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埃德蒙德·胡塞尔  页数:140  字数:102000  译者:张庆熊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德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创始人埃德蒙德·胡塞尔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带有总结性的著作,是艰涩难懂的现象学中最为易懂的一部专著。胡塞尔在书中阐述了欧洲科学危机的现实表现及其历史根源;同时批判了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批判了存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力图建立一种全新的、绝对真的严科学--现象学、为解决其他科学的危机提供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德国犹太人,著名哲学家和现象学的奠基人。1859年生于普罗斯尼茨,1876年毕业于奥尔缪兹城的德国公学,以后在莱比锡、柏林、维也纳等大学先后学习过物理学、天文学、数学。他十分注重寻找他所学习的任何一门学科的根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作为欧洲人根本的生活危机之表现的科学危机  1 鉴于科学不断成功,科学危机真实存在吗?  2 科学观念被实证地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意思  3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以哲学观念的新设想建立的自主  4 起初成功的新科学的失灵和它未被澄清的动机  5 普遍哲学的理想及其内在解体过程  6 为人的意义而斗争的近代哲学史    7 这一著作的研究计划第二部分 澄清发生于近代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与超验的主观主义之间的对立的根源  8 在数学的革新中产生出科学的普遍性的新观念  9 伽利略对自然的数学化    a “纯几何学”    b 伽利略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自然作为数学的宇宙       c 关于“充实”的数学化的可能性问题    d 伽利略自然观的促动因素    e 关于自然科学的基本假设的证实性问题    f 关于自然科学“公式”意义的问题    g 通过“技术化”抽空数学自然科学的意义    h 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意义基础    I 由于没有澄清数学化的意义所导致的灾难难性误解    j 数学的自然科学的起源问题的基本意义        k 我们阐说的方法特点  10 在自然科学的主导榜样中的二元论的起源。“几何式的”世界的理性  11 二元论是理性问题的不可理解性的原因,是科学的专门化的先决条件,是自然主义心理学的基础  12 近代物理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总特征  13 在心理学中的物理主义的自然主义首先遇到的困难:无法理解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性  14 对客观主义和超验主义的基本牲的初步概括。  15 对我们历史研究模式的方法的反思  16 笛卡儿不仅是近代客观主义的理性主义的创始人,而且也是破除这种理性主义的超验主义动机的奠基者  17 笛卡儿的向“我思”的回归,对笛卡儿终止判断的意义的说明  18 笛卡儿对他自己的错误解释:对通过终止判断所达到的纯粹自我作心理主义的曲解  19 笛卡儿对客观主义的强烈兴趣是他曲解自己的原因  20 在笛卡儿那里的意向性  21 笛卡儿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条发展路线的出发点  22 洛克的自然主义 认识的心理学  23 贝克莱。——作为虚构的认识论的大卫·休谟的心理学:哲学和科学的“破产”  24 在休谟的怀疑论的荒谬中隐藏的真正的哲学动机:动摇客观主义  25 理性主义中“超验的”动机:康德超验哲学的概念  26 对指导我们的“超验哲学”这一概念的初步讨论  27 从我们的“超验哲学”的主导概念的角度看康德及其后继者的哲学

编辑推荐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选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通过有选择的译介,旨在增进文化积累,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课题,为了解和研讨现代西方哲学提供系统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以利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深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现象学 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收获很大,特别是在分析欧洲自伽利略以来被异化了的数学思维的缺陷上,提醒了我们即使是数也是一个类概念,不要只追求绝对唯一的真理,我们只能认识到相对真理。胡塞尔在研究方法以及提问上给了我很多思路!此书很不错,只可惜张庆熊第二部分也没翻译完,期待后续!
  •   这本书只有正式出版的原书前2部分,所以比商务版便宜跟多,也薄很多。
  •   同事考上了研究生,是哲学专业的,想在读研的时候就写书,于是现在就要我买,专业很冷,他很热,我也不人心打搅他,就给他买了,买了以后我就抓紧时间来看,这个犹太人写的书,说实话我觉得过时了,他在书中反复提到伽利略,可见,在他那个时候伽利略很统治的,他的反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观点我们也不是很懂,因为现在我们接触的是马克思的哲学观,所以我认为他的书唯一的可学的方法就是他的思维方法,其他的都没什么可学的,我不知道他这本书还能够挖掘出什么东西来,虽然我们不能够把话说的太死,书中能够看出这个犹太人的自信和有才。
  •   质量还不错88分
  •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 胡塞尔/张庆熊(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译者的话
      P13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不可以比之其他任何东西,哲学就是哲学。他认为传统的欧洲哲学自亚里士多德起就把注意力指向存在中的物,而不是存在本身。研究存在中的物是传统哲学的根本特点。真正的哲学的根本的任务应是揭示“本体论上本原的东西”(das ontologisch Ursprungliche)、“根本的东西”(das Eigentliche),即存在本身。
      P15【什么是真正的存有,海德格尔VS胡塞尔】海’认为存有的唯一的具有决定性的和故意简化的答案,乃是存有本身。对存有的多半其他说明,都只能是消极性的解释。胡塞尔对存有的说明则很简明。他说:“凡真正的存有都是理想的目标、认识的使命、理性的使命,它们是跟那种在广泛流行的意见中的、不加提问的、‘轻易信以为真的’、想当然的存有相对立的。基本上,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这种关系到真正的人性的差别,正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作为目标、作为使命的真理并不陌生一样,尽管这只是在个别的和相对的意义上而言的。”
      
