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研究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岳彩申  页数:372  字数:368000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国共有623所高校开设法学类本科专业,本科在校生数29万多人。“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累计培养法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36万多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但是,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法律实际工作的联系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提高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培养法律紧缺人才的迫切需要。

书籍目录

“教学中立”理念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中的运用初探/强力杨为乔
关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思考/邱本
试论我国法律人才的分类培养模式/李东方潘洁莹
法学专业开展新生研讨课的思考/曾文革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河北大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孟庆瑜范海玉闫馨月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的培养目标、性质与模式探讨/蒋悟真
政法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创新/岳彩申范水兰
我国研讨课教学困境之管窥——兼评牛津大学法学院的研讨课教学/盛学军蒋婷
论法学教育及其师资养成/卢代富宓明君
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张怡秦勇
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唐烈英施润
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完善——以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为例/江帆葛方林
学科评估指标与法学人才培养——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邓纲
法学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完善路径——基于实践的调查/王煜宇
卓越法律人才的概念内涵及对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制度的指引作用/赵爱平
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法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课题组
中国法学院体验式教学在法律硕士培养中的应用/沈萍
论职业导向的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于分类培养机制的探讨/黄茂钦周丹
高等教育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完善——人本主义视角/杨惠敖小龙
高校质量工程背景下的法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探析/胡元聪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王怀勇
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培养理念与评价体系——基于法律硕士专业教育的视角/李玉虎
职业选择多样化下的法学研究生教育/叶明杨文明
日本的法律人才培养及选拔机制/周勇兵
中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重大问题/李雄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张艳
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权的失范与防范/蒋亚娟
试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道德之维/肖顺武
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局及解决对策/张波
法学教育的观念和模式需要及时转变/叶世清
试谈法律人才的分类培养模式/吴太轩
论法学高等教育的世纪责任
……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一、卓越计划对法学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卓越计划基本思路与目标的现实解读 根据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设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构想的卓越计划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制定法律人才培养国家标准,探索高校与政法、司法等实际部门,国内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法律人才的新模式,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稳步推进分类分层法学教育改革试点,建设一批具有广阔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国际法律事务高端人才和高素质执法、司法专门人才”。 据此,我们认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制定培养标准和制度。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将建立一整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化的培养标准和制度。必将更多地肩负起西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任务的西南、西北两所政法大学,必须在这一体系和标准的建构中发出独立的声音,并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标准尤其是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任务,并以此主导西部法律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未来。这是历史赋予这两所高校的任务。 第二,变革办学方式。办学方式的变革主要包括学校与实际部门共同培养、国内与海外联合培养两种模式。这一模式将有助于高校内部打破原有院系框架,以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划定院系设计,以充分发挥教师、教师团队的学科特点和开展以教学优势为导向的新型内部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探索。目前,我们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正在就如何借鉴德日法学教育中的导师讲座制展开评估分析和讨论。当然,我们的做法并不是要照搬国外大学的讲座制,而是想借用讲座制的形式,来进一步发挥每位教师的教学特长,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第三,教学目标实用化。教学目标的实用化,就是要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基层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教学目标的实用化,也将司法资格考试问题提到了我们教学改革的议事日程中。以前,我们对待司法资格考试的态度多少有些暧昧、不清晰,而卓越计划的提出,其实是要求我们有必要将司法资格考试本身也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至于采用何种方式去完成,这一过程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应多样化,即引入实务部门人才和专职教师的再深造,包括学位的提升、国外留学以及在实务部门的锻炼等形式。

编辑推荐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研究》的内容既涉及教育体制、培养模式,也涉及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研究》的出版既是参会代表们的智慧结晶,也是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成果,亦是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大项目)的主要成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法学教育实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