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文集

出版社:易中天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05出版)  

前言

本卷所收之《品三国》(下),初版于2007年3月。收入前一卷的《品三国》(上),则初版于2006年7月。上下两册,时间差了八个月,难免要被批评为“故意炒作”或者“别有用心”。其实,事情完全不是这样。下册出得晚,是因为出上册的时候,下册还没有写出来。不能等到全部完稿再一齐出,则是被盗版集团逼的。    我在前一卷的前言说过,我上“百家讲坛”,原本没有思想准备。栏目组的同仁,同样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在2005年,已经有了《汉代风云人物》的意外成功。但是,2006年播出《品三国》的时候,大家心里还是忐忑。实话实说,我们估计到它会火,也希望它能火。至于火到什么程度,甚至能不能火,都只能听天由命。《品三国》(上)刚一出版就创了纪录,成为当年的“头号畅销书”,就更是没人能够想到。    想不到是当然的。实际上,2006年5月22日,《品三国》(上)的专有出版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无标底招标”时,大多数出版社的态度都很谨慎,只有上海文艺出版社报出了“首印55万册”的“天文数字”。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们疯了”。事后,各大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对媒体发表的谈话,也都认为风险极大,很可能“赔定了”。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总编辑郏宗培和责任编辑赵南荣,压力其实不小。    然而盗版集团的反应却异常迅速。梅地亚招标的消息发布不到一周,各式各样假冒上海文艺出版社名义的《易中天品三国》,便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这些书,甚至称不上是“盗版”。因为“正版”还没出,书稿还在我的电脑里,就连责任编辑都还没看到,如何“盗”?办法有两种。一种,是把“百家讲坛”节目的字幕抄下来,做成一本书。这个多少还有点靠谱,因为那些话总归是我说的。另一种,则是干脆盗印一本别人写的书,包上伪造的《易中天品三国》封面,忽悠读者。    这就是地地道道的坑蒙拐骗了。其实就连第一种做法,也损害了读者的权益。因为讲稿与书稿,并不完全一样。书稿的内容,要丰富得多。文字,也要严谨、规范得多。何况像他们这样出书,会经过一二三审吗?不会吧!会有责任编辑和责任校对吗?也不会吧!这些都没有,图书的质量,谁来保证?    显然,任何一个负责任的作者,任何一家负责任的出版社,都无法容忍这种欺诈和坑害行为。但是打击盗版和伪造,又非我们所能。唯一的办法,是尽快印出正版书。这就不能再等下册书稿了,只能先出上册,后出下册。    实际上,这样做是有风险的。风险之一,是下册出版时,读者的热乎劲已经过去。结果是上册畅销,下册少有人买。或者大家以为《品三国》就只有一本,不知道还有下册。结果是上册卖得多,下册卖得少。事实证明,这个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何况尽快出书,本身就有问题。什么问题?萝卜快了不洗泥,粗糙之处难免,错漏之处也难免。本书后来被人诟病,甚至找茬,这是原因之一。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反复想过,这个时候,如果还慢条斯理、字斟句酌地写出全稿,然后再从容不迫、精雕细琢地出版全书,盗版集团的假冒伪劣产品,就会铺天盖地占领所有市场,不知多少读者会被他们误导、坑害。这,岂非更不负责?    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先把上册印出来。    事实证明,这个决策完全正确。《品三国》(上)正版还没印出,上海文艺出版社接到的定单就达60万册之多,超过了他们投标时承诺的55万册。一个月以后重印,就翻了一倍,印到110万册。最后,上下两本累计发行四百多万册。这样大的数量,如果都对盗版集团拱手相让,则受害的读者,被欺骗的读者,真不知有多少!因此,我想请批评者设身处地想一想,遇到这种情况,换了你,会怎么做?    何况本书的“硬伤”,也并不像某些人宣称的那么严重那么多。许多错漏,经唐让之先生和读者指出,已经改正。收人文集前,又请金文明先生审看。相信那些无心之过,都能得到纠正。如果还有不足之处,那就实在是水平有限,跟态度无关。当然,我会在文集的总后记中,对所有读者致歉和致谢。    盗版集团,却仍然是防不胜防。几乎我所有的著作,都有盗版,还都像模像样。比方说,由于柳斌杰署长现场办公,《帝国的终结》一书封底,印上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专案保护图书·严禁盗版”的字样,盗版书居然也照印不误,你说有多猖狂。    不过,最让人忍无可忍的,是“伪书”。    伪书也有两种。一种是盗印别人写的书,把作者换成我的名字。这是侵犯另一位作者的著作权,同时又要我来承担罪名。曾经有一位被侵权的作者写信给我,问我为什么不管,我只有哭笑不得。盗版集团,可谓“明明看得见(贩卖盗版书),就是摸不着(不知谁印的)”,我上哪找他们去?再说了,政府都没管了的事,我管得了吗?    另一种,则是找几个“枪手”,胡乱整几本书,然后说是我写的。出版社,自然是上海文艺;责任编辑,自然是赵南荣。书号、定价、版权页、条形码,包括“CCTV10百家讲坛”的标志,都一应俱全。不熟悉情况的读者,当然信以为真。曾经有读者在我演讲时发言,说我不赞成你“品《红楼梦》”中对佛教的观点。我只好告诉他,我从未写过这本书,你上盗版集团的当了。这位读者听完,居然还将信将疑,自言自语说,不像呀!唉,假作真时真亦假,你让我说什么?    这两种伪书,市场上都有。我自己手头,除别人写的或枪手写的《易中天品三国》外,还有所谓“易中天著”之《先秦风云人物》、《品明朝》、《品纪晓岚》、《品水浒传》、《品红楼梦》和《品中华文学》等。这当然只是部分,我没能收全,也收不全。就连这为数不多的“藏品”,也是有心人帮我收集的。现在我把这部分伪书的封面,也放在卷首,算是说明和抗议,也算是“纪念”。    2010年12月3日初稿    2011年3月23日改定

