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价格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美) 彼得·哈钦森( Peter Hutchinson)  页数:174  译者:商红日,吕鹏  
Tag标签:无  

前言

财政黑洞、“乌鸦嘴”和杞人忧天    像《改革政府》一样,《政府的价格》带给我的是震撼和惊奇。震撼的是,没有高福利拖累的美国同样面临财政黑洞和可持续困境。惊奇的是,《政府的价格》怍者提出了根本的解决之道。结果导向的预算也许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甚至不一定是最佳解决之道,但它体现了直面现实的勇气、可贵的探索求新精神,并且被实践证明切实有效。    正如商红日教授所言,本书“贯通了政治学、公共行政与公共财政等多学科知识,融人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广泛视野”,因而,它带给人们的启示将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就本人而言,才识所限,只能在震撼、惊奇之余,结合书的主题谈一点“题外”的感想。    最近一段时期,政府债务危机、财政黑洞日益成为一个热门词汇,相关乱象时刻冲击着人们脆弱的神经。欧洲国家首当其冲:希腊创下了历史纪录的3000亿欧元国家亏空,意大利的债务水平超过了1.2万亿欧元,两个国家在紧缩财政的同时,“砸锅卖铁”一般高调出卖岛屿,但依然给人以杯水车薪之感;英国新联合政府将在所有政府部门削减25%支出,这意味着公共部门5年内将裁减大约60万个工作岗位,留任公务员则面临着养老金、薪金和福利的缩水,因而公务员正在酝酿一场“饭碗保卫战”;法国政府针对退休金体系在2030年即将面临的700亿欧元资金缺口,考虑把法定的60岁退休年龄提高到62岁或63岁,同时把劳动者领取全额退休金所必须缴纳退休金的年限从40.5年提高到42年,结果引起数百万人罢工和抗议;“政府破产”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现今似乎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它让人产生某种“2012”式的恐惧。    欧洲的窘境往往被归结为欧洲的市场经济模式,高税收、高福利导致缺乏活力,经济增长不温不火,难以为高福利提供足够的经济基础,从而为债务危机埋下了祸根。美国的经济社会模式和欧洲的主要不同难以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但美国较少受高福利的拖累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美国联邦政府承担巨额债务时有所闻,但似乎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一方面,世界霸主的角色固然带来巨额军事开支等负担,但也为审时度势的“抽身”留下了相当的余地;另一方面,克林顿时期的财政状况似乎呈现出持久的曙光。而《政府的价格》给我的震撼,就是直言各种因素的聚集犹如“完美风暴”,美国公共部门从此进入“持续财政危机”的时代:到2030年,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占GDP的比重仍将从当前的约6.6%提升至近15%,而到2050年则几近22%;到2030年,准备金加上目前工作人员倾其一生所缴纳的社会保障税总共有3.5万亿美元,但亏欠退休人员以及同期工作人员的收益达14万亿;有9个州的债务已经超过了它们的年度预算,而目在未来7年里,总缺口可能高达1万亿,与其他州市、县的缺口加起来可能超过2万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英文版首次出版于2004年,那时“持续财政危机”的说法有点危言耸听。但在今天我们终于看到,2007年10月1日,美国政府长期债务达到52.7万亿美元,其中财政负债11万亿,社会保障给付缺口7万亿,已经承诺而未到位的医疗保险34万亿,外加其他项目负债1万多亿;美国居民负担的公共债务人均高达17.5万美元!IMF预计,如果美国政府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债务占GDP的比重将上升至95%,至2030年将上升至135%。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晾呼,美国越来越像希腊!    发达国家的财政困境不是那么明摆着的,但谁都能感受得到。平民百姓的无知和漠然可以理解,难道政治精英们也会如此无知吗?显然不是!书中支撑“持续财政危机”的数据,大多数来自官方统计。问题症结在于:出于种种目的,政治家使出浑身解数,使用“比安然首席财务官更多的技巧”掩盖财政危机的事实,其中许多做法如果在私营部门使用将会面临牢狱之灾。由此看来,《政府的价格》不只是直面现实、揭示问题,而且还直面政治家,揭示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由此我联想到学者的角色。真正的学者应首先定位于批判家,运用自己的良知、学识和敏锐观察力,觉察确认并促使社会广泛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者都应该是“乌鸦嘴”,只有让大家共同意识到问题,才会有探索解决之道的可能。当然,“乌鸦嘴”不等同于“愤青”。    “乌鸦嘴”以批判为己任,有时会给人“杞人忧天”的感觉。在数年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写了一段文字:“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同样存在可持续问题,而且比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公共服务尤其社会福利具有能上不能下的刚性特征,公众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的公共服务或福利时无疑会不满,从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可以设想,当出现资源严重不足,政府不得不剥夺公众已经享受到的服务或福利时,公众的反应绝不是‘不满’一词所能形容的。”文章刊发不久,一个学生提出疑问:在公共服务水平如此低下的情况下,担忧可持续问题是否有点为时过早?当时我几乎无言以对,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看来,英文版《政府的价格》出版于2004年,当时的财政状况似乎不那么悲观,因此该书也有点“杞人陇天”的味道。时至今日,当财政危机形成“完美风暴”的时候,“杞人忧天”行为显然一点也不可笑。本人之所以对中国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杞人忧天”,是因为觉察到一些现实和潜在的风险:薄弱的现有基础和巨大且日益增长的潜在需求之间的冲突;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巨额债务;可能的经济波动等等。其实我最担陇的是政府运行机制,其主要特征是自上而下的指令和自下而上的响应。前些年,每当中央政府确立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多半会层层拔高、层层加码,呈现出某种轰轰烈烈的运动式特征。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恐怕难以摆脱这一“规律”。这样,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进入的社会职能可持续陷阱和财政黑洞,中国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深陷其中。这方面的例子其实已经不少。    “乌鸦嘴”、杞人忧天本属贬义,也许是感觉太过震撼,我越来越从中看到褒义的成分。学者应该以“乌鸦嘴”自居,杞人忧天也应该得到些许宽容和尊敬。杞人式的忧虑不会带来厄运,但当厄运降临的时候,真正的学者不会享受“未卜先知”的快乐,只能承受比其他人更多的内心痛苦。我想这正是良知的表现。“乌鸦嘴”需要学者的内心自觉,当然也需要环境的宽容。    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和商红日教授选择并组织翻译了《政府的价格》一书,该书对于中国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学者而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彩读本,非常荣幸有先睹为快的机会!    周志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内容概要

