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里的魂魄密码

出版时间:2012-6-15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王溢嘉  页数:240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聆听,中国人的灵魂交响乐   每个民族或文化都各有其灵魂观,阐释对生命本质、人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终极存在等诸般问题的看法。我们要如何了解中国人的灵魂观,以及它和别民族或文化的异同?方法和途径其实很多,本书独树一帜,以明清笔记小说里的魂魄传奇作为切入点及解读的样本。   在明清笔记小说的各种怪力乱神故事里,有关鬼、僵尸、地狱、坟场、附身、转世等魂魄传奇无疑是最重要、最多样、也最骇人耳目的一类。“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过去有很多人认为这些魂魄传奇其实是“另类文学”,旨在“讽喻”现实人生;但我觉得它们更原始也更重要的目的是以故事的方式来传递有关灵魂信仰的讯息,这些故事更像是中国人的“灵魂交响乐”,是我们了解中国人灵魂观的极佳材料,一方面因为它们都来自民间,较能代表广大庶民阶级的想法;一方面也因为它们很适合做“心灵考古”,我们既可回顾过去,到更古老的诸子百家思想论述里去寻找它们可能的观念源头,又可立足当代,和今天华人社会里相关的现象进行比较,前呼后应,对中国人灵魂观的“来龙去脉”方能有较完整的掌握。   但面对这样的“灵魂交响乐”,若想“聆听”出一些名堂,我们需要有跟以前不一样的耳朵和方法。用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C.Lévi-Strauss)的“神话交响乐”来作比喻的话,这些魂魄传奇的作者诸君并非“作曲者”,而只是“演奏者”,他们演奏用的“乐谱”乃是来自民间(就像《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所说的“闻则命笔,遂以成篇”),所谓高明的演奏者只是以不同的乐器、技巧和风格来演奏,偶尔加些插曲和变奏,使它们听起来更赏心悦耳或游心骇耳而已。如果我们将魂魄传奇当作文学材料,那要关注的恐怕是演奏者所使用的乐器、技巧和风格;但如果将魂魄传奇视为观念、心理材料,则要留意的显然是“乐谱”。   因此,本书在取材上,着重的是故事的乐谱性,而非文学性;对“秋坟鬼唱诗”的聆听,也不是欣赏其在“美学”上有多少诗意,而是想知道它们在“灵魂学”里占有什么位置。中国人对灵魂所衍生诸般问题的思虑好比交响乐,笔记小说里的魂魄传奇,有些呈现的只是其中的几个音符,有些则是几个音节或小段,有些则掺杂了其他的文化音符或心灵音节,而出现各种变奏与和声。本书所挑选的八十八个故事都各有特色,但只有将它们合而观之,我们才能浏览到中国人灵魂交响乐较完整的乐谱。   为了“聆听”上的方便,笔者将这八十八个故事分为十二个“乐章”,其中有些乐章是在呈现中国人灵魂交响乐中与世界其他民族所共有的旋律和普同结构,譬如对死者的矛盾双情、心理学鬼与人类学鬼、地狱与审判等;有些则是在呈现中国人所独有的变奏与和声,譬如魂魄观念与僵尸的制造、女鬼与未嫁夭亡女冥婚习俗的关系等;但更多的乐章则是这两者兼而有之,譬如普同的轮回转世信仰遇到儒家的现世哲学所产生的冲突、儒释道在黄泉路上的爱恨情仇等。   既然本书像是一阙灵魂交响乐,所以在此向读者提出如下的建议:当你在阅读每章前面的故事部分时,不妨像一般人“听音乐”般,使用“感性的右脑”;但在阅读每章后面的论述部分时,你可能要像音乐家“听音乐”般,改用“理性的左脑”;如此双脑并用,才能掌握其中奥妙。   王溢嘉   二○○六年五月

内容概要

  先看明清笔记小说里88则离奇、有趣的魂魄传奇故事,再听王溢嘉如何用迥异于传统的视野和方法解读中国人的灵魂观,以及各种鬼怪、僵尸、地狱、附身、转世故事所含的文化与心理信息。

作者简介

  王溢嘉,一九五〇年生于台湾。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弃医从文,专事文化工作。著有《夜间风景——梦》《花开见禅——一百个顿悟瞬间》《中国人的命理玄机》等作品三十余种,内容涉及人文、艺术、文学、心理等多个领域。其融知性与感性、冶人文与科学于一炉的写作风格,在台湾独树一帜。
  有人这么评价王溢嘉:他比医生懂更多的心理学,比心理学者懂更多的生命科学,比生命科学学者懂更多的精神分析。

