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统治世界2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页数:316  译者:高永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勒庞所有作品最全的一次结集出版!
  个体是如何淹没群体的,领袖是如何控制群体的!这是中国首次对勒庞所有作品最全的一次结集出版!
  勒庞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大师,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是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本书还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他的作品共被翻译成近24种语言,畅销136个国家。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在本书中,作者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本书将收录勒庞除《心理学统治世界1》之外的所有作品,其中包括《乌合之众》《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其中不乏之前中国从未被引进的大众作品与学术作品。甚至不少在法国仍是限级阅读的所谓禁书!
  勒庞语录:
  ★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  
  ★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在1789年8月4日那个值得纪念的晚上,法国的贵族一时激情澎湃,毅然投票放弃了自己的特权,他们如果是单独考虑这件事,没有一个人会表示同意。
  ★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
  ★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也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通过与它作对而进行统治……要想掌握这种本领,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也就是说,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

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1)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包括《乌合之众》《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被翻译成近二十多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本次是对勒庞所有作品迄今为止最全的一次结集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乌合之众 
第一卷 群体心理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
第三卷 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二部分革命心理学
第一卷 革命的一般特征
  第一章 科学革命和政治革命
  第二章 宗教革命
  第三章 革命中的政府行为
  第四章 人民在革命中扮演的角色
 第二卷 革命中的主流心理形态
  第一章 革命中个体人格的变化
  第二章 神秘主义心理和雅各宾心理
  第三章 革命心理和犯罪心理
  第四章 革命大众的心理
 第五章 革命议会的心理
 第三卷 法国大革命的起源
 第一章 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
  第二章 旧制度的心理基础
  第三章 大革命时期的精神无政府状态与哲学家的影响
 第四卷 制宪议会
 第一章 制宪议会的心理
  第二章 立法议会的心理
  第三章 国民公会的心理
  第四章 国民公会时期的法国政府
  第五章 革命暴行的实例
  第六章 大革命时期的军队
  第七章 大革命领袖的心理
 第五卷 古代传统与革命原则之间的冲突
  第一章 无政府状态的最后挣扎
  第二章 秩序的恢复:执政共和
  第三章 最近一个世纪传统与革命原则相冲突的政治后果
  第四章 革命原则的新近发展
  第五章 民主演进的结果
  第六章 民主信仰的新形式

章节摘录

版权页:从幻灯机中取出一张又一张叠在一起的幻灯片一样。这解释了最矛盾的观念在群体中同时流行的原因。随着时机不同,群体会处在它的理解力所及的不同观念之一的影响之下,因此能够做出大相径庭的事情。由于群体完全缺乏批判精神,因此也察觉不到这些矛盾。这种现象并不是群体所特有的。许多孤立的个人,不只是野蛮人,而且还包括在智力的某个方面接近于原始人的所有人,比如宗教信仰上的狂热宗派成员,这种现象同样可以发生在他们身上。我曾看到,在我们欧洲大学里受过教育并拿到了文凭的有教养的印度人,就令人费解地表现出这种现象。一部分西方观念被附着于他们一成不变的、基本的传统观念或社会观念之上。根据场合的不同,他们会表现出这一套或那一套的观念,并伴之以相应的言谈举止,多种观念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会显得极为矛盾。不过,这些矛盾与其说真正存在,毋宁说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如果相对孤立的个人产生足够的影响,那非世代相传的观念莫属。只有当一个人因为不同种族的通婚而处在不同的传统倾向中间时,他的行为才会真正不时表现得背道而驰。这些现象虽然在心理学上十分重要,不过在这里纠缠它们并无益处。我的意见是,要想充分理解它们,至少要花上10年时间到各地去观察一下。

媒体关注与评论

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莫属。    ——美国社会心理学大师奥尔波特勒庞的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美国社会学大师默顿

编辑推荐

《心理学统治世界2(群体篇):大众心理》大师中的大师,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全集,读懂世界格局,看透社会心理全球政治家、革命家、经济学家都在推荐的心理学巨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心理学统治世界2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6条)

 
 

