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稳定增长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文溥 主编  页数:470  字数:600000  

内容概要

  李文溥主编的《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稳定增长——2009年全国博士生宏观经济论坛论文选》内容简介:未来的中国,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要素的流动性必然会增加,金融市场也必然会不断开放,目前西方国家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可能在中国发生。
  《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稳定增长——2009年全国博士生宏观经济论坛论文选》讲述:中国应该认真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既要从次贷危机的视角去考察,也要从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制度与文化等方面米审视,还应该在当代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并结合未来中国与全球发展的趋势,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从而保证和促进中国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的健康发展,并为世界经济改革与发展做贡献。
  李文溥主编的《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稳定增长——2009年全国博士生宏观经济论坛论文选》内容涵盖: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等四部分内容。

书籍目录

第1部分 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市场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启示
“庞氏骗局”、资产泡沫与次贷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调控: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兼论货币区的“三元悖论”之解
1980~2006年东亚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基于面板VAR的分析
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的关联性: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换VECM模型的实证研究
金融创新微观动机和监管的匹配机制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基于资本流动易变性视角
第2部分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
不同筹资方式下的政府支出冲击对居民消费的效应分析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国内市场整合
政策扭曲与过度竞争:中国出口扩张的决定因素及其绩效分析
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
经济结构、汇率与长期贸易顺差——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观点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与价格波动的关系:1992~2008年
第3部分 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
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就业影响的传导渠道分析
投资流动性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能否稳定经济
央行最优干预下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于信号效应和资产调整效应的动态分析
信贷风险、资本金约束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兼论两轮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反差
第4部分 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
工资上涨、出口增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下降——基于1952~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环境污染与工业结构:基于Divisia指数分解法的研究
经济全球化、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分配份额
全球化条件下的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研究
人力资本后发优势与贫困陷阱——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人力资本回报、产业升级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后危机时代”的新思考
信贷市场阻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倒U测度研究
转型经济中宏观冲击如何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实际从经济学理论分析及各国经济发展趋势看,经济波动和价格水平波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针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高速增长期往往会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衰退期同时也伴随着通货紧缩,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样可以得出类似这样的结论。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学术界对经济波动和价格剧烈波动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研究认为,保持低通货膨胀不仅有利于提高增长率,而且“低通货膨胀和高增长”的组合具有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通货膨胀率增加10%,将使增长率降低0.2%~0.3%,也使投资率(投资在GDP中所占比例)降低0.4%~0.6%。如果从30年后的长期效果看,通货膨胀将会使增长降低4%~7%,因此应该避免高通货膨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长期存在(Barro,1996)。相反,许多研究者通过对日本经济萧条进行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低通货膨胀并非有助于经济增长,他们认为日本经济之所以长期无法摆脱萧条是因为货币政策的扩张性力度不够,因而日本低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现象不能得到彻底缓解。日本出现的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持续萧条,使得人们开始怀疑低通货膨胀水平所能带来的增长效应(Krugman,1999)。 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通胀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少有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解为同一经济现象,即价格水平的异常波动现象,并专门针对价格水平异常波动现象进行分析。而且在已有的实证文献中,传统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是一般研究所采用的经济计量方法,并且其中大部分研究中对数据的可用性没有做任何检验和处理。使用VAR模型研究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弊端在于,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估计参数过多而实际数据序列较短的困境,VAR模型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往往会由于“零约束”而产生不可信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一种更精确的方法来分析中国的实际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文章结构安排如下:(1)文献回顾;(2)实证模型设定与计量结果,利用贝叶斯自回归模型(Bayesian AR)和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ayesian VAR)模型以中国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实际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然后利用D-M检验方法分别检验封闭经济模型和开放经济模型的预测能力;(3)讨论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我国可能出现异常严重的通货紧缩;(4)主要结论与相关建议。 一、相关文献回顾 早期的理论研究是基于经济增长模型来讨论通货膨胀的作用和影响,托宾(Tobin,1965)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货币作为资本的代理变量,随后在此基础上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讨论。

编辑推荐

《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稳定增长:2009年全国博士生宏观经济论坛论文选》是由李文溥主编,内容涵盖:全球金融危机的起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等四部分内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稳定增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