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倾听术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新世界  作者:片山一行  页数:240  译者:回嘉莹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家附近有一个场地,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健身设施,因此有许多肢体残障人、盲人与聋哑人等经常聚集于此。一次偶然,我有机会与他们进行交流。当时,我竟然第一次为自己可以正常地听和说而感到如此庆幸。但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身体健康的人不能顺利地与别人交流,其中未成年人的问题最严重,遭到的质疑也最多,当然成年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会正经说话。    不愿意把别人的话听完。    稍不称心就打断对话。    ……    这样下去,就无法与人顺畅交流了吧。    我在这里并不是要介绍“听力训练法”。虽然在听对方说话时,相应的技巧很重要,但实际上“沉默寡言、不善言谈的人才更有说服力”,所以倾听的时候,最好不要耍什么小伎俩。    “您所讲的内容,我正在认真地听着呢”——如果你没有发自内心地表现出这样的态度,会令说话人很扫兴,而且,如果你为了说服对方而不断地插话,那么,不久对方就会觉得谈话索然无味。    谈话的前提是倾听,而且是全心全力地去接受、理解。    只顾自己说而不顾听者的感受是很失礼的。打个比方:当你有求于人或上门推销时,如果你一个劲儿地说“拜托了”“求您了”,这种态度本身就已经忽视了对方的感受。    一个人是不可能独自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    这是我在50多年的人生经历中内心最深切的感受。正是因为有了别人的跟随与配合,我们才能够顺利完成某项工作。即使你想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一项工作,也必然会在某个环节需要别人的帮助。    因此,我们必须与他人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的人说:“我喜欢淡泊的人际关系,这样更轻松。”这也未尝不可。但是,当你遇到困难,孤立无援时,如果身边没有一个朋友为你忙前跑后,你不会感到孤单吗?    我不太喜欢听人轻率地谈论人生。经常有人在酒过三巡后高谈阔论:“所谓人生,无外乎就是……”我基本不太相信这样的人。即使你已经在人生这条路上走了很远,在谈及“人生为何物”的时候,也应该慎重些吧!    然而,对于人生,如果非要让我总结一句,那就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为了拥有那种令人身心愉悦的人际关系,学会“倾听”是何等重要啊。    这本书虽是介绍“倾听术”的,但大多只能算是我关于“倾听方法论”的个人意见吧。当然,如果这世上真存在一试就灵的倾听技巧,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可我总认为应该还有比技巧更重要的东西。    所谓交流,自然要有对象才能进行下去,而且对话时还要考虑对方的心情好坏、方便与否、立场如何。    如果不考虑这些,对话就会变得以说话人自我为中心,强加于人。这样一来,良好的交流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退让的心态尤为可贵。    现在流行的观念似乎是“出尽风头即是成功”,但我却并不赞同。笨口拙舌也好,沉默寡言也罢,勤恳、踏实的人才会有威信。    也许这种观点是我从一路走来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吧。    我人生的前半程都是作为一名图书编辑走过来的。    编辑是“阅读、理解、整理、加工文字的人”,但仅仅这样解释似乎仍不能让大家完全理解这个职业。    概括来说,编辑的职责就是制定出版计划,与作者沟通、商议,调整作品结构,在稿件完成后还要加以修改、润色,甚至要设计封面,最后拟定标题。    这就好像是在“建造”一本书——编辑就是这项浩大工程的总指挥。    但却从不留名。    编辑就是幕后工作者,而作者才是舞台上的主角。    但是,编辑又不仅仅是简单的幕后工作者。有的时候,一部一无是处的作品,经过一名优秀的编辑之手,就可能起死回生。同一位作者的稿件,有的编辑经手后市场惨淡,而有的编辑处理后荣登图书畅销榜。    这样说来,一部作品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图书编辑。因此,编辑必须扮演“总指挥官”的角色,将作者、撰稿人、设计者等人的不同意见统一起来。    我将作者、设计者这些人员看作自己的伙伴。无论是著名作家,还是初出茅庐的插图画家,我都视他们为同等地位的合作者。    编辑要努力让每个伙伴都尽可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发挥个体的最大作用。这个时候,交际能力就要发挥出其特有的功效。    编辑首先要做的就是听取对方的意见。在编辑工作中,我接触过很多人,也学到了这一“秘诀”。    无论是作家,还是插图画家,都在为这部作品的出版呕心沥血,所以即使我对他们的工作不满意,也不能直接说:“这个地方如果能稍稍改动下就好了。”    首先,要仔细聆听对方的想法,然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迟。如果你打断对方的话,评价道:“这个不对。”这种凌驾于人的态度就会让对方畏缩不前,欲言又止。如果你表现出一种要窥视对方内心的架势,那他也会对你有所防备。诚实、正直、热情、和蔼……这些都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要素。    我的经验或许有些局限于编辑这一特殊的职业,但是没有比编辑更需要倾听的了:首先是作者,接下来是各个环节的伙伴们,我都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从中发现好点子。如果他们的意见不能被采纳,我还要委婉地拒绝。    有时候我要对他们加以引导,有时候要努力发掘,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创作一部优秀的作品。    本书旨在以笔者多年的经验为基础,探讨在人际交往中“倾听”的重要性。    说起来我也算是个比较急躁的人,而且还有个坏毛病:如果要求别人做什么事,他没有立即着手去做,我会立刻变得焦躁不安。    我自己都会怀疑: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还能煞有介事地去写书呢,而且还是关于“必须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这样的内容?但是,很多人对我的评价都是“你是个善于倾听的人”,所以,我想将自己的经验与想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读者能有一些帮助。这就是我下定决心来写这本书的原因(似乎有点夸张了)。    我曾经是那样地不善于表达与倾听,但后来好不容易学会了这两点。虽然书中只是描写了我如何学会表达与倾听的过程,但我仍然认为那是有用的。如果您读过之后,能体会到“耐心倾听”这四个字的重要意义,我将感到不胜荣幸。    片山一行

