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经济学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利玛窦·墨特里尼  页数:207  译者:陈昭蓉  
Tag标签:无  

前言

遇到有关经济的问题,我们经常会上当。就像史努比漫画中,查理·布朗每次见到红发女孩就会脸红心跳、停止思考一样,我们的大脑也经常“热得发昏”。遇到省钱、花钱、投资这些事儿时,我们的大脑不再是合理的计算器,也无法遵循经济学教科书上的数学模型,找到“效用最大化”的解答。平时,在我们两耳之间的“特制计算机”和我们如影随形,工作正常。可在某些时候,“中央处理器”却很迟钝,记忆力也靠不住,隐藏着超乎想象的缺陷。非但如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喜悦、不安、愤怒、羡慕、忌妒、厌恶等情绪,在必须下决策时,这些情绪会突然出现,迫使我们作出违反合理计算的结论。不过大家不必担心,只要了解这一切就行了。要了解这一切,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试试看。本书提供了许多相关的问题和案例。呈现出人们每天面临经济决策时所体验到的矛盾与挫败。对照这些案例和你自己的亲身遭遇,你就能理解自己是通过什么样的认知过程作出决定、大脑又是如何运作的。了解这一切的目的,当然是要学习如何善用大脑。只要我们能学会用更好的方法增强判断力,就能成为思虑周密的消费者。在我们所犯的错误当中,有些并不特殊,甚至可说是稀松平常。有些错误有迹可循,只要我们先认清错误的真面目,就不会重蹈覆辙。举例来说,为什么薪水和年终奖金的用法会不一样?我在第一部提到人们会对相同的金额赋予不同价值。换句话说,大家习惯“在大脑里分类计算”。某一笔钱是怎么进口袋的、怎么出口袋的.都会改变那笔钱的货币价值。

内容概要

  《怪诞经济学》因为其坦诚的分析、犀利的观点、毫不留情的揭秘,商家最不想让消费者看到,老板最不想让员工看到,庄家最想不让散户看到,但你又必须看到,因为谁都不想做经济生活中的倒霉蛋、冤大头。

作者简介

作者:(意大利)利玛窦·墨特里尼 译者:(中国台湾)陈昭蓉(意)秘玛窦·墨特里尼,意大利最受推崇的“平民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研究以怪诞、有趣而享誉国际,并因此得到读者的喜爱。曾任卡内基大学客座教授,现任米兰圣拉法雷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科学史、科学哲学、认知论、逻辑学、微观及宏观经济学等。著有《方法论的优劣》《医学判断的合理性极限》(合著)《经济的合理性批判》《认知与实验的经济学》等书。译者简介:(台)陈昭蓉,东京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台湾松下电器,现从事企业管理顾问及兼职翻译。译有《大恐慌入门》(合译)《工作是乘法》《有钱人的口头禅,贫穷人的口头禅》《金钱与正义》《心的操纵术》等书。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合理决策的不合理第1章 原来大脑是这样计算的·3◇忽大忽小的500元·3◇选择愈多,让人愈混乱·7◇问法改变,决定就不同·11第2章 自相矛盾的决定·14◇如何引导顾客作选择?·14◇有三个选项时,人会选中间那一个·17◇内心不安时,会逃避作决定·19第3章 决策的错觉和陷阱·23◇荒谬的偏好顺序·23◇为不合理决策付出惨痛代价·25◇敝帚自珍,自卖自夸·27◇人有维持现状的倾向·29◇为什么无法及时终止亏损?·32◇赢得竞标,反而不开心?·34◇被数字印象牵着走·36第4章 “先入为主”的认知陷阱·40◇凭直觉下判断的后果·40◇错觉其实很普遍·47◇不合理的思考。才是正常·48第5章 换个角度,决定大不同?·53◇很可能赔钱时,会变得更敢赌·53◇稳赚的时候,就变得保守·56◇改变提问方式,足以影响决策·57第6章 为什么老是在亏钱?·60◇出租车司机在下雨天提早收工·60◇卖掉赚钱的股票,抱紧赔钱的股票·62◇什么事现在不做,以后会后悔?·64第7章 有关金钱的错觉·70◇你真的注重实质收入,胜过账面收入吗?·70◇薪水少不要紧,重点是不能比同事低·74◇损失10万元的失落,大过赢得10万元的喜悦·77第二部 其实我们不了解自己第8章 同样是风险。感受大不同·85◇找出自相矛盾的答案·85◇情绪影响对数字的判断·88◇“1%和“每100人之中有1人”的差别·90◇杯子小一点,感觉份量比较多?·93第9章 和风险拉锯·97◇相对风险比绝对风险更耸人听闻·97◇搞懂统计数据,认清事物本质·100第10章 高估自己的判断力,104◇愈专业。愈容易自以为是·104◇自大造成的陷阱·106◇成功是自己了不起,失败是因为别人不好·109◇人只看得见自己想看的·112第11章 经验会作怪·117◇高谈阔论的“事后诸葛”·117◇事后的归因,影响客观的判断·120第12章 投资人的心理·122◇一味追求低风险,不见得风险就低·122◇对过去表现良好的股票过度乐观·124◇投资自己熟悉的企业,有什么不对?·125◇愈清楚情况,投资愈顺利?·126◇积极买卖,造成亏损·128第13章 预测将来·131◇既有经验影响对未来的判断·131◇买卖股票难免感情用事·133第三部 喜怒哀乐的决定力第14章 盈亏的游戏·139◇与人交手时的心理战·139◇合作博弈·142◇理论和实际的差距·144第15章 会发怒的神经元·148◇大脑痛苦的时候·148◇了解别人的想法,再决定自己的做法·151◇伸张正义的复仇带来快感·153第16章 看穿人心的镜像游戏·158◇以神经生物学解释金钱游戏·158◇同理心来自镜像神经元·160◇道德判断的两难,大脑怎么说?·163第17章 情感与理性的角力·168◇理性是有极限的·168◇情感是不可或缺的助力·171◇人与鸽子的相似处·175第18章 太有人性的大脑·181◇情感如同不易驾驭的黑马·181◇刷卡付费减轻了神经系统的痛苦·186◇合理决策的人,能妥善操控情感·190结语懒人经济学◇决策何须太费力·197◇自动反应的陷阱·200◇认清自己的极限·206