  •   1:“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它们目前的组织赋予它们巨大的力量。我们目睹其诞生的那些教条,很快也会具有旧式教条的威力,也就是说,不容讨论的专横武断的力量。群众的神权就要取代国王的神权了。”:
    2: “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
    :3: “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在1789年8月4日那个值得纪念的晚上,法国的贵族一时激情澎湃,毅然投票放弃了自己的特权,他们如果是单独考虑这件事,没有一个人会表示同意。”
    4: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种教义或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如果人民只会以冷酷无情的方式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会留下他们多少记录了。
    5:“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P23)
    6: “一些可以轻易在群体中流传的神话所以能够产生,不仅是因为他们极端轻信,也是事件在人群的想像中经过了奇妙曲解之后造成的后果。在群体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最简单的事情,不久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而形象本身又会立刻引起与它毫无逻辑关系的一系列形象。我们只要想一下,有时我们会因为在头脑中想到的任何事实而产生一连串幻觉,就很容易理解这种状态。我们的理性告诉我们,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群体对这个事实却视若无睹,把歪曲性的想像力所引起的幻觉和真实事件混为一谈。”
    :7 “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在这方面,就像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因为他不能作出细致的区分,他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看不到它们的中间过渡状态。群体情绪的夸张也受到另一事实的强化,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它所明确赞扬的目标就会力量大增。”
    8: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在群体中间,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
    9:“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10: “进一步说,对于他们自己的英雄的感情,群体也会作出类似的夸张。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美德,肯定总是被群体夸大。早就有人正确地指出,观众会要求舞台上的英雄具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勇气、道德和美好品质。”
    11:  “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但是其强度各有不同。但这个方面,支配着人们感情和思想的基本的种族观念,会一再表现出来。”
    12: “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对强权低声下气。如果强权时断时续,而群体又总是被极端情绪左右,它便会表现得反复无常,时而无法无天,时而卑躬屈膝。
    13: “然而,如果以为群体中的革命本能处在主导地位,那就完全误解了它们的心理。在这件事上使我们**的,不过是它们的暴力倾向。它们的反叛和破坏行为的爆发总是十分短暂的,群体强烈地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因此很容易屈从于世俗的等级制,难免会十分保守。对它们撒手不管,它们很快就会对混乱感到厌倦,本能地变成奴才。当波拿巴压制了一切自由,让每个人都对他的铁腕有切肤之感时,向他发出欢呼的正是那些最桀骜不驯的雅各宾党人。
    :14:“如果不考虑群体深刻的保守本能,就难以理解历史,尤其是民众的革命。”:
    15: “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在群体的智力难以理解的多次战争中,支配着群体的肯定不是私人利益——在这种战争中,他们甘愿自己被人屠杀,就像是被猎人施了催眠术的小鸟。”
    16:我们不该对群体求全责备,说他们经常受到无意识因素的左右,不善于动脑筋。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开动脑筋考虑起自己的眼前利益,我们这个星球上根本就不会成长出文明,人类也不会有自己的历史了。”
    17:“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也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通过与它作对而进行统治。……要想掌握这种本领,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也就是说,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不管刺激群众想象力的是什么,采取的形式都是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并且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或仅仅伴之以几个不同寻常或神奇的事实。”(P50)
    18: “在改善或恶化群众的头脑方面,教育至少能发挥一部分作用。因而有必要说明,这种头脑是如何有当前的制度培养出来的,冷漠而中立的群众是如何变成了一支心怀不满的大军,随时打算听从一切乌托邦分子和能言善辩者的暗示。”