书籍目录

自 序 聆听,中国人的灵魂交响乐
第一章 中国魂魄传奇的解构
故 事 屋顶上的太监/僧人与小蛇/穆小琼复仇/汤公还魂/梦魂受享/棺中生子
论 述 将魂魄传奇拆解开来/特殊感官知觉经验与生命异象/古老思维模式的显影/意识与潜意识的心理内涵/中国文化的特质/材料间的有机组合/组合的工具:全能的想象/故事的形成:修补匠的手艺/夸张与渲染的手法/不断地组合、拆开、再组合
第二章 汉民族的灵魂系谱学
故 事 月下的少妇/离魂倩女/庄生坠桥/县官的女儿/凿壁窥鬼/霍童乡古墓/地狱里倒悬的和尚/转世三日/白蹄黄犬/买棺材的老翁/故人之约/雷雨夜挺尸
论 述 用十八个故事来拼图/灵魂与肉体的分合/死后魂归何处?/心理学鬼、人类学鬼与僵尸/灵魂信仰的普同结构/灵魂信仰体系的类似性/灵魂信仰体系的分歧与变异/不同的前提假设,不同的诠释/对感官知觉经验的高估与低估/现代科学的“同素异构体”
第三章 灵魂化妆术——鬼与僵尸的制造
故 事 女鬼求衣/回煞抢魂/画中美女/南昌士人/僵尸觅食/两僵尸野合
论 述 鬼与僵尸的不同造型和特征/魂魄与汉民族的生命构成观/鬼与僵尸的“灵魂基因”/鬼与幻觉——鬼为什么穿衣服?/僵尸与阴尸——僵尸为什么指甲很长?/中国僵尸与西洋吸血鬼之异同/冲击潜意识的古老结构
第四章 恐惧与颤怖之外——人类对死者的矛盾双情
故 事 黄姓祠堂/尸变/鬼恋妇/棺床/鬼妻闹房/但说一个怕字
论 述 丧葬仪式中的爱与恐惧/当死者拒绝死亡,重返人间时/恐惧与焦虑的扩散作用/“拒绝死亡/接受死亡”的结构/一场文学性的心理治疗/中西鬼故事的普同结构/鬼故事、噩梦与悲剧
第五章 致命的吸引力——中国女鬼进化论
故 事 雪屋妇人/无头艳鬼/抱棺云雨/周瑜庙枯骨/屋内女子/墓中新郎/蔺姑娘/牡丹灯笼/男鬼求嗣
论 述 中国女鬼故事的特征/男人色欲幻想的外射/夜间遗精前的色情梦/梦中原本思考的具象化/“阴阳”与“补”的观念/未嫁夭亡女子的冥婚礼/冥婚习俗的文学化/对人鬼联姻的冲突立场/不受欢迎而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男鬼解决问题的方式/中国女鬼与西洋男吸血鬼的比较
第六章 替死鬼的文化——中国人的心理防卫术
故 事 溺鬼迷人/缢鬼叹气/悲怨的媳妇/收生见鬼/缢鬼失绳/溺鬼自拔
论 述 “替死鬼”与“代罪羔羊”/吊死鬼为什么要“找替”?/寻找怨气的替代性发泄对象?/为生者的罪恶感寻找替代性的对象/“谁”在替“谁”脱罪、卸责?/中国人心理防卫术的替死鬼
第七章 与冤魂共舞——包青天情结的剖析
故 事 萧氏园女鬼/愬冤鬼/冤鬼戏台告状/老龙船户/假鬼诉冤
论 述 对公理与正义的渴求/包公侦破无头公案的模式/冤魂托梦与潜意识智慧/文化的假面与暗影/文化的幽灵不死
第八章 鬼之为用——灵魂学的边际效益
故 事 神殴里的少女/老儒不第/闱场老吏/鬼与青蛙/渔夫与溺鬼/鬼屋廉售
论 述 魂魄传奇的“人生导向”/儒家思想的实用主义色彩/闱场闹鬼故事的两种功能/人与鬼间的利益输送/向孤魂野鬼祈求明牌的怪现象/鬼之有利于人,上下交征用
第九章 墓之旅——鬼的家居生活考
故 事 夜墓访问者/风湿老人/鬼市/墓前演戏
论 述 坟墓是冥界的第一现场/鬼在坟墓里过什么生活?/思维面与心理面的考察/墓中的鬼何以抛头露面?/人对“极乐世界”的隐秘渴望/台湾丧礼中何以出现煽情艳舞?
第十章 地狱变——黄泉路上的合纵连横
故 事 地狱寻妻/迷魂汤/令狐生冥梦录/无常与棋癖鬼/城隍庙自写履历/酆都御史/酆都知县
论 述 地狱之旅与原本思考法则/地狱何在——心灵的数学运作/穿越“生命关口”的普同象征/审判观念在进化上的优势/对社会超我与个人原我的满足/儒、道、释在地狱里过招/佛教地狱的中国本土化/对儒家的奚落与打击/对妖僧恶道的嘲弄/三教团圆恨未消
第十一章 借尸还魂——灵魂与肉体的排列组合游戏
故  事 古井髑髅/附身的强盗/长清县高僧/借尸还魂蒋金娥/沦落的少君/变成仆妇的男人/尴尬的还魂人
论  述 亡魂附身所描述的生命异象/精神医学档案里的类似病例/另外三个离奇的个案/现代科学的看法:意识解离/借尸还魂故事的“选择性”/数学上的排列组合游戏/中国借尸还魂组合游戏的特色/凸显借尸还魂所带来的现实困境/借尸还魂与性别自由
第十二章 前世与今生——轮回转世的功能与困境
故  事 曹能始记前生/和尚梦里送花/秀才的羞病/月印杀狗/绿衣人/邵世梅三世婚姻/赵氏再婚成怨偶/臂上犬子/孽子/开门原是闭门人/转世不成/守银犬/粤东神童/父亲今世的容颜
论  述 转世思想的进化/《和尚梦里送花》与“寤生”/对“似曾相识感”的不同诠释/对今生困境的妄想性解释/事实与虚构混为一谈/转世传说的社会文化功能/儒、道、释的唯一交集/儒与佛的团圆假相/转世为父子关系所带来的破坏力/对前世情、再生缘的揶揄与嘲弄/思想拔河比赛中的矛盾游戏/刀与剑、神灭与神不灭
第十三章 后灵魂记事——两个体系间的对话
理性思维与感官知觉的对话/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现代与古代的对话/非文学与文学的对话

