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玉器鉴赏与辨伪图典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作者:常庆林,常晓禹 著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殷商玉器鉴赏与辨伪图典——殷商玉器研究与探索》是笔者关于殷墟玉器“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涪B缀商玉器收藏与研究》已于2004年出版,计划中的第三部《殷商玉器探索与发现》已列入笔者有生之年的愿景。    《殷商玉器收藏与研究》、《研究与探索》、《探索与发现》是笔者一生的追求与实践。如果说第一部《殷商玉器收藏与研究》是笔者收藏的殷商玉器的展示和解说,那么本书则是对殷商玉器较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    殷商玉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盛世王朝的国家产物,无论是玉器原材料的获得还是生产制作、分配使用,无不由国家指派专人负责组织。殷商王朝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新疆和田玉,开拓了从位于中原的安阳到新疆和田的玉石之路。现在这两地间高速公路里程是近4000公里,3200年前辗转曲折应有万里距离!路途的艰难险阻难以想象,无怪乎古人唏嘘: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至!殷商王朝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使这一世界史上罕见的万里人工运输成为可能。这个史实的结果,是新疆和田玉成为殷商王朝玉器制作的主要原材料,精雕细琢的殷商玉器成为殷商王朝无比珍贵的国宝,祭祀中可以杀殉十人、百人、十牛、百牛甚至千牛,但使用玉器却极少超过两件!自殷商王朝起始,新疆和田玉以其温润、细腻、坚硬成为历代王朝玉器的首选玉材,至今令人爱不释手。    各种文物艺术品,无一例外地忠实反映了其产生年代的历史背景,深深地留下时代烙印。殷商玉器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与殷商王朝强大的国势密不可分。本书所展示的殷商玉器,大部分是殷商晚期的,约为帝乙和帝辛时代(断代依据详见本书其他章节)。其时正是殷商王朝空前鼎盛的日寸期。这里不能不提到殷商王朝的最后—位帝王——帝辛,帝辛是纣王的庙号,纣王是后世给他强加的贬义称呼。《史记》等文献记载和甲骨文的记载表明,帝辛王喜爱玉器,西周灭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忘佩挂上他心爱的500件玉器自焚而亡!帝辛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盛世王朝的最后一王,也是一位生死与玉相随的帝王!    本书所有殷商玉器的照'片,都配发了电子显微镜照片。借助电子显微镜,剖析研究的结果将尽量清晰地展现出来。    为节约篇幅,书中关于殷商玉器的文字介绍,尤其是共性部分,不一一详细介绍,仅在这里重点说明如下:    众所周知,辨别古玉真赝的方法、方式很多,但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还是离不开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这是辨别殷商玉器(包括其他高古玉)真假的不二利器,因为收藏者依靠手中30倍以上的放大镜,很轻易地发现造假者不可能高仿出的殷商古玉的细微之处,如:解玉砂砣刻痕迹深浅不一、长短不一、粗细不一、没有轨迹不变的平行线、纹饰交接处分界明显等等;微小而形状复杂的侵蚀坑洼、绺裂,是千百年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然;褪色的朱砂红遗留,有时候轻轻挑开覆盖在朱砂红表面的泥土,会发现它比暴露的朱砂红颜色鲜艳;遗留在刻痕、绺裂、侵蚀坑洼中的青铜器绿色锈迹(仅青铜时代的古玉才有,这是因为青铜器往往和殷商玉器一起陪葬,千百年的水沁土埋,青铜锈会附着在玉器的表面,和玉器表面结晶钙化的墓土一样,这些青铜器锈色附着得也极其“结实”):遍布表面的“出灰”(出灰是古玉常见的现象,但绝不是判断古玉真赝的先决条件。因为玉材料经过千百年埋藏也会出兹,这些玉材经过切削加工,极可能只有部分地方出灰,不像真古玉,“全身”都会出灰),甚至可以发现出灰与朱砂红、青铜器锈色交叉、重叠、混合的奇特现象;真殷商玉器上微小的、不可高仿的、形状复杂多变的绺裂切割覆盖了砣刻痕迹。这些自然的绺裂,是数千年埋藏自然形成的,那些利用刀具人工刻划的“绺裂”,粗细一致,深浅一致,更不可能有自然绺裂的复杂外观,如分枝、断裂、粗细、深浅突变等自然现象,也不会有微小、浅显的绺裂切割、覆盖砣刻痕迹的现象。请格外注意:有些高仿古玉利用原材料上的原有绺裂,造出绺裂“切割”砣刻痕迹的假象。这些假象的特征是:绺裂较深。仔细观察,是砣刻痕迹切割了绺裂痕,即砣绺裂在先,刻痕迹在后。另一种现象是绺裂较浅,后期的砣刻痕迹切割、断开了绺裂痕,这两种现象都是古玉新工的典型表现。    沁色是高古玉的普遍现象,真正的沁色是古玉经过千百年土埋水沁和所埋藏的环境不同的土壤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的结果。