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央编译  作者:(美)海姆·G·吉诺特|译者:张雪兰  页数:234  字数:165000  译者:张雪兰  
Tag标签:无  

前言

  没有哪个父母一大早醒过来时就打算着要让孩子的生活痛苦不堪,没 有一个母亲或者父亲会说:“今天,只要有机会,我要向我的孩子大叫大 嚷、唠叨,要让他丢脸、出丑。”相反,每天早晨,许多父母都下定决心 :“今天会是平静的一天,没有叫嚷,没有争辩,没有战争。”但是,尽 管有好的意图,讨厌的战争还是会再次爆发。 父母和孩子之间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 来的危机。发生危机时需要作出反应,而反应无一例外都会造成一定的后 果,对孩子的个性和自尊造成好或不好的影响。 我们相信,只有心理不正常的父母才会作出伤害孩子的反应。但是, 不幸的是,即使是那些爱孩子的、为了孩子好的父母也会责备、羞辱、谴 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发 现自己说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用一种 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打算这样的。在沟通中发生 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 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 父母需要特别的方式跟孩子相处,跟孩子交谈。如果我们中的任何一 个人躺在手术台上,在麻醉师把我们麻醉前,外科医生走了进来,说:“ 我对于手术真的没有受过多少训练,但是我爱我的病人,我会利用常识来 做手术。”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我们可能会惊惶失措,赶紧逃命去了。 但是对于那些相信爱和常识就足够的父母来说,他们的孩子可就不轻松了 。父母就像外科医生一样,也需要学习特别的技能,这样,在处理孩子的 日常要求时才有能力胜任。就像受过训练的外科医生在下刀时需要小心谨 慎一样,父母在使用语言时也要有技巧,因为语言就像刀,它们能够带来 痛苦,即使不是身体上的痛苦,在感情上也会留下很多痛苦的伤痕。 如果我们想改善和孩子的沟通,该从何处开始呢?可以通过观察我们 自己的反应。这些语言,我们都是知道的。我们听到父母在跟客人和陌生 人交谈时就是使用那样的语言。那种语言照顾你的感受,而不是对你的行 为进行批评。 我们对一个忘了带走雨伞的客人会说什么?你会不会追上去说:“你 怎么回事?每次来我家都要拉下什么东西,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你为什么 就不能像你妹妹一样?她来我家时,总是很守规矩,你都四十四岁了!就 不能长点记性吗?我不是跟在你后面捡东西的奴仆!我敢打赌,如果你的 头不是长在肩膀上,你会把头都弄丢的!”我们不会对客人这样说话,我 们会说:“这是你的伞,艾丽丝。”也不会再加上一句:“你总是不注意 。” 父母需要学会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 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安全、快乐,没有哪个父母故意让孩子变得害怕 、羞怯、不体谅他人、令人讨厌。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渐渐 养成了一些不良品性,缺乏安全感,缺乏对自己及他人的尊重。父母希望 孩子有礼貌,他们却很粗鲁;父母希望孩子整洁,他们却邋里邋遢;父母 希望孩子自信,他们却对自己毫无把握;父母希望孩子快乐,但是他们都 经常不开心。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 担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为了能达到这些人性的 目标,父母需要学习人性的方法。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 ,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它可以帮助父母把期望的目标转变为每天的实践。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父母明确跟孩子有关的目标,并提出一些能达 到这些目标的方法的建议。当父母遇到需要具体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时,那 些陈词滥调,像“给孩子更多的爱”,“给她更多关注”或者“给他更多 时间”是毫无帮助的。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时是以个人的形式,有 时是以治疗小组的形式,有时以养育讲习班的形式。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 的结晶。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 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了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 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

内容概要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跟父母和孩子打交道,有时是以个人的形式,有时是以治疗小组的形式,有时以养育讲习班的形式。这本书就是这些经验的结晶。这是一个实用的指南,给所有面临日常状况和精神难题的父母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可取的解决方法。它还给出一些从基本交流原则生发出来的具体建议,指导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彼此尊重。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海姆·G·吉诺特(Haim G.Ginott) 译者:张雪兰 合著者:艾丽丝·吉诺特 H·华莱士·戈达德