编辑推荐

   这本书讲了很多鬼怪故事,但不是用来吓人的,它们会告诉你人类魂魄不安的秘密。   这是第一次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方法,深入到明清笔迹小说中,探究中国人的灵魂观念。欲知中国人的灵魂想像景观如何,且听这位“杂家”大师的独特解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化里的魂魄密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台湾文化学者王溢嘉讲述中国人内心不安的秘密)不少于5个字
  •   王溢嘉的书很适合入门的读者。
  •   用故事来说理,通俗易懂,非常有乐趣,喜欢传统文化的人一定要看。
  •   从古至今,从从中国到国外,大量的旁征博引和心理学理论的佐证,佩服!信服!
  •   挺有意思的书,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灵魂的问题
  •   收集了很多的故事,视角独特.
  •   纯粹在看鬼故事了,至于解析,比较浅显,混乱,读后不甚明白。
  •   书虽然收到了,但还没看呢,不知道要写些什么,这是别人给推荐的书,希望对我工作生活有帮助。
  •   喜欢这种科普解释书,具体生动形象
  •   老爸喜欢呢,不错
  •   非常好,准备细细看看
  •   喜欢这类书,又长见识,有放松了心情。
  •   一直很喜欢这类“怪诞”的书
  •   太神奇了,要慢慢读。
  •   还记得鲁迅先生的祥林嫂吗?她总是疑惑一个问题“人死了以后有灵魂吗?”
    我相信现在有更多的人依然有着和祥林嫂一样的疑惑。这蛮可笑的,科技如此发达,怎么还会去相信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呢?也许会有人说,鬼神之说是信仰的一部分,这么说也有道理。
    那么还有人是怎么认为的呢?这部分人是受中国传统儒学熏陶很深,有自己独立思考,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很强的人文思辨。这就是王溢嘉和他的这本书。
    值得一读。在这个浮躁快速的时代,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在这个各种真假信仰泛滥的时代,人们可以什么都不信,又什么都相信,内心充满压力和焦虑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宣泄。鬼神观就愈显重要了。怎么看待鬼神,真的成了一个问题。
    作者给出的观点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不信鬼神的,这本书可以当做是一本有趣的鬼神微小说阅读。将信将疑的,多看看作者的思辨和论述部分。非常相信鬼神存在的,真不建议您看,看了故事更坚定了您的信念,读了作者的观点却会惹您生气,不如不读。
  •   王溢嘉原是学医的,但传统文化底子深厚,丝毫不亚于一些学文的学者。
  •   鬼魂故事下的文化解读视角独到,与国外文化的对比很有启发。更准确的说是“中国魂魄故事里的文化密码”
  •   我对台湾学者抱着一种天然的好感,总觉得关于中国文化的研究还是他们做得更好些,可能是根还在的缘故吧
  •   给你全新的视野看中国文化。
  •   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   总是以小故事挑起话头
  •   写这书的人文化底蕴很强,对于我这样不会花时间研究史学的人来说,读这样的书真不错!加上作者有明确的自己的观点,不管对错,读起来很有意思!
  •   很好看 很适合我的口味
  •   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尚未细读,感觉不错。
  •   还行吧。性价比挺高的而且比想象的大
  •   介绍的很好 内容还没仔细看
  •   退掉了,很多页都是空白页,不过当当的退货服务还是不错的
  •   还行,当做消遣看看。
  •   不怎么样,没有深度
  •   马马虎虎还凑合着看吧
  •   全书240页,以219页的篇幅列举了88个鬼故事,其余篇幅为论述。
  •   总是喜欢这样的书籍
  •   活动购买便宜
  •   好看的书,写的很不错,挺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