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史研究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九州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 编  页数:42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当代史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当代史研究中心组织编辑的、以中国当代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系列出版物。举凡1949以还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国防、外交、教育、科学、社会等历史问题,均属本出版物讨论范围。本出版物以还原和解读历史为宗旨,奉行学术自由、治学严谨、力求新知之原则,稿件取舍唯以学术质量为尺度。
本书(首辑)关注焦点在1950 年代。1950
年代,是中国大陆新旧政权更替之后的最初时期。此一时期历史的基本特征,可用“改造”一言以蔽之。新政权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颠覆原有架构和体系,建立起迥异于以往之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确立了新意识形态的法定地位,并对社会实施改造,直至干预和渗透社会生活和国民心理。其“改造”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可谓“地覆天翻”。本辑诸篇论文即对新政权下的多方面改造,作了扎实的实证研究和深入探讨。

作者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12月,是中国大陆高校设立的第一家专门研究中国当代历史的学术机构。该中心主要任务是进行相关专题的研究,搜集整理民间资料和地方档案,加强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和对话,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当代史教学体系,培养中国当代史研究和教学的新人,以推动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展开和深化。目前编辑有《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国当代民间史料集刊》等出版物。

书籍目录

卷首语
专题研究
建国初期中共干部任用政策考察
——兼谈1950 年代反“地方主义”的由来 \ 杨奎松 3
从民办到党管:上海私营报业体制变革中的思想改造运动
——以文汇报为中心案例的考察 \ 张济顺 46
国家控制与社会主义娱乐的形成
——1950 年代前期对成都茶馆中的曲艺和曲艺艺人的改造和处理 \ 王 笛 88
科学家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声望:1949~1966 年
——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张 藜 120
“割瘤”:1950 年代初期上海都市基层社会的清理与改造
——以哈尔滨大楼的清理为例 \ 阮清华 162
1950 年中苏联合上海防空保卫战 \ 刘 统 177
对比研究
从反抗共产党人到反抗美国
——中国西南地区的内战与朝鲜战争:1950~1951 年\ 杰瑞米? 布朗 201
征粮、民变与“匪乱”
——以中共建政初期的贵州为中心 \ 王海光 229
史实讨论
1950 年代初关于是否允许农民劳动发财的争论 \ 林蕴晖 269
外稿选译
选择共产党中国的资本家
——1948~1956 年的上海刘氏家族 \ 高家龙 297
“第一节课”
——1950 年代初期中国人类进化的教学 \ 舒喜乐 324
回忆与口述
沈善炯院士访谈录
——《我的科学生涯》补遗 \ 熊卫民 访问整理 355
许良英先生访谈录 \ 樊洪业 王德禄 尉红宁访问 尉红宁整理 369
史料辑录
朝鲜战争文献? 志愿军战士家书往来 \ 391
书评书介
季羡林:《我这一生》 \ 邱 路 407
傅高义:《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1946–1968)》 \ 邱 路 410
张胜:《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 邱 路 414
谢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 邱 路 417
智效民:《刘少奇与晋绥土改》 \ 邱 路 420

章节摘录

  对建国初的地方军政机构设置,中共中央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迁就于各大根据地和各大野战军,亦即各大山头客观存在的现实状况。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开始时实行了大行政区的管理体制。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六大行政区,除华北人民政府并人中央外,其他五个大行政区都设有大区一级的行政机构。②但基于党高于一切的原则,各大区实行的是党政军一体化的领导体制。尽管,毛泽东建议,军政委员会主席应由所在地大军区司令员来担任,但党的书记在这里仍旧是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在六大区里,中央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和军政委员会主席,即党政军一把手一肩挑的,有三位。如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南军区司令员都由林彪一人担任,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都由高岗担任·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都由彭德怀担任。其他如华东、西南,也基本上是党政军一体。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华东军区政委为饶漱石,陈毅为军区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军区司令员为刘伯承,西南局第一书记为邓小平。只有华北区的情况稍微特殊一些,如1949年建国前后,华北人民政府主席为董必武,华北局第一书记一度由刘少奇兼任,后才交予薄一波,军区司令员则为聂荣臻。但无论如何,经过这样一种设置后,各大区军政权力机关,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牢牢地控制在中共中央派出机构,即各中央局的领导之下的。  当然,对军事行动及其建政需要的这种迁就,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事实上,熟读古书的毛泽东深知新国初立削藩之必要。而一些权倾一方的中共高级将领,也一样深谙新政初行需要中央集权的道理。故国内战争结束不久,一方面毛泽东巧施谋略,另一方面各将领知趣而退,很快就再现了一场现代版的“杯酒释兵权”。彭德怀受命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离开了西北地区;刘伯承则主动要求去筹建陆军大学(即后来的军事学院),离开了西南地区。林彪将原四野主力交给彭德怀带去了朝鲜,自己以治病为理由去了苏联;聂荣臻被任命为代总参谋长,人住中南海,协助军委处理全军军事作战事务,无暇多顾华北军区的工作。   ……

