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出版时间:2004-5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余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浙江海盐人。在文革中读完小学和中学,此后从事过五年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3卷、中短篇小说集6卷、随笔集3卷。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和日文等国外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2年)、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

书籍目录

中文版自序韩文版自序日文版自序英文版自序活着

章节摘录

这位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我,躺在树叶和草丛中间,睡了有两个小时。其间有几只蚂蚁爬到了我的腿上,我沉睡中的手指依然准确地将它们弹走。后来仿佛是来到了水边,一位老人撑着竹筏在远处响亮地吆喝。我从睡梦里挣脱而出,吆喝声在现实里清晰地传来,我起身后,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正在开导一头老牛。犁田的老牛或许已经深感疲倦,它低头伫立在那里,后面赤裸着脊背扶犁的老人,对老牛的消极态度似乎不满,我听到他嗓音响亮地对牛说道:“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只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疲倦的老牛听到老人的吆喝后,仿佛知错般的抬起了头,拉着犁往前走去。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随后,我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日的歌谣,先是依依呀啦呀唱出长长的引子,接着出现两句歌词——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因为路途遥远,不愿去做皇帝的女婿。老人的自鸣得意让我失声而笑。可能是牛放慢了脚步,老人又吆喝起来:“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老人扶住犁站下来,他将我上下打量一番后问:“你是城里人吧?”“是的。”我点点头。老人得意起来,“我一眼就看出来了。”我说:“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老人回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可你刚才叫了几个名字?”“噢——”老人高兴地笑起来,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当我凑过去时,他欲说又止,他看到牛正抬着头,就训斥它:“你别偷听,把头低下。”……

媒体关注与评论

意大利报章称赞《活着》中国作家余华以其长篇小说《活着》荣获本年度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后,意大利的一些重要报纸纷纷予以报道和称赞。《解放报》以《永远(活着)》为题说:“荣获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的中国作家、38岁的余华撰写了一部感人的书——《活着》。书中主人公福贵在自己的生命陪伴下过着日子,作者把他的经历和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相互融合在一起。”《团结报》则以《余华的(活着)》为题说:“中国再次距离我们很近”,文章还称赞格林扎纳·卡佛奖“有资格被认为是一个‘诚实的’文学奖,因为它基本不受出版市场的制约。该奖是通过文学家、评论家和在校的学生两套体系的评判来保证其透明度的。学生评委是从意大利全国以及布鲁塞尔、萨拉曼卡、纽约、巴黎和莫斯科等城市的17所中学挑选出来的。这总共220名学生评委代表着似乎越来越疏远阅读的年轻人的世界……”据该报报道,今年通过初评选出的候选人有意大利作家和外国作家各三人,在第二阶段学生评判团的投票后产生了两位最后的大奖得主:中国的余华获156票,意大利的达尼埃尔·德尔朱迪切获98票

编辑推荐

《活着》畅销十余年,中国当代文坛畅销小说一大奇迹!获奖无数,余华迄今为止无法超越的最高峰!《活着》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4 年),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2002)年。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与《许三观卖血记》一起,入选中国面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由张艺谋导演改编的同名电影,曾获1994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1992年春节后,我在北京一间只有八平米的平房里开始写作《活着》,秋天的时候在上海华东师大招待所的一个房间里修改定稿。最初的时候我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作福贵的一生,可是困难重重,我的写作难以为继;有一天我突然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让福贵出来讲述自己的生活,于是奇迹出现了,同样的构思,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后竟然没有任何阻挡,我十分顺利地写完了《活着》。——余华“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余华 这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这部小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0 年);并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活着》荣获台湾《中国时报》、香港《博益》好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是文学爱好者的收藏极品!余华让我们见到了什么是最惊心动魄的叙述。“活着”,不管是屈辱还是风光;“活着”,不管是甜蜜还是酸楚;“活着”,不管愿不愿意,喜不喜欢,都得活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活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书的内容就不用说了,相信大家也是慕名而来的。印刷质量很好,正版的。
  •   一下午哭着看完了这本书。于别人眼中,徐家人经历了中国社会底层人民从解放前到改革开放前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种种苦难;而富贵感受到的却是贫苦生活中一家人相依相伴的幸福。中国劳苦大众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尽显其中。让人真正懂得活着的意义: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本书买了很久才拿出来看的。不过对书本还是很满意的,买时的价格还是很便宜的,纸质、印刷也属中上乘。倒是没有想过封面设计功利与否的问题,个人觉得不是特别追求完美的人,内容值得阅读就可以了,封面好坏不会对我有所影响。
  •   吃饭前看的,吃饭后看完了。6点看到10点,看完的时候,我喝了4両白酒,我想把自己灌醉,在卓越买了300多本书,唯独这本,活着,让我留下了眼泪,我并不是个伤感的人,里面的福贵,让我很有感触,从放荡不羁的少年,到郁郁寡闻的老年,他的变化,是读者有目共睹的,我为他的年少轻狂产生憎恶,却又对他的孤独一人感到悲伤,感觉这就是人生,是生活,从喜怒哀乐,年少轻狂,到伤心欲绝,生死离别,唯有经历过,才知道什么叫活着,能让自己感受到真实!希望喜欢的朋友加我,我们一起讨论活着,这个既深奥又肤浅的词语
  •   我看到前面有人说书的印刷质量很好,是正版。不过我收到的这版纸张质量很差,比较粗糙,有些发黑发黄。不过买这本书的目的是冲着内容去的,也不是为了正版收藏什么的,所以就算了。总体来说还行吧,不过是我在卓越买这么多书以来质量最不好的一本。
  •   通过朋友介绍,我买了(活着),虽然我才学了不到两年汉语,但我读这本书以后感觉非常好的一本书,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这个人本来很悲观,自备,怕难。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渐渐地改变了。再声谢谢我的朋友,谢谢余华。
  •   余华很喜欢"百年孤独",他也同样具备了马尔克斯高超的叙事能力,的确是像围着火炉听祖母讲那过去的故事,不同的是,“活着”讲述的是一位饱经磨难的中国农民的故事。作者的创作态度非常诚恳,使得这本书有着难以匹敌的动人色彩。荒谬疯狂的年代,活着是唯一能做的事。
  •   人在失去了除生命以外所有的一切后唯一的念想:能活着就行。苦难何时休啊!!!
  •   大一的时候,借了同学的《兄弟》,被余华征服了,不知道他是怎么写出来这样的作品的,后来听说电影《活着》是禁片,于是买书看,更比《兄弟》值得看,我们活着,民族的精神,对人生是个鼓励~~~
  •   福贵的一声,不需要别人去评价,只有他自己才懂得自己是否幸福。
  •   书的内容就不多赞美了!装帧也很好!纸质摸着很舒服~~~还送个很好的书签~~总之,才9块钱就能买到这么好的书,真的是太值啦!!!
  •   应该还行吧,帮同学买的。
  •   自己没看,质量一般吧,速度还挺快
  •   看完了,書沒有什麼損壞,很好
  •   几年前看的,现在偶尔翻出来看,依旧是那么感人!
  •   我看书很挑剔但是这本津津有味,
  •   又看了还想看的冲动,看似轻松的文字却能品读到活着的不易,书的质量也很好,值得收藏
  •   看完后感觉有些麻木了,与电影有差别,各有千秋
  •   既便宜又好看 非常好 值得购买
  •   好书。值得收藏。余华的兄弟很早就看过,这本也是听人推荐再到亚马逊看到就买了的。
  •   很期待。很多人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