      P15哲学史是“揭示普遍的、人‘生而固有的’理性的历史运动”。揭示出欧洲哲学史的基本特征、它的观念、它的任务、它的发展方向,也就可以了解欧洲人的基本特征、他们的观念、他们的根本任务和他们的发展方向。
      ----------------------------
      P7 【科学观念被实证地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意义】实证科学正是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不幸的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问整个人生有无意义。这些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普遍和必然的问题难道不需要从理性的观点出发加以全面思考和回答吗?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涉及人在与人和非人的周围世界的相处中能否自由地自我决定的问题,涉及人能否自由地在他的众多的可能性中理性地塑造自己和他的周围世界的问题。科学对于什么是理性,什么不是理性,对于我们作为自由的主体的人,能够说些什么呢?单纯的关于物体的科学对此显然是无话可说的,它们完全舍弃主观方面的问题。
      【读注:我感觉胡塞尔想当然地理解“科学”了,或者说是,大家对于概念(科学、理性)的内涵和外延并不是处在同样的起点】
      P10 对于古希腊罗马人来说,什么是根本性的呢?通过比较分析可以肯定,它无非是“哲学的”人生存在方式:根据纯粹的理性,即根据哲学,自由地塑造他们自己,塑造他们的整个生活,塑造他们的法律。【读注:我第一感觉是胡塞尔已经老的不行了,以偏概全,空口说教;我认为他漏掉了一个事实,即他应该指出,那“哲学的”存在方式只是在某些爱智者身上才有;用不属于全部“古希腊罗马人”的东西来训全部的今天的人(如果他的意图是这样),真荒谬】。。。【好吧,我漏掉了一些内容;在下一段】。。。“按照这种古代模式(它最初只被个别人和少数学术团体所接受)。。”【貌似他还是指出来了。。】。。。
      
      P18 怀疑论一再坚持,日常经验到的世界即实际经验的世界的有效性,坚持在这一世界中不能发现理性和它的观念。。。。我们在这一发展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在怀疑论的洪流中沉沦下去并因而失去我们自己的真理的危险之中。。。【读注:胡塞尔所批判的“怀疑论”一定是个畸形的怪物(不管是怀疑论自身长得如此,还是这怪物仅仅在于胡塞尔的虚构的观念中);不排除这些话是糟糕的翻译造成的;尽管我自己的“怀疑论”概念未成型,但是它的核心绝对不应该受到胡塞尔这无端的指责】
      
      P21 因此,哲学和科学本来应该是揭示普遍的、人“生而固有的”理性的历史运动。
      P24 在作出一切决定之前,为了获得彻底的自我理解,显然必须以一种历史的和批判的方式做一番历史的回顾,恐怕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有助益的方式了。为此,我们必须回过头去检查一下什么是一开始就作为哲学和总是作为哲学被寻求的东西,什么是始终一贯地在互相交流的历史过程中被一切哲学家在一切哲学中所寻求的东西。但是这必须包括批判地考虑什么是在哲学的目标和方法中的最根本的、原初的、本真的东西。
      
       P78 人们可以说,作为实在的自我封闭的物体世界的自然观是通过伽利略才第一次宣告产生的。随着数学化很快被视为理所当然,自我封闭的自然的因果关系的观念相应而生。在此,一切事件被认为都可一义性地和预先地加以规定。显然,这就为二元论开道铺路。此后不久,二元论就在笛卡尔那里产生了。
      
