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两弹一星"的文化透视

出版时间:2001-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孙丽  页数:212  

内容概要

  《中国研发“两弹一星”的文化透视》中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科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对大量中国国防科技发展历史文献资料进行了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按照时间顺序,纵向梳理科技发展历史事实,横向构建社会文化视域的科技与社会关系,以此为分析框架来系统论证“两弹一星”研发的相关问题。例如,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系统论述和分析了苏联对中国研发核武器由援助到停援的历史过程,并探究苏联对华毁约停援的深层历史文化原因等。全书通过从整体上对中国“两弹一星”研发进行文化维度的透视,从而使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贯穿“两弹一星”研发历程以及“星弹事业”成功的重大意义之中,使国家安全利益乃至长久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另外,全书遵循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相一致的原则,尊重和揭示“两弹一星”研发历程以及人们对其认识的规律,关注相关事件的内在发展逻辑,以及全书的行文理论逻辑,并将两者有机结合。

作者简介

  孙丽,内蒙古扎兰屯市人,1970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内蒙占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多年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生态哲学》及《逻辑学》等课程。近年来,主持完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等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一、问题的提出二、相关研究综述三、本书主要架构第二章 中国研发“两弹一星”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政治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科技与政治二、人才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人员归国与创业第三章 中国研发“两弹一星”的主要历程一、中央决策研制核武器二、争取苏联援助与苏联停止援助三、独立研发成功“两弹一星”四、成功研发后引起各方反响第四章 “两弹一星”事业成功的原因一、核心领导人的重要作用二、核心科学家的直接贡献三、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优势第五章 “两弹一星”事业成功的意义一、中外不同核战略的文化意义二、“两弹一星”事业成功的文化意义三、“两弹一星”对中国科技体制的创新启示四、简短结论附录附表1 中国历次核试验(1964-1996年)统计表附表2 中国历次发射航天器一览表(1970-2011年)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周恩来作了细致周到的安排部署,他提出,“中国核工业要有完整的一套,能够形成独立的核力量,但我们主要解决有无问题,规模不宜过大。力争苏联援助,不是依赖苏联和苏联专家,必须花大力气消化、吸收人家的先进技术”。这些思想对后来中国独立自主研发“两弹一星”具有重要意义。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关于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其中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引起社会主义阵营的震荡,苏联急需强有力的国际支持。另外,1957年6月,以马林科夫为首的苏共中央领导人预谋罢免赫鲁晓夫苏共第一书记的职务。在击败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反党集团”,后,赫鲁晓夫迫切希望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因此,苏联对援助中国国防尖端技术问题态度开始转变,赫鲁晓夫决定帮助中国研发核武器。  中国共产党有效地把握了这一时机。1957年7月,聂荣臻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向当时苏联驻中国负责经济技术的总顾问阿尔希波夫提出希望苏联在尖端武器制造方面援助中国。阿尔希波夫答复中国,表示苏联政府同意并支持中国的要求。1957年9月,中国派出副总理聂荣臻、第三机械工业部(简称“三机部”)部长宋任穷、副总参谋长陈赓率领的,包括顾问专家共31人的代表团赴莫斯科谈判。1957年10月15日,中苏双方在莫斯科秘密签订了《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简称《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答应在原子能工业、导弹、火箭武器、航空新技术以及导弹和核试验基地建设等方面对中国进行援助”。协定规定苏联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但苏联却拒绝向中国提供核潜艇的任何资料,该协定成为指导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国防尖端武器的重要文件。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研发"两弹一星"的文化透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