内容概要

  在本书当中,有着日本“金牌编辑”,“第一商业畅销书制造者”之称的片山一行根据自己多年经验,为我们揭开了人际沟通中的一个重大迷题:为什么不善言谈的人往往更有说服力?
  片山先生认为,不善言谈的人之所以更容易建立人脉,更有说服力,原因在于:他们往往更懂得倾听。倾听正是现代人在沟通过程中所日渐疏远的技能。通过结合自己58年的人生经验,片山先生将告诉我们该如何:通过倾听调动对方情绪,将谈话对象引入你想要的氛围;通过倾听来发掘他人才能,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倾听来提高自己的说服力,用耳朵说服对方,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作者简介

  片山一行(Katayama
Ikkou),被称为日本制作“简明易懂实务书籍”的第一编辑,传说中的金牌编辑图书制作人。1953年生于爱媛县宇和岛市,毕业早稻田大学第二文学部,毕业后进入出版社,致力于制作商业实务书籍。他所经手的图书无一例外地增印,销量经久不衰。代表作有销量超过300万册的《信手拈来的理解力》(kanki出版社)等。

书籍目录

序言 不善言谈的人更有说服力
第1章 学会倾听,一切都将不一样
善于倾听的人,必定是温和友善的。与他在一起,你也会心情舒畅。
 1. 只要你不是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对方自然会敞开心扉
  ? 我患抑郁症的那些日子……
  ? 我从一位精神科医生那里知道了“倾听术”
  ? 如果你甘愿做一名听众,对方自然会敞开心扉
 2. “客户”“推销员”的两种不同立场
  ? 每个人都是“推销员”,所以耐心倾听至关重要
  ? 专注于倾听,才能获取信息,吸引人才
  ? 是蛮横地提要求,还是发自内心地拜托对方?
  ? 认真倾听有利于顺利开展工作
 3. 你善于倾听吗?
  ? “听”与“倾听”的区别
  ? 倾听的法则
  ?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善于倾听,来简单地测试一下吧
 4. 只要你愿意让对方讲话,他自然会敞开心扉
  ? “耐心”是“倾听”的基础
  ? 尊重彼此的个性,自然可以听到更多
  ? 首先要寻找对方的优点,并加以赞扬
  ? 不容分说地加以责备,可能会众叛亲离
 5. 如果不能体谅别人,就会咄咄逼人
  ? 你能包容别人吗?
  ? 收起锋芒,与人为善
  ? 即使对方很难缠,也坚持倾听。把这当成一种“训练”
 6. 若要得到对方的认可,就要仔细倾听、认真解释
  ? 求同存异
  ? 不仅要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还要能与之产生共鸣
  ? 耐心地倾听,在不知不觉中采取主动
  ? 善于倾听的人会拥有广阔的人际关系
 ……
第2章 成为倾听高手的思想准备与态度
交际的第一步是做一名忠实的听众。一切人际关系都从“认真倾听”开始。
 1. 重要的是“让对方讲话”
  ? 让对方心情舒畅
  ? 关键是真实、自然,而不矫揉造作
后记:内心温暖的人所拥有的
有些人永远不愿多做争辩
你不需要勉强自己做出改变
要有虚心学习的精神
要坚持做简明易懂的图书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无论如何,暂且退一步吧。这样会海阔天空。听取每个人的不同意见,可以了解他们的立场以及想法,进而找到与对方交流的最佳方式。但是,如果你自顾自地说个没完,以上那些就无从谈起了。比如,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有时我需要委托外聘编辑做一部分工作(甚至是全部工作)。虽然我现在独立创业,但毕竟不能胜任所有的工作,所以仍要向那些伙伴(比如撰稿人、设计师等等)求助。如果要将工作交给撰稿人,那我必须得把自己对整本书的构思准确地传达给他。然后,还要告诉他需要采用何种文体,是否要附加标题,主要面向哪些读者群体等等。但是如果我设定过多的限制,那在某种程度上就扼杀了撰稿人的特色,所以最后还要加上一句:“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主要目的就是打动读者。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吸引读者,也欢迎你自由发挥。”即便如此,我得到的初稿往往还是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会先认真听取撰稿人的意见,然后再具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方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二人要开诚布公地反复讨论、修改。千万不要傲慢无礼。如果面对的是著名撰稿人与设计者,编辑可能会有所顾忌,放低姿态,但是在普通的撰稿人面前,编辑常常把自己当成“客户”,以为“顾客就是上帝”,很容易摆出自以为是的态度。其实我很不喜欢在工作中存在“顾客就是上帝”这种观念。如果能够把每一位合作者当成是自己的伙伴,并衷心希望能和伙伴一起取得什么成绩,那你就不会把自己当作“上帝”,更不会说那些自以为是的话语了。所以,在与撰稿人和编辑沟通的时候,我总会保持一个谦虚的态度。