章节摘录

几乎所有的人在第一种情况下都会改去比较便宜的那家店,可是在第二种情况下却选择在第一家店购买。换句话说,对大多数人来说.金钱未必时时具备同等的价值。相同金额的钱,在不同情况下却有不同的价值。以刚才的例子来说。问题的实质其实相同,都是只要走10分钟路就能节省500元钱。可是对我们来说,买手机可以省下500元和买电视机可以省下500元,两者的差别很大。500元就是500元,但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价值会变得不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根据观察.人们往往会把金钱分成各种类别,也就是会区分金钱的来源为何、怎样累积,以及如何使用。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脑中计算的,只不过此时计算所用的数学思维和我们在学校学到的数学思维截然不同。观察大脑的计算方式可以发现.人们会视情况不同而赋予同等数额的金钱不同的价值,于是所作的选择就显得互相矛盾。在上述音乐会的例子中,许多人在第一种情况下(弄丢6000元的门票)。会把这个损失列入娱乐类别(即为了让自己心情愉悦的花费)。当门票不见了,如果重新买一张,那么第二张的票价就必须列入娱乐类别的支出。这时候,问题就变成“要不要为了娱乐而支付总计12000元的门票。”若只是为了短暂的娱乐,这笔钱并不算少。于是许多人在反复衡量之后,宁可放弃去音乐会享受美好时光的机会。第二种情况则不同。在大脑的计算中,没有指定用途的6000元现金的丢失。与购买门票的6000元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别。许多人在丢失现金的情况下并不排斥掏钱去买票,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只花了6000元听音乐会。当然,一想到自己弄丢了与票价相等数额的钱,也会泄气和自责,但还不至于因此放弃听音乐会,毕竟这两笔钱属于不同类别的支出。至于手机和电视机的例子则说明,到另一家店购买(手机或电视机)可以省下的金钱的价值,会随着选购物品的总价而改变。买3000元的手机所省下的500元,比起买80000元的电视机所省下的500元,显得更有价值。换句话说,金钱的价值在我们心目中并不是绝对或抽象的。我们会自行赋予金钱相对的价值,而这是受到经验和情绪所影响的。例如在尘封已久的外套口袋里意外找到的年终奖金,其价值一定有别于自己汗流浃背赚来的血汗钱,两者后来被花掉的方式当然也会有所不同。教科书费用、运动比赛门票、舞台剧门票、滑雪旅行费用、买彩票和股票的钱,等等,这些都被归人不同类别,分开计算。而且我们也看到,许多人在动用大笔存款购买贵重物品时,对金额的尾数连看也不看一眼,可是去超市购物时,却又变得斤斤计较,拼命挑选特价商品。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书彻底解说了我一贯主张的经济就是心理学。重要的是,它让世人更关心近来蓬勃发展的行为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尤其那些政、治界和经济界的领导们,看到本书的问世,一定会非常开心。  ——丹尼尔·卡纳曼(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如果不能理解人们的心理,在商业上就不能取得成功。  ——铃木敏文(7&集团会长兼CEO向集团干部推荐本书)本书说明了我们在作决策时大脑如运作。姑且不论阅读本书会不会让你更聪明,至少它会让你思维更活跃、思虑更周密。  ——波恩奇内利(米兰生命健康大学,生物遗传学教授)这本书读起来简洁明快,让人忘记了它其实在探讨意义深远的。只要是对消费行为、营销策略和经济学有兴趣的人,都应该看这本书。如果能读两遍,我保证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克劳埃斯(资深财经评论家主题)