  戴维·奥斯本、彼得·哈钦森合著的《政府的价格》可以看做是享誉全球的政府管理权威作品《改革政府》的姐妹篇,在戴维·奥斯本及其合作者的改革政府的总体方案设计背景下,《政府的价格》一书分析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持续财政危机的现状,生动而详实地从总体方略、战略、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提高政府行动绩效和提高政府领导力等方面阐述了解决公共财政危机的思路与实施步骤,力图指明如何将持续的财政危机转化为机会并从公共机构中赢取更多的价值。
  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是改变预算流程。预算流程要从所要求的结果和情愿付出的价格开始,而不是从已有的项目及其产生的费用开始。第二步是构建仅仅由购买这些项目所决定的预算,这些项目能够呈现所需要的结果,多余的要遗弃。第三步,必须精简政府使其规模适度、形态合理以更有效率。第四步,要作战略的再检讨、合并与合理化,运用竞争机制从每笔税金中挤出更多的价值,使每个项目、组织和雇员都能够对结果负责。
  《政府的价格》一书与《改革政府》相比,它主要聚焦于公共财政的危机,并提供了系统和可操作的解决之策,比《改革政府》更具有描述性、说明性。《政府的价格》一书将帮助公共部门的领导者在预算、组织规模、开支、管理,最终在领导活动和政治等方面,变得更加明智。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me) (美国)彼得·哈钦森(Peter Hutchinson) 译者:商红日 吕鹏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me),风靡一时的管理类畅销书《改革政府》作者之一,该书曾得到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亲自推荐。他也是《民主实验室》一书的作者,经常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刊物撰稿。他极力主张高效率的政府,长期担任共和党和民主党主要政府领导人和候选人的顾问,他还是美国公共策略研究所的资深合伙人。现居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埃塞克斯。彼得·哈钦森(Peter Hutchinson),美国公共策略研究所的创办人和负责人,曾经担任美国著名的连锁商店戴顿·赫德森公司(后更名为塔吉特公司)的副总裁和明尼苏达州金融专员。目前他除了担任华盛顿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和艾奥瓦州等地政府的咨询顾问之外,还致力于美国以及全球其他一些地方的市、县、学区的改革实践。现居住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