书籍目录

防不胜防品三国(下)    第三部  三国鼎立第二十五集  半途而废第二十六集  得寸进尺第二十七集  进退失据第二十八集  借刀杀人第二十九集  命案真相第三 十 集  夺嫡之争第三十一集  乘虚而入第三十二集  蜜月阴谋第三十三集  白衣渡江第三十四集  败走麦城第三十五集  獍亭遗恨第三十六集  永安托孤    第四部  重归一统第三十七集  非常君臣第三十八集  难容水火第三十九集  痛失臂膀第四 十 集  祸起萧墙第四十一集  以攻为守第四十二集  无力回天第四十三集  风云际会第四十四集  坐断东南第四十五集  情天恨海第四十六集  冷暖人生第四十七集  逆流而上第四十八集  殊途同归结束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后记

章节摘录

正当曹操在政治上步步为营一路逼进时,他最亲密的战友荀彧却唱起了反调,并且神秘地去世。这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谣言四起,正史的记载又含糊其辞,讳莫如深。那么,在这一事件的背后,究竞隐藏着什么?荀彧为什么会和曹操决裂?与此相关的曹操封公建国,又意味着什么呢?    上一集我们讲到,董昭等人在朝廷中大造舆论,主张曹操进爵国公时,曾经私下里征求荀彧的意见,结果碰了钉子。其实,董昭他们这样做,意思很明显,就是不但希望荀彧支持,而且希望荀彧挑头来做这件事情。因为荀彧出身东汉名门,名气和影响都大。而且,从建安元年曹操迎奉天子到许县以后,荀彧就一直担任尚书令一职(先代理,后实任),而且“常居中持重”。尚书令,就是宫廷秘书长。东汉政归尚书,尚书令就成为总揽朝政的首脑人物,相当于不是丞相的丞相。当然,汉献帝那个朝廷,是被曹操架空了的。曹操本人,也在建安十三年恢复丞相职位后亲任其职,所以不能说荀彧就是“不是丞相的丞相”。不过,曹操是经常要外出行军打仗的。即便回师,也住在邺城,不在许县。朝廷里的日常事务,就交给荀彧了,由荀彧帮他看住朝廷,看住皇帝。所谓“居中持重”,就是这个意思(居中,就是在朝廷做官;持重,就是承担重任)。    荀彧不但帮曹操看家护院,而且帮曹操出谋划策。曹操在外面打仗,有了问题,总要写信回去问荀彧,荀彧也总能给予协助和支持,想出办法,做出决定。起到的作用,和随军的郭嘉、贾诩一样。也就是说,荀彧对于曹操,是萧何兼张良。由这样一个人领衔提出封公建国的议案,较之董昭,分量显然要重得多,身份也合适得多。    但是荀彧反对。尽管从“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的语气上看,荀彧这话是对董昭等人说的。但以他之聪明睿智,不会不知道封公建国这事,表面上是董昭的建议,实际上是曹操的心意。董昭等人的“密以咨或”,也实际上是代替曹操来打探,所以他这话其实是说给曹操听的。但为了留有余地,他装作不知道这是曹操的意思,希望曹操听了这话以后能就坡下驴,阻止董昭他们的行动。然而曹操早就铁了心,哪里肯听?结果不但深感失望,而且大为光火,《荀彧传》的说法是“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曹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正好这时要南征孙权,曹操就上表朝廷,要荀彧到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劳军,趁机把荀彧扣在军中,以侍中兼光禄大夫的身份“参丞相军事”,实际上是免掉了他尚书令的职务。