体中承担带领人的角色,特此说明)。
      
      
      
      一方面,不要因为我们的急迫或爱心泛滥,剥夺了信徒成长经历中的丰富,拿走了他们生命中本是不可避免的挣扎,因为基督徒的成长必然要经历一种信仰理性追求与伦理实践的自觉自愿,用毕德生关于青少年道德成长的说法是:“外来的限制”必须转化为“发自内心的拒绝”;“不能转化为内心的道德只能是表面的,好像中古世纪骑士穿的笨重盔甲一样”,不能转化为内心的信仰也同样是不自由、死气沉沉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过于乐观,似乎挑战就是勇敢,反对就是进步。正如青少年在“对很多事很在行,在许多事上他们都很有价值。但是他们在评估父母这件事上却不高明,而父母也不用对此感到意外”,教会中的异己分子、边缘人群对于教会的描绘往往也充斥着情绪与偏见,“想要把它们被误解的感受提高成一种信条”——“你们就是要给我们洗脑”、“你们完全听不进下面人的意见”、“这个教会没有圣灵的同在”等等。尝试与这个特别的人群建设性地对话,甚至学会欣赏乃至感激他们,并不意味着放弃教会带领人该有的信仰立场与行动中的整体关切,以至于让他们来构建新的规范,他们可能展现出来的洞察力并不足以“把他们推到一个高超的地位”。
      
      
      
      九、
      
      《清晨的甘露》封面的宣传语写道:毕德生告诫青少年家长,做孩子成长的“圈外人”。但 “成为圈外人”其实并非本书核心的理念,这是不大完整的概括。诚然,毕德生反对掌控、压迫的方式,但与此同时也反对冷漠、放任的处理方式。事实上,父母也不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真正意义上的圈外人。“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就事在生活中完全真实地呈现自己,显露出丰盛、活泼、属于基督的成熟生命,与他们的孩子共同成长。”这其中必然渗透着对基督恩典的认识、对自身生命的反省,以及对孩子成长状况的深刻洞察与真正关切,这样的原则也是适用于教会带领人面对一般信徒的,很显然,这不完全是“圈外人”的姿态。
      
      
      
      我们若继续采用这样一个概念,则需多一点的说明。“圈外人”并非漠然的看客,我们需要注意,莫让尊重个体自由的说辞成为推脱责任的借口,那不过是一种“光明的”冷漠,也切莫只是面带笑容语重心长地忠告或应许:“你继续坚持参加教会,好好祷告读经,一切都会变好的”,类似过于简化的应许虽然无比正确,但也无比空洞,令人愈加沮丧甚至冒火。此类处理实际上都与爱心的原则背道而驰。我们许多时候这样谈论爱心,说爱心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乃是以对方为中心,实际上这并非爱心原则的最好表达,真正的爱心乃是以基督为中心,以对方在基督里的好处为中心。这种好处并不必然与我们自身在基督里的好处对立,但是需要我们深度介入对方的心灵,以明白在当下的处境中,对他而言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处。
      
      
      
      十、
      
      最后的部分,不妨也略微谈点“边缘人”和“业余者”当有的态度。有人模仿帕斯卡的名言写道:“我认为盲目地礼赞乃至信仰教会的人,愤怒地控诉乃至要消灭教会的人,以及对教会漠不关心的人,都是不正确的。我认为可以正确的,只是一边祈祷、一边探索和行动着的人。”“边缘人”和“业余者”其实都是极不合适的说法,没有一个群体重要到足以定义另外一个群体,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名称都是“恩典领受者”。诚然,我们信仰经历中不同的部分可能远远多于相同的部分,但值得庆幸的最重要的那部分是相同的,正是那极为重要的一小部分,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我们个人以及所在群体的特质。倘若我们偶尔一不小心成了(不论是自视为还是被视为)“边缘人”,不要狂妄或惊慌,也不要妄自菲薄,于我们自身而言,这不过是又一个成长的契机。也许诸多正常而美好的事物不足以触动我们的神经,所以上帝经常用一些负面的事物来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行动。当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原本那些以为专属于教会带领人的愚蠢和罪恶,同样也属于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也许能够更为心平气和一点,并且突然发现我们身边从来都只有战友没有敌人,我们唯一的共同敌人叫做:人性。
      
