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奥]斯台芬·茨威格  页数:299  字数:215000  译者:张玉书  
Tag标签:无  

前言

  茨威格初登文坛时,是个才气横溢的抒情诗人,接着又以剧作引人注目。早在大学时代,茨威格已先后发表了两部诗集,《银弦集》和《早年的花环》。作为作家,茨威格可以说是少年得志。  大学二年级时,茨威格到柏林去学习了一个学期,主要时间不是用在课堂里听讲,而是用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柏林之行开阔了茨威格的视野。他生活在富裕的维也纳市民阶层,来往的都是有教养有地位的上层社会男女,何尝接触过被社会唾弃、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何尝认识过那些离经叛道、用自己怪异荒诞的艺术作品来和现存社会抗争的现代派诗人和艺术家,又何尝了解社会的阴暗面、臭气冲天的阴暗角落。他走进那些未来派的俱乐部,接触到他从未打过交道的酒鬼、同性恋者和吸毒分子等遭到社会摒弃的人,接触到一个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世界。人生是那样的广袤无垠,光怪陆离,五光十色,有光明有黑暗,有善有恶。更重要的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一切闪光的并非全是金子,而一切乌黑的也并不全是粪土。他于是懂得了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懂得了文学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当时初次接触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玛佐夫兄弟》就是深刻的典范。茨威格深思了。  茨威格本来踌躇满志,这是一个初露头角的青年作家惯有的心情。但是他有足够的自知之明,能够客观地分析和比较自己的作品和名家的杰作,找出差距。他还太稚嫩,太肤浅,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把一本几乎已经完成的长篇小说付之一炬,并且下定决心,先不忙着写作,而是听从德默尔的忠告,先通过翻译向名家学习,再从事写作,尤其不要贸贸然动手写长篇。  他似乎陷入一个写作的危机,实际上他是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他可以居高临下地俯瞰自己过去的作品。他赢得了一个相当大的距离,可以不带偏见相当客观地评论自己的作品,就像评论别人的创作一样。他花了三年时间,在集中精力从事翻译的同时,深入生活,学习写作,创作了他最初的中短篇小说。  《夜色朦胧》是茨威格于一九一一年发表的小说集《最初的经历》的第一篇。一个少年在夜色朦胧之中和一个神秘的少女度过了几个销魂荡魄的夜晚,而始终不知道这迷人的女神究竟是谁。他的三个表姐,还有其他女眷,都有可能,又都不可能。他探询、查考,终不得解。少女夜间激情似火,白天冷若冰霜,使少年陷于迷惘。他一直把二表姐当做是那个默默不语和他共度良宵的仙女,把她供在心里,把纯真的爱奉献给她。为了看她一眼,他爬上她窗前的大树,最后从树上摔下,折断腿骨。这个爱的哑谜使他痛苦,也给他带来神秘的欢乐。可在他卧床养伤的时候,朦胧夜色中的女神飘然而至,露出了自己的真实面貌。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女神不是他朝思暮想的二表姐,而是他根本没有想到过的三表姐。他简直以为自己身在梦中,那是朦胧夜色之中产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幻梦。  茨威格用印象主义手法描绘朦胧夜色中的花园和令人目迷神眩的幽会:  夜色朦胧,万籁俱寂,馥郁的浓香使人心醉,泄露了淹没在黑夜之中的似锦繁花。泉水淙淙,树影幢幢,更使人感到花园的幽深,林木的茂密。  夜,神秘莫测,清凉静谧,暑热消退,喧声尽逝。少年的心里可并不平静,青春在骚动,激情在翻腾。朦胧的渴望,无名的惘怅驱使他在林问徘徊,在树下踯躅。突然间一道白光,一缕轻纱,一片浮云,从天外飞来一个仙女,从夜空降落一个女神,像朦胧的夜色一样虚无飘渺,似真似幻,飘然而至,倏然而逝,只留下荡气回肠的回忆,嗒然若失的怅惘。这意外的艳遇,销魂的时光,激情如火,柔情似水,像一阕迷人的夜曲,诗意盎然,动人心弦,汇成小说《夜色朦胧》的主旋律。  一到白天,这阕浪漫主义的夜曲便戛然而止。现实中只有贵族小姐,上流社会的好。她们全都娴雅端庄,神情高傲,态度凛然。这些冷若冰霜、稳重审慎的小姐当中竟会有一人和他共度销魂荡魄的夜晚,向他揭示爱情的秘密,让他痛饮人生欢娱的香醇醉人的玉液琼浆!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幽静的树林里,这位谜样的女主人公卸去了白天骄矜的面具,露出怀春少女的本来面目,渴望着爱情的欢乐,毫不忸怩作态。然而她毕竟还是这个阶层的特殊产物,即使在恋情正浓,最为销魂的瞬间,她也不忘保守秘密,绝不让少年知道她究竟是谁。她像精灵一样,出没于朦胧的夜色之中,来去飘忽,行踪诡秘,是娇羞?是顾虑?是视爱情为儿戏的习惯和本能?啊,这奇怪的变幻,白昼和黑夜,现实和虚幻,热烈和冷清,矫饰和纯真,像两个旋律交替出现,把这不谙世事的少年弄得目迷神眩。是他经历了一场幻梦,梦见仙女下凡,还是这些小姐善于装假,使人真伪莫辨?这扑朔迷离的昼夜变幻,给他欢乐,给他痛苦,使他意外地钟情,使他过早地失恋。如果说这也是伦勃朗光与影对照的技法,那么这个朦胧夜色中发生的迷人故事,则是为了衬托强光照射下白昼的现实生活业已失去纯真,变得虚伪矫饰。  这离奇的故事说明上层社会奇怪的双重道德。这对于涉世未深、真情未泯的少年自然是个痛苦的洗礼。真相大白之后他反而大失所望,感到受骗,受到愚弄,他纯真的初恋被人戏耍。这意外的爱情经历和奇特的失恋之苦,给他留下苦涩的回味和难以磨灭的伤痕。他带着一条跌断后重新治愈的腿和一颗受伤后难以愈合的心离开了表姐,告别了少年时代,走进了更加扑朔迷离、真伪难辨的成年世界。  一九二二年出版的小说集《马来狂人》,标志着茨威格的写作已达到了成熟期。这个集子收入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个对爱情忠贞不贰的痴情少女的绝笔。一个十三岁的少女,情窦初开,暗恋着邻居青年作家R。五年后她重返维也纳,每天到他窗下等候,只求委身于他。被他误认为卖笑女郎,也绝不向他暴露身份,绝不向他呼救求援,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担、社会的歧视、贫困的折磨和疾病的摧残。她一生念念不忘这段恋情,直到他俩爱情的结晶,由她独自抚养的儿子得病夭折,她自己也身患重病即将辞世之际,才写下这封没有具名的长信,记述了这则近乎荒诞却又真实,令人叹为观止的悲惨故事。这封几十页长的绝笔信,赚得多少多情读者的同情之泪,也激起许多争论和喟叹。这种无所企求、真挚无私、充满献身精神的爱,在肉欲横流金钱施虐的时代,更显得超凡脱俗、凄婉动人。一朵鲜花在隐蔽的角落无声无息地枯萎,只有这一叠素笺,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吹来一阵凄惨的冷风,带来已逝者的信息。大半个世纪过去,不少现代女性认为这种恋情荒诞,不少同样属于现代女性的读者认为她的感情可贵。大家觉得这个陌生女人不俗不凡,不把爱情视为商品,视为交换手段。她无所企求,无所畏惧,她追求的是理想的爱,是和这崇尚物质的时代相悖的爱。她表现出勇气、献身精神,在悲歌似的故事里有一股英雄气概。她敢于追求爱情,不惜为爱作出牺牲,敢于面对命运:向命运向社会挑战。她失败了,但并非失败者。  难怪高尔基读了这篇小说不由得拍案叫绝,在给茨威格的信里,他写道,这篇小说“以其动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震动。读着这个短篇小说我高兴得笑了起来——您写得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然毫不羞耻地哭了起来”。  小说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便是如此。