  •   个体是如何淹没群体的,领袖是如何控制群体的!这是中国首次对勒庞所有作品最全的一次结集出版!
      勒庞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大师,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是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本书还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他的作品共被翻译成近24种语言,畅销136个国家。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在本书中,作者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   心理学统治世界》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全书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这部著作在国际学术界有着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曾评价说:“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评价说:“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心理学统治世界》莫属。”社会学家墨顿评价说: “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与任何学术著作一样,该书也有其局限性,如作者因群体的非理性性质和表现而对它持鄙视和恐惧的态度。他说:“个人在群体影响下,思想和感觉中道德约束与文明方式突然消失,原始冲动、幼稚行为和犯罪倾向的突然爆发。”但同时他又认为群体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因而是世界潮流的引领者。但这种内在矛盾并未减损其思想学术价值,而是为后来者开启了更深入研究的空间。这部著作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   这是一部法国社会学家撰写的以法国现实考查为基础的著作,被冠以“大众心理学研究”,但普适性还是有其局限。诚然,作者对群体的非理性、莽动、暴戾乃至愚蠢都有尖刻而正确的描述(虽然很多时候缺少必要的论证和剖析),这些言之凿凿的断语会让读者感觉击中了身边许多现象的要害而显得痛快淋漓,但是,在有些地方,尤其是在文化和历史传统与之迥异的中国,读者又很容易发现,事情并非像勒庞所说的那么回事儿。
    勒庞所考察的群体事实上主要是暴动的群体,很多论述都是以法国革命或者政府更叠为目标和依据的。政党的强力领导或者一般的不以暴动为目标的群体组织,既不是勒庞的关心的主旨,也不是他的主要论据。
    勒庞忧心忡忡于这些“暴民”的崛起,他在“导言:群体的时代”中断言:“迄今为止,彻底摧毁一个破败的文明,一直就是群众最明确的任务。这当然不是只有今天才能找到的迹象。历史告诉我们,当文明赖以建立的道德因素失去威力时,它的最终解体总是由无意识的野蛮群体完成的,他们被不无道理地称为野蛮人。创造和领导着文明的,历来就是少数知识贵族而不是群体。群体只有强大的破坏力。他们的规律永远是回到野蛮阶段。有着复杂的典章制度、从本能状态进入能够未雨绸缎的理性状态的文明,属于文化的高级阶段。群体无一例外地证明,仅靠他们自己,所有这些事情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群体的力量有着纯粹的破坏性,因而他们的作用就像是加速垂危者或死尸解体的细菌。当文明的结构摇摇欲坠时,使它倾覆的总是群众。只有在这个时刻,他们的主要使命才是清晰可辨的,此时,人多势众的原则似乎成了惟一的历史法则。”
    勒庞历经民主初成和暴民频起的时代,于是,把民主与暴民的合力看成了历史的宿命。勒庞一方面低估了民主机制的自我完善的能力,另一方面就当然地高估了群体势力的能量、持久性和普适性。
    在如今的全球化背景下,不仅诉诸武力的人类全面战争的威胁已渐行渐远,自由宪政制度也让大众有了享受权利和行使权力的充分保障。勒庞预见的群体时代并没有延宕至今天的现实,在民主社会里,更为成熟的政党和选民操控着国家的运行。
    有趣的是,勒庞在书中恰好指出了群体对于“名望”的超乎实际的膜拜。而这本《心理学统治世界》的小册子在公众中是如此地出名,以至于它受到的关注亦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
    中国读者在阅读此书时,不可能不拿勒庞的描述来比照自身的所谓“国民性”。当读到勒庞以法兰西的历史和现实为语境总结说:“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你是否会觉得不以为然呢?
    决定群体行为的不仅有人类个体的心理基础上的源动力,还有群体组织的运行机理,此外,还有不同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历史记忆。在群体缺乏理性决策的同时,群体的行为更趋于经验论者。巴黎市民习惯于以掀翻政府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一些非洲小国则军事政变频仍。所以,勒庞所描述的慷慨赴死的革命气概并不普适于所有的民族,当一个民族在它的记忆中有着过多被镇压被奴役被愚弄和被征服的经历,英雄主义的气质就会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存智慧。
    人们都会对社会的不公不平心怀怨忿,骚动当然,但暴动未必。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鸣得意的是个人之间的明争暗斗,而不是形成共进共退的群体。既便形成利益群体,也很容易被阴谋所瓦解。
    侧头看看你的身边,更流行的恐怕是“厚黑学”而不是“大众心理学”,在一个《心理学统治世界》的读者背后,大概有十个混迹官场和商场的人正在“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倍魄)
  •   时常发现,其实我们不比百年(甚至更久以前)的人聪明,他们说的那些事情,那些原因,那些问题……现在直到将来都会不断重复,只不过换了一个外壳而已。《心理学统治世界》对群体心理的洞悉,就是这样,我们都早已知道问题所在,但也只能遵循某种人类尚未理解的力量,不断再犯。
      全书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总体十分精彩,凭我短短的社会阅历,深感不能完全领会,直接摘录一些作者的观点,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记录如下:
      个体与群体,就好比细胞与生物体,生物体虽由细胞组成,但具有很多细胞没有的特性,而我们作为个体来研究群体,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无奈,是研究不清楚的。
      个体融入群体之后,个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消失,情感和思想会转向群体所有的公共方向,甚至和自己原有的相反。
      群体冲动、易变、轻信、急躁、偏执、专横、感性、极端化、不允许怀疑和不确定存在,好比生物的低等状态……这与组成群体的个体素质无关,这时候其决定作用的是本能和情感,是一种“无意识”的层面,而不是理性,所以高端人士与凡夫俗子组成的群里,差别不大。
      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
      时势造英雄,其实英雄只是一个被动的产物,英雄的出现是必然的,但具体是谁成了英雄,是偶然的。
      高深的观念必须经过简化才能被群众接受,这和做产品很像,普适的产品一定是非常简单通用的。
      群体的道德,会比个人的更好或更坏。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
      影响群体,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而是应该从情感层面施加影响。而且,想要让这种信念在群体中扎根,都需要把能导致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好比宗教的手法。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群体的“上帝”从未消失,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能够站住脚,是因为他们成功的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他们使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
      我们在用不同的词语代表相同的意义,用相同的词语代表不同的意义。不明确的词语,有时反而影响最大。
      当群体因为政治动荡或信仰变化,对某些词语唤起的形象深感厌恶时,假如事物因为与传统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无法改变,那么一个真正的政治家的当务之急,就是在不伤害事物本身的同时赶紧变换说法。比如把“地租”变成“土地税”。