      
      --------------
      
      《清晨的甘露——与青少年一起成长》(英文名:Like Dew Your Youth-Growing up with Your Teenager),尤金·毕德生(Eugene H.Peterson)著,何咏霓译,陶土关怀系列丛书之一,新世界出版社(2010)。
  •     
      猶太人有一非常優秀的成人礼风俗,一个猶太男孩从滿十三岁又一天時起就必須遵行上帝的誡命,成为誡命之子,他必須承担起猶太人对誡命履行的這项权利与义務。通常,在举行成人礼那次会堂崇礼仪中,男孩要站出來帶领部分的崇拜礼仪,擔任短講,为誦讀经文做評論,發表个人心得。简單而言,经過成人礼後,因着人生有了对誡命的使命、責任和新身份,就不再是未成年的孩子。
      
      可惜的是,中国没有成人礼傳统,又有太多因素一直延長青少年期,使達到一定年齡的青年人,没法具備新身份,向上帝過一个負責任的人生。
      
      青少年原是在準備脱離父母和進入成年一小段,其特点是在急促的生理与社会身份变化中不能自己,做成不安全感,不知道自己的獨特定,而需要大量的外在肯定才知怎樣生活。換言之,青少年過的是由外而內的生活,被别人肯定就成了行事为人指標,進入成人則强調自身的承担和決定,更多是由內而外的人生。
      
      在急促的社会变遷中,由由外而內轉型到由內而外的人生猶为困難。當都市环境急劇改变、楼價高低起伏、自身競争優勢变得短暫、婚姻成本奇高,青年要進入成人世界,招架着這些急流時,成功轉型变得举步为艱。我在上海生活了八年,上海的道路網和道路标示天天在变,每天开車的我都会因对道路环境的無助,而偶然也產生青少年特有的迷惘心境。那些正準備出發的青年们,要在今天的中国环境中不以駕馭外在环境來肯定自己,專心發展由內而外的人生,是殊不容易。
      
      此外,由青少年轉向成人另一标記則是其父母必須由决定者的角色轉成指引者。用畢德生在<<清晨的甘露>>的話,父母要刻意成为青少年成長路上的圈外人。
      
      最近有一位姊妹要求那十分鐘爱她的母親成为她成長路上的圈外人。她自觉十分低落的自我形象是因为有一位不肯放手的母亲。那是遲來的醒悟,她母亲就是因为當年处青少年期的她非常顽皮而愈發要控制她,一晃眼廿多年過去了,老母亲已七十多岁了,仍十分强横,她無形中把女兒該在青春期完成的自我尋索延長了廿多年。
      
      可悲的是中国有太多這樣的父母亲。在兒童時期,父母要以教導者和榜樣角色出现为孩子建立價值观時,他们卻以照顧者角色出現,盡量滿足孩子的需要。到孩子長到青少年期,父母要成为守望和引導者,讓充滿叛逆的孩子自行走過,以進入成年,父母那時变得非常緊張而成为干涉者,甚至成为强勢的压迫者。父母要留住孩子成为他们長不大的因由。
      
      在中国,恰恰急促的社会变遷和不願放手的父母有巧妙的结合。孩子財務的獨立性由於城市高生活成本的原因而要推遲,這成了父母在孩子該自行成長時有過大影响力。以孩子要進入婚姻为例,父母往往是房子首付的支持者和婚礼费用的出資者,這使得不願放手的父母在孩子婚姻问題有巨大的參与度,這進一步推遲孩子在人生使命、責任和新身份上的轉变。
      
      对於信主的父母,我们更要学習放手讓上帝帶領你的孩子。<<清晨的甘露>>的作者毕德生认为,没有任何专家方法可以让人成为一位好父亲或好母亲,也没有一本书让人可以在读完之后即刻找到解决问题之道。对于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来说,重要的不是做好父亲或好母亲,而是做人。毕德生鼓励父母一方面要在生活中更真实、更完整地呈现自己,追求更加成熟、丰盛的生命;一方面要学会对孩子们的种种问题放手,做他们成长的“圈外人”。
      
      做青少年成長的“圈外人”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大的礼物。
      
      毕德生的<<清晨的甘露>>是写给父母或牧者的,不过作为儿女,也希望从中学习如何帮助爱掌控的父母放手。
      
  •     
      
      陶土出了一本青少年的書就已经夠奇怪,而這書居然是維真靈修学教授畢德生所寫就更不可思议。坊间所有教養兒女的書都是心理学家或輔導人員所寫的,但牧者中的牧者畢德生透過<<清晨的甘露>>再次给予牧者们提醒,教牧輔導有别於心理輔導。牧者的角色是透過祈禱和倾听,來發现上帝在人群中的作为。因而,畢德生寫青少年的書不是作戰實用手册,反而是幫助我们明白上帝要透过青少年来教導父母成長的功課。
      