一九一二年七月,茨威格自己便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信上谈到四年前一个夏天的夜晚她初次邂逅茨威格,并在前一天晚上和他再次相遇。这位女郎称赞他的诗作和他翻译的比利时现代派诗人魏尔哈伦的作品,并且发表对于翻译的意见:“昨天我坐在你旁边,突然想到:一个人一辈子是否翻译……魏尔哈伦,这并不是无所谓的事情。告诉我你翻译谁的作品,我就能告诉你,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你怎么翻译,也说明你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人。‘再创作’,真是妙不可言啊!”  这位陌生女人便是青年女作家弗里德里克?玛利亚?封·文特尼茨,茨威格后来的妻子。这封异乎寻常的来信引发了一段刻骨铭心缠绵激烈的恋情。外貌娇柔,内心坚强的弗里德里克清楚认识到,茨威格对于艺术创作表现出压倒一切的兴趣,全力以赴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而在情爱生活上则相当轻率。要他结束单身贵族的生活,放弃他恣情漫游的芳丛,又专心致志地从事著述并非易事。就在这对情侣双双堕入爱河,恋情正浓之时,巴黎在召唤他。一九一三年三月三日,茨威格抵达巴黎。几天之后,便开始了他那热火朝天的巴黎之恋。他的恋人玛赛尔,一位制作女帽的巧手,是个不幸的女人,备受丈夫的虐待,很快就委身于他。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销魂荡魄、激情如炽的时光。  这炽烈的巴黎之恋并没有使他忘却维也纳的深情。他生活中挚爱的两个女人性格迥异。玛赛尔热情如火,弗里德里克温柔似水。一个奔放,一个含蓄。一个给他以感官上的极度欢乐,一个给他以心灵上的最高慰藉。这两个女人都毫无保留地向他献出自己的爱,她们在他的心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使得这个一向无忧无虑的上天的宠儿体验到强烈的思想斗争。他把这两个女性进行比较,发现玛赛尔和弗里德里克是多么相似,她们对待他的感情是严肃的,对他只怀着渴求奉献,不图回报的爱情。  这样炽烈的恋情自然不可能戛然而止。五月五日,茨威格便收到玛赛尔从巴黎的医院里寄来的信。“一封没有责备的信,因而七倍的感人。我为远离而感到羞愧:这封信又提醒我回到感情中去。我第一次在我的回信里对她说了她所期待的、使她解脱的话。叫我在远方说话比在跟前说话要容易得多。我在极端羞愧和极端无耻之间摇摆。我在这方面趋向极端。”倘若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许这巴黎恋曲还会响起几个缠绵悱恻的和弦。  也许是这两段别具芳香的爱情汇成了他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爱情名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们不难在小说的男主人公,作家R身上依稀看到茨威格的身影,一样多情,一样健忘,一样酷爱旅行,一样具有双重性格。这篇小说也许是他对他生活中出现的这两个对他报以真情的陌生女人的永久思念和对自己内心矛盾的诗意剖析。是否有些许自责?些许内疚?  《马来狂人》是茨葳格的代表作之一,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齐名。印度洋上的赤道之夜,郁闷炎热,令人窒息。船舷旁黑暗的角落里,有一个借酒浇愁的怪人。从他的嘴里,我们听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个德国医生,由于偶然的过失,流落在亚洲热带丛林中苦熬岁月。突然有一位美丽的贵妇人奇迹似的闯入他的生活,求他帮她堕胎。他同意干这违法的事情,条件是:她必须委身于他。这个高傲的女人向他报以一声轻蔑的长笑,转身离去。他像马来狂人似的对她穷追不舍。  这个生性高傲、宁死也不愿受辱的女人,不幸做了商人妇,内心苦闷,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不幸怀孕,在求救时又不幸遇见了一个乘人之危的医生。于是她铤而走险,不惜冒生命危险,让一个无知的老妪为她堕胎,最后流血不止,悲惨地死去。弥留时,她并不追悔往事,也不惜一死,只怕死后名声受到玷污。  医生发狂似的跟踪追去,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是为了向她提供帮助。他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促使这个女人出此下策,造成她的死亡,但是在她死后,他却成了她遗嘱的执行者,为捍卫她的名誉不惜台弃自己的生命。他以决死的态度迫使法医签署“暴病身亡”的验尸证明。然后放弃一切,乘上返回欧洲的海轮,暗中守护着她的灵柩。在她丈夫打算移棺上岸,以便开棺验尸的紧急关头,他从船上纵身下跳,和铜棺一起沉入海底,以生命为代价履行了自己在死者弥留时许下的诺言。这些行动虽然不能完全抹杀他过去的卑劣行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补赎前愆的诚意。  ……  茨威格以他独特的语言,对这本小说,对这样一种所谓纯意识流的小说进行了极为深刻的分析。既然我们写作是为了赢得读者,是为了让读者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么我们就不能把我们的作品创造得和真正的意识流那样混杂。文学毕竟不是杂乱的人的意识的翻版,这样做就完全违背了文学的初衷,完全失去了文学的价值。所以尽管茨威格在这里也使用了相当多肯定和褒扬的言词,但实际上他认为这种作品和文学史上的大师们的名著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它不同于《荷马史诗》,也不同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它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能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异象,而不可能成为人们学习的范文。它注定是没有后代的。  事实上现代文学中涌现出来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几乎都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但是没有一个作家会头脑发昏到去模仿《尤利西斯》的地步。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意识流或者内心独自,作为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文学技巧和手段是成功的、有效的,但如通篇以再现人的意识的杂乱无章为目的,恐怕很难成功。  文艺毕竟不是哲学、政治,单单运用思维而不诉诸人的感情,很难发挥文艺的功效。席勒说悲剧能给人以快感,使人的心灵涤荡,起到净化的作用,就是建立在文艺有动人心魄之力这一前提之上。而要刻画人的感情,必须展示人们的内心世界。茨威格的长处,恰好在于表现人们心灵时的深度。他是出于这方面的需要才采用心理分析、内心独自这些手法。他不是小说写作技巧的革新者,而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取得成功者。不去追求形式的新,而是追求内容的新。内容的新颖和深邃,实际上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茨威格的作品在今天还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二十几年来,茨威格在中国找到越来越多的热情读者,证明他的优秀作品已经越过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造成的鸿沟,使他成为中国读者的挚友。  张玉书  2006年2月于蓝旗营

