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与现时代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祥俊  页数:250  

内容概要

  《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与现时代》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问题意识、价值理想、话语系统、理论体系和学术传承,而在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与现时代》以中西、古今的文化交融为背景,着力探索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精神及其现代境遇,主体内容分为五部分,前四部分分别从终极探求、伦理规范、政治哲学、知识与德性等方面阐发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理念及其现代意义,最后一部分则梳理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语境下转型与创生的几个典型个案。《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与现时代》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终极探求、儒学差异思想、儒学知识化维度及儒学道德涵养论等的论述,集中体现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精神、思想特色与现代意义,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与现代转化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作者简介

  李祥俊,1966年7月18日生,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汉代哲学、宋代哲学、现当代中国哲学。出版专著《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道通于一:北宋哲学思潮研究》,合著《中国哲学概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等,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北宋哲学的学派冲突与问题争论”、“南宋哲学的学派冲突与问题争论”、“秦汉时期基本价值观的确立与演变”,入选教育部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终极探求与差异存在一 本体论与中国哲学的终极探求1.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与本体论问题2.中国哲学的终极探求及其理论特色3.本体论与中国哲学的发展二 儒学差异思想阐微1.差异和谐的人伦观2.差异一统的天下观3.差异一体的自然观4.差异本体论三 庄子的多元主义思想1.以性多元论消解道一元论2.多元论基础上的真理观3.多元论视野下的一多、群己关系第二章 伦理谱系与自我认同一 儒学的人伦关系规范与自我认同1.自我对儒学人伦关系规范的认同2.儒学人伦关系规范中的自我地位认同3.儒学人伦关系规范中的自我德性认同4.人伦关系规范优先与自我定位意识5.儒学入伦关系规范中自我认同的反思二 儒学人伦原则的现代开展1.儒学人伦的根本原则2.儒学人伦传统的近现代境遇3.推进儒学人伦原则当代开展的思考三 儒学人与自然关系论探析1.天人之际与人物之辨2.差异一体3.爱之有序,用之有度4.成己成物,参赞天地化育5.知有本末第三章 民本、礼治与社会公正一 中国传统民本论中的民权思想1.民众是君主、官吏权力的来源2.为民服务是君臣的职责3.民众对于暴君、昏官具有革命权4.政治行为要接受民众舆论监督二 中国传统民本论中的利民措施1.发展生产、重农抑商2.抑制兼并、爱惜民力3.节制用度、减轻赋役4.整顿吏治三 纲常与中国传统政治1.纲常存在的社会基础2.纲常的政治作用3.传统政治中的纲常影响四 儒家的“均富”思想1.儒家“均富”思想的理论演进2.儒家“均富”思想的实践途径3.儒家“均富”思想的价值追求4.儒家“均富”思想的当代意义五 儒家礼学的现实困境与当代开展1.儒家礼学体用论阐微2.近现代儒家礼学现实困境反思3.儒家礼学当代开展的构想第四章 知识增进与德性涵养一 儒家经学与中国传统政治1.儒家经书概论2.儒家经学的历史演进3.儒家经学与中国传统政治二 先秦儒家道论与汉代经学的兴起1.孔孟之道的实践精神2.荀子道论的知识化倾向3.《易传》的道、意、言关系论4.董仲舒的名号论与辞指论三 为道与为学:儒家经学演进的内在张力1.儒家经学中为道与为学的意义分疏2.儒家经学为道与为学关系的历史演进3.近现代儒家经学为道与为学关系的建构4.为道与为学关系的重构与儒家经学的当代开展四 儒学的知识化维度及其当代开展1.儒学的知识化维度及其历史发展2.儒学知识形态的内涵及其现代境遇3.从知识化维度看儒学的当代发展五 言意之辨新诠1.意不可言传与不言之言2.立象以尽意与以意逆志3.得意忘言与欲辨已忘言4.言尽意、言不尽意与意不尽言六 儒学道德涵养论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1.儒学道德涵养论的历史演进2.儒学心性情论模式下的道德涵养3.儒学道德涵养的实质内容及相关问题4.儒学道德涵养论的现实意义第五章 现代语境中的传统转生一 近现代儒学仁、礼关系论反思1.抽象继承法与仁体礼用2.内圣开出新外王与仁体新用3.政治儒学与仁礼分立4.道德实践基础上的仁、礼互为体用二 新时期“斗争哲学”的解构与转生1.“斗争哲学”的理论探源2.新时期“斗争哲学”的解构之思3.对立统一与差异一体4.时代精神与哲学观念的变革三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1.中国哲学学科创制的内在矛盾与自我修正2.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论辩过程3.中国传统有无哲学4.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批判反思5.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发展的批判反思6.