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法学(第四卷)

出版时间:2011-1-27  出版社:许章润、 翟志勇 法律出版社 (2010-12出版)  作者:许章润  页数:37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编者许章润有感于“旧邦新命”依然是当下中国的主要问题,而就如青年马克思所言,问题是时代的格言,遂着意于《历史法学》的刊行,将长期积蓄的心事落实为编事,以法意演绎史义,藉史义揭示法意,而法意与史义者,人生与人心也。  《国家理性》(历史法学第4卷)所录文字,以国家理性为主旨,既致力于历史长河中概念流变的爬梳,亦着力于民族国家建构的法理解析,同时并于国家间政治落笔,期于法政、历史、哲学和国际关系诸端,形成交汇省察,回答“为何要有国家“、“如何才有国家”以及?国家应当为何”这三大根本性问题,进而于引发汉语学思的积劳积慧中,于省思中国的心智与心性的致恩进程中,提炼中国的国家精神人格,型塑中国的国家哲学,探究可能有与应当有的人间秩序,求裨于中国当下的国家建设实践。

书籍目录

卷首语国家建构的精神索引——今天中国为何需要省思“国家理性”主题研讨:国家理性现实主义政治伦理与特殊主义世界观从国家理性说开去“国家理性”概念的三个层次——基于康德“永久和平论”的一种阐释国家理性:国家禀赋的,或是社会限定的?国家理性还是公共理性国家理性与现代国家功利主义国家在当今的局限性国家理性与政治哲学:国家建构中政制合法性的证成与规制国家理性与主权理论国家理性与政治形式国家理性的法律表达主题论文国家理性世界体系·民族国家·政制设计——杨度的思想遗产国家理性的承载者?——魏玛总统制初论主题译文从王室到国家理性:官僚场域诞生的一种模式公共理性观念与国家理性——施米特与罗尔斯论政治埃德蒙·伯克与国家理由资料·翻译中国与国际法书评·评论国家理由,还是国家理性?——三重语境下的透视《法篇》中的混合政体理论研究传统语境下“以德配天”的法理意涵——以政治合法性救济为核心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国内政治的实践原则就国内政治而言,康德指出:“每个国家的公民宪法应当是共和制的。”而共和制政制有三个基本规定性:首先是“作为人”,即“根据一个社会的成员之自由的原则”。“作为人”也就是作为人的基本规定性,天赋自由或者说“内在自由”乃是基于人性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权”,它并不因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而受到任何限制。与洛克、霍布斯、卢梭等人不一样,在康德看来,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孤立的,他(她)必定内在地具有社会性,自由也因此而成为天赋人权。其次是“作为臣属”,即“根据所有人对一项唯一的共同立法之从属的原理”。这是指作为一个享有天赋自由权利的人,必须进到一种法律状态,也就是真实地进入共同体的政治生活状态;“唯一的共同立法原理”实际上就是权利的普遍法则,即每一个人的自由能够相互共存的立法原理。我们之所以进入国家政治生活状态,是因为如果不进入这样一种状态,我们的天赋自由就是空洞的,根本无从得到保障。这里蕴涵着一种历史观念,也就是说,“自由原则”其实是在任何一种国家政治形态之下都存在的,因为进入国家政治生活是自由原则作为人性之基本规定性本身所内含的,但作为“共同立法”的原则却不是任何一种国家政制形态所能具有和保证的。

编辑推荐

《历史法学(第4卷)·国家理性》:编者许章润有感于“旧邦新命”依然是当下中国的主要问题,而就如青年马克思所言,问题是时代的格言,遂着意于《历史法学》的刊行,将长期积蓄的心事落实为编事,以法意演绎史义,藉史义揭示法意,而法意与史义者,人生与人心也。 《国家理性》(历史法学第4卷)所录文字,以国家理性为主旨,既致力于历史长河中概念流变的爬梳,亦着力于民族国家建构的法理解析,同时并于国家间政治落笔,期于法政、历史、哲学和国际关系诸端,形成交汇省察,回答“为何要有国家”、“如何才有国家”以及“国家应当为何” 这三大根本性问题,进而于引发汉语学思的积劳积慧中,于省思中国的心智与心性的致恩进程中,提炼中国的国家精神人格,型塑中国的国家哲学,探究可能有与应当有的人间秩序,求裨于中国当下的国家建设实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史法学(第四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