书籍目录

致谢
前言
导论
第一部分 明智预算:最重要的五项决策
 第一章 寻找突破口
 第二章 设定政府的价格
 第三章 确定政府优先事项:购买公民重视的成果
第二部分 明智分蛋糕:审查、整合、规模适当化
 第四章 战略审查
 第五章 整合
 第六章 规模适当化:适当的工作、适当的方式、适当的员工
第三部分 明智花钱:购买价值、压缩成本
 第七章 购买服务需要竞争
 第八章 奖励优秀绩效而不是良好意愿
 第九章 明智的客户服务:让客户掌握方向盘
 第十章 驱除不信任
第四部分 明智管理:以内部改革促进外部绩效
 第十一章 灵活地承担责任
 第十二章 让行政系统结盟而不是结仇
 第十三章 明智的工作流程:来自产业界的工具
第五部分 明智领导:以激进中间派的姿态管理变革
 第十四章 应对变革的领导力
 第十五章 政治:真相、谎言和争取公共支持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绝大多数美国人期望一种“第三条道路”。在给出的选择项中,他们一般会在“以上都不是”的答案前面画圈。实际上,他们所能做的只是通过低投票率而将他们自己排除在政治过程之外。很多都属于独立选民的“常识多数”,中庸的共和党人,以及新民主党人。他们还不想削减开销以至于破坏了我们的公共机构,但是他们也不希望政府唯利是图。他们希望政府提供只有公共部门才能提供的服务,例如安全、国防、基础设施、平等的教育机会、市场规则和针对穷人、老人及残疾人的社会保险。但是,他们希望他们的钱花得值得。他们希望花出去的钱有所回报。如果他们不能得到这些,他们一般会选择减税和私人服务。然而,当他们确实能从公共机构获得好处的时候,他们一般愿意向公共机构投资。公民希望他们的钱花得有价值,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都希望自己花的每一分钱都能得到尽可能多的价值——包括我们花在政府身上的钱。政府的价格和价值是与住宅、食物、医疗保健和其他数也数不清的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政府的服务是有限的,因此,公民们对于想要从政府那儿得到的价值会和想从其他地方得到的价值进行比较。在这场竞赛中,政府只能通过使每一美元都尽可能增值来赢得公众支持。不断增加的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和公共养老金,以及监狱和公共债务利息的成本已经使政府的价格处于巨大的上升压力中。然而,这种压力已经让大范围的税收增长遇到了巨大阻力。布什总统和共和党国会已经通过削减税收和借贷差额将联邦政府的价格降至50年来的最低水平(参见第二章)。超前消费可能产生货币增值的假象,但实际上,在州和地方级别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大规模的借债名义上是不合法的。然而,增税的阻力仍然很强,因为太多的选民感到他们不能从税收中获得好处。这种财政冲突在产生大量联邦赤字的同时,正在破坏州和当地人们生活必需的服务。这些睛况意味着一些税收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鉴于政治现实,如果公民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我们相信政府和学区必须显著改善他们能够提供的服务。政府的价格的任何重大变化都是不可能的,除非大多数美国人能够感觉到他们正从税收中获得实际的价值。实现增税的唯一方法是改革公共事业运作的方式。我们的公共机构必须学会更努力地工作,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学会更灵活地工作。美国土著有很多谚语,其中最充满智慧的一句是:当你骑的是一匹死马时,最好的办法是下马。