      群体有着服从头领的本能需要,或者说个体无意识里有一种犯贱的需要。领袖需要特别的坚定,而他坚定的观点,是否正确并不关键。领袖动员的手段——断言、重复、传染。领袖需要名望,名望的特点就是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的判断力彻底麻木。
      种族的强大,在于一个民族普遍信念和情感,是十分稳定的,联想到中国历史上几次非汉族统治,本来是入侵,结果都是更多的被汉化。
      群体在客观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一直都在以一种“感性”的方式进化。我们不该对群体求全责备,说他们经常受到无意识因素的左右,不善于动脑筋。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开动脑筋考虑起自己的眼前利益,我们这个星球上根本就不会成长出文明,人类也不会有自己的历史了。
  •   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
  •   勒庞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大师,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是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
  •   过人的洞见与同样过人的谬误
    勒庞的这本《心理学统治世界》,其核心内容,在译者序和罗伯特•莫顿的评论中已被完整的陈述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有助于读者理解勒庞有点天马行空的思想,但也削弱了继续阅读的兴趣。书中的一些观点在今天仍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但也有一部分内容限于作者所处时代和自身智识的局限性表现出一种想当然的空洞。勒庞并非他那个时代的一流头脑,不过书中提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他们的著作,倒是可以作为引子助我们打开新的思想之门。
    熊彼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弗洛姆——《逃避自由》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泰纳——《艺术哲学》
    迪尔凯姆
  •   这本书的包装很好,还有一层塑料皮保护。
    群体中的个人不但在行动上和他本人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在完全失去独立性之前,他的思想和感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深刻,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反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
  •   “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
  •   经典中的经典。勒庞在书中对于群众心理分析的观点,妄想通过此文来完全转述可谓难之又难,尤其是在读此书过程中联想到诸多社会现状,其引发的思考更非本文所能承受的。这里可以举例而言,例如股市问题,即涉及群众的无理性;海选问题,涉及群众易受情感调动;政治问题,涉及群众的暴力与盲目;种族冲突,涉及群众的种族因素;法制问题,涉及群体对权力的盲目利用;宗教问题,涉及群众的道德与传统;等等。所以,将此书归为社会学入门书是很学术的划分方式,而那些试图涉足政治领域的人,恐怕从此书中所得要远远比从《君主论》中所得的多
  •   群众的运行机制有个很好的了解
    勒庞深刻地分析了心理群体的特点和行为习惯,读了之后对自己如何做一个领袖以及如何在群体中活得更顺利很有帮助。
  •   勒庞的这本大众心理学作品,让我学到了很多,解开了很多我过去思考过,但是无法表达出答案的事情。作者能用简洁明白的语言,把一些稍微难以描述的感觉,很直观的表现出来。
  •   很有必要将本书和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放在一起看,一方面是寻求宏观行动的微观心理基础,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寻找那种古典的,现在已经不太常见的自由主义。它是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根源,当然,英国人表现的比欧洲大陆人更好,改革虽不够彻底,但也不失温和。所以有更多的欧洲大陆的思想家对这种贵族般的自由表达了自己的仰慕。勒庞可以说继承了托克维尔的传统,在他之后还有阿伦特、哈耶克、弗洛姆、波普尔…………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造就了一群优秀的思想家和对极权主义的集中反思。
  •   之前看过勒庞的大众心理学,翻译的不错,文风简洁,对事情说的也比较透,可以当做学术疗养的读物。
  •   虽然勒庞视野圉于法国大革命这一段历史,但仍然不能埋没其较为透彻的群体心理分析!瑕不掩瑜
  •   这本书把勒庞的群体心理中的感染理论介绍的比较详细,全文不会感觉很死板,很轻松的就可以阅读完,很有启发,书的内容主要结合西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对于中国来说,参考价值还是有限
  •   本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开山启下的作品。其内容偏向于论文性质,有很多作者个人的观点。但也不乏在当时来说非常新颖和打破常规的新思维。通篇所讲的核心思想为人们在进入群体以后会抛弃自己原有的道德性。变为一群毫无道德感的人群。也会抛弃原有的智慧与思维,变为一群易于操控而又没有思想的意识流。而这样的属性具有匿名性、不负责任性以及破坏性。这种破坏性在后来的一些社会性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   这套书买的很值得!买书的时候会觉得这名字取得有点儿的夸大了,还好,我还是买了。虽然买回来才看了第二部的一点点,但勒庞确实是强大滴!看了他的《乌合之众》,确实是一位大师,讲的很到位!我相信,看了他的书能够更加理解这个社会,并对之着迷!其实一切也就那么一回事儿……
  •   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也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通过与它作对而进行统治……要想掌握这种本领,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也就是说,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
  •   正如序言所说,作者提出了一个伟大的问题,并作出了假设性的回答,但是,他不能提供严密的证实,而代之以充满激情的想象,和有时太过武断的定义。
    但是,它仍是一本伟大的书,它捕捉到了“心理学统治世界”奇妙的心理变化。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在“群体事件”中,情况都是如此。
  •   体有两面性,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会导致残酷与杀戮,有时候却会引导整体的道德取向。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经典之作,勒庞对大众心理的研究非常到位
  •   所谓开卷有益大约便是如此。购得此书已有多日,一直忙于俗务未曾阅读,台风过后,斜风细雨,适合读书。
    书中文字的确不是很容易理解,毕竟对社会学与心理学均未曾研究,因此颇有些晦涩,但细读之下深感作者之预见性。
    2008年于中国于心理学于社会学都是值得研究的一年,在这还没有结束的年份发生太多值得深思和探究的群体事件,而从雪灾、地震、奥运、股疯等众多事件中折射出的群体心理在此书中可得到一一的比对,从而也解答了诸多盘旋心头百思不解的困惑。初读此书,感到,原来答案在这里。因此推荐。
    此书有益指数五星级,趣味指数二星级,多次阅读指数四星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感谢古斯塔夫•勒庞,感谢冯克利,使我对历史与社会等大问题重新进行思考,行文(翻译)很到位,至少语言习惯为汉语阅读方式,见识极深,读来犹如醍醐灌顶!
  •    时常发现,其实我们不比百年(甚至更久以前)的人聪明,他们说的那些事情,那些原因,那些问题……现在直到将来都会不断重复,只不过换了一个外壳而已。《心理学统治世界》对群体心理的洞悉,就是这样,我们都早已知道问题所在,但也只能遵循某种人类尚未理解的力量,不断再犯。
  •   它捕捉到了“心理学统治世界”奇妙的心理变化。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在“群体事件”中,情况都是如此。