后记

·有些人永远不愿多做争辩    最后,我谈谈自己。    4年前,一位与我交往甚密的插图画家突发脑溢血去世了。他的名字叫木内俊彦,我们共事长达20年之久。    我所编辑的书中,有很多都是以“××图解”命名的,而那些插图一直都是由木内一手完成的。在多年的合作中,我们渐渐地形成了一种默契,甚至可以说是心有灵犀。他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创作出超乎想象的好作品。    木内表面上是个粗线条的人,可他创作的作品却是清一色的可爱形象,头部占整个身体一半的比例,好像是惹人喜爱的卡通人物。他从不与人争执,谈话时如果感到气氛不对,就会主动地谦让对方。    人们常说的性格温和,就是指像他一样的人吧。    木内创作的插图中,有一种暖人心房的温度,那是一种令读者安心的温暖。我之所以喜欢他的作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木内也是个倾听高手。他没有刻意地追求什么技巧,只是表情沉静地听我讲话,并不时地应和我,几乎从不反驳我的意见。    他只是不声不响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意见。每次看到他交给我的图稿,我都会感叹:“这就是木内所特有的反驳方式吧。”    在与木内共事的几年中,我渐渐地学会了倾听与表达。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我的恩师。    木内的眼神永远是柔和的。他从不在背后对别人说三道四。如果有人遇到困难,他一定会把自己的事情放到一边,第一个冲上去帮忙。    在我认识的人里面,木内无疑是最“厉害”的。他完成工作的质量堪称完美,你完全可以把最难做的工作都交给他,大可不必担心他会拖稿。    或许正是因为他从来不懂得偷懒,积劳成疾,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至今回忆起来,让人追悔莫及。    ·你不需要勉强自己做出改变    如果木内为人再狡猾一些,工作中多偷懒一些,也许他就不会这么早去世了。不过,如果他果真是那样的人,我们也许就不会有如此深厚的交情了。我相信木内很享受自己的生活方式,乐在其中,并不想改变自己的性格。    人的个性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小的时候还好一些,但是等到长大之后再试图去改变,这似乎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不过话说回来,你也不需要强迫自己做出改变。    以一个有抑郁倾向的人打比方:想到自己要一辈子生活在忧郁之中,可能连他自己都会对这种性格感到厌倦吧。如果换做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他甚至会否定自己的一切,心想:“我太敏感了。”“我整天闷闷不乐的。”“我太较真了。”……    然后,他会试图去改变自己。    然而,性格忧郁的人本来就是诚实稳重、认真负责、遇事深思熟虑的。我常常这样劝慰自己说:“你不需要勉强自己去改变,因为那就是你特有的个性嘛。”尽管如此,我对自己的个性还是时常感到厌倦,所以我只能不停地提醒自己要自我肯定。    不过,有些人最好还是能改改自己的性格。虽说现在大家都崇尚张扬个性,但那并不代表任何一种性格都值得被尊重。    “你现在这样就很好啊。不过,你看这个地方能不能再稍微修改一下呢?”我在日常交流中尽量用这种方式去提建议。如果对方正处于情绪的低谷,我就全面肯定他;如果他的心情不错,我就假装若无其事地指出他的缺点(虽然有时那只是我所认为的缺点)。    你确实无法改变你的性格,但是你可以改变你的想法。也许你确实不善于倾听,但是如果你能稍微调整一下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总能掌握一些倾听方法。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交流其实很容易,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色彩斑斓。    我也是经过多年的磨练才学会了如何倾听,所以你不要心急。这绝对是个苦差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    确切地说:我现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有时我也会心情烦躁或情绪低落,谁也不想见。其实我距离一名真正的倾听高手还有很大的距离。    不过我是个踏实、执着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坚持到底。