内容概要

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以小谠和传记成就最为著称。
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茨威格代表作之一。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这个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十八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
本书是短篇小说集,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亦按时间顺序收录了《火烧火燎的秘密》、《马来狂人》等名篇,作者的创作历程一目了然。

作者简介

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识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书籍目录

普拉特尔的春天
十字勋章
贵妇失宠
夏日小故事
家庭女教师
夜色朦胧
火烧火燎的秘密
日内瓦湖畔的一个插曲
马来狂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章节摘录

  普拉特尔的春天  (一个故事)  她像一阵旋风似的从门口冲了进来。“我的衣服送来了吗?”  “没送来,小姐。“使女答道,“我也不大相信今天这衣服还会送来。”  “当然不会送来了。我知道这个懒家伙。”她嚷道,声音里颤抖着一阵强压下去的抽泣。“现在是十二点,一点半我就该乘车出门到普拉特尔公园去看赛马。这个蠢货害我去不成了,碰巧今天的天气这样好。”  她火冒三丈,苗条纤秀的身子猛地一下倒在那张狭窄的波斯长沙发上,长沙发罩满了毯子和流苏,放在这间布置得光怪陆离,然而俗不可耐的闺房的一角。她没法去参加赛马会,而通常在这种场合,她作为众人熟悉的贵妇和著名美女,总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为此气得索索直抖,从她那戴了许多戒指的手指夹缝里流下了滚滚热泪。  她就这样躺了几分钟,然后稍稍抬起身子,这样她的手便可以够着那张英国式的小桌,她知道巧克力糖就放在这张小桌上,她机械地把糖一粒又一粒地送进嘴里,让它慢慢融化。她一夜未眠,极度疲劳,凉爽的屋里半昏半黑的光线和她那巨大的痛苦合在一起,同时发挥作用,使她慢慢进入梦乡。  她睡了约莫一个小时,睡得不沉,没有做梦,半睡半醒,还多少意识到一些身边的事情。她非常漂亮,尽管此刻眼睛闭着。平时这双*本篇最初于一九00年十月、十一月在艾伯斯瓦尔德的《现代之声——现代文学与批评月刊》第七、八期上连载。普拉特尔系维也纳著名的公园。  眼睛顾盼神飞,是她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只有那两道精心描过的眉毛赋予她一种社交场上的贵妇人模样。不然,人家此刻真会把她当做一个沉沉入睡的孩子。她脸上的轮廓线条是那样清秀,那样匀称,睡神从她脸上把她因为失去快乐而产生的痛苦一扫而光。  快一点钟的时候她醒过来了。对于自己睡了一觉感到有些吃惊,渐渐地她记起了所有的事情。她拼命打铃,神经质地一再打铃。使女应声走进房来。

编辑推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短篇小说集,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亦按时间顺序收录了《火烧火燎的秘密》、《马来狂人》等名篇,作者的创作历程一目了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3条)

 
 

  •   在这么多的书籍里,她看到一本由茨威格所写的《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由张玉书先生翻译。故事说的是一位著名作家在自己四十一岁生日那天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来信,看了信他才知道,原来一直有一个痴心的女孩,从十三岁起就迷恋上了他,疯狂地爱着他,她和他住同一座楼,是邻居。可是作家竟从来也没有一点儿对这女孩的印象。女孩每天看着他,想着他,生命里的一切都只和他有关。后来她搬走了,又偷偷地跑回来看他,对他身边的女子,每天做的事情,写的书籍了若执掌。偶尔的几次不期而遇,作家欣然淡忘,女孩却欣喜若狂。

      那作家有一次邀请一位美丽的姑娘共度良宵,女孩说那就是她。可是三天后作家借故离去,女孩却怀了孕,生下了他的孩子。为了抚养这个孩子,她成为交际花,居然又遇到了这位作家,被邀请回家过夜。可是那作家却仍然没有认出她来,只当她是自己生平艳遇史中普通的一页而已。一切都像一场梦,虽然女孩极力地想要使自己抓住他,却终不得法,她心爱的人匆匆离去,带着从未认识她的遗憾。那孩子死了,也许注定了和他有关的一切,她都留不住,于是,那女孩,也死了。

      好像曾经开过的花,曾经灿烂过的流星,到了命中注定该消逝的时候,便是再强大的力量,也留他不住。
      作家很吃惊很吃惊,他根本没有想到暗地里发生的这不为他所知的一切。虽然说他努力地回想,却始终只能想起来一些零碎的片段,对那女孩依然感到陌生。只是一个陌生的女子竟然如此地爱他,深情不悔、矢志不渝,令他的内心感到强烈的震撼。不过震撼不是爱,震撼再强烈,不过一晚而已。

      就是这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得她泪流满面。一个女人,13岁到30岁的短短人生,一直义无返顾地持续激情地爱着一个“从来也没有认识过她”的男人。她情感的激流就像潮水般汹涌,从来没有沉思与反省,她只是如此谦卑地、固执地爱着,一丝让对方回馈的念头也没有,文章中对这份感情的描写令人惊讶地重叠于她的生活,而且这般相似。她在这里的生活理性而孤僻,长时间堆积于心的激情和情感全部义无返顾地给了那一个背影。其实她和那女子都一样,沉醉于非现实的空间里,无法自拔。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人往往多少有点儿不满现实和逃避现状的味道。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使空虚的精神只好自欺欺人地在自我陶醉中得到满足。

      她想起一句话:我信,因为荒谬。正因为这一切都是非理性的东西,诉求的是她们的另一面,因此才如同信仰般填满空洞。可是,每当自己在黑夜中醒来,张开双臂,却无法拥抱他,他只存在于幻想,是触摸不到的羽毛,这无法忽略的真实感使她产生莫大的空虚——她爱着一个人,一个她也许无法拥抱的人。这是无望的感情,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因为它产生于虚无。沉溺于幻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沉溺中偏偏保持了惊人的理性,这是多么可笑的矛盾体啊!