书籍目录

序言
引言
第1章 交流的密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
孩子的问题:隐藏的含义
毫无效果的对话: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怨恨
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
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
鱼儿会游泳,鸟儿会飞翔,人会感知:混乱的感受,混乱的信息
映射情感: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
第2章 语言的力量:鼓励和指导的更好方法
称赞对孩子不再有用了吗?
夸奖就好吗?
令人满意和令人不快的称赞
学会称赞的步骤
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
当出了问题时:要回应,而不是反应
辱骂会伤害孩子
一致的交流:让言语和心情相符
如何得理我们自己的愤怒
发怒的三个步骤
对生气孩子的回就:方法最重要
总结
第3章 自取其害:应该避免的错误作法
恐吓:不端行为的邀请函
财赂:重新思考一下“如果……那么”的谬误
许诺:为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会给每个人带来焦虑
挖苦:学习的严重障碍
权威需要简短:少说更有效
对待谎言的政策:学会怎样才能不县助长谎言
对不诚实的处理: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吨的调查
偷窃:懂得所有权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不能用粗鲁方式教育孩子懂礼貌:培养礼貌的方法
总结
第4章 责任:要求服从,不如传输价值观
责任感的源泉
预期的目标和日常实践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医治孩子的情感创伤
与孩子建立联系
映射孩子的感觉
预防“愤怒的葡萄”
不带抨击地陈述感受和想法
孩子的发言权和选择
食物
衣服
家庭作业
零用钱:认识到钱的意义
照顾宠物:提供关爱的共同事业
冲突领域和责任范围
音乐课:保持家庭和谐
家长会:把问题集中在如何帮助孩子上
朋友和玩伴:监督孩子的社交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第5章 纪律:寻找替代惩罚的有效手段
父母的矛盾心态:需要更好的方法
被爱的需要
宽容和过分纵容
允许情绪,但要限制行为
有用和无用的训诫方法
纪律的三个领域:鼓励、允许、禁止
限制的技巧
表达不同限制时要用不同方法
孩子需要健康的方法释放他们的能量
纪律要明确地执行
父母不是用来打的
孩子不是用来打的
第6章 积极的养育:孩子生活中的一天
好的开始
时间表的专制:高峰期
早餐:没有道德说教的进餐
抱怨:得理捻情绪
穿衣服:鞋带的战争
上学:帮助比长篇大论更好
放学:提供热情的欢迎
回家:在一天的最后阶段重新和孩子交流
就寝时间:战争还是和平
父母的特权:不需要孩子的许可证
电视:裸露和死亡
第7章 妒忌:不幸的传统
新生儿诞生:仿佛兄弟姐妹之间的入侵
诞生:介绍入侵者
表达妒忌:对话好于病症
妒忌的各种表现
妒忌的源头
处理妒忌:语言和态度很重要
同情的话语:妒忌的消除
质量或平等:爱要惟一,而人不均一
离婚和再婚:妒忌的另一个竟技场
第8章 孩子焦虑的一些来源: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
因为担心被抛弃而产生的集虑:通过准备工作让孩子安心
由于内疚而产生的集虑:简洁更加有效
因不信任或者不耐烦而产生的集臣: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由于父母之间的冲突产生的焦虑:内战导致的后果
由于生命的终结而产生的集虑:神秘面纱下的谜团
第9章 性和人类价值观:需要审慎处理的重要问题
父母自己对性的态度
性感觉的开始
性和上厕所训练
回答问题
裸体
禁止的游戏
脏话
性教育
分享孩子的性经历
成熟的爱
第10章 总结:如何养育孩子
纪律:对感受要宽容,对行为要严格
关于而有效地对待孩子是可能的
后记
附录:哪些孩子需要心理治疗