  •   在群情激昂的气氛中的个人,会清楚的感到自己人多势众,因此,他们倾向于给自己的理想和偏执赋予十分专 横的性质。 参与到群体中的个人,不但能够变得“偏执与野蛮”,而且在他只有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理解的各种“理想”的鼓舞下,他并不像大多数个人犯罪那样是受自我利益支配的。
    所有的时代,尤其是大革命时期,影响力最大的,肯定也是头脑最偏狭的人。
    大凡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他最重要的品质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
  •   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在群体的智力难以理解的多次战争中,支配着群体的肯定不是私人利益——在这种战争中,他们甘愿自己被人屠杀,就像是被猎人施了催眠术的小鸟
  •   “然而,如果以为群体中的革命本能处在主导地位,那就完全误解了它们的心理。在这件事上使我们**的,不过是它们的暴力倾向。它们的反叛和破坏行为的爆发总是十分短暂的,群体强烈地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因此很容易屈从于世俗的等级制,难免会十分保守。对它们撒手不管,它们很快就会对混乱感到厌倦,本能地变成奴才。当波拿巴压制了一切自由,让每个人都对他的铁腕有切肤之感时,向他发出欢呼的正是那些最桀骜不驯的雅各宾党人。
  •   勒庞所提出的群众心理,在一定的程度上预示了社会发展的恶性趋势
    在盲目从众跟风的同时
    是不是不够清醒呢?
  •   影响群体,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而是应该从情感层面施加影响。而且,想要让这种信念在群体中扎根,都需要把能导致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好比宗教的手法。
  •   勒庞的经典著作,读起来浅显而深刻。
  •   大概半年前看完了本书,基本上和“三个和尚”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总听到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按照这本书的结论,其实不论中外,超过三个人的集体基本都是虫。正像书名一样,人一多起来,就成了心理学统治世界。容易被诱惑,容易被欺骗,更容易被煽动。军队之所以有战斗力,之所以不是心理学统治世界,只因为它的“军令如山”使得军队只有一个思维,如果不能令行禁止,其实军队也是心理学统治世界。
    看完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就是别扎堆,独善其身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否则不知哪天加入了某个团体,当了一词心理学统治世界,结果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   心理学第一部第二部都买了,这类书看起来有些枯燥,内容好的没法说,毕竟是大师写的著作嘛,懂得迎合人的心理,就能统治人的世界,好书!慢慢研读!
  •   以广博的知识构建基础,从心理的角度剖析社会,用哲学的思辨进行阐述。
    作者算得上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的杰出者。
    这一切成就不在于知识积累的多少,只因其研究的人性,自古以来,就未曾有太大的变化。
    文章的跳跃思维很过瘾,些许主观的愤慨不足以掩盖其描述的精致,更神奇处,他在很久以前,道出了中国现在的问题,当时的法国,现时的中国,何其相似,如魔咒如宿命,终究拗不过人的本性。
  •   勒庞的经典之作,对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及系列运动有很好开导作用
  •   经典著作,并囊括了勒庞的许多著作,还算全面。值得学习!
  •   “一些可以轻易在群体中流传的神话所以能够产生,不仅是因为他们极端轻信,也是事件在人群的想像中经过了奇妙曲解之后造成的后果。在群体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最简单的事情,不久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而形象本身又会立刻引起与它毫无逻辑关系的一系列形象。我们只要想一下,有时我们会因为在头脑中想到的任何事实而产生一连串幻觉,就很容易理解这种状态。我们的理性告诉我们,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群体对这个事实却视若无睹,把歪曲性的想像力所引起的幻觉和真实事件混为一谈
  •   这不研究群体心理和行为的书,或者说是一部描述这个方面的书,我读了很惊讶,作者的观点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自己在几年前形成一些观点在书中找到了支撑。对精英和大众的分析,对集体无意识的状况的描摹很到位。
    不过要指出,该书的中文前言中居然故作专业的说:作者对群体行为差异层面中种族的差异说不科学,其实这个部分我认为恰恰是很科学的。只不过书中作者的陈述多余论证而已
  •   很好 觉得勒庞很好玩 书也好懂 让人有兴趣看
  •   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在群体中间,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
  •   “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群体固然经常是犯罪群体,然而它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正是群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人,会不顾一切地慷慨赴难,为一种教义或观念的凯旋提供了保证;会怀着赢得荣誉的热情赴汤蹈火……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有着无意识的成分,然而正是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如果人民只会以冷酷无情的方式干大事,世界史上便不会留下他们多少记录了。
  •   偶尔看到这本书,就挺吸引我的。因为我感觉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在充当这种心理学统治世界,事实上我们很难真正地去理性地进行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觉得这类书不是来“用”的,它不是工具书,它是告诉我们一些现象背后的规律和道理,告诉我们其所以然。也许不看它我们并不少什么,看了也不会真正明白什么,但是总有一些东西会让你恍然大悟。
    所以,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
  •   初次在书店看见书名,觉得这话说的有些片面,心理学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怎么能称之为统治世界。但读过后确实非常震撼,不得不赞叹作者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远见卓识。这本书很适合关注自己,关注这个世界的有心人来阅读,相信一定对你有很多帮助。
  •   这不研究群体心理和行为的书,或者说是一部描述这个方面的书,我读了很惊讶,作者的观点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自己在几年前形成一些观点在书中找到了支撑。对精英和大众的分析,对集体无意识的状况的描摹很到位。
  •   群体的道德,会比个人的更好或更坏。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
  •   作者的三套书集全了,很好的社会心理学读本,学术但不晦涩,让你轻松读懂这个社会的心理状态。
  •   对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阐述得相当深刻的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对自己以及周围的社会团体(社团、民族、国家等)有更深刻的认识。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对中国的历史上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有了深刻的认识,譬如文革,武斗,个人崇拜,战争,等等。
  •   后知后觉
    书中的序言很长,占了书籍的1/4,所以我没看。直接阅读了作者的论点。我只是一个戏里学爱好者,刚翻阅此书的时候,觉得比较费劲,到中间的时候才看出点门道了,发现笔者的眼光还是比较深远的,无论是生活中的还是历史中的事件,群体的心里反应都在这里解释的比较透彻,看书的时候仿佛自己成了“群体意识”的局外人,明白了自己的行为缘由
  •   大师的书
    通过文章认识,今天就来感受大师级的气场,我们是"心理学统治世界"