      所以,她为了缅怀自己的感情,仿照着茨威格大师的文字格局,写了生平的第一封,永远都不准备发出的情书——
      “在每个寂静的夜里,在所有的人都沉入梦乡的夜里,我的手指尖轻轻地沿着你清秀的轮廓线在枕头上游走,温温柔柔,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爱恋。
      在每个寂寞的夜里,在每个寒风萧瑟的夜里,我用手指节轻轻划过你的侧脸,缠缠绵绵,眼中带着深深的眷恋。今天夜里,我坐在床头,在宁静的淡月下,提笔写下了有生以来,第一封情书——给你,一个我永远无法拥抱的爱人。写给我爱的你,从来也不知道被我深爱着的你。这是隐藏在我心中最深处的一个隐秘但甜美的秘密,这是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这是世人眼中荒诞幼稚的感情。但在我看来,亲爱的,我对你的这份感情比这世界的一切都更珍贵。因为这种爱情没有任何希望,不求任何回报,这是一份绝望而孤独的爱。我没有任何目的和条件地爱你,这和一个成年人那种物质衡量、遵循着市场交易式的爱情完全不同。

      你会笑我吗?笑我这种滑稽的痴嗔,小孩子气的天真。可我并不觉得羞耻呐!因为我对你的爱从来也没有像在这种天真的感情流露中表现得更纯洁了。
      现实生活中的我,是孤僻而少语的。我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谈论爱情,可是她们总是轻佻地把爱情看成儿戏,他们玩弄爱情,夸耀自己恋爱的经历,比谁骗取别人的眼泪和感情更多。女孩子们对物质的极度追求多少让我反感,我和她们毫无共同语言,所以,当她们相约着出门逛街时,我更情愿一个人在安静的书桌前想着你夜色般温柔的脸。我把原来分散凌乱的全部感情,把我整个紧缩起来而又极度渴求的心灵都给了你。

      我这样地爱着你,你不用任何的付出,就得到了我纯洁的爱情。你也许根本不在乎我这渺小的感情,你也许根本看不起平常人的
  •   一生譬如弹指,刹那消逝。显赫的贵族也不过是一抷黄土,那些流离在生活困顿之中的芸芸众生,浓缩起来,又是怎样的一种表情?扭曲挣扎,宽容慈爱,悲悯或者诅咒——终究只是寄给我们所爱的人一种陌生情绪。《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一个女人暗恋了一个男人一生,和他几度春风,生下一子。但直到女人死亡,男人却依旧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在记忆中也并无痕迹。女人细腻的情感用一种介于“我”和“上帝”之间的口吻得到表现,如果说女人一生的行为是“我”的热切和我的悲喜,当她开始写这封信的时候,上帝也介入了进来——女人毫不费力的穿透了男人的光圈,了解这个男人心底的自私与灰暗。这种不停的迷恋和反省构成了奇异的吸引力,女人的形象如同赴火的飞蛾一样具有祭祀的象征意义。这的确是一种祭祀。祭祀是一种绝对的力量——祭品是由人奉献给神的食物,作为有产者们制定的规则催生岀贫穷和丑恶,那丑恶被他们所鄙夷,也被他们自身所容纳的。祭品这种生物对于神来说也不是如此么?祭祀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一种控诉——只有神开始丑恶的时候,人们才会对祭品寄予同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成为一个群体对整个社会的控诉,他们无力去反抗祭祀的命运,只能以祭品的资格去爱神或者憎恨神。不过对于这本书来说,可能女权主义的朋友们不太爱见吧。一个女人用自己一生的悲喜成为一个男人几个夜晚的玩物,这种男人本位的思想即使在这样反讽的文章中都显得黑色幽默。这本书与其说是驳斥了一个上层社会的黑暗,不如说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男人的心理需求,一个默默守候,不求回报的女人对一个男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梦呢?金庸小说中的女主角大抵也是如此,典型的莫过于小昭和双儿。曾有位朋友大力推荐《第二性》,认为不懂得尊重女性的男性是无法完善自我的。波伏娃在《第二性》提出女人生理给女人带来的巨大压力,详细分断了女性生理对女性价值的影响,甚至说女人都是达尔文主义的牺牲品。她满怀信心认为女人可以超越这一切,然则女性的心理真的能超越生理的限制么?历史上的疑问留给历史去解答吧,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审视这一切。对于那个时代的女性来说,一个陌生女人的姿态不也是被压抑女性的自白么?如同本书是一出悲剧一样,生活的本质从不是哲学家构想的那样。本书的结尾处男人所流露出来的忏悔,更大程度上是男人对于自身骄傲的提炼了。这种忏悔满足了男性读者的心灵崇高意识。无论是怎么样的人,行什么样的事情,总希望能够从罪恶中解脱出来,于是有了忏悔,倘若有人给予他们不通过忏悔而达到崇高的办法,想必也是一种幸福吧。伟大的作家不用费心的去驳斥或者歌颂,他只需要说岀真相而一切的关节都会体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男人、女人的故事现在还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程度上演。所有关于祭祀诅咒的意象都出自我们的想象,当你打开书页,你将看到自己,看到人生。
  •   看这篇精妙绝伦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要归功于一片评论茨威格小说的文章,文中将这篇小说列为茨威格最好看的小说,我觉得看完之后一点都不为过,因此我要感谢这篇评论的文章,可惜不记得哪里看的了。至于这么晚才看到这篇美妙的小说,要归罪于老徐,因为权重对她烂片的恶俗评论实在大大倒了我的胃口,以致于让我既提不起看小说,也没兴趣看电影。现在我倒想看看她把这么一篇美丽的古说弄成什么鬼模样了。
    废话少说吧,还是回到书本身来,这是茨威格的一本小说集,我很不舍得的把故事一篇一篇都看完了,并且翻来覆去后很遗憾发现真的没有漏掉的篇章了,于是又把最后一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看了一遍,写得真美。据我老公的说法是作者的败笔在于把这个女人描写得太完美了,那么美丽善良无私,完全的奉献没有丝毫的索取。而我的看法是,这个女人不过用完美的语言和美好的心态掩盖了所有的无奈和苦难,那些痛苦,那些伤害,她都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去解读,于是,世界和爱情就都变得完美了。
    其实我要说的还不是这个,文章的语言如此优美,像从纯净的山谷中流淌的清泉,情至深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然后静静地在你心中环绕流淌。感觉棒极了。我想,我会再一次感受这种如沐春风的流淌的。
    小说集中的《马来狂人》也是一篇不错的小说,虽然书中的人都骄傲而极端,然而,不也就是这样的时候才能看到灵光乍现的火花么?
  •   书本包装精细,排版清晰,翻译的文字优美动人,是同类书中的佼佼者。从内容来看,收录了作者茨威格的《贵妇失宠》、《十字勋章》、《火烧火燎的秘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小说,清晰的体现了作者的创作历程。每篇文章读起来,故事情节强烈,人物的心理描写尤其动人、细腻,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本不得不看的经典之作!
  •   虽然不是精装本,但书的质量还是很不错,自己看到话是很好的选择。
    茨威格的小说很有意境,尤其在环境描写方面特别引人入胜,很多比喻句都很精彩。而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文中,作者全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感情真挚,文字似直接从胸腔中喷出,真乃字字泣血句句是真,令人难忘。看完后我想,如果我是那个女人,不知死前是否有这样的勇气寄出这样一封信,想爱慕着的人说出安静多年来的情意。那个女人的一生在我们看来也许是悲剧,但在她自己也许尚算快乐,毕竟她曾经“得到”过,假如给她一次重来的机会她还是会这样的吧。说到底,“人”还是一部最耐读的小说。
  •   这本合集收集了作者的几篇代表作。从一开始的《普拉特尔的春天》读到最后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越来越经典。最喜欢的有《火烧火燎的秘密》、《马来狂人》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要我从这三个中选一个的话,我想我会选《火烧火燎的秘密》。

    对作者在此篇中给予小男孩的心理描写很有感觉,读的时候有种按耐不住自己的思绪,仿佛回到了自己所特有的童年一般,童年的那些模糊小趣事不觉又鲜明起来。另外我很喜欢这篇中的一段话:“许多年以后,他才认识到这默默地泪水含有一个不再年轻的女人的誓言,她从此只想属于他,属于他的孩子,放弃任何风流韵事的冒险经历,和一切欲念诀别。他不知道,他母亲也感激他,使她摆脱了一个不会有任何结果的艳遇,她用这一拥抱把爱情的既苦又甜的负担像笔遗产似的交给他去面对未来的人生。”这段话把孩子母亲从一个怀有爱情梦想的女人到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母亲的心理历程描写到了极致,不禁为之感动。
  •   爱着你,默默的,从我青葱时,青春年华,一直到我的生命即将弥留的时刻 ;爱着你,始终不渝。
    你爱过我吗?我不问 ;我知道,那答案会是令我心碎的声音---你甚至都不再记得我的容颜?
      
