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  作者:常文昌  页数:5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新时期文学至今已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在这三十年里,中国当代文学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支撑起了中国文学新的天空,中国文学迅速融入了世界文学的潮流并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汇编了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流派、文体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资料,全面梳理、呈现和总结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脉络,旨在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的现有水平,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中国新时期文学提供科学的参照和理论的依据。本书为该套书中的一本,收录了数十篇关于诗歌的优秀的文学评论,同时以附录方式展现相关研究成果的整体索引。     新诗面临着挑战,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人们由鄙弃帮腔帮调的伪善的诗,进而不满足于内容平庸形式呆板的诗。诗集的印数在猛跌,诗人在苦闷。与此同时,一些老诗人试图作出从内容到形式的新的突破,一批新诗人在崛起,他们不拘一格,大胆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某些表现方式,写出了一些“古怪”的诗篇。越来越多的“背离”诗歌传统的迹象的出现,迫使我们作出切乎实际的判断和抉择。我们不必为此不安,我们应当学会适应这一状况,并把它引向促进新诗健康发展的路上去。本书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甲种)套书中的一本,收录了关于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的最优秀的研究成果,集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于一体,可作为高等院校图书馆值得珍藏的大型书籍,也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文科教师、在校学生、社科院、作家协会、现当代文学学会等不可或缺的最有价值最有权威的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与孙绍振同志商榷崛起的诗群  ——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在“崛起”的声浪面前  ——对一种文艺思潮的剖析/郑伯农西部诗歌:拱起的山脊一只没有壳的气球  ——读《当代诗歌》一九八七年一月号“新潮诗”后的几点随想,兼议“非非主义”的主张回归传统的台湾现代诗  ——简介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和现状语言的奴隶与诗的自觉  ——谈非非主义的语言意识兼答一位批评者从四种角度谈诗与诗人  ——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问总体把握:反抒情或思考  ——中国诗歌现状研究论纲论艾青诗的意象世界及其结构系统现代“游子”的梦幻  ——也谈新乡土诗诗与现实关系的调整  ——八十年代新诗发展的一个侧面新古典主义诗观当代诗中禅道精神与现代主义之结合死亡:大陆与台湾地区近期诗作的共同主题世纪末台湾现代诗传播情境新诗十三问  ——《绿风》诗刊百期献芹生命的突围与审美的重构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先锋诗人的文化策略海子生涯(代序一)八十年代以来台湾诗坛的三大流脉及其艺术视角九十年代诗歌:叙事策略及其他断裂·转型·分化  ——九十年代先锋诗的文化境遇与多元流向试答周涛的“十三问”诗要突围且慢经典向艺术的败家子发出警告关于新诗的懂与不懂?……问题之随想丰富又贫乏的年代  ——关于当前诗歌的随想食指论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中国新诗知性化倾向的演变轨迹新诗旧体共繁荣  ——在’99中华诗词笔会上的发言诗歌内部的真相致谢有顺君的公开信思考比谩骂更重要世纪末:诗人为何要打仗高地上的奴隶与圣者(代序)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当代诗歌主潮论当前诗歌写作的几种可能性我们和诗歌的现代冲突八九十年代少数民族女性诗歌的四种抒情范式  ——兼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出路在非诗的时代展开诗歌  ——论九十年代的中国诗歌略论中间代及中间代诗人附录: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索引

章节摘录

书摘我国诗歌传统源流很久:诗经、楚辞、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几乎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诗的骄傲。正是由于不断的吸收和不断的演变,我们才有了这样一个丰富而壮丽的诗传统。同时,一个民族诗歌传统的形成,并不单靠本民族素有的材料,同时要广泛吸收外民族的营养,并使之溶人自己的传统中去。    要是我们把诗的传统看做河流,它的源头,也许只是一湾浅水。在它经过的地方,有无数的支流汇入,这支流包括着外来诗歌的影响。郭沫若无疑是中国诗歌之河的一个支流,但郭沫若却是溶人了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外国诗歌的优秀素质而成为支流的。艾青所受的教育和影响恐怕更是“洋”化的,但艾青却属于中国诗歌伟大传统的一部分。    在刚刚告别的那个诗的暗夜里,我们的诗也和世界隔绝了。我们不了解世界诗歌的状况。在重获解放的今天,人们理所当然地要求新诗恢复它与世界诗歌的联系,以求获得更多的营养发展自己。因此有一大批诗人(其中更多的是青年人),开始在更广泛的道路上探索——特别是寻求诗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的适当方式。他们是新的探索者。这情况之所以让人兴奋,因为在某些方面它的气氛与“五四”当年的气氛酷似。它带来了万象纷呈的新气象,也带来了令人瞠目的“怪”现象。的确,有的诗写得很朦胧,有的诗有过多的哀愁(不仅是淡淡的),有的诗有不无偏颇的激愤,有的诗则让人不懂。总之,对于习惯了新诗“传统”模样的人,当前这些虽然为数不算太多的诗,是“古怪”的。    于是,对于这些“古怪”的诗,有些评论者则沉不住气,便要急着出来加以“引导”。有的则惶惶不安,以为诗歌出了乱子了。这些人也许是好心的。但我却主张听听、看看、想想,不要急于“采取行动”。我们有太多的粗暴干涉的教训(而每次的粗暴干涉都有着堂而皇之的口实),我们又有太多的把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创作方法的诗歌视为异端、判为毒草而把它们斩尽杀绝的教训。而那样做的结果,则是中国诗歌自“五四”以来没有再现过“五四”那种自由的、充满创造精神的繁荣。    我们一时不习惯的东西,未必就是坏东西;我们读得不很懂的诗,未必就是坏诗。我也是不赞成诗不让人懂的,但我主张应当允许有一部分诗让人读不太懂。世界是多样的,艺术世界更是复杂。即使是不好的艺术,也应当允许探索,何况“古怪”并不一定就不好。对于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旧诗,新诗就是“古怪”的;对于黄遵宪,胡适就是“古怪”的;对于郭沫若,李季就是“古怪”的。当年郭沫若的《天狗》、《晨安》、《凤凰涅槃》的出现,对于神韵妙悟的主张者们,不啻是青面獠牙的妖物,但对如今的读者,它却是可以理解的平和之物了。    接受挑战吧,新诗。也许它被一些“怪”东西扰乱了平静,但一潭死水并不是发展,有风,有浪,有骚动,才是运动的正常规律。当前的诗歌形势是非常合理的。鉴于历史的教训,适当容忍和宽宏,我以为是有利于新诗的发展的。                           (原载1980年5月7日《光明日报》)                        P002-P004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主要是80年代以来 由《在新的崛起面前》开始引起的对于新诗的讨论,各种论文。
  •   了解中国诗歌发展
  •   资料收集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值得购买。
  •   比较全面。。。读来很有快感。。。真是,这本书,我几乎是不停的读。。。在过年的时候,,我也没打牌,也没看电视。。。就一直在读她。。。现在工作了,多长时间不读诗,甚至不关心诗。但,记起读这本书时的情境。。。心中仍有感慨!!!这是一本好书!
  •   作为想了解和研究中国新生代诗歌的人,该书值得购买。该书收录了中国新诗20多年来的研讨理论和一些意见交换,可以纵览新诗的发展历程。
  •   这本书不错,对于研究诗歌的人说,是一本相当好的资料!
  •   最近喜欢读现代诗歌,这本书有帮助!
  •   有利于诗歌创新发展,热爱诗歌就要学习思考。
  •   资料蛮全的
  •   写论文可以参考
  •   印刷排版质量都很好,内容也是精选
  •   好书,等我仔细看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