  •   阅读有很多种方式,没有可以堪称规律可循的选择,一切只要随心随性就好,就像同时读者两本书,我不由自主的陷入福柯的人生,再被拉回到俯瞰《心理学统治世界》的山尖。
  •   和《心理学统治世界1》一起买的,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拓宽自己的认识,值得一读,书的质量很好,和1一样不太好理解。
  •   这本和乌合之众都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
  •   书的封面设计很一般,可胜在内容好!
    心理学统治世界很早之前在图书馆看过,最近突然又想看了,所以就买了。
    内容一百分,包装20分!
  •   这是一部讲述政治,经济,管理,社会的心理学著作,本书讲得很透彻,特别适合政治,管理等人士看!是本不错的书!还有,当当的物流很厉害!
  •   很少有这种方面的书,用心理学来诠释政治,而且翻译得也非常好,贴近母语,看了都觉得是用中文写原文
  •   买了才知道,是个合本,里面的《乌合之众》和《革命心理学》我都有单本了,但是还是经典
  •   心理学统治世界很早之前在图书馆看过,最近突然又想看了,所以就买了。
    内容一百分,包装20分!
  •   对“心理学统治世界:大众心理研究”的评论
    呵呵,价钱很公道啦,写得也不错.

  •   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在这方面,就像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因为他不能作出细致的区分,他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看不到它们的中间过渡状态。群体情绪的夸张也受到另一事实的强化,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它所明确赞扬的目标就会力量大增。
  •   心理学统治世界,写的很好,很深刻,尤其是对于法律、政治的认识。
  •   群体在客观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一直都在以一种“感性”的方式进化。我们不该对群体求全责备,说他们经常受到无意识因素的左右,不善于动脑筋。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他们开动脑筋考虑起自己的眼前利益,我们这个星球上根本就不会成长出文明,人类也不会有自己的历史了
  •   大师的作品,经典回味。虽然之前买过《乌合之众》,本书也包含《乌合之众》,但结合第一本可以从整体了解作者的思想与观点。从书中截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反思一些自己不太赞成的观点,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进步的方法。
  •   心理学统治世界:大众心理研究
    试题本很经典的书,正在看