完全是没有规律的无序、随机变化。放大镜下,可见沁色层次丰富多变,有的已沁入玉里,有的正在逐步进入玉料,且沁色形状复杂多变、深浅多变、颜色多变;在极小的范围里可见沁色中有完好的玉质显现,在完好的玉质中也有明显的沁色出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显然,在极小的、肉眼几乎无法辨别的范围里做到上述沁色的表现形式,是任何高仿技术无法企及的。    残破、损毁是古玉的又一特征。当然,严重的残破、损毁会大大影响古玉的价值。但是,绝大部分的高古玉都或多或少有残损、“外伤”,只是程度不同。本书所收录的绝大部分殷商玉器品相极好,但是在放大镜、显微镜下,却有很多都是用肉眼难以察觉的“外伤”,这是因为几千年的土埋水沁,地温、地压都可能造成玉器外表尤其是棱角、边缘的微小“外伤”。仔细观察,可见几乎每一件殷商玉器的砣刻痕迹边缘(纹饰阴线边缘)、棱角等都有被“磨光”、圆润、有微小“外伤”——侵蚀坑洼等现象,这些普遍存在的(书中的显微镜图片可见:每件都有),肉眼难以察觉的现象,显然也是难以高仿的。这是古玉历经千百年的沧桑留下的身份证明!    殷商玉器材质绝大部分是新疆和田玉。劣质的低仿品很少用和田玉制作殷商玉器,但价值高昂的高仿品也有用真正的和田玉加工的,甚至用出土的殷商玉材料高仿,笔者曾经发现此类高仿品。由于是真正的和田玉,又是真正的殷商玉材料,因此,无论是侵蚀坑洼(只有一面或局部),还是绺裂(后刻痕迹切割绺裂),或者是沁色(只有一面或局部)、砣刻痕迹(有电动初期加工痕迹,后期手工加工痕迹与殷商原始加工痕迹区别极大),由于对殷商玉器的理解较深,这类高仿品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使用高倍放大镜综合上述各项观察,还会使其原形毕露。不过,这类高仿品出现极少,可能是因为现存出土的殷商玉材料的来源也极少的原因。    如上所述,3200多年前的殷商王朝,为我们留下的文献记载、历史痕迹实在太少。尽管通过不到百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殷商文物:上万件青铜器、15万片甲骨文、2000多件殷商玉器……但是,笔者认为,一百多年来,对殷商文明的研究还远没有达到理想境界。殷商文明的神秘面纱仅仅揭开了一角!就殷商玉器来说,就有很多未解之谜。解玉砂砣刻工艺,仅仅停留在“推测”,没有出土文物证据,尽管“推测”几乎无懈可击。    本书有几件殷商玉器,表面出现了直径不到一毫米的圆圈。这些圆圈笔者数十年来都没有发现,只是这次系统地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在大屏幕显示器上才发现。这些规范的圆圈是什么含义?最不可思议的是,其中一个最规整的圆圈直径0.7毫米,出现在殷商王者的身上,是否有着特殊的含义?    殷商玉器早中期和晚期有很多区别,如纹饰双阴线和单阴线的不同、抽象和具象的不同、宗教精神内涵的不同。殷商玉器对两周玉器的影响,殷商玉器与红山、良渚、三星堆、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玉器的传承、融合,这些都缺乏学术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实物论证。    包括殷商玉器在内的高古玉辨伪,是每一个古玉收藏家都会遇到的首要问题。多年来,有关古玉的辨伪知识和方法的书籍汗牛充栋。笔者认为,丰富的古玉收藏实战经验极为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只有多上手古玉,多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本书所有殷商玉器,多数都是笔者传承祖辈的珍藏,数十年来与这些玉器朝夕相处,心得体会、陋识拙见都见诸本书及其他拙著。本书揭示的殷商玉器,很多都是孤品,相信随着年年、月月都在进行的殷商考古发掘,会有类似甚至相同的殷商玉器打破这些孤品的记录,因为殷商王朝所生产的玉器数量庞大,程序化的流水生产必然有重复的品类,这一点已经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期望本书的出版,能为高古玉收藏者提供些微帮助。    本书中殷商玉器的照片和电子显微镜图片均为笔者亲手拍摄、制作,常帅参与了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这些图片虽不具专业水准,但确保忠于所见所得,没有加工。    本书第二作者常晓禹是笔者的小儿子,也是笔者创建的“安阳殷畿艺术博物馆”的副馆长。    是为序。    常庆林    2011年8月于安阳殷墟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讲述殷商玉器的相关问题,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试论殷商玉器”主要涉及到殷商玉器的一些基础知识;中编“殷商玉器辨伪”,着重论述殷商玉器辨伪的一些要点,从纹饰、砣刻工艺、抛光工艺、沁色、包浆、绺裂等方面展开:下编“殷商玉器鉴定实例”列出了作者自己珍藏并拍摄的殷商玉器实物及电子显微镜下的玉器细部,列举出殷商玉器实物的众多典型特征,为殷商玉器辨伪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实物依据。