编辑推荐

  建国初期中共干部任用政策考察  上海私营报业体制变革中的思想改造运动  国家控制与社会主义娱乐的形成  科学家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声望、征粮  民变与“匪乱”  选择共产党中国的资本家  国内战争结束不久,一方面毛泽东巧施谋略,另一方面各将领知趣而退,很快就再现了一场现代版的一杯酒释兵权。国家权力摧枯拉朽般地取代了上海文化消费市场,但新政权对上海文化人的掌控,却不像延安时期改造从上海投奔革命的亭子问文人那样得心应手。共产党接管上海前夕,刘鸿生权衡比较了几种选择。他最喜爱的一句英语格言是: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筐子里。  中国当代史研究(二)  中国当代户籍制度具有明显的“苏联因素”,但小是对苏联户口管理制度的简单移植,而是中共在全面引进斯大林体制中自然延伸的结果。  毛泽东点名邀请王芸生北上,并许诺《大公报》可以做到“沪、津、渝、港四馆不易名、不换人,照原样出版”。王芸生喜出望外,很快即表态:“甘愿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在官方档案、报刊报道、历史记述、访问、回忆,以及大多数被文学化的相关作品中,“穷棒子社”故事都与国家历史高度同构,村庄史就是国家整体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  中国当代史研究(三)  一场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重塑了中国城乡的所有制结构与民众经济生活。但是不久便有了一个回潮,许多小商贩恢复了个体经营者身份,成了“社会主义中国”里的边缘人群。  1949年毛泽东对苏共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谈中共为什么不打算马上占领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时,明白地告诉米高扬说,早占领上海一天,就要早一天负担几百万人的粮食和燃料供应。  《上甘岭》和《猪排山》是1950年代中美各自反映朝鲜战争的早期冷战宣传的经典影片。半个世纪以后,当我们把这两部影片放任一起欣赏时,它们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冲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当代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中国当代史研究(一)(杨奎松、韩钢等著名学者和哈佛、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者共同打造的前沿学术平台,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反右”、整风、“大跃进”、朝鲜战争、“镇压反革命”等当代史研究热点、难点研究),《中国当代史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当代史研究中心组织编辑的、以中国当代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系列出版物。举凡1949以还之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国防、外交、教育、科学、社会等历史问题,均属本出版物讨论范围。本出版物以还原和解读历史为宗旨,奉行学术自由、治学严谨、力求新知之原则,稿件取舍唯以学术质量为尺度。本书(首辑)关注焦点在1950 年代。1950年代,是中国大陆新旧政权更替之后的最初时期。此一时期历史的基本特征,可用“改造”一言以蔽之。新政权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颠覆原有架构和体系,建立起迥异于以往之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确立了新意识形态的法定地位,并对社会实施改造,直至干预和渗透社会生活和国民心理。其“改造”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可谓“地覆天翻”。本辑诸篇论文即对新政权下的多方面改造,作了扎实的实证研究和深入探讨。卷首语专题研究建国初期中共干部任用政策考察——兼谈1950 年代反“地方主义”的由来 杨奎松
    从民办到党管:上海私营报业体制变革中的思想改造运动——以文汇报为中心案例的考察 张济顺 46国家控制与社会主义娱乐的形成——1950 年代前期对成都茶馆中的曲艺和曲艺艺人的改造和处理 王 笛 88科学家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声望:1949~1966 年——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张 藜 120“割瘤”:1950 年代初期上海都市基层社会的清理与改造——以哈尔滨大楼的清理为例 阮清华 1621950 年中苏联合上海防空保卫战 刘 统 177对比研究从反抗共产党人到反抗美国卷首语专题研究建国初期中共干部任用政策考察——兼谈1950 年代反“地方主义”的由来 杨奎松
    从民办到党管:上海私营报业体制变革中的思想改造运动——以文汇报为中心案例的考察 张济顺 46国家控制与社会主义娱乐的形成——1950 年代前期对成都茶馆中的曲艺和曲艺艺人的改造和处理 王 笛 88科学家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声望:1949~1966 年——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张 藜 120“割瘤”:1950 年代初期上海都市基层社会的清理与改造——以哈尔滨大楼的清理为例 阮清华 1621950 年中苏联合上海防空保卫战 刘 统 177对比研究从反抗共产党人到反抗美国——中国西南地区的内战与朝鲜战争:1950~1951 年 杰瑞米? 布朗 201征粮、民变与“匪乱”——以中共建政初期的贵州为中心 王海光 229史实讨论1950 年代初关于是否允许农民劳动发财的争论 林蕴晖 269外稿选译选择共产党中国的资本家——1948~1956 年的上海刘氏家族 高家龙 297“第一节课”——1950 年代初期中国人类进化的教学 舒喜乐
