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构造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蒋邦芹  页数:36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包括:海德格尔通向“世界”的道路、“在之中”结构对世界的规定、在家状态与不在家状态、技术世界与艺术世界、语言世界五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蒋邦芹,女,1976年生,河南信阳人。河南教育学院本科,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博士。研究领域为现代西方哲学。现为武汉纺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师。先后在《北方论丛》、《哲学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湖北社会科学》等中文CISSCI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人生格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书籍目录

人文社科文库(第二辑)前言
引言
第一章 海德格尔通向“世界”的道路
 一 形式显示的方法与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
 二 “世界”概念的考察
 三 海德格尔通向世界现象学的四个来源
第二章 “在之中”结构对世界的规定
 一 “在之中”结构
 二 “在之中”的第一种方式:周围世界
 三 “在之中”的第二种方式:常人世界
 四 “在之中”的第三种方式:自身世界
 五 “在之中”结构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第三章 在家状态与不在家状态
 一 无聊的三种方式
 二 无聊与此在在世存在
 三 人作为世界的构造者
 四 从此在到此之在的转变及意义
第四章 技术世界与艺术世界
 一 《尼采》与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二 技术化的世界
 三 艺术作品中的世界
 四 世界与大地的争执
第五章 语言世界
 一 语言是对思想的事情的规定
 二 本性的语言何以言说
 三 本性的语言言说出域状化的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
附录二走向海德格尔的Ereignis自身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传统经验论从纯粹感性的、显现出来的、现成的存在者的层面上描摹现实,企图以此方式彰显出存在者存在的根据、理由来;而唯理论则是完全脱离现实,在苦思冥想中建造一个与现实相隔绝的,存在者的存在的来源、目的来。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都错过了现实、“今日”本身,都没有将存在这一现象自身显现出来。他们都是在对象化的思维方式中把捉“今日”、现象自身,而未能将不同于动植物以及其他万物的“今日”,即此在在世存在这一实际性的现象揭示出来。在海德格尔思想中,今日虽然具有现成性,但它却显现了存在自身的非现成性。作为非现成的东西,它只有在形式指引中才能显示自身。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关联,即现象之间的“如何”的问题。这种现象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现象中被经验为“什么”的“内容意义”(Gehaltssinn);现象被经验的“如何”的“关联意义”(Bezugsswinn);“关联意义”的到时或完成的“如何”的“实行意义”(Vollzugssinn)。海德格尔认为,现象的核心意义部分应当是“实行意义”,在这个“实行”中,先行具有的“关联意义”得以显现,这个实行相对于“什么”来说是更具有决定性的、源初的,它使“什么”的存在得以可能。 形式显示的方法在否定的意义上具有了一种防御的特征,“一种对于非本真的、但可能的和实际地起支配作用的存在者之对象存在方式的防御”。在肯定的意义上,这种方法的意义在于,不再关注于对象的“什么”,而是关注于“如何存在”,即我们与对象间的“通达方式”、“拥有方式”。海德格尔指出,作为哲学的定义,形式显示在内容上是空洞的、不确定的,但是在实行上却是具体的、确定的,它具有指引、维系作用。指引向源初的、真正的开端,显示出存在者之“在起来”的源初的境域,显示出维系着作为意蕴状态的分环勾连的“在一世界中—存在”。这种分环勾连表现出来的意蕴整体表明存在者与存在者原本就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正是在这个整体性存在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感知到其他存在者或者认识存在者,对存在者进行归纳或演绎、分析和概括。 形式显示的要求在于显示出实际的生命处境以及这种处境非实体化的源初的整体性特点,这种整体性特点通过此在的具体的在“此”存在的生存活动得以展开。因此这种方法同时显示出此在具有“向来我属性”的特征,它显示出此在的真正处境和向着各种可能性展开自身的可能性。所以可以说,这种方法显示出了“实际生命的一种基本运动的明确实行,而且总是保持在实际生命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路历程正是在贯彻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在这种方法指引下,走向作为虚无化的存在本身,显示出集遮蔽与去蔽为一体的无蔽状态,显示出林中空地的自身遮蔽性特征。这种显示是一种指引,在途中,指引出的是一种动态的非实体的关联,这种关联使得原本静止的存在自身动了起来。

编辑推荐

《世界的构造:论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的构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