荀彧随军来到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就病倒了。不久,神秘地去世,享年五十。    荀彧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忧郁而死,一种是被迫自杀。前一种见于《三国志》荀彧本传,说法是“以忧薨”(薨音轰)。后一种见于荀彧本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说是曹操送给荀彧一个食盒,荀彧打开一看,里面是空的,于是服毒自杀。这事当时就闹得沸沸扬扬,谣言四起。荀彧本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说,荀彧死后,有人从寿春逃出去报告孙权,说曹操要荀彧谋杀伏皇后,荀彧不肯,就自杀了。    这当然是谣言。但我们也很想知道,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和曹操为什么最后会闹到这个地步?在史家讳莫如深的故事背后,又究竟隐藏着什么?    先说《献帝春秋》的故事。这故事说,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车骑将军董承因“衣带诏”一案被杀,伏皇后便给她的父亲屯骑校尉伏完写信,说曹操杀了董承,皇上十分怨恨。伏完收到这封信,就拿给荀彧看。荀彧看了很反感,却又一直不说。后来这封信落到了曹操手里——据说是伏完的小舅子樊普密封了交给曹操的,萄或就紧张了,从许县跑到邺城,向曹操提出嫁女儿给皇帝的建议。曹操说,宫中有皇后呀!小女怎么能够配皇上?再说了,曹某位居丞相,靠的是战功,难道还要靠裙带关系吗?荀彧说,伏皇后没有儿子,又本性凶残,内心邪恶。她在给伏完的信中恶毒攻击丞相,话说得很难听,可以因此废了她!曹操说,有这事吗?足下怎么不早说?荀彧假装大吃一惊的样子说,早就说过了呀!曹操说,这么大的事,我还会忘记?荀彧又假装大吃一惊的样子说,真的没说过吗?啊,啊,想起来了!当时明公不是在官渡和袁绍作战吗?荀彧担心增加明公的后顾之忧,就没有讲。曹操又问,官渡之战后怎么不讲?荀彧没有话说,只好连连认错谢罪。结果“太祖以此恨或”。    这故事一看就是假的。裴松之就说“虽在庸人,犹不至此”,何况是荀彧?再说了,董承“衣带诏”一案事在建安五年正月,伏皇后被杀则在建安十九年十一月。两件事间隔将近十五年,一封信怎么可能瞒那么久?荀彧去世于建安十七年底,他什么时候去和曹操说这件事?至少也在该年十月曹操南征孙权之前。那么,曹操又为什么要过两年才杀伏皇后?其实,不但荀彧这故事是假,就连董承“衣带诏”案和伏皇后书信案,都很可疑。“衣带诏”一案的可疑,我在《青梅煮酒》一集已经讲过;伏皇后一案的可疑,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也有分析。为了说清楚道理,我们还得把这故事讲一遍。    据《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十一月,伏皇后十四年前给她父亲屯骑校尉伏完写信一案东窗事发,皇后被废并被处死,她的兄弟也被诛杀。事情的经过,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曹瞒传》说,当时曹操派接替荀彧担任尚书令的华歆(歆音新)带兵去抓皇后,皇后关了门,躲在墙壁里。华歆劈开门,砸破墙壁,一把将皇后拖了出来。这时,皇帝正和御史大夫郗虑坐在一起。皇后披头散发光着脚走过,拉着皇帝的手说,就不能救救我么?