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郭树东  页数:221  

内容概要

  《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思想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的结构、属性及运行机制,研究了学科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据此提出了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研究大学学科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相关学科建设部门制定学科发展政策提供实践支撑,并能为推进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作者简介

  郭树东,男,1973年生,山西人,汉族,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战略管理、高等教育管理。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1.1.1 问题的提出1.1.2 研究意义1.2 主要概念的界定1.2.1 研究型大学1.2.2 学科1.2.3 学科建设1.2.4 学科生态系统1.2.5 学科生态位1.3 本研究创新点1.4 研究方法和框架1.4.1 研究方法1.4.2 研究框架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2.1 生态学理论2.1.1 生态学2.1.2 生物群落2.1.3 生态系统2.1.4 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与环境扰动2.1.5 生态学的方法论2.1.6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2.2 生态位理论2.2.1 生态位概念的演进2.2.2 生态位理论模型2.2.3 生态位竞争2.2.4 生态位测度2.2.5 生态位分离共存机制2.2.6 生态位理论的应用2.3 学科的相关研究综述2.3.1 学科的起源和內涵2.3.2 学科发展的动力2.3.3 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2.3.4 学科建设的相关环节2.3.5 学科发展战略2.4 本章小结第3章 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的界定3.1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系统3.1.1 研究型大学学科的分类3.1.2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的特征3.1.3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的发展动力3.1.4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的发展趋势3.2 应用生态学理论研究学科系统的可行性3.2.1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的复杂性3.2.2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的生态特性表现3.2.3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生态研究的基本假设3.2.4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的生态化趋势3.3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生态系统3.3.1 学科生态系统的定义3.3.2 学科生态系统的结构体系3.3.3 学科生态系统的特性3.3.4 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演进3.3.5 学科生态系统的DICE模型3.3.6 学科生态因子构成3.3.7 学科生态关系3.4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生态位3.4.1 学科生态位的内涵3.4.2 生态位宽度3.4.3 学科关联度3.5 本章小结第4章 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的构建4.1 生物种群发展的基本动态模型4.1.1 指数发展模型4.1.2 Logistic发展模型4.2 学科竞争发展模型4.2.1 单学科的无竞争发展模型4.2.2 多学科的竞争发展模型4.3 学科偏利发展模型4.3.1 偏利无关型学科发展模型4.3.2 偏利依存型学科发展模型4.4 学科互惠发展模型4.5 学科综合发展模型4.6 本章小结第5章 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的仿真5.1 学科生态系统仿真概述5.1.1 基于Agent的系统仿真5.1.2 学科生态系统仿真的假设条件5.2 学科个体发展模型的仿真5.2.1 学科个体发展Agent模型的构建5.2.2 学科个体发展Agent模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5.3 学科竞争发展模型的仿真5.3.1 多学科间接竞争Agent模型的构建5.3.2 多学科间接竞争Agent模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5.3.3 多学科直接竞争Agent模型的构建5.3.4 多学科直接竞争Agent模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5.4 学科偏利发展模型的仿真5.4.1 偏利无关型学科Agent模型的构建5.4.2 偏利无关型学科Agent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5.4.3 偏利依存型学科Agent模型的构建5.4.4 偏利依存型多学科Agent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5.5 学科互惠发展模型仿真5.5.1 互惠型学科Agent模型的构建5.5.2 互惠型学科Agent模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5.6 学科综合发展模型仿真5.6.1 学科综合Agent模型的构建5.6.2 学科综合Agent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5.7 仿真的稳定性分析5.8 本章小结第6章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的选择6.1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6.1.1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思想与理论基础6.1.2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生态位策略与机制6.1.3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的生态位选择6.1.4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均衡6.2 研究型大学单学科发展战略的选择6.2.1 基于Agent的研究型大学单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方法6.2.2 实证分析6.3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发展战略的选择6.3.1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发展战略选择的生态位策略6.3.2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发展战略选择的对策建议6.4 本章小结第7章 结论和展望7.1 主要结论7.2 研究展望附录A 基于AHP的学科生态因子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附录B 学科生态系统的学科生态因子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调查表附录C ××××大学学科自评表附录D 研究型大学学科间关系调查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偏利关系  偏利关系强调了两个学科之间促进作用的单向性,即一个学科的发展对另一个学科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另一学科发展对前一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存在或者不突出。  在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学科加入进来,使得学科规模快速增长。在新加入的学科中,除了一部分学科属于竞争性比较强的相似学科个体外,还有一些学科是新兴应用学科,这些学科的发展往往需要基础学科支持。例如,计算机类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支持。而这些应用学科本身对基础学科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那么这两类学科间就形成了偏利关系,并且这种偏利关系表现为,某些学科的发展对另外一些学科具有促进作用,而另外学科的发展对于这些学科来说是没有影响的。本研究将这种偏利关系定义为“偏利无关型”关系,即一学科对另一学科是偏利的,另一学科对这一学科是无关的。  偏利关系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当形成偏利关系的两个学科是核心学科和该学科的辅助学科(相关学科)时,核心学科是相关学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离开核心学科,相关学科将呈现逐渐消亡的状态。尽管相关学科对核心学科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与核心学科的主导性作用相比,这种作用十分有限。本研究将核心学科与相关学科间的偏利关系定义为“偏利依存型”关系,即一学科对另一学科是偏利的,另一学科是这一学科的附属品。  偏利依存型模型中所涉及的学科往往是一些具体的二、三级学科,这样能准确地区别出核心学科与相关学科。而分析一级学科间的偏利关系时,偏利无关型往往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本研究研究对象以学科生态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级学科间的生态关系为主,所以后文如无特别说明,学科偏利关系反映的是偏利无关型关系。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