      P101 笛卡尔认为,哲学的知识是建立在绝对牢靠的基础上的知识;它必须以直接的、必真的知识为基础。这种知识具有排除一切可设想的怀疑的自明性。每一步间接的知识必须能够达到同样的自明性。审视迄今为止的一切信念,不论是获得的还是继承的,都使笛卡尔产生普遍的怀疑或怀疑的可能。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笛卡尔以及任何一个立志于成为严肃认真的哲学家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以一种彻底怀疑的终止判断为开端。这也就是说,对迄今为止的一切信念提出疑问,不对它们作出判断,不对它们的有效性或无效性表态。。。。【读注:我认为这种怀疑的开端就是“怀疑论”的核心之一;但我不认可不做判断和不表态的说法(我认为这只是胡塞尔的臆断,“不做判断”不是笛卡尔或其他人会采取的的行为;难道是胡塞尔的误读?是我的误解?);这个开端是“破”,之后要“立”,破是为了立得稳(而且不一定就是要推翻所破对象,仅仅是为了消除怀疑)】
      P102 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的怀疑论。。。。
      P116 对以后的心理学和认识论产生特别严重后果的是,洛克没有应用笛卡尔引进的作为对所思的思的活动的思的活动(cogitatio als cogitatio von cogitata),即没有应用意向性。他没有把它当作研究的主题(它应是哲学的基本研究的最真正的主题)。他一点也没有看到整个区别。心灵是自我包含的、像物体一样自在地实在的东西;在他的素朴的自然主义中,心灵被当作一个被隔离起来的空间一样的东西。用他的著名的比喻来说,心灵像一块白板,心里材料在它上面来来去去。
      
      P125 笛卡尔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处于这样一个循环论证中:他在上帝存在的证明中预先假定了超越自我的推论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在此只有在这种上帝存在的证明中才能被论证。
      
      P133 与我们的生活连接在一起的世界的确定性(这不仅是指日常世界的确定性,而且也是指基于这种日常世界的高深的理论构造的确定性)的素朴的不言而喻性如何才能成为可理解的呢?//一旦我们跟随休谟(在有关自然方面甚至可以跟随贝克莱),普遍地把“世界”看成一种在主观性中产生出来的有效的东西,——从一个现在正在进行哲学思考的我的观点来说——一种在我的主观性中产生出来的、连同它的一切内容总是表现为我所具有的、有效的东西时,在有关意义和有效性方面,什么是“客观的世界”呢?什么是客观地真的存有呢?以及什么是客观的科学的真理呢?
      P134 当谈论“客观性”的时候不考虑经验这种客观性,认识这种客观性,实际地具体地造就这种客观性的主观性,这是一种素朴的观点;研究自然或研究整个世界的科学家看不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作为客观真理的真理和作为他们的公式的基础的客观世界本身(日常的经验的世界和高层次的知识的概念世界)是在他们本身中发展起来的他们自己的生活的构造(Lebensgebilde),这也是一种素朴的观点。一旦我们注视到了这种生活,这种素朴的观点自然就不再可能站住脚了。。。
      P134 但是这种把世界本身主观化了的最彻底的主观主义如何才是可理解的呢?这个世界的存有是通过主观的创造活动所产生出来的存有,这是如此自明,以致任何一种其他的世界都是根本不可思议的。有关这样一个世界的谜,是在最深刻和最根本的意义上的世界之谜。这个谜并且只有这个谜才是休谟的问题。
      
      P139 德国唯心主义持一种类似于康德的看法:实证科学的方法的自明性不是一种欺骗,它的成就不是一种虚幻的成就,毋宁说,这种自明性本身是一个问题;客观的科学方法建立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提问过的、深深地隐藏着的主观基础上,在这一基础上的哲学的说明将第一次揭示实证科学的成就的真正的意义,以及相应地揭示客观世界的真正的存有意义,这也就是说,揭示作为超验的-主观的意义的客观世界之存有意义。
      
      -------------------------2012-07-23 云破月
      
      
      
      
  •     科学从一种方法装扮成存在的真理的历史,依靠科学将自然观念化、形式化,并且不断追求精确和验证,这是科学“显”的一面;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与原初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被遮蔽,科学的本来意义被遮蔽,这是“隐”的一面。而科学的“显”与“隐”都建构在生活世界敞开的基础上。海德格尔要说,这正是科学的“集置”(Ge-stell)属性。科学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自我验证,乃是因为“集置”订造(bestellen)了世界,也订造了世界中的人。因而序言中以支持科学/反对科学作为分判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标志,并不准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