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绘画美学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彭兴林  页数:290  

内容概要

纵观中国画论的发展历程可知,每一时代的绘画美学思想都是当时的绘画艺术特征和艺术水平在理论上的反映,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要将历史上所有画论作品逐一梳理,既耗时、繁琐又不利于读者有重点地进行阅读。
彭兴林编著的《中国经典绘画美学》以年代为序,撷取具有代表性的18位思想家的绘画美学理论,概括其主要的思想命题,并加以解析、评介,以使读者对中国绘画美学理论的历史发展能有一个大纲式的了解,并以此为起点,去关注更多的绘画美学作品和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

作者简介

彭兴林,笔名杏林,1949年出生于山东省昌乐县麻家河村一大户人家。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先后在西苑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欧亚艺术研究所等单位任职。性嗜古,擅书画。出版有《中国法帖史》《中国历代名碑释要》《中国碑帖精粹》《禅宗书法》《中国古典山水大系》《中国古城名胜图志》《草书经典》《唐四家》《宋四家》《行书经典》《明四家》等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顾恺之  传神写照与迁想妙得
宗炳 澄怀味象与畅神说
王微 画与《易》象同体与拟太虚之体
谢赫 图绘六法
姚最 立万象于胸怀与心师造化
王维 水墨最上与意在笔先
朱景玄 画者圣也与四品说
张彦远 书画同体与妙悟自然
荆浩 六要与二病
黄休复 逸格最难
郭熙 林泉之志与林泉之心
苏轼 文人画与诗画一律
徐渭 不求形似求生韵
王世贞 形模与气韵
董其昌 文人画与南北宗论
石涛 一画论与自有我在
郑板桥 无古无今之画与胸无成竹
华琳 画中之白与推远之法
参考书目
后记

章节摘录

  “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思”是谢赫六法中没有的,荆浩将思作为一要,并说画家要聚精凝神去思考他表现的对象,无疑足指立意构思活动。思作为一法提出来,不仅对山水画创作而且对所有的绘画创作都有好处。山水画创作之前的构思,要对大自然中纷杂的现象进行筛选,删其繁琐,取其精要;要聚精会神地依附于具体形象来发挥想象、联想,即所谓“凝想形物”。  “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制度时因”的意思是绘画景物要因时而异,根据季节时令的变化,山水景物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必须如实反映事物的变化。而“制度时因”的目的是为了“搜妙创真”,要集中再现自然景物的状貌神情。荆浩特别重视艺术的真,真是神似和形似的兼备。  “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这句话强调用笔虽然要依据法则,但却不可死板教条,必须使对象与心性融通变化,对于所画之物不能拘泥于形貌和形质,这样才能做到挥写自如,使创造的形象生动,有若飞若动的感觉。  “墨者,高低晕淡,晶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对于墨的解释说明用墨要依据对象的明暗、起伏而加以渲染,根据对象的色彩深浅来加以变化。渲染之时自然而然,去掉巧饰,取得用笔所无法收到的艺术效果,  因此,墨法实际上是起色彩的效果,或者说是色彩的丰富。谢赫的“六法”中未列入墨法,只讲了“随类赋彩”。荆浩视墨法为“六要”之一,与当时水墨山水画的兴盛不无关系。他说:“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荆浩是唐末人)。”所以,他在评论绘画作品时常将笔法和墨法并举。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世人止知吾落笔作画,却不知画非易事。庄子说画史“解衣盘礴”,此真得画家之法。人须养得胸中宽快,意思悦适,如所谓易直子谅,油然之心生,则人之笑啼情状,物之尖斜偃侧,自然布列于心中,不觉见之于笔下。  ——《林泉高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经典绘画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本绘画美学书写的很好,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建议购买学习。
  •   好书啊,值得一买,以前就看过,现在买来珍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