      爱你,从注视,一直默默的关注,到甘愿任何的付出,哪怕默默的为你生下你的孩子--你不知道的你的孩子!
      你可曾关心过我?我不问 ;我知道,只要在你的影子下,我便会觉得生命的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香醇四季。
      
      我爱你,深深的爱着你,哪怕生命脆弱,我爱你的心却始终坚强如一 ;却从未奢望你给我任何;我爱你,与你无关。还有谁,能像我待你一样,给予的是全心全意毫无保留,而作为你来说,却无须任何代价,我便是你的,完完全全是你的? 生命当中,种种的感情,唯有爱情,才能令我肝脑涂地倾尽全部,否及,这是多可怕?又多令我繁复贪恋它?

    第一次读,是在看过徐静蕾的电影版后;电影镜像的语言沉静的叙述,当女人又一个一夜之后不待见的习以为常迈出了男人的房门,同院子里的花鬓半白老人站在风中迎视女人的双眼轻轻唤过:小姐。顿时,痛感扣击,泪如雨下,悲怆殇溺;当片尾的字幕呈现,观众席下是唏嘘一片,泪无声息成了亮点。每个人都以为刚刚才开始情绪失节,却发现那默默流的眼泪早已伴随着电影的初始画面在肆意蔓延。只因了那至真至纯至善的爱,我爱你,一直爱你,你却从来没有认识过我,从来没记住过我,岁岁月月,月月岁岁,终抵不过斑白花鬓老人那一句:小姐。买来该电影的原著,文字的无穷魔力通透追击,一段段的文字,一次次的画面构筑,便是一声声直抵人心的叩击,让人类的灵魂无处遁形;没有人,像"我"一样,如此的爱你,深爱你!
      怎样的爱,才堪称伟大?如此而已吧。
      
      我亦追求那般,忽略你所有的漠视与不尊重,藐视自己所有的委屈与难堪,一样要坚定的爱你,陪伴你,关切你,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在何种境况里,却在与脾性的对抗中渐渐下风,力不从心。
      自我挣扎与自我说服,似乎是必须的了;唯有如此,我才能漠视你对我的所有的漠视,保持一颗纯洁的爱你的心。
      每每在这样的一些时刻,里的那个陌生女人,仿佛神一般立在我的心头。大概,只有神才能像她那样,置自己的任何任何,一切一切于不顾,爱一个人,无以言说、无能表达。于内里小心翼翼地欢喜便是一切的最好诠释。
      
      想起张爱玲,她在给自己爱的胡兰成的照片背面写: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智慧如张爱玲,爱情甫始,便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低贱的位置,不一样地惨淡结局?只因她如此甘愿。  

    某一天,我的心脏不再坚强,我会写下普希金的诗句: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象我爱你一样。
      
      我爱你,却与你无关,你这样一个从茨威格笔下走出来的陌生女人,你高高在上立在我的心头,追随你,我却如此的惊怕,担忧自己无法有足够的气力追随你,害怕自己终究敌不过你满目的破碎...
      
      我爱你,我觉得,可以与你无关,但你如何可将"我爱你,与你无关"视为你对我的待见?

    后记:
    爱情,百谈不厌的话题。自拟第一人称贯穿(他与她)双线式为临界说爱无关诚然始有关。纵然,每个人处在每个时间段的爱情观、人生观都会有所不同。然而,时下的“爱情”有如此之般抛开物欲他杂竖挺了的么?关注与反思的同时,人类的内心良善明洁始要保持爱的“质”的要素。
    爱,或被爱,泪流、疼痛、伤疤、离别、或白头。一切过后,我们都该倘洋地微笑。
    爱情----本就味味儿地乐浓,倍倍儿地疼痛。
    爱情里的“悲”与“喜”从来就分不开,她们本就是一对孪生姐妹,然而造化她们的却是我们人类自己。
  •   想不到这是本短篇小说作品集,当初就只是想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而已,那样的爱情,如同飞蛾扑火般,灿烂却悲伤,虽说结局很悲伤但女主人公却义无反顾,那样热情洋溢,那般无怨无悔,这样的感情让人动容,让人欣羡。书中对作者的介绍详尽而有脉络,借着刚才的感触,还看了其他的作品,夜色朦胧是作者早年前的作品,但却丝毫也不逊色,将一个少年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彷如站在眼前,迷茫、猜测、冲动、真相大白、觉悟,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细腻而精彩;再来就是马来狂人,它叙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看似怪异荒诞的情节,离奇诡异的发展,但却直扣心扉,引人深思。看过整本书,值得,为了这样的好书绝对值得!
  •   许是文章与书无关,只是在我看了老徐那一部电影之后在看书,依然那么震撼。然后写下下面的文字,来记录我从小丫头到现在的蜕变。

