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第2卷)

出版时间:2013-3  出版社:朝克、李云兵、 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03出版)  
Tag标签:无  

书籍目录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第2卷南方卷上)》目录: 导论 第一章藏缅语族语言文字研究史 第二章壮侗语族语言研究史 第三章苗瑶语族语言文字研究史 第四章仡央语群语言研究史 第五章中国南亚语系语言文字研究史 第六章中国南岛语系语言研究史 后记 ……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第2卷南方卷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次臣彭措和克珠嘉措的《苯波文通二十七颂》(1989年四川民族出版社根据木刻版出版)、巴色仓的《词海入门》以及次臣嘉措的《英雄五字与神文四十字》等文法专著,则从文字本体研究人手,分析指出了吐蕃以前以苯教和象雄文化为基础的西藏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巴色仓的《词海入门·教法与文字起源》强调,在公元7世纪以前藏族就有人研究藏文的应用问题,这些工作首先是由苯教先祖辛饶完成的,开始他为后人创造出一亿多个文字,但因妖魔捣乱只剩下英雄五字,而这五个英雄字又衍生出神文四十字。辛饶祖师将其传授给精通文字的尤拉楚布,并主持举行360种语言的翻译工作,又在讲经结集的过程不断积累经验,制定元音规则和词汇、句式分类。这些著作甚至不承认藏语语法研究的第一学者是图弥·桑布扎。而是认为作为藏族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吐蕃大臣图弥·桑布扎赴印度学习《巴尔》、《尼多录》等当时印度很流行的八大语法著作,然后依照印度的天城体创造出楷体、草体藏文30字,但图弥藏文难以如实记录藏语,故又从苯教的幻化四十字中借用c、ch、j和zh、z、v六个字母,并造就新的文法著作;而吐蕃最后使用的文字和语言理论还是以神文四十字为基础创造出的30个藏文字。这里把图弥文字称之为“文法文字”(brda sprod yi ge),而其前存在和使用的文字被叫作“语词文字”(tshig sbyor yi ge)。这些著作甚至认为,在雅隆部落聂赤赞普以前,苯教徒根据宗教传播和翻译九乘教法的需要,已经编纂了象雄语一藏语合璧词典,达瑟大小邦文,象雄玛尔钦、玛尔琼,藏文楷体、草体等,它们本质上都是神文四十字,后来经过赤德松赞热巴巾时期佛教的发展,厘定藏语,才有了新旧文辞的区别。但在古代时期,佛教势力的强势地位和学术垄断,使得苯教学者的研究没有多少应用和推广的余地,赞布时代图弥创制藏文和文法的说法成为流行的观点。 2.古代藏语文法研究 作为藏文文法的开创大师,图弥的研究开拓了藏族语法和语音研究的新视野。尽管数千年前就有《苯教文通二十七颂》流行藏区的说法,但除了其作为文法系统的实际存在,人们对图弥以前就有文法和语音研究的说法并不太认可,甚至承认图弥以前通行有文字的学者们也认为语音学和语法学研究的开创应归功于图弥。

编辑推荐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第2卷):南方卷(套装共2册)》资料扎实,注意史论结合,在对中国南方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的同时,对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理论也作了论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第2卷):南方卷(套装共2册)》由朝克、李云兵等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史论(第2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