后记

—个有点奇怪的书名,一部有些奇怪的书,现在终于翻译完毕。无论是作者,还是书的内容,都不用我在这里多说什么。戴维·奥斯本是中国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界的学者十分熟悉的,他的政府改革的话语在本书中已经由摆脱政府财政危机的话语所取代。说这是一部有些奇怪的书,是因为,如果按照中国学者的习惯,先要探询这本书的学科归属,由此可能犯难:把它摆在政治学的书架上,还是摆在公共行政学的书架上,抑或摆在公共财政问题的书架上?作为美国政府高级咨询专家,同时作为—个公共行政学家,戴维·奥斯本与彼得·哈钦森合作完成的这本著作,贯通了政治学、公共行政与公共财政等多学科知识,融入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广泛视野,围绕政府财政危机及其克服的主题,提供了一个在新公共管理框架中的地方政府财政改革叙事。该书对政治学、公共行政及公共财政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美国人务实、创新和求实效的品格在这部书里再次充分展现出来。传统的预算编制制度被奥斯本比喻为“骑死马”。他引用土著印第安人的谚语呼吁尚未醒晤的领导者,不要死马当活马骑,问题不出在骑手,也不是因为人们不熟悉牧马人,更无须组织兽医为它会诊,当然没必要为它添置饲料,所需要的是寻找可骑之马,特别是一匹骏马。我们仿佛从中能够获得一些启示。新公共管理的实践不是为了求证某种先验的理论,相反,它是在“走投无路”时经过投石问路的过程而产生的成果。本书抓住了美国各级政府特别是州和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核心问题,在《改革政府》等一批探索的成果的基础上,从公共财政领域深化了重塑政府问题的思考。书中提供的来自实际创新过程的案例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我们各领域实际工作都将具有启发性,并将促进我们对自己实践过程的反思与工作的改进。    本书主标题英文是:“the price of government”。我们结合全书的内容和主旨,将之译为“政府的价格”而不是“政府代价”或其他,这个译法直接根据作者“结果导向的预算编制”以及按照公民意愿确定“政府优先事项”,并依此制定政府“购买计划”等基本思想来确定的,书中的“price of government”均译为政府的价格。    上海译文出版社十分重视本书翻译工作。本书的责任编辑不辞辛劳,严谨求真,在整个编辑过程中,提出许多重要修改意见和建议,为本书翻译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深表谢意!    本书翻译工作也得到了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行政管理项目(编号:J50406)的支持,特此说明,并致谢忱!    由于时间紧迫,加之翻译水平等原因,可能会有许多不妥当或比较生硬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译者    2010.12

媒体关注与评论

像《改革政府》一样,《政府的价格》同样带给我震撼和惊奇。震撼的是,没有高福利拖累的美国同样面临财政黑洞和可持续困境。惊奇的是,本书提出了革命性的解决之道。不敢说结果取向的预算是唯一解决之道,甚至不一定是最佳解决之道,但它来自于实践且产生了切实的效果。我相信,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将是全方位、多层面的。  ——周志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当政府部门为公共财政危机所困扰时,人们通常都会给出两个备选项作为抉择:或是削减机构和开支,或是提高税收增加预算。于是,机构经常聚散离合,经费随时消长盈缩,形式运动周而复始,财政困境依然如斯。这一“循环圈”现象在许多国家的行政改革中几成常态。显而易见,两极徘徊式的传统行政革新范式亟需超越。《政府的价格》一书给我们展示了实现这种“超越”的可行性:将政府价值“具象化”为政府的价格,通过改变预算流程、实行合理的制度安排、注重价值控制和结果效能等方式,让政府开支实现相对的成本最小化、价值最大化。这是一条新的路径,值得我们不懈地探索前行。  ——李琪,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教授当我还是纽约市市长的时候,《改革政府》一书是我的每一位下属都必须阅读的书,而这本新书也应该要求大家去读一读——不管是市一级的、州一级的,还是在华盛顿任职的官员。服务于公共部门的所有成员们都应该牢记他们正在花的钱不是他们自己的,奥斯本和哈钦森在本书中教会了他们运用一种注重责任和结果的颠覆性的预算方法,教会他们将每一元钱都用到实处。  ——鲁道夫·朱利安尼,纽约市前市长霍迪尼肯定会喜欢这本书!大部分分析学家们相信美国政府正处于不断攀升的费用和越来越低的税率的两面夹击中——这种失败而又艰难的状况持续了数十年!这一局面终于被奥斯本和哈钦森所打破,通过对几位改革者案例的描述,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也可以从容地应对危机。  ——戴维·格根,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公共领导力研究中心负责人正如这本书中所言,“我们正处于二战以来最糟糕的财政危机时期。”大多数政治家们都很惧怕充满着集会口号、阴谋骗局和相互谴责的混乱场面,市民们也渴望更好的生活环境,这本书就是告诉大家该怎样去做。  ——杰西·文图拉,明尼苏达州前州长如果你关心政府的未来,就来读一读这本书吧!在美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下,财政危机是现实存在的,我们只有一条出路: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我们使用公共财政资资金的方式。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