    你不会明白的,在这一刻,在你家里,过去的岁月犹如一股洪流,劈头盖脸向我冲了下来。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我整个的一生都在这里,这是我千百次望眼欲穿盼着的一扇门,现在我迈进来了,被你搂在怀里,这就是我的梦,一个终于变成真实,醒了也不会消失的梦。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这是一件所有女孩都做过的事情,我可以保证。
      不同的只是自我折磨得程度而已。
      谁会忘记那些青涩萌动日子,扎着马尾辫的经常会假装不经意去某个地方,做某件事,为某个人,重复,一遍又一遍,好多年。
      也许那某个人的脸已经模糊,名字已经混淆...没有人告诉我们走向成熟需要经历多少个梦中的他?  
      最喜欢做的事是钻进被窝把脑海里或浪漫或凄美的男女主角换成你和他,任情节自由发展,把自己感动的稀里哗啦,枕着湿湿得枕巾哭得累了,睡了...
      对着天上的星星又许过多少次的愿望,希望他会像你“爱”他一样爱你,对着那扇大门苦苦等待,熟悉的身影一闪你却把头扭开,擦肩而过却故作冷漠...
    如此小小的心愿,显得多么的卑微。在人海中轻易的发现那个熟悉的身影,然后小心翼翼却神采飞扬的假装不经意的和身边的人谈笑。擦肩而过的刹那,心底的难过或许只有自己才能懂得。在回首,那人早已消失于人海中。我们所能做的,却只是那样的惊鸿一瞥吧。
    又看了一次这个电影。然后搜索到了这句话。一个女人在对一个人的爱持续了十多年依然无法改变:多年后在宴会上再次遇到,女人靠在男人的怀里坐在黄包车里说了这样的独白: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还会这样。你的声音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无法抗拒。经过十几年的变迁依然没变。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一直在想这需要何等的坚持才能做到.
    故事以一封信开始,以一封信结束。结尾处,男主角望着对面的房屋窗户似乎点点灯光。哪个年少的女孩还在里面认真的看书。只是,早已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了。
    故事终究只是一个故事。但心底的难过始终无法释怀一样的纠缠不清,思念谁?遗忘谁。谁又知道呢?
  •   比较喜欢短篇小说,茨威格的心理描写好很出名,里面收录的几篇都挺不错的,最喜欢的还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细腻、深刻的笔调令人回味。译者的序言十分用心,基本囊括了本书所有短篇小说的简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本书最后一篇,长达二十多页,饱含对那位作家的爱慕与包容,如同一支凄婉、卑微的笔,在向她的爱人、她的上帝倾诉她一生的苦难。那作家看完后,不寒而栗,才发现这么多年来,只有这次,自己生日这天花瓶中没有花——送花人已死,哪里再来那朵朵白玫瑰?18年来,这深深的爱慕一直伴他左右,但他却毫不知情更没去在意——他已经习惯了想当然,习惯了滥情。
  •   短小的篇章浓缩了十三岁的无邪女孩对邻家玩世不恭而已年介四十一岁的小说家默默的、全心奉献的思念与爱慕。也许痴情,尤其那种自古至今专属于女性的委婉的、忠贞的痴情到今时今日仍有一定吸引力(却未必有说服力),但这糖衣背后却处处诉说着20世纪男权社会里一幕幕女人的哀歌。是的,我被文章峰回路转的剧情以及它浓烈却节制的情感吸引,但我也不得不留意这同时是一位男作者对于masculinity和femininity的欲望投射。故事中男女主角的性别角色传统而二分,男的事业有成、有钱有学养、风流、自我中心,他永远不记得女人的名字。女的忠贞(虽然她为了养活自己和儿子而卖了自己的身体,但她的心却始终属于那个男的,她对他十几年来始终念念不忘)、爱情至上、被动、缺乏为自己打算的精明和才智、以他人为中心、随时ready对她所爱的男人全心奉献(虽然有许多名流绅士向她求婚,她都一一拒绝好等待有天她重遇这个暗恋多年的情人)。而她赌上了她自己的名誉生计她的儿子以至她自己的性命。这小说告诉我们,对男人的爱就是要凌驾一切一切。为了再见他(那怕只是一小时),她甘于孤独地活在等待中---她说,我的一辈子都活在等待中,等待有天你终于认得我---是的,她甚么也不是,她没有自我,她只是个 wait-ress,一个十几年来都在等待那个不曾把她当一回事、也不曾想过要问她名字的男人;她也是个servant,一个等待再一次为男人完全奉献她的爱和身体的servant---而那终究是无名的奉献。我们知道,写这封临别信时她没有落款,曲终人散时我们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她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名字(既是报复,也为了不影响他的情绪,她终究不能恨他);又或者,(男)作者觉得没有需要知道这一个女人的名字,因为这不是专属某一个女人的故事,因为只要记得她对男人作过无私的奉献就够了。也因为她没有名字,她流于抽象、迷糊,男子也就逃过惩罚,永远不用记得自己辜负过谁的爱欠了谁的命。
  •   喜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因为喜欢《琵琶语》凄婉哀伤的音乐,看了徐静蕾主演的电影,了解到这是茨威格的名作,让我有了一种读原著的想法。因为我经常从当当买书,比较相信当当的质量,就从网上订了,三四天书就到了,我迫不及待的便读来,真是一部好作品,心理描写细腻感人,故事感人哀伤,耳边伴着《琵琶语》,不觉仿佛走进了陌生女人那伟大而凄婉的爱情世界!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次濒临死亡的告白,深深的震撼了我,我一直以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儿,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能称之为爱情。在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后,开始觉得,原来,世间是有这样的女子,为爱痴狂,不求回报的爱着一个不可能的人,谈一场孤独的恋爱,卑微而又孤傲。我愿卑微到尘埃里,只因是你,这一场爱恋,刻骨铭心,冷暖自知。 感触最深的一幕是,女主角在第二天早上,问男主角是否可以送她几多瓶中的白玫瑰,在他再一次离开她远行之前,借着这几朵白玫瑰,她是多么期望他能够想起她来,但却始终倔强的不肯开口告诉他这一切。对于一个与自己有过三次缱绻缠绵却仍记不得自己的面容的男人,开口又怎样,不过是对他摇尾乞怜,然而爱情又岂是可以乞求得来的呢?聪慧如文中的陌生女人,又怎能不知,多情如他,哪来的爱呢,情感于他而言不过是片刻温存,责任之于爱情,莫过于毒药,古今文人尽风流。所以,她从来不曾向他索要承诺,她与他的每一次“偶遇”都是美丽的,难以割舍的,可是,哪个女人不期许爱情呢,所以才有了瓶中盛开的白玫瑰,期许着,也许有一天,他会记起我,那我们一定会有一场美丽的恋爱,一如这盛开的白玫瑰。 最后一次,她带走了她的白玫瑰,在与管家擦肩而过的时候,管家认出了她,这个从始至终爱着他主人的小女孩,这时,她肯定是恨他的,恨他的多情,他的无情,恨他总是用温柔如水的眼神看着她,却从未将自己记住,不管是初识人事的青涩还是饱经风霜的风情,她从未真正进入他的眼底。她走出那扇门,最后一次回眸,暗恋是一场冗长的追逐,爱他,与他无关。 男子坐在客厅,读这封来自陌生女子的来信,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没有玫瑰的陪伴却真正嗅到玫瑰的芬芳,感受到女子的爱情,卑微到尘埃里的情感,爱到忘记了自己,也是有恨的吧,恨到连一个名字都吝啬于告诉他。她的离开,她的告白,告诉他,她爱他,明知爱上他,是踏上一条不归路,但她不后悔,他没来找她,所以,在弥留之际,她找到了他,让他永远没有机会兑现承诺,她不要他欠她爱情,而是要他欠她一个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 最后,这个无法记起面容的女子,赢得了他的爱情。
  •   这本集子里的所有篇章,都充满了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将主人公在爱与恨之间的缠绵、痛苦、纠结、狂喜、绝望刻画的淋漓尽致。尤其难得的是,所有的这些心理剖析并不生硬冗杂,而是天衣无缝地结合了情节,既推动了故事的绵延发展,也成功塑造了人物的性格。作者的叙事手法也极为巧妙,无论是自白还是旁述,都能够紧紧围绕着主题,最大限度地勾起人们读下去的欲望。这是小说的根本,且不管主题多么宏大、立意多么创新,无人卒读的书又有何价值?何况本书还讨论了诸如:爱情、成长、战争等丰富的内涵。最后再补一句:茨威格的笔触真是比女人还要女人啊!
  •   其中一篇《马来狂人》很好看,最后一篇才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书里的字有点小,但是拿在手里很舒服。他的短篇很吸引人,强烈推荐哦。
  •   茨威格的名作就不用多加评论了,它的经典,大家都懂的!看过很多个译者翻译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张玉书的版本了!超级赞,以至于我怀疑张玉书是不是就是位女士,所以才能翻译得如此细腻、流畅,哈哈!
  •   里面每个小故事都能让我们领悟到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的变化和思想,通过这些可以隐约感受到当时旧时代的恶劣风气,当然,最后一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成功的深入我心,撼动着某根神经、某个细胞,一个女人的无私付出,这种自私的爱更凸显出她所想要表达的“我爱你,与你无关、”好评!
  •   里面茨威格的作品蛮多的不仅仅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巧可以装包里带着有空掏出来看
  •   书中各篇文章都彰显了作者对心理描写的功力,真的是丝丝入扣,微妙贴切.尤其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真让我震撼了:真的能有人把爱情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让生命全部围绕爱情来展开吗?这样纯粹的一份情感,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对精神世界的力量保留了一份憧憬和期待。
  •   我们老师极力推荐茨威格的书,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很有名的一篇,对那句“我爱你,与你无关”很是震撼,一段看似无望的爱情,让人读了觉得很心酸
  •   不知道怎么来形容我读后的感受、
    大致是觉得这个女人太了不起了、爱一个男人可以做到那么份上
    每一句话每一个我根据书中设想的场景都让我感动与心酸
    我是一边叹息一边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完的
    心里很不是滋味、也一边感叹作者的技艺高超、将一个绝望的女人描写得活灵活现
    再来说下书的质量、我很满意、纸张质量好、摸上去软软的很舒服
    要好好保护
  •   《一个陌生妇人的来信》也许现在所谓的“现代女性”会觉得太不真实,不相信人世间会有如此执着、如此不求回报的爱情,但小说的确精彩,正如茨威格其他的作品,一旦翻开,就想读完。
  •   这是一本小说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其中的一个故事不过真的很好看书的总体感觉也很好!
  •   感觉不是很喜欢这个作者的文风 里面有很多短篇 最喜欢的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是一本短中篇集,读最后一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整个人完全被拉进去了。好久没被书感动到了,要是以后看不到这么好看的中篇该怎么办啊……原来,还可以这样的爱着一个人,原来,这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这么纯粹的爱。什么时候发生在我身上啊…………
    嘿…(泄气)
  •   “我们永远不是一种人,他是他,我是我,我爱他是我的事……”生活中说出这句话的人不少,能象茨威格笔下倾尽一生不求回报地爱一个人的不多。

