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德育论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冯铁山  页数:363  字数:397000  

内容概要

中国是一个“兴于诗”、“重于教”的国家,其中“诗教”是中华民
族传统教育的精华。但在近代教育发展历程中,一度奉“理性教育”为
圭臬,在移植、借鉴日本、苏联以及其他西方教育思想的时候有意或无意
地淡漠了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扬,使得当前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成为
“非诗意”与“非民族”的存在。一个有着悠久文化教育历史的国家在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发展教育的同时,还必须珍惜和发
扬自己民族的教育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对国家建设、民族兴盛以 及世界文明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弘扬传统“诗教”,改变德育规训的言说方
式,弥补纯粹理性价值取向德育的不足之处?冯铁山于2001年借着新课
改的东风,着手探索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诗意元素,将“诗”的教学引
入课堂,指导一线教师开展“新诗进课堂”实验,组织编写了《诗意语
文学本》,进而发展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诗教实验”。
在不增课时、不择生源的前提下,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查有梁先生高度
评价实验成果,认为这是中华“诗教”的与时俱进,是在继承传统文化
精华基础上的创新。冯铁山2007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
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成为我的博士生。在读博的三年时间里,他以前
期的实验研究为基础,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直接以“诗意德育研
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展开了对诗教德育化问题深入而系统的研
究,把先前的实验与理论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层次和水平。选题不仅列入陕
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而且2009年成功申报并立项为
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国家项目。论文完成后,经过国内教育界、文
学界十余名著名专家的评审,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对该论文给予了高度评 价,一致认为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

作者简介

  冯铁山
1966年11月生,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人,教育学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宁波大学荣华学者;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广东中山纪中三鑫双语学校实验基地常务顾问。十余年一直致力于“新诗教”实验、诗意语文、诗意德育以及诗意教师形象塑造等系列课题研究,在《教育研究》、《思想战线》、《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各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5项,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对学校德育“诗意”问题的发问
一 富有民族特色的诗书教化传统怎么传承
二 规训式“祛魅”的德育如何“返魅”
三 德育是否存在“诗意”的形态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综述
一 馨园学校研究地点的选择
二 诗意栖居者与导引者的角色说明
三 已有研究的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一 有助于接续中华民族诗书教化的优良传统
二 有助于复活新感性的教育价值
三 有助于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论
四 有助于调整德育的实践着力点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与创新之处
一 主要发现
二 创新之处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需努力的方向
第一章 学校诗意德育问题的抉择与实验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咸淡水、榕树与咸淡水文化
一 馨园学校的人文背景、地理环境
二 馨园学校的校园风貌
第二节 馨园学校德育“问题”的凸显
一 馨园学校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 诗意德育“问题”的抉择
第三节 诗意德育的价值判断
一 精神相遇的活动
二 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三 诗意文化的价值判断
第四节 诗意德育的价值诉求
一 诗意精神培育的德育目标
二 诗意生命栖居的师生关系
三 诗意生命互助的德育过程
四 积极人格激扬的德育评价
第五节 诗意德育实验的基本过程
一 “新诗教实验”的前期探索
二 “诗意教师培养”的发展研究
三 “诗意德育实验”的深化研究
第二章 “诗意”的内涵与“诗意”德育溯源
第一节 关于“诗意”的各种“成见”
一 非理性的代名词
二 应然存在的理想梦境
三 不可认知的神秘感觉
四 抒情和浪漫结合的诗篇
五 形象化语言表达的意境
第二节 “诗意”的词源学诠释
一 汉语语境里词源学的诠释
二 英语语境里词源学的诠释
第三节 “诗意”内涵的语用学诠释
一 诗学的语用学分析
二 日常生活的语用学分析
三 哲学的语用学分析
第四节 中外文化中“诗意”现象的道德性凸显
一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理路
二 古希腊传统文化的理路
第五节 中外传统文化中德育“诗意”的历时超越及共时享用
一 美与善相统一的原则
二 德性与语言同构的原则
三 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章 诗意德育的研究起点及其基本内涵
第一节 诗意德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 诗意精神培育的指向
二 研究起始概念的缘起
三 诗意德育体系构建的确证
第二节 诗性智慧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 诗性智慧的基本内涵
二 诗性智慧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诗性智慧与人的诗意存在
一 人的存在与存在方式
二 理性的存在与诗意的存在
三 诗性智慧与人的诗意存在
第四节 诗性智慧与诗意德育
一 学生诗意德育个案研究
二 诗意德育学生个案分析
三 诗意德育发展诗性智慧与培育诗意精神
第五节 诗意德育内涵的初步揭示
一 德育的主体化
二 德育的生活化
三 德育的审美化
第四章 德育的诗意本质与德育的言语实践本体
第一节 德育的诗意本质
一 德育本质研究的理论样态
二 人的生成性本质与德育诗意的生成
三 德性的建构性与德育诗意的超越性
四 诗意属于德育的一种本质属性
第二节 诗意德育的本质
一 归真的德育本质
二 求善的德育本质
三 至美的德育本质
第三节 德育本体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一 德育本体论研究问题的回顾
二 德育本体论研究问题的反思
第四节 言语实践本体的坚守与诗意德育德性的提升
一 言语实践寻找“家”的灵魂
二 诗性语言言语实践的诗意生成
三 诗性汉语言语实践的德性升华
第五章 诗意言说的导引与诗意德育内容的构建
第一节 诗意言说的基本理念
一 言说和言说方式
二 诗意言说方式的导引
三 诗意言说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实施诗意言说的基本策略
一 自为的诗意言说
二 自在的诗意言说
第三节 诗意德育的内容构建
一 内容构建的基本理念
二 内容实施的基本策略
第六章 学校诗意德育的发生机制与基本效应
第一节 诗意德育的发生途径与运行结构
一 诗之“诗意”的发生机制
二 德育之“诗意”的发生机制
三 学校诗意德育的发生机制
四 诗意德育发生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诗意德育的基本效应
一 道德认知发展的导向功能
二 道德情感净化的陶冶功能
三 道德意志形成的润泽功能
四 道德行为产生的疏导功能
五 道德语言运用的典雅功能
第三节 诗意德育的现时价值
一 师生生命样态丰韵的人学价值
二 魅力德育模式建构的实践价值
三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学价值
四 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学价值
余论:诗意德育引领诗意人生
第一节 境界与诗意境界
第二节 诗意德育引领诗意境界
第三节 诗意德育圆融人性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章节摘录