编辑推荐

《政府的价格:如何应对公共财政危机》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府的价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理论很新的一本书,喜欢公共财政方面的同学可以读读
  •   需要发票
  •   研究者的参考书
  •   希腊政府没钱,恐怕也借不到钱,这是其庞大的福利国家制度导致的恶果。中国政府有钱,但花起来也感觉不够,而且所有政府部门都贪婪地盯着预算的盘子。本书对于公共财政危机的根源没有揭示,那是政治经济学者的事情。本书作为公共管理的名著,提出了各种节流之策。不仅公共预算过程要改善,而在公共支出环节,如何花钱更有效率和效果,更加重要。以本书提出的一些公共管理变革之策为标杆,考察一下中国各地政府花钱的方式,能有很多惊人的发现。
  •   行间距太小了,满目密密麻麻的字儿看着不舒服~内容当然推荐,比较适合入门后的进阶读者~
  •     财政黑洞、乌鸦嘴和杞人忧天
      转自11.08.07 深圳晚报 文:周志忍(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政府的价格》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908912/)
      [美]戴维·奥斯本 彼得·哈钦森著
      商红日 吕鹏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像《改革政府》一样,《政府的价格》带给我的是震撼和惊奇。震撼的是,没有高福利拖累的美国同样面临财政黑洞和可持续困境。惊奇的是,《政府的价格》作者提出了根本的解决之道。结果导向的预算也许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甚至不一定是最佳解决之道,但它体现了直面现实的勇气、可贵的探索求新精神,并且被实践证明切实有效。
      
       最近一段时期,政府债务危机、财政黑洞日益成为一个热门词汇,相关乱象时刻冲击着人们脆弱的神经。欧洲国家首当其冲:希腊创下了历史纪录的3000亿欧元国家亏空,意大利的债务水平超过了1.2万亿欧元,两个国家在紧缩财政的同时,“砸锅卖铁”高调出卖岛屿,但依然给人以杯水车薪之感;英国新联合政府将在所有政府部门削减25%支出,这意味着公共部门5年内将裁减大约60万个工作岗位,留任公务员则面临养老金、薪金和福利的缩水,因而公务员正在酝酿一场“饭碗保卫战”;法国政府针对退休金体系2030年将面临的700亿欧元资金缺口,考虑把法定的60岁退休年龄提高到62岁或63岁,同时把劳动者领取全额退休金所必须缴纳退休金的年限从40.5年提高到42年,结果引起数百万人参加的罢工和抗议;…… “政府破产”以前不可想象,现今似乎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让人产生某种“2012”式的恐惧。
      
       发达国家的财政困境犹如常人(与秃头对应)头上的虱子,不是那么明摆着,但谁都能感受得到。平民百姓的无知和漠然可以理解,难道政治精英们也会如此无知吗?显然不是!书中支撑“永久财政危机”的数据,大多数来自官方统计。问题症结在于:出于种种目的,政治家使出浑身解数,使用“比安然首席财务官更多的技巧”掩盖财政危机的事实,其中许多做法在私营部门使用会面临牢狱之灾。由此看来,《政府的价格》不只是直面现实揭示问题,而且直面政治家揭示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由此我联想到学者的角色。真正的学者应首先定位于批判家,运用自己的良知、学识和敏锐观察力,觉察、确认并促使社会广泛认识到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学者都应该是“乌鸦嘴”,只有让大家共同意识到问题,才会有探索解决之道的努力。当然,乌鸦嘴不等同于“愤青”。
      