    从小女孩开始暗恋一个人,甜蜜而卑微的注视他的一切,忍受他的毫不知情和忽视。
      
    在黑暗里偷偷生下一个他的孩子,可以完全忍受和不顾自己的感受。
      
    偷偷的去爱,就是她生命的全部意义。靠着回忆与他短暂过往的经历,支撑起一切,也会生出一些些的幸福。
      
    这样的隐忍和悲伤,这样的爱,叫人如何评说?

    或者只是一种不能回头的执念。
      隐秘的欲望。
      无来由的情感是可贵还是可耻?
      说不出那个人哪里好,这样的爱究竟算什么呢?
    茨威格没有怜悯也没有责难任何人,他所做的只是揭穿,从始至终。    


    "从这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了你。我知道,女人们经常向你这个娇纵惯了的人说这句话。可是请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地、这样舍身忘己地爱过你,我对你从不变心,过去是这样,一直是这样,因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觉察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餍的爱情完全不同。"
  •   之前只看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概述,感动于那个自少女时就执着地钟情于一个男人的女人,她的结局不美好,是忧伤的。重新完整的来阅读它。
  •   绝对是经典之作,书很厚是合集,除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有其他几篇短篇,质量也很好
  •   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觉得挺不错的,对于心理的描写和刻画挺到位,值得一读.
  •   书本质量很好 请大家放心购买。最喜欢就是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和 夜色朦胧。记得还在上学的时候,有一天半夜睡不着,打开广播正好在讲 夜色朦胧 的故事。可惜一直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没想到买了这本书 竟然让我找到了这个念念不忘的故事。
  •   除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其他几篇文章也是很有特色 喜欢欧洲文学的推荐购买
  •   我喜欢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不愧是写女人心理的专家,喜欢他的书
  •   第一次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在二十年前,懵懂于爱情的年龄获得的是青涩的感动,书当时是个小薄本,看了多少次不记得了,现在再次买到这个新的版本十分开心,二十年来的阅历去温习流下的泪水也是不一样的。大师就是大师。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悲伤美丽的故事
  •   包装的很漂亮,而且很有古典的感觉。 而且因为我一直最喜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真的太棒了~~~
  •   译文很好!喜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家庭教师!已经看了一半。
  •   针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实际上真的会有这样的爱吗?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写的好细腻
  •   原来是很多个故事在一起的,不过很喜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很感动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只是其中的一个故事~里面的故事通俗易懂~很适合青少年阅读~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本杰出细腻的作品。
  •   先是看了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决定买书来细细品一下。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对爱情失望的人对爱情又有了信心!
  •   仅仅只是为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买了整本书,还不错~
  •   比想象中还好。
    为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而买。
  •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痴情的女人。
    虽然是很短的故事,可是却那样丰满。多年来一直暗恋那个男人,甚至可以被对方误解,愿意不求回报,不敢相信世界上有这样的情痴。
    作者塑造出的这个女人,触动了所有人心。
    只有真正纯粹的爱,才会不求回报,毫无私心。因为爱,愿意牺牲,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同时,也是个令人为其惋惜的动人女子。
  •   不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有其他的短篇,都很好看。喜欢他的文字?
  •   很喜欢这样素静的封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比较悲催的人生。
  •   纸张不错,没想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只是其中一个篇章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我永远的阿基留斯之踵!
  •   读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吧,会让你感到震撼。
  •   第一次看到用一封信写出所有的细节的短文集。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啊?!从懵懂的少年到成熟的女人,这么久的年代跨域,爱没有消退而且变的更浓重。用生命来证明爱的执着。很喜欢,这就是人生。也很喜欢作者的《马来狂人》
  •   那天,遇见了这封厚厚的心,彻底打动!情感太真实太真实,或许,用很多理性来说,这个女人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但抛开那些,最真实的情感完全迸发,那时积压了多少年的情感,永恒的不变。茨威格是大师啊,开头结尾的味道和信完全不一样,男女主人公的自身话语味道就表现出来了
  •   最初是看的徐静蕾版本的电影,看过以后心里有说不出的纠结,不知道该怎么看待这个“专一”的女人,很符合社会对女人的期望,是可以拿出来做楷模的形象,可是她的一生却又因为这种感情如此悲凉,让我不禁怀疑:她是不是患有某种精神疾病?再看书的时候一切都释怀了,她不过是个单纯的小女生,一直都没有长大,即使成人之后有了那么多复杂的经历她还是保持者一颗单纯的心。这是每个初恋女孩都有的一种情感,没有技巧、没有顾虑、没有底线,有的只是一腔热情,全然付出。她是那么真诚,那么投入,以至于到生命的最后也没有放弃心中最美的幻想,没有放弃对着感情的投入。作者写作功底了得,短短几十页描述了这么完整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女人的一生......
  •   一直都很喜欢茨威格的作品,在网上阅读过了还是想把他的文字占为己有,作者文学功底堪称大师,尤其擅长描写女人的心理,淋漓尽致。
  •   看这本书,喜欢茨威格,怎么说,浪漫,自由,对我影响颇大,我还因此做了一回一个陌生女子
  •   这本书收录了几个中短篇小说,都很精彩。茨威格很擅长描写男女的心理,推荐!
  •   是同学为写关于《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的论文而买的,书的质量挺好,值得看!
  •   第一次知道这个故事当然还是因为徐静蕾的那部电影,当时很喜欢老徐,就找出这个故事来读了读,同样是因为那时候年纪太小了,体会不出书中的情感,于是草草看完之后没有什么感触。
    这么多年之后,再次翻开这本书,发现我也做过和这个陌生女人类似的事情,只是我没她那么惨,也没她那般隐忍。
  •   陌生女人到最后也还是陌生女人,没有姓名,没有照片,哪怕连你年龄都没有。我觉得她可怜,爱上了一个浪子,又不敢言说,但我又觉得她幸福,在她心中始终有一个“他”,可以仰卧,可以怀念,可以回忆,可以幻想。
  •   哎,这样的爱……茨威格笔下的女人深情,疯狂,肉HE欲XIE感……
  •   老师果然没有骗我们,茨威格的小说就是好看。太好看了,看了很激动。茨威格简直就是心理大师,他对于儿童的心灵以及相互吸引的男女内心的微澜洞若观火,写得细腻深刻。使我想到自己,这样更觉得此小说的意义非同一般了。另外,是译林出版的,质量就是有保证。装帧挺美,纸摸着闻着也都舒服。字小了点,看着也还舒服。总之,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
  •   书真的不错不仅内容写得好译者的水平也相当到位 虽然在期末阶段大家都紧张复习备考 可我还是忙里偷闲花了四天时间把书看完了
    茨威格的作品没有宏大场面着重细节方面的捕捉尤其是人的心理活动 紧张的情节描写让人仿佛如临其境大气都不敢喘 不愧为心理学大师
    爱好文学爱好爱情文学的读者强烈推荐看
    还想说的是这本书的译者 张玉华 真的翻译的很好 很生动形象不想有些译作干瘪生硬看半天都不知道在讲什么 兴趣都失了大半
  •   很早以前
    大概是初中的时候
    因为某一个喜欢的作者而去图书馆找这本书来读
    惊异于这本书竟然这么薄