  二 有助于复活新感性的教育价值  马尔库塞根据资本主义重规训、压抑的特点,分析人类的救赎之路在于通过审美道德去提升感性生命的质量。他把富有艺术的、审美特质的感性命名为新感性。所谓“新感性,表现着生命本能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它将在社会范围内孕育出充满生命的需求,以消除不公正和苦难;它将构织‘生活标准’向更高水平进化”①。新感性是对纯粹理性的否定,意味着人的发展可以通过艺术的、审美的途径去实现自由与幸福、感性与理性在更高的阶段和谐共荣,变纯粹理性的单维人为多维立体的健康人。诗意德育尊重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具有“诗人”般新感性的事实,力图恢复教育对象德育的主体性与德性发展的主动性,缩短德育与生活的距离,尤其极力避免“单维人”②发展的弊端,还原学生存在应有的文化状态;以培育诗意精神与积极人格和谐发展为目标,以他们的“原初创造力”③为基点;通过诗意言说的方式,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保持旺盛的想象力,具有诚挚的情感,保持独立个性,保持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充满幻想,充满热情,怀着诗意般的生活态度等,谋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和谐。这样,他们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够张扬好胜的风帆;他们在看待历史、当下乃至未来由于文化、经济、政治等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危机的时候,也能够养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以同体共生、和谐共荣的诗意意识,自觉锻造辨识与防止人类社会种族歧视、恐怖和仇杀而导致社会生态危机的诗意智慧,并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求知、做事之中去,主动超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利益主义”等外在物质层面的束缚,成为一个新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的整体人、诗意人。  三 有助于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论  本书以“诗意”作为中介解读德育的本质属性以及言语实践本体存在等理论问题,既有来自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持,也有来自德育对象自身的范畴支持,自然有助于对富有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论的梳理与建构。首先,从中介性的最基本要求看,诗意作为一种修饰方式,具有启迪、沟通、融合、凝聚等功能。无论是处理与其他德育模式的边界,还是融合诗学、哲学、德育学等学科的共性,均能自然地实现不同语域的逻辑整合。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诗意德育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好,我会好好读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