作为一个勤奋的人,我能够理解那些努力奋斗的人,而患抑郁症的经历则让我可以体会到那种有心无力的感觉。    总之,我是在理解对方的痛苦之后,才学会了如何倾听。    ·要有虚心学习的精神    我向来都是不懂就问,甚至有时我会直接去拜访那些著名的编辑,向他们讨教一些工作上的技巧。    我不是经济系或营销学专业毕业的,所以当初对制作商务图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我可以扬长避短,站在一个外行的角度,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编写一些容易理解的入门类书籍。我买回一堆参考书,潜心研究。我发现其中有一本书特别容易理解,于是就去向那本书的编辑——s编辑学习经验。只要是有他参加的研讨会,我都会不请自到。    研讨会上有时会有人请s编辑谈谈他的工作经验,我永远会坐在第一排,把他的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S在一家商务图书出版社做总编,我们算是同行。我曾以为他会因为同行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对我不理不睬,或者说话尖酸刻薄,让我自己打退堂鼓等等,但是他却耐心地回答了我的那些冒昧的问题。    自那以后,我就经常对外宣称我是S总编的“徒弟”。    当然,他从未说过“我要收片山为徒”之类的话,那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不过从那之后,每次在研讨会等场合遇到他,他都会教我很多东西。    后来,S主编辞职了,好像效仿他一样,我也辞职了。现在我们都是一身轻松,没有编辑工作了。不过我每年都会去拜访他一两次,向他请教各种问题。    S主编博学多才,与他谈话,我常常钦佩得五体投地,却插不上话,只能在一旁静静地听。他比我年长十几岁,却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我每次与他见面之后,心情都久久难以平复。所以对我来说,s主编至今都是我的“师父”。    每个人听到别人对自己说“您能教教我吗?”时,都不会讨厌对方的。只是有的人是激情澎湃地、发自内心地想去教对方,而有的人则做不到。    我辞职以后曾先后在几个编辑部工作,接触到很多年轻的编辑。对那些整天追着我说:“请您教教我吧!”“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做?”的年轻人,我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热情,愿意与他去分享自己多年以来总结的经验与工作技巧。    在某种意义上说,穷追不舍的执着精神或许也是你成为一名倾听高手的重要条件。    ·要坚持做简明易懂的图书    我一直致力于编写简明易懂的专业图书,所以心里经常念着下面这些好像是咒语一样的口诀:    将晦涩难懂的内容通俗化。    让通俗的内容变得有深度。    把有深度的内容趣味化。    趣味性与严肃性并重。    这是剧作家井上厦的名言。    他常说:“戏剧不是文化人的私有财产。我要把戏剧带到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去,但又不想轻易向他们的欣赏水平妥协。”——于是就有了我上面那段咒语。    我把那段话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那是我编辑“易于理解的商务图书”的原则。    我要制作的不是只供专家阅读的书,我要让普通的营销人员也可以轻松地了解经济、金融、营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书不是单纯地追求表面上的简单易懂,还要具备充实的内容,让人觉得值得一读。    为此,每编辑一本书,我都要四处取经,询问他们的意见与想法。如果说我算是个倾听高手……或者应该说,正因为我是个倾听高手,我才能制作一本简单易懂的畅销书。    其实,我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专业知识更是少的可怜。    因此,无论遇到谁,我都会努力去发现他身上的“优秀之处”“吸引人之处”以及“过人之处”,思考如何将他的专业知识简单化,传达给大家。    而且,我始终相信:只要你努力去做,总会有所回报的。    我一直怀着这样的想法。    重要的就是倾听能力与协调能力。    协调确实很重要。此外,你还要拥有强烈的意愿:“我一定要编辑这样一本书。”在这一点上,做任何工作都是一样。    工作时,一定要事先设定一个目标。如果你心里没有设计一个基本蓝图,那么再怎么听也无济于事。“倾听力”也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    作者

