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方式研究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处  作者:郭强 编  页数:230  

前言

  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的根本举措。我们能不能实现平稳、持续、快速发展,取决于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所以,转变发展方式是2010年的第一号工程。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健康的、科学的发展新方式。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新发展方式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诉求。  如何定位新发展方式、新发展方式有何特点、选择何种路径建构新发展方式等问题内涵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过程中。这种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破解,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为此,华东理工大学资源能源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在学校跨学科研究基金和卓越计划项目基金的支持下创办了年度出版物《新发展方式研究》。  本书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新发展方式探索(新发展方式的建构逻辑、新发展方式的建构历程、建设性发展方式、传统发展方式重建等)、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建设评价研究、建构新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与循环发展等)、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消费、低碳交易和低碳发展评价等)以及发展道路(新城镇化研究、超越资本研究、网络民主等)。

内容概要

本书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新发展方式探索(新发展方式的建构逻辑、新发展方式的建构历程、建设性发展方式、传统发展方式重建等)、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建设评价研究、建构新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与循环发展等)、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消费、低碳交易和低碳发展评价等)以及发展道路(新城镇化研究、超越资本研究、网络民主等)。

书籍目录

新发展方式 新发展方式的建构逻辑 发展方式历程初探 社会现代化与建设性发展方式 新发展方式:现代性危机的应对与传统发展方式基础的重建 实行新发展方式是转型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两型社会 产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效果评价转型社会下我国新消费方式的构建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新发展方式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交易与中国法律选择 建立低碳消费机制推进节能减排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思路探析发展道路 新发展模式的核心难题:超越资本文明如何可能 科学发展视阈中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研究——以“新城中村”为视点 资源富集区摆脱“资源诅咒”的对策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网络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形式、机制与价值 应对气候变化的三个维度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环境影响研究

章节摘录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脉相承的,不是对后者的替代,而是以后者为核心,从更广阔的视野寻求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来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因此,深刻理解经济发展方式需以深化领悟经济增长方式为逻辑起点①。  依然需要说明的是,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升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然后再扩大为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发展逻辑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要求的内容中一定不能把增长等同于发展,一定不能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这才是发展的辩证法和方法论。离开了这一条,我们的增长也好,发展也罢,都会偏离科学的轨道。都会成为不合逻辑的进而不合伦理的发展。  贾:郭老师这个说法进入到了发展的实质。我们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替代,而是针对经济增长在新时期出现的突出新问题,在视野和内容上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继承和拓展。它除了回答在转变增长方式所强调的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方法做大“蛋糕”的问题,突出了在发展的道路上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以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更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有利于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破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破解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②。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  王:发展本身就是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相互协调、社会和谐、人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在内的,内涵更广泛、更丰富的概念。我们的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由经济发展的目的的规定性就必然延伸到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发展的方式界定上。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发展方式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给老公买的参考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