  •   以广博的知识构建基础,从心理的角度剖析社会,用哲学的思辨进行阐述。
    作者算得上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的杰出者。
    这一切成就不在于知识积累的多少,只因其研究的人性,自古以来,就未曾有太大的变化。
  •   心理学统治世界:大众心理研究
    虽然晦涩难懂,但仍是本好书

  •   1:“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它们目前的组织赋予它们巨大的力量。我们目睹其诞生的那些教条,很快也会具有旧式教条的威力,也就是说,不容讨论的专横武断的力量。群众的神权就要取代国王的神权了。
  •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影响社会大众心理的各种因素,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书友值得一看
  •   政治、经济、管理、社会的心理学巨著,很好的一本书
  •   不过要指出,该书的中文前言中居然故作专业的说:作者对群体行为差异层面中种族的差异说不科学,其实这个部分我认为恰恰是很科学的。只不过书中作者的陈述多余论证而已
  •   心理学统治世界2,对心理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   以广博的知识构建基础,从心理的角度剖析社会,用哲学的思辨进行阐述。
    作者算得上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的杰出者。
  •   讲了政治、经济、管理、社会的心理学,不错,值得一看的
  •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享誉闻名的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历史进行重新解读。他那独特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使得读者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在丰富视野的同时,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值得推荐。
  •   当群体因为政治动荡或信仰变化,对某些词语唤起的形象深感厌恶时,假如事物因为与传统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无法改变,那么一个真正的政治家的当务之急,就是在不伤害事物本身的同时赶紧变换说法。比如把“地租”变成“土地税”
  •   这本书对群体心理的研究与以往不同,给人一种新的视野,翻译明白易懂。这本书的专业性不是很强,政治学或者其他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看看,而且篇幅不是很长,两三天就可以读完了
  •   很好
    心理学统治世界,看到这名字就想买来一看,果然,很不错。
  •   原本的目标是找研究政治个体,尤其是主要权力执行者的政治心理书,这是一本研究群体心理的书,读了一部分,还是有启发的。
  •   读了整本后感觉非常好,对于群众意识有了深刻的了解,也能理解分析以前觉得群体有时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活学活用,是本好书。
  •   社会运动的圣经
    大众的劣根性和群体社会行为研究。题材不受欢迎,不过终究是好书,想不喜欢都难。