    24回忆与口述沈善炯院士访谈录——《我的科学生涯》补遗 熊卫民 访问整理
    55许良英先生访谈录 樊洪业 王德禄 尉红宁访问 尉红宁整理
    69史料辑录朝鲜战争文献? 志愿军战士家书往来
    91书评书介季羡林:《我这一生》 邱 路 407傅高义:《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1946–1968)》 邱 路 410张胜:《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邱 路 414谢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邱 路 417智效民:《刘少奇与晋绥土改》 邱 路 420 卷首语专题研究建国初期中共干部任用政策考察——兼谈1950 年代反“地方主义”的由来 杨奎松
    从民办到党管:上海私营报业体制变革中的思想改造运动——以文汇报为中心案例的考察 张济顺 46国家控制与社会主义娱乐的形成——1950 年代前期对成都茶馆中的曲艺和曲艺艺人的改造和处理 王 笛 88科学家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声望:1949~1966 年——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张 藜 120“割瘤”:1950 年代初期上海都市基层社会的清理与改造——以哈尔滨大楼的清理为例 阮清华 1621950 年中苏联合上海防空保卫战 刘 统 177对比研究从反抗共产党人到反抗美国——中国西南地区的内战与朝鲜战争:1950~1951 年 杰瑞米? 布朗 201征粮、民变与“匪乱”——以中共建政初期的贵州为中心 王海光 229史实讨论1950 年代初关于是否允许农民劳动发财的争论 林蕴晖 269外稿选译选择共产党中国的资本家——1948~1956 年的上海刘氏家族 高家龙 297“第一节课”——1950 年代初期中国人类进化的教学 舒喜乐
    24回忆与口述沈善炯院士访谈录——《我的科学生涯》补遗 熊卫民 访问整理
    55许良英先生访谈录 樊洪业 王德禄 尉红宁访问 尉红宁整理
    69史料辑录朝鲜战争文献? 志愿军战士家书往来
    91书评书介季羡林:《我这一生》 邱 路 407傅高义:《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1946–1968)》 邱 路 410张胜:《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邱 路 414谢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邱 路 417智效民:《刘少奇与晋绥土改》 邱 路 420
  •   本书(首辑)关注焦点在1950 年代。1950 年代,是中国大陆新旧政权更替之后的最初时期。此一时期历史的基本特征,可用“改造”一言以蔽之。新政权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颠覆原有架构和体系,建立起迥异于以往之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确立了新意识形态的法定地位,并对社会实施改造,直至干预和渗透社会生活和国民心理。其“改造”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可谓“地覆天翻”。本辑诸篇论文即对新政权下的多方面改造,作了扎实的实证研究和深入探讨。
  •   杨奎松老师、沈志华老师等主持的华师大当代史研究中心的成果
  •   中国当代史研究正版书籍
  •   是按专题写的中国当代史中一些重要的方面。是我希望的编排方式。各篇的选题和撰写严肃认真。值得拥有。
  •   严肃的当代史研究的确很稀缺
  •   了解当代史的一把钥匙~
  •   当代史的书非常难买到,尤其是内容都这样有意思的
  •   冲着杨奎松的名义买的,杨老师在我心中就是质量的保障。
  •   杨奎松老师的文章必读。
  •   杨奎松编的书很有深度,选题也很有针对性,值得一看。
  •   中国党史研究社的书,就是好,不用说别的
  •   与第一次买的“二”一样,很严谨,作者参考的几乎都是第一手的档案,很不容易。完整再现了50年代的某些细节
  •   历史还是能让人看到真相的
  •   关于现代史,很少有人写。一是掌握资料不全面,写的话难免观点有偏颇,结论失之严谨。二是当事人还在,写得不好,容易对当事人的生活或者名誉造成困扰。如果当事人是个睚眦必报的当权者,那么写书人难逃报复,可能性命都难保。因此能写现代史的人,而且写的不胡诌,很难得。
  •   历史要辩证的看
  •   质量好,内容更好!送货很快,内容真实!
  •   质量很好,字体清晰,摸起来就很厚重。天天在看,物有所值。
  •   感觉还是第一篇杨先生写的好。
  •   买完以后看着挺满意的的
  •   写的很细,但很多东西还是不敢写,总体不错
  •   太专业的书看不明白
  •   这下子三本都齐了,才开始看.
  •   都是大家的书
  •   他的书写的很对味
  •   大家手笔就是大家手笔,真是要好好学习了,打算用几天时间看完,并扩展一下相关知识。总之是太有用了。
  •   买了之后,用两天时间看完,觉得很好看!觉得以后还值得慢慢细读,处处都是好东西,好细致!
  •   可能是本身对历史不了解,知道的较为片面,看得不是很肯定
  •   现在对于近现代史,史料越来越丰富,看问题越来越客观。好事啊!
  •   虽然没想象中好,还算不错
  •   内容不错,资料全面,观点新颖
  •   真是时代有所进步了,这样的文章也能公开出版。
  •   此书很好,就是有篇干部任用政策与 当代史研究重复。有点不爽!!
  •   幸亏就买了一期,很多文章都是在别的书里发表过的。如果您手中还没有那么多杨先生的书,那还是买来一睹为快。
  •   一般吧。不打算买后续的了。不推荐。
  •   一套书,去年买了二、三,今年买到了一,补齐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