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

出版时间:2008-0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川胜义雄  页数:313  字数:285000  译者:徐谷梵,李济沧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自古被视为衰乱之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其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历史位置,在近代西方历史研究理论的影响下,从上个世纪早期开始,便倍受学者们的瞩目。在针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中,几乎集中了近100年来最为优秀的史学名家。上世纪80年代初,前苏联的历史学者马良文氏曾撰文回顾世界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认为中国学者陈寅恪、唐长孺、周一良、何兹全与日本学者宫川尚志、谷川道雄、川胜义雄、越智重明等人的研究工作为勾勒该时代的面貌作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近30年前的这一评述,仍然可以说至为客观、公允。当我们重读上述诸家的著作,或许感觉在材料的精细选用上不如现今利用电子检索那样完备,但无论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是问题提出的视角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新颖独特,大气磅礴,行文也是布局严密,层层推进,犹如长江巨浪沛然不竭,读后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书籍目录

序第一编 贵族制社会的形成  第一章 贵族政治的成立    前言    一 魏晋贵族的系谱    二 汉末清浊二流的对立    三 清流势力的结构    四 从清流势力到魏晋贵族    结语  第二章 汉末的抵抗运动    前言    一 逸民式人士与清流势力    二 乡邑秩序的分裂    三 豪族的自我矛盾    四 从党锢到黄巾运动    结语 ——对下一个时期的展望  第三章 魏、西晋的贵族层与乡论    前言    一 乡论的性质    二 乡论环节的重层结构   三 上层游离于基层之外   结语 第四章 贵族制社会的成立   一 问题的基本视角   二 豪族在乡村的统治与自耕农民   三 清浊二流的对立及其社会基础   四 逸民人士与黄巾之乱   五 魏晋贵族制社会及其国家第二编 朝向封建制的倾斜与贵族制  第一章 曹操军团的构成    前言    一 民间武力集团的结集    二 民间武力集团的内部构成    三 集团的结合纽带    四 统属关系——质任    五 曹操直辖军    六 关于所谓法术主义统制  第二章 孙吴政权与江南的开发领主制    前言    一 孙吴政权的成立    二 山越问题      三 孙吴政权下的开发领主制社会    结语  第三章 从孙吴政权的崩溃到江南贵族制    前言    一 孙吴政权中主从关系的瓦解    二 孙吴社会的不均等化与流动化    三 西晋统治下的江南  …… 第四章 东晋贵族制的确立过程——与军事基础的问题相关联 第五章 门生故吏关系第三编 贵族制社会的变质与崩溃 第一章 刘宋政权的成立与赛门武人——从与贵族制的关联来看 第二章 《世说新语》的编纂——元嘉之治的一个侧面 第三章 货币经济的进展与候景之乱 第四章 南朝贵族制的崩溃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贵族政治的成立: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到唐末属于所谓中世时期。贵族政治这一现象,可以说尽现这一时期的特征。大致说来,这种政治的性质在于“政治为贵族全体所专有”,“君主只不过处在贵族代表者的位置之上”,“政治乃君主与贵族之共议体”等等。①也就是说,这些贵族的存在形式,并非如日本平安时期(794一1191)藤原氏一家贵族占据压倒性优势,而是大多数贵族作为一个整体,垄断着政治。再进一步讲,它也不同于欧洲或日本的中世,并非由众多的封建领主组成一种政治形体。中国中世的贵族,充其量只是地方的名望家。那么,中国中世贵族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从整体上参预政治的呢?这些贵族,由许多名门汇集而成。但在参预政治的过程当中,他们是如何获得令君主成为傀儡式存在的政治力量的呢?至此,我们似乎可以作这样一个设想,即贵族并不仅仅是一种集和,在整体上它应获得了某种形式上的统一。那么这种统一,这种团结的纽带,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本章的意图,便是将上述问题放在中世初期,亦即魏晋贵族的成立过程中来探讨。同时,也希望这一研究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中世贵族政治的本质。  可是,首先必须弄清的是这里所称的贵族到底具有何种内涵?所谓贵族,一般而言是地方的名望家,也即是地方的豪族。汉代以来,豪族概指由宗家、宗族及宾客、部曲组成的乡里集团,它以宗家作为核心,四周聚集了众多的宗族以及隶属于此的宾客、部曲。