编辑推荐

《超级倾听术》编辑推荐:“畅销商业实用书制造者”片山一行倾力之作!解密“如何用耳朵说服对方”,告诉你如何通过倾听引起谈话对象共鸣,进入对方内心深处,并最终说服对方!超级倾听术能够帮你:让谈话对象打开心扉,不知不觉间进入你所营造的谈话氛围;轻松收集到有力的信息,不经意间发现很多小秘密;让谈话对象保持心情愉悦,悄然抓住对方的心;轻松打动对方,说服跟你想法不同的人;更好地发掘他人才能,借用他人力量;如果你想知道:容易沟通的人和难以沟通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跟你的谈话对象产生共鸣,进行深层次沟通?如何为意志消沉的人营造一种乐观的氛围?如何用倾听的方式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怎样在最短时间内让人对你产生好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超级倾听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2条)

 
 

  •   我感觉如今人都很缺乏耐心,大家都是说得太多,听得太少。似乎大家更加在意表达自己,宣泄自己,而不注意去倾听别人的表达,考虑别人的感受。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可谓对当代人,尤其是当代年轻人的当头棒喝。书里的一些观点,虽然不能说醍醐灌顶,却也可以被看成很好的提醒:
    •大部分神经科医生都是“倾听高手”,因为倾听是神经科医生开出的一贴重要“处方”。
    •谈话的前提是倾听,而且是全心全力地去接受、理解。只顾自己说而不顾听者的感受是很失礼的。
    •我们不是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世界上,谁都必须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不仅要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还要能与之产生共鸣
    •如果你能让别人敞开心扉,自然能吸引他们
    •内心丰富的人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情绪
    •听对方倾诉时,你可以在关键处插入自己的问题
    •如果得不到对方理解,你的说教将毫无意义
    书中的一句话特别令人印象深刻,“为什么不善言谈的人往往更善于说服?”答案在于:只要你学会竖起耳朵,整个世界都会像你敞开怀抱!
    建议所有人都看一看!
  •   刚拿到这本小书,没有太多期待,感觉应该是老套的长篇大论。读来才发现作者用他58年的人生经验,如此诚恳的跟大家分享了他的感受。人的一生,最幸福不过的就是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沟通无疑是实现这种结果的前提。而谈话的前提就是倾听,不是普通的听,而是全心全力地去接受、理解。从中我深刻的了解到倾听的重要性,日本作者将此观点阐述的非常深刻,另我受益匪浅!
  •   有时候,会说还不如会倾听效果好,如何有效倾听,这是销售人员和普通民众都需要学习的内容。
  •   真是至理名言啊,用心倾听,从今天开始做起
  •   感觉和作者是同一类人,所以读起来很亲切
  •   我看不太懂是不是正版,纸质有些粗糙,厚度还可以,整个书的重量不是很重···
  •   看看,有所为的聆听,时时警觉自己,有趣的小书。
  •   书虽然小了一点,但里面内容不错,很有帮助
  •   很励志的一本书,读后很有收获
  •   觉得快递很不错,至于内容等我看完了再追加评论吧,相信自己的眼光
  •   朋友介绍的,希望对自己有帮助
  •   听明白了,然后才会有行动
  •   读了就有收货
  •   如果你能照着做,对你帮助应该很大。
  •   东西不错 从实地出发 都是日常生活的
  •   这是我需要加强的,加强我的弱点
