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伤科学

出版时间:1985-12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岑泽波 著  页数:257  
Tag标签:无  

前言

  由国家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从初版迄今已历二十余年。其间曾进行了几次修改再版,对系统整理中医药理论、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中医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原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并适应当前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  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根据新修订的中医、中药、针灸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各学科编审小组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地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在各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一九八二年四月卫生部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综合了各地中医院校教学人员的意见;力求使这套新教材保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方面,都从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出发,注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有与本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同时又尽量减少了各学科间教材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脱节。通过全体编写人员的努力和全国中医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陆续编写完毕。  本套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三十二门。其中除少数教材是初次编写者外,多数是在原教材,特别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充实、修改而编写成的。所以这套新教材也包含着前几版教材编写者的劳动成果在内。  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专门人才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必须不断地予以锤炼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医药教学人员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为进一步修订作准备,使之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的高等中医药教学用书,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

内容概要

  《中医伤科学(供中医专业用)》共计八章。概述中医伤科发展简史、损伤的分类和病因病机、辩证、治法;并讲解骨折、脱位、伤筋、损伤内证等,基本上概括了中医伤科学的专业范围。

书籍目录

1 伤科学发展简史2 损伤的分类和病因病机2.1 损伤的分类2.2 损伤的病因2.3 损伤的病机3 辨证3.1 望诊3.2 问诊3.3 闻诊3.4 切诊4 治法4.1 内治法4.2 外治法[附]全身各部练功姿式举例5 骨折5.1 骨折概论5.1.1 病因病理5.l.2 分类5.1.3 诊断要点5.1.4 骨折的并发症5.1.5 骨折的愈合过程5.1.6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5.1.7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5.1.8 骨折的急救5.1.9 骨折的治疗5.1.10 骨折畸形愈合、迟缓愈合、不愈合的处理原则[附]全身主要骨胳古今名称对照表5.2 上肢骨折5.2.1 锁骨骨折5.2.2 肱骨外科颈骨折5.2.3 肱骨干骨折5.2.4 肱骨髁上骨折5.2.5 肱骨外髁骨折5.2.6 肱骨内上髁骨折5.2.7 尺骨鹰嘴骨折5.2.8 桡骨头骨折5.2.9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5.2.10 桡、尺骨干双骨折5.2.11 桡、尺骨干单骨折5.2.12 桡骨下L/3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5.2.13 桡骨下端骨折5.2.14 腕舟骨骨折5.2.15 掌骨骨折5.2.16 指骨骨折5.3 下肢骨折5.3.l 股骨颈骨折5.3.2 股骨转子间骨折5.3.3 股骨干骨折5.3.4 股骨髁上骨折5.3.5 股骨髁间骨折5.3.6 髌骨骨折5.3.7 胫骨髁骨折5.3.8 胫腓骨干骨折5.3.9 踝部骨折脱位5.3.10 距骨骨折5.3.11 跟骨骨折5.3.12 跖骨骨折5.3.13 趾骨骨折5.4 躯干骨折5.4.1 胸骨骨折5.4.2 肋骨骨折5.4.3 脊柱骨折和脱位5.4.4 外伤性截瘫5.4.5 骨盆骨折6 脱位6.1 概论6.1.l 病因病理6.1.2 分类6.1.3 诊断要点6.1.4 脱位的并发症6.1.5 辨证论治6.2 颞颌关节脱位6.3 肩关节脱位6.4 肘关节脱位6.5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6.6 月骨脱位6.7 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脱位6.8 髋关节脱位6.9 髌骨脱位6.10 膝关节脱位6.11 跖跗关节脱位6.12 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脱位7 伤筋7.l 伤筋概论7.1.1 病因病理7.1.2 分类7.1.3 诊断要点7.1.4 伤筋的并发症7.1.5 辨证论治7.2 颈部伤筋7.2.l颈部扭挫伤7.2.2 失枕7.2.3 颈椎病7.3 肩部伤筋7.3.1 肩部扭挫伤7.3.2 肩关节周围炎7.3.3 冈上肌腱炎7.4 肘部伤筋7.4.1 肘部扭挫伤7.4.2 肱骨外上髁炎7.5 腕部伤筋7.5.l腕部扭挫伤7.5.2 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7.5.3 腕三角软骨损伤7.5.4 腱鞘囊肿7.5.5 桡骨茎突腱鞘炎7.5.6 腕管综合征7.6 手指伤筋7.6.l指间关节扭挫伤7.6.2 伸指、屈指肌腱断裂7.6.3 屈指肌腱腱鞘炎7.7 髋部伤筋7.7.1 髋部扭挫伤7.7.2 股骨头骨骺炎7.8 膝部伤筋7.8.1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7.8.2 半月板损伤7.8.3 膝交叉韧带损伤7.8.4 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7.8.5 胫骨结节骨骺炎7.8.6 髌骨劳损7.9 足踝部伤筋7.9.1 踝关节扭挫伤7.9.2 跟腱损伤7.9.3 跟部滑囊炎7.9.4 跟痛症7.9.5 跖管综合征7.9.6 鼹外翻7.9.7 平足症7.10 腰部伤筋7.l0.1 腰部扭挫伤7.10.2 腰部劳损7.10.3 腰椎间盘突出症7.10.4 梨状肌综合征7.10.5 腰椎椎管狭窄症8 损伤内证8.1 损伤出血8.2 损伤疼痛8.3 伤后发热8.4 损伤昏厥8.5 损伤口渴8.6 损伤呕吐8.7 伤后癃闭8.8 伤后便秘8.9 损伤腹胀8.10 损伤喘咳8.11 痿软麻木8.12 耳目失聪8.13 伤后健忘8.14 心烦不寐8.15 损伤眩晕9附方索引

章节摘录

  晋代葛洪著《肘后救卒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口内整复方法,“令人两手牵其颐已,暂推之,急出大指,或咋伤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颞颌关节脱位整复方法,直至现在还普遍沿用。他还首先记载了使用夹板(竹简)固定骨折,指出固定后患肢勿令转动,避免骨折重新移位,同时夹缚松紧要适宜。他论述了对开放创口早期处理的重要性,对外伤性肠断裂,采用桑皮线进行肠缝合。他还记载了烧灼止血法,并首创了以口对口吹气法抢救卒死病人的复苏术。  南北朝时期,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公元483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书,对金疮和痈疽的诊治有较详尽的论述。收载的治疗金疮跌仆方计有34首之多。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探求诸病之源、九候之要,载例证候1720条,为我国第一部病理专书,该书已将伤科病列为专章,其中有“金疮病诸候”二十三论,“腕伤病诸候”九论,对骨折创伤及其并发症的病源和证候有较深入的论述,对骨折的处理提出了很多合理的治疗方法。该书对破伤风的症状描写得非常透彻,并指出这是创伤后的并发症。《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候》和《金疮伤筋断骨候》记载了循环障碍、神经麻痹、运动障碍的症状,还指出软组织断裂伤、关节开放性损伤必须在受伤后立即进行缝合,折断的骨胳亦可用线缝合固定,这是有关骨折治疗施行内固定的最早记载。《金疮成痈肿候》强调伤口缝合须按一定的技术操作,“缝亦有法,当次阴阳,上下逆顺,急缓相望,阳者附阴,阴者附阳,腠理皮脉,复令复常。”也即要求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层次对齐,松紧适宜地缝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伤科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书很好的,面上有点不好
  •   中医伤科学(供中医专业用)
  •   学中医必备教程 经典5版
  •   传统课本,值得购买
  •   非常满意 书的质量非常好
  •   值得购买!!好书!
  •   书是正版,价格公道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