超越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探索7.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思考四 从亮色到底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指向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层意蕴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借鉴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终极指向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儒家经学的历史演进  《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书产生于上古,对于它们的研习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这是泛化意义上的经学,而我们一般所讨论的经学只是指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尊儒家经学为国教以后的经书研究。从先秦的经书传习到汉武帝确立经学的官方统治地位,其间经历了复杂的学术演变历程。  (1)先秦经书的传习及其学派属性  《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书大多形成于春秋以前,是当时社会生活的记录,所以,清代的章学诚说“六经皆史”。对于六经的传习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广泛存在,《春秋左氏传》中有许多关于《诗》、《书》等的记载,地下出土的金文、帛书等资料中也有引述经书的记载,这可以证明,广义的经学是产生于包括儒学在内的诸子学之前的。  春秋战国是中国学术建立基本框架的时代,诸子学派竞相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他们对于以六经为主体的古代文化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儒家学派更注重对经书的传习,以至经学最终变成了儒家学派的专利品.今文经学甚至认为经书都是孔子所作,把经学直接归属于儒学。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对于经书的传习的确是最为重视的,经书的形成据传说都与孔子有极大关系。今文经学认为,经书虽然是上古的材料,但其义理却是孔子赋予的,可以说五经皆孔子所作。古文经学虽然不承认六经皆孔子所作的说法,但也认为六经皆经孔子整理、删定。今天看来,孔子作为春秋末期的大学者、大教育家,一生推崇周礼,由他对古代流传下来的典籍加以整理,作为教育学生的教材,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并且孔子整理经书也是历史记载可以辅证的,司马迁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①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也把经书的传习作为主要的学习途径,孔子的弟子以及其后的孟子、荀子等大儒都对经学的传承作出过重大贡献。  孔子与经书关系密切是事实,先秦儒家学派重视经书的传习也是事实,但如果说在先秦时期经学即儒学,这就不太准确了。在先秦时期,除了儒家之外,至少墨家也是推崇经书的,《墨子》中就经常引用《书》、《春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庄子·杂篇·天下》中论述战国时期的学术形势时就以内圣外王之道来衡量诸子之学,它写道:“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捂绅先生,多能明之。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①按照《庄子》的说法,《诗》、《书》、《礼》、《乐》等经书中包含着古代完美的内圣外王之道,邹鲁之士、捂绅先生能够理解其中的道理,诸子百家的学者们也能发挥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这里的邹鲁之士、搢绅先生一般认为指的是儒家学者。《庄子》认为经书是儒家和诸子共同的思想源头,但比较起来,儒家学派更重视保存古代文化。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表明,儒家学派的确是更多地继承了古代传统,并逐渐将《诗》、《书》、《礼》、《乐》等经书变成了自己学派的独有经典,在经书的流传、解说过程中使其深深地打上了自家学派的烙印。  (2)经学的确立  先秦时期对于经书的传习已经十分盛行,但经学尚未上升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王朝,遵奉法家学说,焚书坑儒,经学和儒家遭到了沉重打击。汉初高、惠、文、景时期,主要以黄老道家学说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儒家与经学处于在野的地位,当时的大史学家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的学说最为推崇,而对于儒家则有所讥刺,认为“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日‘博而寡要,劳而少功”,②。可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情况起了变化,一方面,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不满于因循无为的黄老之学,追求一种更加积极有为、干预现实的学术思想;另一方面,儒家学派在经历秦与汉初的压抑状态中,潜心于古代经典的研究,将儒家思想和表现上古文化精神的经书结合起来,创造出了适合时代精神的新的学术思想体系。前者是政治对学术的要求,汉武帝是其代表;后者是学术对现实政治的顺应,董仲舒是其代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与现时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