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寻道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康征  页数:456  

前言

  到成都没有几天,我就沉醉在一片安逸中了。遇到舒适的生活状态,他们会说:狗日的好安逸噢;遇到好吃的美食,吃上一口,他们也会评价:狗日的好安逸噢;遇到老朋友,他们也会很亲热地握手,感叹:狗日的好安逸噢。到处都是“安逸”声,安逸成为成都乃至四川的一个生活符号和一种生活状态抑或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这本书的起源来自我和四川的两位朋友的一次闲谈。在成都,我考察了几位画家的画室,也和几位画家朋友做了畅谈,我感悟到了成部的温柔与博大。相对丁北京这个大都市来说,这里有难得的清静。画家们过着闲适的日子,三朋两友聚集在一起,品品茶、摆摆龙门阵,真的好安逸噢。巴…蜀水不但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而且还滋养了道教和佛教。这里的画家多多少少都带有点仙气,他们的绘画轻松、散淡,富有生活气息,没有装腔作势的阵势,没有把绘画当作谋生和钻营的行当。绘画住他们这里,仿佛成了壶中岁月里的一缕茶香。所以,我在这本书里也没有把绘画当成绘画来诠释,我把绘画当成了成都人的一种生活,一种对安逸的理解。在成都暂居的日子里,我到过几个画家村,也去过成都外的地市,画家们的居所都是那么有生气,居室或画室周围是绿色的植物,很自然,很和谐又很优雅。我们谈的是茶,是生活、是艺术、是自然、是生态,而不是房子、车了、票予、位子,谈这些东西的时候,我顿时感到自己神圣,很艺术化,是在干一件正经事情。我曾经接待过一位台湾的朋友,她是初次来大陆,我问她感受,她说:“大陆已经没有艺术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和大陆的艺术家聚会,很多很多的话题都是房子和金钱,而不足艺术。于是,我沉默了。如果她还来大陆,我一定要带她到成都米走走。此时,我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老成都”了。

内容概要

  成都作为巴蜀文化的中心,在三星堆和金沙的相继发现之后,巴蜀文化的历史也推向了三千年前。随后的汉代画像砖、壁画等都展示了巴蜀的画风。到五代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很多画家都避于蜀中,这里成了当时的艺术中心,而以黄筌父子为首的画家,也成为中国的第一批皇家画师。到后来的张大千、陈子庄、蒋兆和、石鲁等更是展现了巴蜀这片神奇的土地的艺术风格。

作者简介

  康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美术评论家、画家。1964年11月,出生于山东鄄城。1986年毕业于山东菏泽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200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研究生班。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理论研究处研究员。出版有《走近张海》、《孙大石评传》、《为朋友写生》、《中国当代花鸟画10家评述》、《江文湛评传》、《中国当代人物画10家评述》等学术专著多部,近百万字。画集有《康征画荷》、《荷风醉舞》、《中国当代花鸟画名家·康征卷》、《中国当代名家·康征新作选》、《康征》等。散文集有《到康刘庄去》。

书籍目录

序安逸的成都彭先诚徐恒瑜刘朴吴结经沈道鸿张修竹秦天柱叶瑞琨蔡寅坤后记再说几句

章节摘录

  很多美术评论家在谈到沈道鸿绘画的时候忽略了他的速写成就,他那流畅准确的速写和一如铜版画似的创作手稿是他绘画创作的另一个侧面。他的速写非常精到,速写的本身已经是完整的作品了,线条的表现代表着生命的律动和形象的力度。他的速写实现了线条的审美价值,他的速写已经超越了记录和感受的意义,他是通过速写的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的。他的速写《朝圣人潮》就是一幅典型的、富有创造性的、完整的作品。在典型的意义上讲,不但人物是典型的,而且场景也是典型的,他为画面选择了一个具有动感和激情的场景,那就是在朝圣的路上,涌动的人群如潮,由近及远,参差排列,具体和概括,正面和侧面、背面,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孩子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而激烈的画面,而且富有张力感。我们一般认为,画家的速写是为创作服务的,他的速写和创作并没有太多的必然联系,甚至是各自独立的,他以不同的艺术方式实现着他的创作性设想。他的少年时代曾经狂热地喜爱过音乐与文学,中国的苏轼、李贺,西方的斯丹达尔、李斯特对他都产生过影响。这段时间正是他性格形成的时期,音乐的节奏感形成了他内心世界里永不磨灭的印记。当他的笔在纸上轻轻地滑动的时候,他顿时就感到一种无名的涌动发自内心,他的情绪在某种节奏中变得激动。在他的速写中,到处都有节奏带给人们的欣喜和震动,我们似乎听到了某种神秘的声音。我坚信这种声音和他激荡的情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另一种熏陶就是绘画,把他带进了一个形象的世界,他认识了米开朗琪罗、伦勃朗、罗丹,在走进大师们的艺术世界的同时,他在迷茫中也看清楚了自己的路。  在当代人物画家中,沈道鸿绘画技法的完备与高难度并不是一般画家可以比拟的,他在古典和现代两种题材之间走笔,他的绘画表现手段涵盖了速写、素描、水彩、油画等西方绘画的艺术因素,同时又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吸取了人物、山水、花鸟绘画的优良品格,尤其是对于中国书法的研究,更是能够站在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双向角度看彼此。在绘画的过程中,他的笔触所及,种种表现手段顺手拈来,心到笔到,最大程度地张扬了他的艺术表现力,纯熟的技法给他的绘画带来了一种随心所欲的轻松和潇洒。在技法方面,他太富了,用起来显得是那么的阔绰。中国文化的审美向来注重“形而上”,如果没有“形而下”为基础,“形而上”无异于空中楼阁了。失去了技法的支撑,绘画永远也难以达到“尽精微,致广大”的艺术境界。

编辑推荐

  这里的水土是非常适合画家这个群体生活的,生活成就了画家,画家的作品反映生活,生活和艺术成为人生的两个侧面。朴实、纯真、坚毅、诚恳……  我为什么还要写一本这样的书,因为我从这些四川画家的作品中看到了他们对艺术的真心,看到了他们身上的一种善良与亲切,我要为这种善良与亲切唱歌。  ——康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蜀寻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