作者简介

  常庆林,安阳人,自幼受父辈影响,深爱故乡古老的殷商文化,数十年收藏、研究父辈遗存的殷商玉器。先后有《殷商玉器收藏与研究》、《殷墟玉器》等专著问世,发表了数十篇有关殷商玉器和高古玉的论文和文章。现为北京文博学院古玉系教授、河南省卉玩商会副会长、河南省古玩商会鉴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和《大河报》鉴宝专家。

书籍目录

上编 试论殷商玉器
一、殷商玉器最早大规模使用了新疆和田玉材
二、殷商玉器是最早的王室“御制”品
三、殷商出现了最早的“俏色”器
四、殷商最早出现了大量玉圆雕
五、殷商最早出现了大量写实性动物形玉器
六、殷商最早出现了较多玉人
七、殷商最早出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玉龙
八、殷商最早使用了青铜砣具和钻具
九、殷商最早采用有计划的“下料”工序
十、殷商最早出现用两种玉材镶嵌的玉器作品
十一、殷商最早出现金属与玉材镶嵌的作品
十二、殷商玉器最令人称道的是器物的艺术性和神秘性
十三、殷商玉器比红山玉器、良渚玉器的出土、传世数量都要少得多
十四、殷商玉刻刀既是佩系的玉装饰品,又是实用的工具,还是身份的象征
中编 殷商玉器辨伪
一、殷商玉器辨伪要点
二、殷商玉器早晚期的分期研究及辨伪
三、殷商玉器纹饰的分期研究及辨伪
四、殷商玉器砣刻工艺的分期研究及辨伪
五、殷商玉器抛光工艺的研究及辨伪
六、殷商玉器的沁色、包浆、绺裂、侵蚀坑、附着物辨伪
下编 殷商玉器鉴定实例
殷商玉祖先神像
殷商玉商王立像
殷商圆雕裙装双手抱胸玉立人
殷商玉商王全身像
殷商玉商王头像
殷商类三星堆玉人头像
殷商圆雕露背装玉跪人像
殷商圆雕玉跪人像
殷商圆雕裙装玉立人像
殷商高发髻蹲踞玉人像
殷商平雕蹲踞玉男贞人像
殷商平雕蹲踞玉女贞人像
殷商蹲踞玉贞人
殷商平雕玉跪人像
殷商席地玉坐人像
殷商裤装玉立人像
殷商下卷发髻蹲踞玉人像
殷商戴冠蹲踞玉人像
殷商平顶冠蹲踞玉人像
殷商戴冠玉鹦鹉之一
殷商戴冠玉鹦鹉之二
殷商戴冠玉鹦鹉之三
殷商玉玄鸟——鸱鹗——猫头鹰
……
附录:殷商玉玄鸟赏析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人是万物之灵。古往今来的艺术品中,人像作品虽然不计其数,但这些艺术品中的玉人,因出现年代早、数量稀少、内涵丰富而备受关注。中国古代玉人出土品和传世品的数量都很少,其中主要是平雕,有少数为圆雕。由于古代玉人身上承载的远古信息相当丰富,使玉人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显然超过同期的其他玉器,如玉礼器、玉肖生动物等。这是因为写实性玉人不仅对研究当时人类的种族、遗传、进化有很大的参考意义,通过玉人的衣着、姿态,还可以间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宗教礼仪以及社会地位等。另外,玉人的艺术性远比其他玉器种类高得多。相应地,对砣刻玉人的工艺要求很高,不仅要求玉工具有很高的造型能力,能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身躯比例、神情姿态、衣着打扮等,更要能将人物的神情姿态刻画得栩栩如生、恰到好处,这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玉人最直接地反映了古人的艺术审美意识。玉人是最珍贵的古玉。殷商玉人在当时的玉器中也是非常珍贵的,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商代玉人存世极罕目前所知,商代玉人在殷墟出土玉器中,以“妇好”墓出土最多,包括石人在内有十几个。我们知道,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殷墟发掘的商墓达数千座,但玉人极少被发现,商代玉人的数量之少,可见一斑。2.商代玉贞人与玉鹦鹉、玉龙的宗教意义商代玉人有着深奥的文化内涵,这表现在玉人有不同的姿态,不同的衣饰、发式、表情等方面。

编辑推荐

《殷商玉器鉴赏与辨伪图典:殷商玉器研究与探索》是笔者关于殷墟玉器“三部曲”的第二部,如果说第一部《殷商玉器收藏与研究》是笔者收藏的殷商玉器的展示和解说,那么《殷商玉器鉴赏与辨伪图典:殷商玉器研究与探索》则是对殷商玉器较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殷商玉器鉴赏与辨伪图典:殷商玉器研究与探索》中所刊殷商玉器多数是笔者传承祖辈的珍藏,现藏于笔者创建的、经文物部门批准的安阳殷畿艺术博物馆。图片也是笔者亲手拍摄、制作,确保真实,可为古玉收藏爱好者作为参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殷商玉器鉴赏与辨伪图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很喜欢!
  •   很经典的书,非常有内涵
  •   刚好用得上。赞一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