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之现代观

出版时间:2006-1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陈伯海  页数:46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近年来,有关中西诗学对话的话题相当热门,学界人士就其必要性、可能性、发展方向、选择途径等展开多方面论述,发表了不少好的意见,但实际对话的成绩仍不显著。为解决这一研究障碍,特编辑此书。全书分上中下三编:情志篇、境象篇和言辞体式篇。  古老的中国文明,就其精神生活的层面而言,经常焕发出一种诗性智慧的光辉,其突出的标志便在于对生命理念的强调和发扬。如以天地万物为一气化生,视大化流行为生生不息,在价值观念上“重生”、“厚生”,乃至将天人及人际间的组合秩序归结为生命和谐等,虽处处带有古代中国宗法式农业社会的烙印,而透过其历史的外衣,仍可窥见内里深藏着的人性本真。这或许是华夏文明历经久远而迄未丧失其动人魅力的重要原因。  作为传统诗性智慧的结晶,中国诗学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深处,不仅积累丰厚,特色鲜明,亦且自成统系,足具精义。清除其历史的杂质,抉发其思想的精微,在现代语境下予以新的阐释,是完全有可能为人类诗学的未来发展作出其重大贡献的。然则,什么是中国诗学的主导精神呢?据我看来,也就在于它从民族文化母胎里吸取得来的生命本位意识。正是这种生命意识,贯串着它的整个机体,支撑起它的逻辑构架,渗透到它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它独特的民族风采和全人类意义,值得我们仔细探讨。近年来,一些学者已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但还有深入的余地。本书尝试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开拓,先就一些基本范畴和命题中蕴含的核心理念稍加提挈。

