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麦品质形成与调控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贺立恒  页数:169  字数:150000  

内容概要

  《山西小麦品质形成与调控》讲述优质专用小麦发展概述、优质小麦概念与专用小麦品质标准、优质小麦品质形成分析、山西省小麦品质分析研究等。论述了小麦籽粒品质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子,分析了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提出通过基因型、生态环境、肥水调控等综合运用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协同发展。
  《山西小麦品质形成与调控》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山西省在优质专用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与品质调优质技术途径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合成的底物供应在调控小麦籽粒品质形成中的生理机制。

作者简介

  贺立恒,男,1974年生,博士。现任职于山西农业大学,主要从事小麦旱作栽培与种子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于2008-2010在美国肯塔基大学进行为期2年的学习与合作研究。目前师从全国著名小麦专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院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小麦栽培研究领域,现参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国家948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行业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并主持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归国留学人员项目等相关课题。近年来发表SCI等学术论文1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优质专用小麦发展概述
 第一节 国内外小麦品质区划现状
 第二节 我国优质专用小麦发展概况
 第三节 我国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我国优质专用小麦发展途径探索
 第五节 山西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优势
第二章 优质小麦概念与专用小麦品质标准
 第一节 优质小麦的概念
 第二节 衡量小麦品质的关键指标
 第三节 小麦主要品质指标间的关系
 第四节 小麦加工品质及检测技术
 第五节 专用小麦品质指标和要求
第三章 优质小麦品质形成分析
 第一节 小麦品质的形成机理分析概述
 第二节 矿质营养与小麦品质形成的研究
 第三节 生态环境与小麦品质形成的关系
 第四章 山西省小麦品质分析研究
 第一节 山西省小麦品质差异的研究
 第二节  主要生态因子对山西省小麦品质的影响
 第三节 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小麦品质的差异
第五章 山西省小麦品质的区划
 第一节 山西省小麦品质区划综述
 第二节 山西省小麦品种温光特性分区
 第三节  山西省小麦品质形成的气候特点及在全国品质区划中的隶属情况
 第四节  山西省小麦品质区划的原则与主亚区命名依据
 第五节  山西省小麦品质的区划方案
第六章  山西省小麦优质高产的高效栽培配套技术
 第一节 选用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
 第二节 播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三节 肥料运筹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四节 灌溉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五节 水氮互作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六节 适时收获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七节 遮光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第八节 影响山西省小麦品质常见的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长江中下游麦区  包括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湖北大部分及河南省的南部。年降雨量800~1 400mm,小麦灌浆期间雨量偏多,湿害较重,穗发芽时有发生。土壤多为水稻土和黄棕土,质地以黏壤土为主。本区大部分地区发展中筋小麦,沿江及沿海沙土地区或发展弱筋小麦。  2.四川盆地麦区  大体可分为盆西平原和丘陵山地麦区,年降雨量约1 100mm,湿度较大,光照严重不足,昼夜温差小。土壤多为紫色土和黄壤土,紫色土以沙质黏壤土为主,黄壤土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低。盆西平原区土壤肥力较高,单产水平高;丘陵山地区土层薄,肥力低,肥料投入不足,商品率低。主要发展中筋小麦,部分地区发展弱筋小麦。现有品种多为白粒,穗发芽较重,经常影响小麦的加工品质,应加强选育抗穗发芽的白粒品种,并适当发展一些红粒中筋麦。  3.云贵高原麦区  包括四川省西南部、贵州全省及云南的大部分地区。海拔相对较高,年降雨量800~1 000mm,湿度大,光照严重不足,土层薄,肥力差,小麦生产以旱地为主,蛋白质含量通常较低。在肥力较高的地方可发展红粒中筋小麦,其他地区发展红粒弱筋小麦。  (三)中筋、强筋红粒春麦区  春麦区主要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种植春小麦的地区。除河西走廊和新疆可发展白粒、强筋的面包小麦和中筋小麦外,其他地区收获前后降雨较多,穗易发芽影响小麦品质,以黑龙江最为严重,宜发展红粒中一强筋春小麦。  1.东北强筋、中筋红粒春麦区  包括黑龙江省北部、东部和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这一地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较肥沃,全部为旱作农业区,有利于蛋白质的积累。年降雨量450~600mm,生育后期和收获期降雨多,极易造成穗发芽和赤霉病等病害发生,严重影响小麦品质。适宜发展红粒强筋或中筋小麦。  2.北部中筋红粒春麦区  主要包括内蒙古东部、辽河平原、吉林省西北部,还包括河北、山西、陕西的春麦区。除河套平原和川滩地外,主体为旱作农业区,年降雨量250~400mm,但收获前后可能遇雨,土地瘠薄,管理粗放、投入少,适宜发展红粒中筋小麦。  3.西北强筋、中筋春麦区  主要包括甘肃中西部、宁夏全部以及新疆麦区。河西走廊区干旱少雨,年降雨量50~250mm,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收获期降雨频率低,灌溉条件好,生产水平高,适宜发展白粒强筋小麦。新疆冬春麦兼播区,光照充足,降雨量少,约150mm,昼夜温差大,适宜发展白粒强筋小麦。但各地区肥力差异较大,由于运输困难,小麦的商品率偏低,在肥力高的地区可发展强筋小麦,其他地区发展中筋小麦。银宁灌区土地肥沃,年降雨量350~450mm,生产水平和集约化程度高,但生育后期高温和降雨对品质形成不利,宜发展红粒中强筋小麦。陇中和宁夏西海地区土地贫瘠,少雨干旱,产量低,粮食商品率低,以农民食用为主。应发展白粒中筋小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山西小麦品质形成与调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