编辑推荐

  我有一位良友,他便是京都大学的同窗川胜义雄)1922-1984)。大学毕业后,川胜致力于魏晋南朝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的主要著作《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岩波书店,1982年)在国内外受到极高的评价。  川胜义雄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六朝社会进行了探完。如何考虑六朝社会与封建制的关系,是川胜始终蒙绕于心的问题。川胜在对后汉及魏晋南朝的历史进行精细的分析之后,认为这一时代的特征,是有别于皇帝政治的另外一种以人格为媒介的人际结合关系。欧洲中世的封建政治是封建领主制的地方分权政治,而中国的中世,却是皇帝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当时中国豪族阶级的势力,具有向领主制倾斜的性质,他称之为豪族的领主化倾向。但中国社会以舆论,也就是以后在九品中正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乡论”为基本手段,阻止了领  主化倾向,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中世社会-贵族制社会。  ——[日]谷川道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川胜义雄(1922-1984)。京都大学大学毕业后,致力于魏晋南朝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的主要著作《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岩波书店,1982年)在国内外受到极高的评价。川胜义雄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六朝社会进行了探索。如何考虑六朝社会与封建制的关系,是川胜始终蒙绕于心的问题。川胜在对后汉及魏晋南朝的历史进行精细的分析之后,认为这一时代的特征,是有别于皇帝政治的另外一种以人格为媒介的人际结合关系。欧洲中世的封建政治是封建领主制的地方分权政治,而中国的中世,却是皇帝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当时中国豪族阶级的势力,具有向领主制倾斜的性质,他称之为豪族的领主化倾向。但中国社会以舆论,也就是以后在九品中正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乡论”为基本手段,阻止了领主化倾向,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中世社会-贵族制社会。
  •   自古被视为衰乱之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因其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历史位置,在近代西方历史研究理论的影响下,从上个世纪早期开始,便倍受学者们的瞩目。在针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中,几乎集中了近100年来最为优秀的史学名家。上世纪80年代初,前苏联的历史学者马良文氏曾撰文回顾世界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认为中国学者陈寅恪、唐长孺、周一良、何兹全与日本学者宫川尚志、谷川道雄、川胜义雄、越智重明等人的研究工作为勾勒该时代的面貌作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近30年前的这一评述,仍然可以说至为客观、公允。当我们重读上述诸家的著作,或许感觉在材料的精细选用上不如现今利用电子检索那样完备,但无论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是问题提出的视角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新颖独特,大气磅礴,行文也是布局严密,层层推进,犹如长江巨浪沛然不竭,读后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
  •   作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对从东汉末到魏晋南朝的这段历史进行连贯的阐释,应该说作者的思想已经是成系统的了.而且行文也比较简洁,没有一个简单的观点的扯一堆废话的学术通病.对研究和看待那段历史以及门阀社会的性质有很大帮助.不过作者的研究大多只限于南朝而不及于北朝,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   中国的贵族制为什么没有延续?为什么封建制没有在此基础上发育?当然,从郡县制诞生之后,大一统的官僚帝国制与封建贵族制就形成了一定的张力。对此张力及其演变,有必要重新加以历史社会学的考察,本书可以为此奠基
  •   川胜先生一生所留不过就这么一本薄书,内容精彩,论证严谨,远超国内同类著述~
  •   他们的研究虽然可能新意不多,但是非常扎实。
  •   日本人做学问确实扎实,有东西,有新东西才会写,不想国内,很多意淫论文。
  •   名家之作
  •   不便宜啊~
  •   其中的观点,到现在看来,已经不新了。这本书应该是老书出新版的性质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