  •   
    不错,确实不错,继续支持心理学统治世界
  •   前段时间,买了一本心理学统治世界1,觉得有必要再买一本,于是真的有所收获。
  •   心理学统治世界2,从政必看
  •     群体冲动、易变、轻信、急躁、偏执、专横、感性、极端化、不允许怀疑和不确定存在,好比生物的低等状态……这与组成群体的个体素质无关,这时候其决定作用的是本能和情感,是一种“无意识”的层面,而不是理性,所以高端人士与凡夫俗子组成的群里,差别不大。
  •    个体融入群体之后,个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消失,情感和思想会转向群体所有的公共方向,甚至和自己原有的相反。
  •   任何研究大众传播的,新闻学、心理学和搞媒体的人都可以看看,这些对各种热点事件的分析会有非常好的帮助。

    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更多的平民有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这时候网友们互相表达意见互相暗示互相煽动,更应该看看这本大众心理研究,那么你对“抵制家乐福事件”“范跑跑”事件的认识会更加的透彻。

  •    “进一步说,对于他们自己的英雄的感情,群体也会作出类似的夸张。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美德,肯定总是被群体夸大。早就有人正确地指出,观众会要求舞台上的英雄具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勇气、道德和美好品质
  •   大众心理
    对于想学习群体心理方面的人,这本书是经典。可以好好阅读下
  •   中国本身就是组织高于个人。所以在群体中,我们中国人可能更屈从于大众,更没有大脑。
    想当官吗,想致富吗,想做人中龙凤吗,请先学会不要思考,用气势、谎言压倒一切。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你思考人生,思考正义,你注定无法在组织中立足。
  •   很好
    书还是要像这种有点深度的好,像噱头挺大的每天懂点心理学系列的,真的很白。
  •   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但是其强度各有不同。但这个方面,支配着人们感情和思想的基本的种族观念,会一再表现出来。
  •   这本心理学的作品版本很多,但买了这本之后感觉不错,内容编排的条理很清楚,特别是实例例证很生动,虽然有很多例子离我们很遥远。但纸质有点差强人意!
  •   群体的“上帝”从未消失,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能够站住脚,是因为他们成功的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他们使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
  •   看完这本书花了近半年,毕竟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阅读过程是相当地“痛苦”。书本里面的字没有生字,都认识。但作者的观点没那么容易能领悟,所以本人强迫自己每天阅读几个片段或章节。最后的结局:很肤浅的了解一点点“群体”的知识,但内心还是蛮开心的,至少坚持到底了。值得提笔留下几句心得,以备后思。
  •   可以一看
    虽号称心理研究,但却与心理学大相径庭……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   很不错
    很适合喜欢心理学的人,讲的有点深,不过细细体会还是可以理解。
    想必影响力,这本书显得更理论一些。
    书到的很快,从确认到收获仅3天
    包装完好无破损~

  •   在群情激昂的气氛中的个人,会清楚的感到自己人多势众,因此,他们倾向于给自己的理想和偏执赋予十分专 横的性质。 参与到群体中的个人,不但能够变得“偏执与野蛮”,而且在他只有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理解的各种“理想”的鼓舞下,他并不像大多数个人犯罪那样是受自我利益支配的
  •   经典中的经典
    社会心理学的经典之作,我也是刚刚开始读这类书籍,觉得获益匪浅
  •   讲透政治,心理学很红
  •   1本读下来觉得有些地方内容有重叠的,而且例子啥的不太生动有趣!!
    推荐适合对大众心理学有兴趣的人看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