皇帝说,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性命什么时候结束。又对郗虑说,郗公,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么?郗虑怎么说书上没写,大约是形同木偶吧!    这故事后来被载人《后汉书·伏皇后纪》,而且常常被用来证明曹操之犯上作乱,华歆之为虎作伥,郗虑之没心没肺。然而吕思勉先生却指出,“一望而知其是附会之谈”。吕先生还特别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这事后来载人了《后汉书》,就信以为真。这话是对的,《后汉书》靠不住的地方多了!何况《后汉书》之所本,又是原本就很靠不住的《曹瞒传》!    当然,伏皇后被废被杀,总是真的。不过事情的起因,却很可疑。吕先生的意思,是这事一定另有原因。吕先生说,但凡做大事的人,总会有人说好,有人说坏,根本就不可能人人都说好。所以,做大事的人,都是把毁誉置之度外的。何况曹操又岂是在乎别人说三道四的人。如果因为别人写了一封辱骂他的信,就要杀人,那真不知道要杀多少才够。因此,此案一定另有政治上的阴谋,只不过真相已不传于世了。    吕先生这番话,我认为十分在理。我的看法,是这件事的背后不但另有原因,而且很可能是一个天大的阴谋,否则不会动到皇后头上。谁都知道,皇后位居中宫,母仪天下,哪里是可以随便废的?更不用说随便杀了。就算要废要杀,那也是皇帝的权力,岂能由丞相来代行其事?何况皇后并没有罪,她只不过转述了皇帝的话。皇帝说丞相的坏话,却由丞相替皇帝来处置皇后,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有人说,这正好证明了献帝是傀儡,曹操太猖狂。这话也似是而非。献帝窝囊不假,曹操猖狂是实,但窗户纸并没有捅破,面子还是维护着的。建安十九年的曹操,和皇帝的关系确实已经非常微妙,但绝没有到公开翻脸的程度。这年三月,皇帝还刚刚给了他“位在诸侯王上”的待遇;以后,也还有用得着这个傀儡皇帝的地方,曹操怎么会连假仁假义的样子都不装了?不管怎么说,越俎代庖替皇帝废皇后,总归是不给皇帝面子,在别人看来也是欺人太甚。这个利害,曹操不可能不知道。    因此,这件事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背后有一个天大的阴谋。这个阴谋是冲着曹操来的,皇后卷入了其中,或者必须借皇后的一颗人头才能杀一做百。正因为阴谋太大,甚至皇帝本人也参与其中,他才忍气吞声,唯唯诺诺任由曹操大施暴虐。也正因为阴谋太大,谁都不能公开说出来,这才胡乱找了一个小岔子来做掩饰。我甚至怀疑皇后根本就没写什么信,这封信是曹操捏造的,用来陷害皇后的。反正伏完在建安十四年已经去世,死无对证。皇帝自己心虚,不敢公开证诬,只好眼睁睁看着那伏皇后变成冤魂。可怜一个弱女子,就这样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某些臭男人的替罪羊。P26-30

后记

匆匆忙忙一年多,书稿终于完成。话没说完,也说不完。能说的还是那句老话:表扬批评,都很欢迎;知我罪我,一任诸君!    易中天    2007年3月8日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易中天文集》第十三卷《品三国下》,告诉你:三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面目呢?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