章节摘录

“你希望我不要太看重你的分数,你希望能够自己决定什么分数对自己是好的,我明白。”不仅是孩子,哪怕是陌生人,也会感激我们对他们的困境所表现出来的同情。格拉夫顿女士说她不喜欢去她工作的银行:“里面通常都很拥挤,经理的行为使你感到,好像他在那儿待着就是帮了我大忙似的。每次我到他那儿去的时候都会很紧张。”一个星期五,她不得不拿着一张支票去让经理签字,当她听着他和其他人说话的态度时,她开始变得心烦焦急,但是随后她决定设身处地地为他想一想,然后她通过表达出来并承认他的感受表示了她对他的理解:“又是一个艰难的星期五!每个人都要求你的关注,现在甚至还不到中午。我真不知道你要怎么熬过这一天。”经理的脸上马上放光了,她第一次看到他的笑容。“哦,是的,我总是很忙,每个人都要求先处理他们的事情。你要我做什么?”他不仅签了支票,还和她一起到出纳员那里,好让事情办得更快一点。毫无效果的对话: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怨恨父母常常因为跟孩子的对话而感到失望,因为他们毫无头绪,就像那段著名的对话所说的那样。“你要去哪儿?”“出去。”“干什么?”“不干什么。”那些想努力讲道理的父母很快发现这样会让人疲乏不堪,就像一个母亲说的那样:“我一直努力地跟孩子讲道理,说到我脸都绿了,但是他还是不听我说,只有我冲他喊时,他才会听我说。”孩子经常拒绝跟父母对话,他们讨厌说教,讨厌喋喋不休,讨厌批评,他们觉得父母的话太多了。八岁的大卫对他的妈妈说:“为什么我每次问你一个小问题,你都要给我那么长的答案?”他向他的朋友倾诉说:“我不跟我妈妈说任何事情,如果我跟她说,我就没有时间玩了。”一个对此很感兴趣的研究者无意中听到一段父母和孩子的谈话,他惊奇地发现,他们两个人几乎都不听对方在说什么,他们的谈话更像两段独白,一段充满了批评和指令,另一段则全是否认和争辩。这种沟通的悲剧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缺乏相互尊重;不是缺乏才智,而是缺乏技巧。我们日常的语言,对于跟孩子有意义的交流来说是不适当的。要想和孩子沟通,减少父母的失望,我们需要学习用关心的方式跟孩子交谈。沟通: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和孩子沟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另外,还要有技巧:需要同时照顾孩子和父母的自尊;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再提出建议或意见。埃里克,九岁,怒气冲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级本来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他的父亲决定用一种新的方法。以前他总是说一些让事情变得更糟的话:“天气不好,哭是没有用的。以后会有玩的时候。又不是我让它下雨的,你为什么要冲我发火?”但是,这一次,埃里克的父亲没有这么说,他心里想:我的儿子对错过了野餐反应很强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气向我表现他的这种失望,我可以帮助他的,只要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对埃里克说:“你看上去很失望。”

编辑推荐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修订版)》:在过去的30多年中,《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修订版)》已经帮助世界数千万的父母改善、加强了与孩子的关系,是父母和教师日常必备的手册。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作决定,要让自己渐渐成为孩子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人物。永远不要威胁说要抛弃孩子,不管是开玩笑,还是愤怒时。真诚推荐:《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最新修订版)》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并被翻译成31种语言,畅销世界各国。仅在美国的销量就超过了500万册。畅销美国500多万册的教子经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8条)

 
 