    现在想收藏这本书
    于是毫不犹豫的买下来了

    一个女人暗恋一个男人十八年
    这得是何等的爱啊
  •   茨威格的小说 结合心理和悬疑 常常给人出乎意料的感觉
    这本书属于部分小说的合集 能够比较全面的反应茨威格的文笔风格
    我猜想作者应该是个浪漫主义者外加思想怪异
  •   茨威格的短篇小说~把爱情写的那样美~
  •   还在看徐静蕾电影版本的筒子们应该入一本了。茨威格啊比女人更了解女人。
  •   是一本小说集,茨威格的小说,很不错。
  •   一个个小故事最后让人大悟,真是不容易!!一个女人爱得如此不容易!
  •   我本不是个很喜欢看书的人,但也知道多看点书充实自己是很有好处的,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茨威格,强烈推荐他的作品,于是就买来拜读。这本中短篇小说集里面的大都是茨威格的代表作,翻译也保留了原汁原味。总之,值得推荐!
  •   茨威格的小说真的写得好。书的质量不是很好,纸张很薄,但是故事内容真的划算。
  •   看了杨澜推荐开始读的本书,内容很好,看后感触很深,一个女人可以为一个心爱的男人付出一生,值得钦佩,本书值得一看
  •   一个女人深深的爱着一个男人 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得她如此的痴迷于他无怨无悔的爱着他。我想说的是珍惜身边爱着自己的人不要玩弄感情、
  •   书是很多小故事构成的,每个故事的结局总是出乎意料。茨威格讲故事的能力真是一绝,晚上睡前的最佳读物了
  •   那个陌生的女人很伟大
  •   很喜欢茨威格的描写,收录的短篇读起来刚好很耐读
  •   电影拍的不错,书应该会更好,毕竟是名著,而且是茨威格的代表作,很期待……
  •   如标题一样,很美的爱情,可是另一个人并不知道,喜欢茨威格的书。写的很好。书本质量也不错,送货速度也很快。。。赞一个
  •   很喜欢斯蒂芬茨威格描写心理的地方
  •   里面有很多作者的小说 只有最后一篇是 一封。信
    故事设置巧妙 引人入胜 是经典
    翻译还好
  •   很喜欢茨威格的小说,不错
  •   正是我所想要的那种排版风格,很传统的典雅内容就不用说了,茨威格的小说,凡是想看的都领教过。这批货是货到付款,居然3天就到了,o(∩_∩)o...(*^__^*)嘻嘻……
  •   看过茨威格的《群星闪耀时刻》后,被他的文笔吸引购买本书。书的内容值得一读,可是因为印刷字体太小,排版太紧密,所以看起来很费眼。打五星是给茨威格的
  •   虽然不赞同女主对于爱情的态度,但茨威格的短篇真心赞~看一眼就爱上了~
  •   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   讲述一个女人在孤独的等待
    很有看的价值
    写的也很好
  •   太感人了!非常喜欢茨威格对于人物性格与景物的描写,太棒了!
  •   茨威格的书,真的是能启迪心灵,打开一扇封闭已久的门。
  •   喜欢这样细腻的作家,喜欢随着主人公的心理而起伏,沉入故事中,享受不一样的人生。
    德文对于我来说一无所知,可张玉书的翻译却让我走进了作者的思想,真好!!!
  •   从来没有这样的看过茨威格的作品,买书的起因是老徐导的那部同名电影。这是第一次因为电影买来书,读完发现,自己很喜欢他的作品。为什么?写东西的感觉吧,很像自己写的东西的感觉
  •   这是第一次看茨威格的书,很吸引人。文笔很美。
  •   不错,茨威格的书很细腻
  •   喜欢茨威格的书~描写的很细腻~很好
  •   茨威格的书总是能让人身临情感的瀑布中!
  •   很多文艺青年对茨威格的评价很高,于是就买了,喜欢的很!
  •   这本书出了一封信之外还收录了其他几篇小说~赞!物超所值!!
  •   非常好的一本书,很震撼一个女人能有这样的爱恋与哀怜
  •   茨威格的名字是因为这本书而印在脑海的,而这本书却是因为茨威格而烙于脑海的,很适合夜深人静或旅途中细细品味的一本好书
  •   货到的很及时,书很喜欢。薄薄的一本书,但是内涵丰富,供研究之用,也是一种享受。以后还会收藏茨威格其他的作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