      我曾遇見一位与我同年的大学教授,他熱心爱主、教哲学的他又具備神学訓練,校裡校外他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领袖,但他有一位已進入青春期的男孩,卻反叛到一地步叫教授十分懊恼。去年我给他看了這本<<清晨的甘露>>,今年5月份我们在南京开会,他告訴我孩子有好轉,情况在改善中,他多次說他在孩子一事上学了謙卑,第一次他自觉束手無策。習慣了教導别人的他在自己孩子身上被教導了。
      
      畢德生在<<清晨的甘露>>說: ‘就在這時候,神的礼物出現了;用青少年這樣笨拙棘手的包装出現,神给我们的生命帶來成長的挑戰,試驗我们的爱心,磨练我们的盼望,把我们的信心推到深淵的边缘。這礼物來得正是時候。所有現實中已经变得陳腐、老舊的事物,突然间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们眼前,命令我们回应,要求我们參与。’
      
      畢德生提醒家長们成为孩子成長中的圈外人。
      
      最近有一位姊妹要求那十分鐘爱她的母親成为她成長路上的圈外人。她自觉十分低落的自我形象是因为有一位不肯放手的母亲。那是遲來的醒悟,她母亲就是因为當年处青少年期的她非常顽皮而愈發要控制她,一晃眼廿多年過去了,老母亲已七十多岁了,仍十分强横,她無形中把女兒該在青春期完成的自我尋索延長了廿多年。可悲的是中国有太多這樣的父母亲。
      
      或許,众多父母会說你不知我青少年的孩子有多離譜,怎可坐下來渴杯水休息一下,不視他们为洪水猛獸,反把他们視为清晨的甘露,可从欣赏其中短暫卻甚为晦澀難懂的吸引力。
      
      我们会因身处其中而看不清楚神的工作。畢德生書中所說的均來自40年牧会经验,放手卻更加稳妥。其實,青少年成長与牧養甚为類同。牧者面对已经被破裂婚姻傷害、扭曲的人性、低落自我形象的幫助者時,也要以合適的距离才能透過祈禱和倾听,來發现上帝在這些人的身上的奇妙作为,並引發信心。而這先安息並看和聽清楚再处理问题的能力,正是身陷反叛期青少年父母所缺的。在爱中反倒迷失了。
      
      所以,畢德生在最后一章提出的父母联盟是十分有意思。没有模范家庭,父母联盟集合一群基督徒父母,互为祭司,在聖经教导中彼此提醒。透过别的父母强化因太接近暴风少年而容易忘却的真理。這其實也是教会的含义,在你自己的家里永遠不能自然就做到的事,在這超自然的新结合的教会中可以做到。
      
  •   你不觉得这篇更像是评“虎妈战歌”而不是“清晨的甘露”吗?
    我这星期刚读完“虎妈战歌”中文版,觉得这本书其实不是在谈教育,而是一个妈妈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实录。整本书除了前面谈到一点教育理念外,基本上全是记录这位妈妈如何带领两个女儿练琴的高压政策故事,再加上与这个家庭相关的两只狗和外公外婆奶奶姨妈的酸甜苦辣经历……我自己觉得它之所以这么火,其实主要是因为她的文字好看,中文版的翻译也特别生动有趣,读起来很流畅,让人欲罢不能。
    虎妈只是用了一套方法,这套方法是从她父母那儿沿用来的,在具有柔顺气质的大女儿身上大获成功,却在具有叛逆精神的二女儿身上惨遭失败……我觉得这本书里没有教育,只有目标与手段。
    你说得很对,当父母活得明白了,孩子自然就学会了生活。要想明白教育,还是去看“清晨的甘露”。
  •   我自己对世界的意义?我很苦恼,不知道是什么。
  •   “孩子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是对父母生命状态的提问。当中国的父母们对自己比对孩子更忧心的时候,一切就有救了。”你说的很对,做好自己最重要,然后才是做好父母。我儿子12岁了,好像有资格这么说了。
  •   其结果仅举一例:就在距我所在城市两小时车程的某间大学,该校在中国学生大量涌现之前是根本不需要监考的。当中国学生达到200人时,老师们不得不瞪大眼睛出现在考场。 ~~
    很有代表性啊!
  •   有启发,谢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