  •   很不错的一本书,算是父母必读吧,指正了很多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错误的沟通方式,为了教育好孩子,也为了和孩子能更好的相处,应该好好读读!
  •   此书很好,适合父母阅读,内容不错!~
  •   一直在反复看,里面的一些说法颇有启迪意义。教人改变说话方式,无论对孩子、成人改变说法方式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试着用来教育孩子,感觉效果还不错。
  •   很实用的一本书,刚拿到,看了一部分,就活学活用,首先自己的心态平复了一些,并非只对孩子,成人间也可用的方法,在给老公发短信时,根据本书的办法,稍微改变了说话的方式,老公就欣然接受了本应固执的事情,值得做笔记,多读几遍。
  •   该书包装精美,内容通俗易懂,根据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告诉家长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作为家长应该早点看这本书!
  •   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教育!功德自在人心。
  •   想着要有比较好的印刷质量,特地挑了贵些的买,结果,还是差强人意,装订质量实在像是盗版货,不过内容还是可取的。
  •   1、书很不错,内容有深度,只是孩子还小,先学习着2、包装很粗糙,书页上有胶之类的黑色污染物,边角有折
  •   可以减少孩子和家长的摩擦
  •   朋友推荐买的,看了一两页就觉得,买对了!和孩子沟通有困惑的朋友,强烈推荐。
  •   让你走进自己的孩子
  •   不错的书,家长们看一看就知道孩子的心理了
  •   很实用的一本书。看过后很有实际操作可能。书中举出的例子都是实际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大爱。
  •   绿面子的老版本我买过好几本,非常喜欢看,这本书的作者是《怎样听……》那本的启蒙导师,所以理论是一样的,虽然我一般都推荐那本,但我自己更喜欢看这本,如果能看的进去的话,这本理论性更强些。与老版本对照了一下目录,都差不多,翻译也是同一个人,就买本新版送人吧。
  •   非常好的一本书,看了深受启发。值得推荐
  •   书中的很多例子在我们身上都发生过,只是我们的处理方式方法跟书中大不一样了,需要好好学习了。
  •   不错的书,大概翻了一上,感觉挺好的
  •   我喜欢这本书,但就是内容有点太西方话。
  •   这本书封面很多地方有脏东西,可以退换吗
  •   书本质量很好,内容很适用!
  •   在学习如何做个好妈妈
  •   全力推荐,此书一定要买此版本的,其它版本没那么好。
  •   很不错,质优价廉
  •   家长可以买来看看
  •   帮朋友买的,自己先看了,对亲子沟通很有用
  •   好,朋友介绍的
  •   还没看完 真的很有益
  •   快点入手吧
  •   送货及时,书的质量也可以!
  •   值得一看,要多看几遍
  •   这个商品不错~给家长看看还是挺好的,值得推荐
  •   打开和孩子沟通的一扇门
  •   教会家长如何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很受启发~
  •   送人的,应该还好吧
  •   挺好的,应该要认真的学习一下
  •   读了有帮助。
  •   还没有开始,应该不错的
  •   还行,但是总感觉这些书理论上行的通,实践上有困难
  •   此书不错,同事说挺好
  •   不是我想像的那么好
  •   收到书都压扁了 质量部怎么样 书书还没看 希望卖家以后多多注意
  •   内容看不下去了。包装很脏很旧呀。像是很多年代以前的书,自己贴了一个封面。已经退了。当当的服务相当好。上门来取。直接退了钱。就冲这一点,以后买书还是锁定当当。
  •   书的封皮明显被重新包装过,用的是双面胶,但是双面胶还裸露在外边,书封面上还有未清理的胶,很脏很脏,是本人长时间在当当买书以来碰到最差的一次。书皮底色是白色,书名《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收到书的时候真的很遗憾,真想说:“书啊,把你的脸洗干净”。
  •   书皮非常脏,折的很厉害,希望以后这样品相的书不要当新书卖给读者。可以当成年末促销什么的。
  •   书的内容很好,但和“怎么说 孩子才会听”严重重复,两本只买一本就够了
  •   在如今独生子女居多的家庭当中,孩子事实上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经常会出现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六个大人守着一个孩子的情况,把中国的独生子女形容为小皇帝,并不是那么离谱,就我们家的情况来看,反正是比我那个时候好上一百倍也不止。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父母除了提供衣食住行外,与孩子的交流也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这里我不想说成“教育”,一提教育,往往让人想到的是那种单方面的灌输,在以前我也是这么管教孩子的,总觉得小孩子就是一切都要听父母的,但在几次遭到孩子的强烈反抗之后,我就开始对自己的做法产生怀疑,问问周围的朋友同事,听他们讲起来,也会死大同小异,只好求助于书本了。关于教育孩子的书以前也看过几本,像是《卡尔威特的教育》、《告诉孩子你真棒》等等,但都不是我想要的,于是跑到网上,把教育类前十位的书挑着买了几本,其中就有这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副标题是“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看了看简介,正合我意。整本书读完之后,我认为,做父母的都应该找来读一读,特别是有未成年孩子的父母,书里介绍的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真的是很简单实用,并且书中所分析的一些事例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很有针对性。例如书中的一个例子,一位小朋友第一次去幼儿园,看到墙上小朋友画的画,问这幅难看的画是谁画的?他的意思并不是真...的想知道画这幅画的人是谁,而是想知道如果画的画不好看会有什么后果,老师会生气吗?自己会被批评吗?所以,父母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关键是要鼓励孩子去画,而不要去管画的好坏。这个问题我也曾经被孩子问过,当时我孩子让我给他画张桌子,他自己也画了一个,让后问我谁的好,我回答说,当然是我画的好了,我当时只是感觉自己讲述了一个事实而已,但之后我孩子对画画的积极性就不是那么高了,现在再分析一下,我孩子的本意可能也是在询问他自己画的不好的后果,毕竟与成人相比,画的好坏实在是太明显了。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理解孩子的本意,这是听,在表达我们自己的想法时,则首先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已经理解了他的感情,用书中的话来讲就是,“理解和共鸣”,当孩子的玩具摔坏了,我们应该说“你的玩具摔坏了,你一定很难受”,当孩子的数学成绩很糟糕时,最好先说“数学是门很难的课程”、“考试时你一定很难熬”等等,这些沟通的技巧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进而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的亲密,这样,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才会主动向父母寻求帮助。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发现自己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所犯的错误,真是一阵一阵的冒冷汗,我之所以感到这本书值得一读,就是这本书的很多内容针对性非常强,实用性也是很强,书中所指出的父母与子女交流的错误方式,个个都切中要害,而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也都非常的简便易学,很有启发性。 阅读更多 ›