  •   不管口才有多好,会倾听的人也不多
  •   日系书中算很不错了,和《钝感力》一样好看!
  •   书的纸质一般 大致看了下内容 还行吧 原价是28 书不是那种大的
  •   值得一看。
    要形成习惯,则要每天看一眼书名,然后坚持一个月。
  •   内容还没看 正在看一起买的另一本 但这本书有点小 感觉不太值
  •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这些,首先要端正态度。受益了
  •   有用才好看,个人观点不一罢了
  •   感觉书中内容沟通和倾听技巧写得比较少,主要是讲作者个人的经历。内容很一般!
  •   书中内容很少 而且翻译的句子有些地方不是很顺畅 作者是一个编辑 写的书也没太多亮点 借鉴的东西不多
  •   很简单,看了是畅销书才买的,用了几个小时看完了,还是有些收获,但不大!
  •   还没来得急看,
  •   不太适合我的口味
  •   整本书废话太多,可以看到很多作者谦虚的自赞书中内容大概可以概括成几点:1.耐心听,不要打断别人讲话,哪怕你不喜欢这个人或者对这个话题没兴趣2.随声应和别人,让别人觉得你在听,适当的总结3.反驳别人的时候“先肯定后反驳”4.作者作为编辑的各种牛叉事迹和人际关系(这点占了大半内容)以上几点内容被重写了几十遍几百遍扩充成书遇到一些情况,例子对话没给出,只是说不应该怎样做甚至连这个也没有,而不是读者想要的应该怎么做或者给个例子出来参考里面一章提到要与人产生共鸣,我高高兴兴的看,看完尼玛坑爹啊,连个毛都没提过怎么跟人共鸣看目录最后一章以为终于要讲怎么做了,结果尼玛又是作者的经历。。不好意思,不小心把此书的有效内容讲完了,你也可以不买了。。当然你也可以买来看看第四点内容,毕竟有大号字体A4纸一半大小200页那么多。。
  •   也许只有一两个人,做托骗人买书。
  •   最近听不进去人说话,买一本书教育一下自己,也没斟酌,畅销书真是有问题的太多了。一点要斟酌。不思量,自难忘啊,后悔啊。。。
  •   当时看了评价买的,现在拿到书看了后觉得写那么多多的估计就是个托,这本书根本就不值这个价钱 而且纸张也不是很好 很粗糙..- -内容也就那样~
  •   看了一部分了,感觉内容还不错。
  •   感觉很不错,作者写的简明扼要贴近生活,而且运用了大量自己的生活经验,给人以亲切感,总体来说内容朴实实用,也比较丰富,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值得推荐
  •   倾听大于辩论,沉默是金。
  •   先肯定在否认,先肯定,在提出意见..不要一开始就以否认的话语来说耐心倾听,认真听别人的倾述,点头,用力点头.符合等让别人感到你在认真听.理解他的感受,当对一个抑郁的人,表示理解耐心倾听.不要说鼓励,加油,或者你觉得他错了.反对他. 耐心倾听会很好的缓解抑郁的心情一般倾听时,最好报以微笑做一个倾述的垃圾桶,找一个或几个倾述的垃圾桶努力的达到倾听所有人..
  •   货物发送及时,内容新颖,结合实际有启发
  •   又是所谓的热卖书,书的内容还可以吧,但是没有想象或者宣传的好,读不读都可以的。
  •   非常好的书。日本人写书比较简洁而且条理清楚,读着一点都不费劲。而且内容非常适合作为方法论来执行。
  •   没怎么看懂,再了解吧。。。。。。
  •   到手后发现好小哦至于内容,看到后来没耐心看下去了。
  •   很不错,和现实性格中的反映非常接近,也给了不错的一些建议
  •   以例子教会你在实际中,如何通过听,更好的与人交流沟通。确实有很多细节在生活中被忽略。
  •   还没看!应该很好看吧!
  •   书很实用,内容很完整,服务也非常好.
  •   改造从心开始
  •   听比说好
  •   这本书,很不错,特价时买的,很给力!
  •   不错,不错!呵呵!!!
  •   倾听的方法
  •   很不错的书,满300减100
  •   作者说的还是很中肯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