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王新佩 编  页数:3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教材以元代仿宋刻本《新编金匮方论》(邓珍本)为蓝本,与宋代林亿等诠次、明代赵开关校刻的《金匮要略方论》参照编写,为保持该书原貌,仍保留“金匮要略方论序”,以及“杂疗方”、“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等三篇内容于书末,以备研究参考,但未作诠释。各篇名称和条文顺序,在保持原文顺序大致不变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分类调整,以便于阅读理解和从整体上研究原著的编写思路与学术思想,这也是本教材与各版教材不同之处。各篇之首均述以简介,每条原文下均有【释义】,并根据需要列有【校勘】【词解】【讨论】和【应用】项目;书末附加“方剂索引”以便参考检阅。

书籍目录

绪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
痉病
湿病
喝病
百合狐蝥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百合病
狐*病
阴阳毒病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中风
历节病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病
虚劳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肺痿
肺痈
咳嗽上气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
寒疝
宿食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五脏病证
三焦病证与积聚、毂气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消渴
小便不利
淋病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惊悸
吐衄下血
瘀血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呕吐、哕
下利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痈肿
肠痈
金疮
浸淫疮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趺蹶
手指臂肿
转筋
阴狐疝气
蛔虫病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杂疗方第二十三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方剂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三)确立了诸多奇难杂证的治略原则医学是一门探索生命奥秘的博大精深的学问。历代名医大家对医学的研究都是痛下苦功、穷毕生精力而深入细致地“探赜索隐”。盛唐医学大师孙思邈先生,白首暮年仍“未尝释卷”“穷幽洞微”。即使科技发展到今天,医学领域仍然存在着无数疑团,许多疾病还无法被征服和解决,所以面对各种复杂的疑难病证,如何着手施治方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是从医者的首要任务。仲景在对奇难杂证的论治上,遵循《黄帝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原则,创立了诸多法活机圆的治略大法,为临床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仲景认为学医者须成“上工”,而能治未病者方为“上工”。如何治未病,仲景举一反三地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种无病先防,有病防变的治未病观,正是《黄帝内经》养生防病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五劳虚极赢瘦,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内有干血劳者,仲景创立了大黄廑虫丸的“缓中补虚”法,寓补于缓消瘀血之中,后世久病人络,久病人血的观点即渊源于此。“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对于妇人产后失血,加之哺乳过多,气血亏虚而致虚热烦呕者,仲景提出“安中益气”大法,强调顾护脾胃对产妇以及哺乳期妇女的重要性。阴阳俱虚主张“建中”;冲任不固,失血而兼有瘀血,证见寒热错杂,仲景立“温经”大法,养血行血,温经止血。又如扶正以祛邪,祛邪以扶正,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因势利导等等,于复杂病证之中抓住主要矛盾,正如《伤寒论》中所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仲景的这些治则治法均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所以后人奉《伤寒》、《金匮》为经典,尊仲景为医圣,认为仲景所论诸法“无一非起死回牛之术”。

编辑推荐

《金匮要略》供中医药类专业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匮要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要是能上学的时候就在当当买不知道要省多少钱
  •   学习的教材,要求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