  •   国外家教书我推荐看《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还有《如何说才会听》,国内家教书我推荐看《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还有《如何说才会听》,还有《6a的力量》都是经典好书,国内的坦率说都很假,基本没什么看头,不过最近有本书还不错,《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之所以推荐《输在起跑线上》是因为,现在国内教育太注重硬实力,太注重孩子是不是适应学校,是不是符合学校要求?这些都太片面,不适合很多孩子的成长,这就需要家长费心了,在家里多培养孩子软实力,《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总结了21条软实力,有根据,很真实,水平明显高于国内其他教育书。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本孩子写的而不是家长写的家教书,我一直觉得老师教育者自以为是的说教,应该让受教育者说话才更说明问题。教育者做的那些事情,那些真的让孩子受益了,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受教育者,尤其是幸福成功的孩子,他的体会最真实,他能走到今天,那些对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心声最可贵,这是为什么国内教育书我首推《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的原因。希望天下每个孩子都能像哈佛男孩于智博那样有出息。
  •   的确如有的读者所说,这本书的纸张很轻,2007年4月买的才8.1元,目录是我见过的最长的,有19页,字的间距比一般的稍大一点。有的人说与中国国情不符合,其实我觉得虽然国情不符合,但是教育和对孩子的成长关心这一原则上我们都是共通的,况且读书你也不必一定要拿来和我们国内的相比较,但相信国外的教育也有我们值得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基本原则上求同,在具体方法上肯定需要变通的,别说国情不同,就算同在一个国家,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所学校都不尽相同,我们必须各别情况区别对待才行的,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一些技巧而不是书本上照死理硬搬死套,活学活用才是最明智的办法。书中有很多例子可以参照,比如如何和孩子进行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体谅孩子的心情和动机,如何抛弃以往那种说教和家长式的口吻去与孩子对话,如何去理解孩子等,我觉得都特别实用,我们再也不能把以前我们的老一辈对我们说话的那种语气和态度还有教育方法再一次移植到我们的下一代身上,这只能形成恶性循环,社会在不断进步,现在的孩子都更加的早熟和敏感,所以许多老方法老观念真的需要改改了。一直以来都感觉国外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比我们国内要来得更加宽松和亲近许多,就象朋友那种关系,而不是孩子永远必须得听命和服从家长,孩子可以允许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种关系更适合他们的沟通和理解,信任。书中很大篇幅的介绍了语言的力量,的确语言运用得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或许都应该认真去思考一下平时自己的语言习惯是否就真的那么得当吗?如果不得当又怎么去纠正呢?我们常常都在要求孩子进步,可我们作为家长的是不是一直都在按步就班原地踏步呢?作者作为一个心理学博士,他的研究于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无疑是有益的,有很多东西也是值得借鉴的,希望天下父母都能积极的改善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能帮助和关心他们健康的成长,有时间也可以看看心理访谈类节目,那些生活中真实的例子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作用,因为只有更多的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从身心方面给予他们关注,而不要只去看重一些外在的东西,而忽视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说了半天自己本身也是学过学前教育的人,但是在对待这些问题上感觉自己好象还不是真的都能领悟透彻,只有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边学边理解才能事半功倍吧! 阅读更多 ›
  •   心理沟通真的是有技巧。如果你想与孩子有心的交流那还是读读这本书吧。
  •   这本书我看了,总体可以,但毕竟与中国国情不是很吻合。我在去年买过一本《发现母亲》(修订本),非常不错,作者是个非常有深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今年我又买到了该书1999年的全版,刚通读完毕,觉得这80万字的上下卷更有分份量,但对于目前工作繁忙的年轻人来说,看修订本也可以,但若对教育有兴趣,对当今的社会现象有些许研究,建议读读这上下卷,他会帮助你找到自己及周围人身上问题的症结。
  •   这本介绍了一些怎样处理孩子的情绪方法,比较受益。感觉以前真的很不懂孩子的内心,不仅是孩子有这样的心理其实大人也有同样的感受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让自己孩子受益,家人也受益。,
  •   看看而已,内容不是很丰富,犯不上写这么厚本书。
  •   老师推荐的,建议父母都可以看下
  •   虽然是老书了,畅销不衰,内容很好。
  •   朋友推荐的,看了一半,还没有看完。
  •   就是在说理解孩子的感觉的基础上沟通。可能是因为思维习惯不同,觉得有点繁冗。
  •   不错 就是还没看完宝宝贝贝
  •   刚收到,翻了几页,感觉很不错,要细细领悟,教育孩子不容易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