作者简介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后记
这本书稿的酝酿有很长时间了。记得是二十年前,在一次古文论学会的年会上,我作了个发言,建议古文论的研究当从特定的理论范畴和命题入手,通过解析一系列带有关节性的范畴和命题,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便可进而把握文论的整体性逻辑结构,且亦不至于丢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一建议受到王运熙先生首肯,他鼓励我从事此项研究,但当时正忙于其他一些任务,萌发的一点观感只能暂时封存。
一晃眼七、八年过去,原先在手的几项课题大致告一段落,我开始认真考虑下一步工作,有了以此为新的突破点的构想。古文论范围太大,个人比较熟悉的是诗歌理论批评,于是决定搞中国诗学,在94年5月间写下第一个研究提纲,随后于95、96年间两次修订并给予细化。就在这逐渐深入思考和准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于历史资料的掌握上还有不少脱略的环节,影响到对诗学传统的整体观照,遂又产生先梳理一下诗学史的演进脉络的想法。恰好此时我应聘于上海师大人文学院任兼职教授,帮着组织一些大型课题,便提出搞多卷本《中国诗学史》的设想,得到了积极的回应。《中国诗学史》于“九五”期间在上海市社科规划办立项,共七卷,每卷都由熟悉这部分内容的专家学者执笔,本人主要承担二万字的总纲。这个总纲原是为统一全书的基本思路、协调各卷之间的衔接关系而立,其中对诗学观念的历史流变有一个总体的考察,后作为全书总论发表出来了。为写好总纲,逼着我翻阅了大量资料,更与各卷撰写人反复商讨,前后花费近一年时间,算是对诗学史的脉络有了较清晰的印象。而后在各卷编写与通稿的过程中,还经常接触一些新问题,不断加深着自己的理解。
正当《中国诗学史》紧锣密鼓地撰写进程之中,90年代后期的文论界开展了一场有关“古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学术争鸣,且很快走向白热化的思想交锋,这个提法甚至被一些人斥之为“伪命题”。我因忙于手头的事务,开初并未置意,争辩激烈后方引起关注。通观各家意见,除“现代转换”一语由于不同解说而造成歧义,加上一部分人对以往那种庸俗化和实用功利化的“古为今用”抱有反感外,这场讨论确也暴露出当前学界在如何对待思想文化传统上的不同认识,最核心的一条便是传统要不要推陈出新的问题。我是主张推陈出新的,所以在原则上赞同“现代转换”,而且我认为这不是什么新奇的口号。海外学者如林毓生教授,早在80年代之初即已提出“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的命题;美籍华裔学者成中英教授87年来沪讲学,亦曾以“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作演讲题目。虽然对他们的具体阐述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意见,却从未听得哲学界和思想文化界人士就他们的话题大加讨伐,为什么到古文论领域就容不得“现代转换”呢?怀着这一困惑的心情,我也尝试撰写过一两篇文章参与讨论,但并不打算胶执于口舌之争。我想,在讲清道理之后,重要的是从事实践。如能切切实实地拿出一批成果,就传统文论中的某些专题进行合理的现代阐释,使传统的精义得以与现代意识相会通,传统存活于当代得到证实,则许多不必要的误解、猜疑和成见当会消解,而人们始能更平心静气因亦更深入细致地来对问题的实质加以探讨和评估,学术思想的进展也才有指望。这件事坚定了我投入中国诗学研究的决心,我感到此项研究的意义已不限于诗学本身,它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未来命运的理解,也涉及中国新文化的建构中是否包含“传统的转化”这一战略性的任务。
新世纪伊始,我以“中国诗学之现代观”为题,向国家社科规划办申报立项并获得批准,几年来一直在做这个题目。工作的进展比原初的想象要费力得多,主要原因在于思考重心有了转移。原先想到的只是要清理中国的诗学传统,重在传统的复原;现在的着眼点则是怎样运用现代意识来观照与阐发传统,以求释放传统内蕴的生命活力。这两重考虑亦非截然分割,因为即使意在复原,还须经由现代人的手来做复原工作,总免不了现代意识的参与,而若意在阐发,又仍然是对传统自身的阐发,并不能脱离传统去任意生发。如何在复原与阐发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做到不即不离,实在是对从事此项工作的人的艰巨考验。另外,既然把落脚点放在“现代观”上面,则除了对阐释对象(即中国诗学传统)要有真切的把握外,阐释者本人亦须具备相当的现代理论的修养,包括西方世界乃至东方其他民族的诗学与美学素养,这在我来说也是很欠缺的。90年代以来,曾有计划地抽出时间,做一点补课工作,重新阅读和补充阅读西方近现代以来各家各派的理论名著,而终觉底气不足,所以书稿中时有涉及中外文论比照之处,大多是点到为止,不敢尽情展开。要能真正综括古今、融贯中外,需要有比我更精通各方面传统且更具有识力是人来做才行,我只能算探探路子罢了。以我的年龄和精力,恐怕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几年来的努力,写成十五个专题,大致贯彻了我所设定的方法论原则,即:从特定范畴与命题切入,通过追源溯流式的考察,弄清其本来涵义及演化脉络,再逐步提升到古今会通的理论观照点上来。这些专题虽远不足以包罗中国诗学的全部精粹,但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将方方面面的问题带动起来,且互相关联,有可能形成某种网络式结构。编排上,我把它们划为“情志”、“境象”、“言辞体式”三个层面,大体与中国诗歌艺术的“意-象-言”系统相应。当然,“意-象-言”作为一个整体,不容割裂,所以各篇之间亦常勾连交渗,难以厘清界限。各个专题之上有一篇总论性的导言,对中国诗学的精神特质作一鸟瞰式提挈;结语部分侧重在诗学传统推陈出新的估量,也是就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一点分疏。这便是书稿的基本构成。还须作交代的是,置于卷首的那篇文字,原是90年代中期我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研讨中的一次发言稿,较早地体现了我本人对传统诗学的现代阐释的原则性思考,以其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故用为全书序说。其后我在不同场合之下还曾从不同角度就这个问题发表过一些看法,与前文可相互补充发明,现收入本书附录。另一篇有关王国维诗学观的评论亦附载于此,是因为据我看来,王氏实乃近代中国从事诗学传统出新工作的第一人,他的经验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
本书稿的撰写,得到国家“十五”社科基金的资助。成书过程中,参阅了大量近人及今人的研究成果,获益良多,包括我在指导博士论文时与同学们相互切磋,亦常从中得到启发,无法一一注明,均阑入参考书目,以志勿忘。上海古籍出版社赵昌平先生热心促成书稿问世,出版社同人们付出辛勤劳动,一并申谢。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穷毕生之精力,果能稍有窥于学问之道也否,未敢期也,吁!
陈伯海
乙酉冬日记于沪上

书籍目录

代序:对话·交流·会通——兼论中国诗学的现代诠释 导言:一个生命论诗学范例的解读——中国诗学精神探源上编 情志篇:中国诗学的人学本原观 释“诗言志”——兼论中国诗学的“开山的纲领” 释“缘情绮靡”——兼及传统杂文学体制中的“文学性”标志 释“情志”——论诗性生命的本根中编 境象篇:中国诗学的审美体性观 释“感兴”——论诗性生命的发动 释“诗可以兴”——论诗性生命的感通作用  释“意象”——论诗性生命的审美显现 释“意境”——论诗性生命的精神境界 “气”与“韵”——兼探诗性生命的人格范型 “味”与“趣”——试析诗性生命的审美质性 释“妙悟”——论诗性生命的超越性领悟下编 言辞体式篇:中国诗学的文学形体观 “言”与“意”——诗性生命的语言功能论 “文”与“质”——诗性生命的文辞体性论 “声”与“律”——诗性生命的音声节律论 “体”与“式”——诗性生命的形体组合论 释“诗体正变”——中国诗学之诗史观结语:“生命之树常青”——论中国诗学精神之返本与开新附录 生命体验的审美超越——《人间词话》“出入”说索解 “变则通,通则久”——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参考引用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质量很好,内容很好,总之很不错
  •   陈伯海先生大作《中国诗学之现代观》,实乃顺应潮流之作,这个潮就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化转化”。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正式拈出这一命题后,赶潮者就蜂拥而起,现在成果一大堆,看看能否出个集大成者再建个体系大厦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