       乌鸦嘴以批判为己任,有时会给人“杞人忧天”的感觉。在数年前一篇文章中,我曾写了一段文字:“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同样存在可持续问题,而且比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为重要,也更为复杂。……公共服务尤其社会福利具有能上不能下的刚性特征,公众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的公共服务或福利时无疑会不满,从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可以设想,当出现资源严重不足,政府不得不剥夺已经享受的服务或福利时,公众的反应绝不是‘不满’一词所能形容的”。文章刊发不久,一个学生提出疑问:在公共服务水平如此低下的情况下,担忧可持续问题是否有点为时过早?当时我几乎无言以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看来,《政府的价格》出版于2004年,当时的财政状况似乎不那么悲观,因此该书也有点“杞人忧天”的味道。时至今日,当财政危机形成“完美风暴”的时候,“杞人忧天”行为显然一点不可笑。本人之所以对中国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杞人忧天”,是因为觉察到一些现实和潜在的风险:薄弱的现有基础和巨大且日益增长的潜在需求;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巨额债务;可能的经济波动等。其实我最担忧的是政府运行机制,其主要特征是自上而下的指令和自下而上的响应。前些年,每当中央政府确立经济增长目标,地方政府多会层层拔高、层层加码,呈现出某种大轰大嗡的运动式特征。强化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恐怕难以摆脱这一“规律”。这样,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进入的社会职能可持续陷阱和财政黑洞,中国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不可自拔。这方面的例子其实已经不少。
      
       乌鸦嘴、杞人忧天本属贬义,也许是被震糊涂了,我越来越从中看到褒义的成分。学者应该以乌鸦嘴自居,杞人忧天也应该得到些许宽容和尊敬。杞人式的忧虑不会带来厄运,但当厄运降临的时候,真正的学者不会享受“未卜先知”的快乐,只能承受比其他人更多的内心痛苦。我想这正是良知的表现。乌鸦嘴需要学者的内心自觉,当然也需要环境的宽容。
      
  •     公共财政危机,这是每个政府不得不面对的尴尬。
      
      表面上看,政府拥有强大的能力,但实际上,它的运作经常会受到财务的约束。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管理危机都与财务危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是长期以来,东方政治智慧中缺乏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因此在解决财务问题时,一再失误,加剧了整体的崩溃。这体现在两点上:
      
      首先,在传统中国的法律体系中,一直有重刑法轻民法的倾向,至于商法,更是粗疏,这使交易安全得不到根本保证,制约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故每次盛世总是戛然而止,不能取得本质上的突破,也无法实现持续繁荣。低素质的商业保障体系,只能维持低素质的贸易规则,清末经济之所以被西方商品冲击得七零八落,产品质量差并非主因,关键在金融体系不健全,本土钱庄的利率普遍高于现代银行数倍,服务极差,无法将社会游资有效地组织起来。当金融被外来银行所掌控时,则国力虚弱之外,社会亦渐次沦为赤贫化,遂令以后种种自强举措,因找不到现实抓手而失败。
      
       第二,在公共服务提供上,一直不够规范。明清商业发达,居然不得不靠白银为通货,且本土白银出产甚少,只能依靠海外,明代亡国,即与此相关,当时西方瓷器、丝绸贸易大幅下降,导致白银流入不足,经济立刻陷入困境。清代的失败,同样与此相关,鸦片贸易让道光政府从国库存银7千万两,迅速跌至1千万两,不得不走强硬路线,而自身准备又不充分,终于引发外患,而以后白银外流加剧,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危机。政府不能为纸币提供保障,放任公共服务的社会化,这是古代中国由先进走向落后的重要教训。
      
      现代政府的运作,必须依靠法律理性与经济理性。但重视“以法治国”者多,重视“以商治国”者寡,日本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以“商业立国”为基本国策,这是一条值得高度重视的经验。
      
      本书重点探讨了现代政府如何面对财务危机,作者认为,长期以来,政府价格是一个盲区,人民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但这个市场是垄断的,缺乏竞争性,因此定价往往不规范,当价格不断高企时,政府本身必然会出现低效率、高成本、风险大、信用差的问题,但难题是:究竟该用怎样的标尺,来衡量政府的价格呢?如何超越循环出现的财务黑洞呢?
      
      本书作者倾向于改变政府财务流程,引入市场化的手段来降低政府的服务价格。这是一个多少有些实验性的路径,但对于超越现实困境,颇有借鉴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