编辑推荐

《怪诞经济学》:史楚普作业(stroop task),史楚普作业中。文字的意思和文字的颜色并不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请依序说出文字的颜色,例如以蓝色笔写着“黄”字,必须念出“蓝色”。请依序说出文字的意思,例如以蓝色笔写着“黄”字,必须念出“黄色”。与上一题相比,你的速度变快还是变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怪诞、有趣、时髦、有用的经济学。利玛窦·墨特里尼(意),《怪诞经济学》人在存钱、花钱、投资时,并非遵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而是“努力最小化”这种符合现实的原则。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纳曼鼎力推荐!荣登意大利、日本、韩国畅销书排行榜,意大利畅销20万册,日本连续印刷46次。比小说更有趣的经济学!不仅怪涎,更是揭秘,让你增长经济见识、远离消费陷阱。这本书,因为其坦诚的分析,犀利的观点,毫不留情的揭秘,商家最不想让消费者看到,老板最不想让员工看到,庄家最不想让散户看到,但你又必须看到,因为谁都不想做经济生活中的倒霉,冤大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怪诞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收获不大,建议直接找电子版看看了事,花钱不值
  •   书中的内容非常贴近生活,让我懂得许多平时没有发现的经济学道理,走出误区,同时也有利于我对于经济学的学习
  •   蛮好的,折扣不错,书很新~
  •   怪诞经济学
  •   颠覆传统观念
  •   挺好的书啊~
  •   不错,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   怪诞经济学评价
  •     不少日子以前读过一本叫做《怪诞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些很有趣味的心理话题,一口气看完意犹未尽。前几天在找书看,偶然看见一本冠之以“怪诞XX学”的书,大陆翻译叫做《怪诞经济学》,原本以为是一个系列的,于是拿回来看起来。所幸不像某些狗尾续貂的系列书第一本还好,到后面简直就是不能粗看。其实它们也不是一个系列的。
      
      书中所表达的内容说怪诞其实是个噱头,这本书中的所谓经济学讲到底就是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就像很常见的你去饭店吃饭,点酒水的时候会自动去掉最贵的跟最便宜的,最终选一个中间价位的——但你要知道也许店家只是用了一点小技巧,故意设置了高价位的酒水跟相应低价位的,然后略微抬高一点点中间价位的酒水,而这些才是他希望你点的。
      
      诸如此类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但是说实话没几个人能不经过点拨就能参透其中奥秘的事情在书里还有不少,要了解我们的这些行为或者是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作者的刻意设置下亲自试试看自己的选择,再看看它到底为什么会成为我们潜意识的选择。我想这是个有趣的过程。
      
      当然,看完后不仅仅是看完,如果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那也就失去了最有用的一部分了。我们时常做出自以为正确的错误选择,不能说我们不严谨客观,只能说有时候即便是对着冰冷的数据,我们的情感也会有一个“趋向性”,它会有意无意的把我们带到一个不那么正确的道路上。我想也许在看完这本书后,至少在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稍微避开一些心理学上的误区吧。这一切,就留给看完书的人了。
      
  •     自己很多时候也绕进了经济中的圈套。这本书中所说的现象与现实的类似,让我乐了好几天。我不断用书中提及的现象与家人交流,真是大家都会普遍做出这些怪诞的行为。这是我寒假中看得最欢乐的一本书,很能提高对经济学的兴趣。看完书后对生活中的实践要担心了。
  •     佩服这些外国人,就一个小问题就能研究出大的理论,还做了大量的实验,他们的精神是中国人所没有的,也许不是精神的问题,而是他们天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也许这好奇心不是天生的,而是教育的问题,也许根源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社会制度问题,自由民主的制度才能发挥出人的最大潜能,愿不得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十几亿人却产生不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的这些硕士博士学者科学家们,天天都在干什么呢?也许他们想做些什么,可却得不到重视,得不到支持,如果是这样,中国制度改革了,中国也许能再领导世界?
  •     1、按书名原文这本书的译名应该叫《情感经济学》,台版也是这个译名,更贴近事实,讲的内容是行为经济学。《怪诞行为学》、《怪诞心理学》等怪诞系列都很畅销,所以似乎这本书取名怪诞就会比较好卖?
      
      2、虽然最近行为经济学的畅销书已越来越多,比如《别做正常的傻瓜》、《影响力》等等。似乎行为经济学让微观经济学终于贴近了大家的生活,总算是普及地揭开“经济人假设”的“谎言”,让经济学这一思维工具在分析具体实际的小事上有了用武之地,又畅销了一把。其实行为科学的研究,早在市场营销领域已发展多年。突然标上“经济学”的帽子,也是新瓶装陈酒。
      
      3、本书相对于内容而言篇幅过长,其间讲的事不过是一些认知误区,所有内容可以浓缩在一篇几千字的论文之中,而不需要洋洋洒洒的一本书。为了凑够篇幅,本书多数内容都在举例。本书的精神主旨:“经济学就是心理学”。也不过是自从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学者获得诺奖之后的一句老生常谈。
      
      不管怎么说本书是同类行为学畅销书中比较好的一本,举的例子也很有说服力。作为畅销书应该四星,作为行为学读物就还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