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旨论

出版时间:1987-09  出版社:齐鲁书社  作者:王德有  页数:22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全书共分九章,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道的涵义、道与哲学、道与社会、先秦老庄之道、老子之道、《管子》四篇之道、庄子之道、韩非,《解老》之道、汉代黄老之道、《淮南子》之道、《老子指归》之道、河上公之道、魏晋玄学之道、王弼之道、郭象之道、葛洪道教之道、北宋五子之道、周敦颐之道、邵雍之道、张载之道、程颢之道、程颐之道、南宋朱陆之道、朱熹之道、陆九渊之道、浙东功利派之道、陈亮之道、叶适之道、明代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之道、罗钦顺之道、王廷相之道、王夫之之道、思潮研究、范畴研究、比较研究、地方文化思想研究等等,本书是适应时代要求编辑出版的一本学术研究专著,本书重在思想与研究,学术价值是它的生命。总之,本书的出版,必将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学术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在深层次,高水平上的展开,有利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发现。并且通过编写实践,促进中青年学者的成长,壮大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队伍。

作者简介

  王德有,生于194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文教编辑部文艺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尤着力于道家思想研究,曾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过多篇论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说第一节 道的涵义第二节 道与哲学第三节 道与社会第二章 先秦老庄之道第一节 老子之道第二节 《管子》四篇之道第三节 庄子之道第四节 韩非《解老》之道第三章 汉代黄老之道第一节 《淮南子》之道第二节 《老子指归》之道第三节 河上公之道第四章 魏晋玄学之道第一节 王弼之道第二节 郭象之道第五章 葛洪道教之道第六章 北宋五子之道第一节 周敦颐之道第二节 邵雍之道第三节 张载之道第四节 程颢之道第五节 程颐之道第七章 南宋朱陆之道第一节 朱熹之道第二节 陆九渊之道第八章 浙东功利派之道第一节 陈亮之道第二节 叶适之道第九章 明代罗钦顺、王廷相、主夫之之道第一节 罗钦顺之道第二节 王廷相之道第三节 王夫之之道第十章 结论

章节摘录

  韩非在《解老》中认为,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普遍法则,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定性表现出来的,不脱离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定性,在具体的事物及其规定性之外,不存在单独的道,他说,万物各异理,万物各异理而道尽。其意是说,万物的规定性各不相同,这些不同的规定性无遗漏地包含了道,道存在于具体事物及事物的规定性之中。  韩非对道的理解在哲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在处理普迈性及特殊性的关系时,他吸取了老子的合理见解,把普遍的东西道与具体的东西物区别开来,认为作为普遍法则的道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和范围,不制不形,没有稳定的操行,无常操,随着时间和事物的不同,发生相应的变化,顺应天地万物的具体特征,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属性及事物之间的不同关系,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与理相应。但是韩非没有象老子那样,把普遍的东西和个别的东西割裂开来,更没有象《庄子》那样,把普遍的东西与个别的东西,把统一性与差异性对立起来,老予把道看作是普遍的一般存在物,认为这一普遍的东西独立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先,并生化出天地万物:《庄子》把道视之为自本自根的绝对同一,视之为千差万别的天地万物的共同本质,认为只有排除掉具体的天地万物的属性差别,才能达到和认识这万物同一的本性。这种把普遍东西与个别东西割裂和对立的观点,使老、庄把道抽象化、绝对化。神秘化了,把道视为凌驾于具体的天地万物之上的不可捉摸的东西,韩非似乎已经觉察出了老底的要害所在,他特别强调具体事物及其具体属性,并且提出了一个理的范畴,说明万物皆有小大方圆等具体的和特殊的属性,并进而认为,对天地万物具有决定作用的道,并不脱离具体事物,不是具体事物之外的独立一物,它处于具体事物之中,通过具体事物的具体属性及具体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说"万物各异理而道尽,这为正确理解普遍性及特殊性的关系提供了楷模。  葛洪以玄解道,以道为神,把遭。概念引入宗教迷信,从而使其成为官方道教宗教信仰的观念。魏晋之后,还有不少人注释《老子》,对老子道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就其自然观方面的意义来说,没有太多新意,影响不大,相比之下,道教以道为神的思想影响广泛而长久,成为老子道概念发展过程中的主流。  老子开创了以“道”为最高范畴的思辨哲学,用以否定先秦的传统神学,葛洪却反其道而行之,又把“道”的范畴引入神学领域,以道为神,使道概念的演变完成了一个从否定走向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化,除了有社会原因及葛洪自身的境遇原因外,道概念自身的不科学性、道概念自身的内在矛盾,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说到根本上,世界上本不存在一个作为天地万物起源的自身混而为一的统一物,也不存在一个作为天地万物基质的同一无二的统一物,多样的物质世界是存在着统一性的,但此统一性就存在于多样性中,存声于天地万物之中,这便是世界的物质性,这便是天地万物的客观实在性。它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客体,而是天地万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在理解世界统一性的时候,老子把它归之于道,并认为这个混同为一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源头,由道生化出了天地方物,把道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东西来看待。既然道自身是混而为一的,是独立存在的,就很难设想它是如何产生天地万物的,就很难设想它产生天地万物的动因是如何形成的,老子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在否定上帝创造世界的同时,在道身上仍然保留了一种神秘性,这便是玄,认为这种神秘性是各种奇妙现象的原由,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一章),在老于看来,既然一切奇妙现象都可以用神秘之意的。玄来解释,所以道产生天地万物的动因便无须深究了。老子之道的神秘性为后人所发挥。产生于战国,形成于汉代的《黄帝内经》有"道生智,玄生神(《天元纪大论》)的说法,认为智慧和神明都由道、玄所生,开始将产生天地万物的"道"直呼为玄。西汉哲学家扬雄则径直把玄作为天地万物的本原,著《太玄》,说:玄者,幽摛万类而不见形者也,资陶虚无而生乎规,搁神明而定摹,通同古今以开类,搞背阴阳而发气,一判一合,天地备矣"(《玄掳》)。认为阴阳之气、天地万类皆是由玄摛措,资陶而成,并且仿照《周易》,用一、一、一主种符号四重相叠的排列组合,表示玄的奇妙变化,推衍天地万物人类的数度,使玄更增加了神秘的色彩。晋代的葛拱在上述思想源渊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玄神学化,以玄道为逢凶化吉、遇难呈样的源因,以玄道解释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铅性白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以为铅等等自然界的奇妙变化,并且反过来又力图借助这种自然变化炼丹制药,以补充人体的幻化功能,认为服丹能吸收天地变化的精华,可以与玄道相合。从而把道的玄妙性与人的修仙结合在了一起,用道概念的神秘性窒息了其思辨性。  在对道的见解中,王廷相反复论证了道、气的关系问题。他认为道与气本来不是两物;所以不能分离,不存在独立于气外的道,气是道的实体,道是气的属性,道存于气中。  王廷相认为,之所以说道不离气,首先在于气是宇审最原始的基本实体,在元气之前没有任何他物存在,天地万物造化之后,没有任何东西不是由气而成,道作为元气造化人物的道理,不可能存在于元气之前,也不可能独立存在于气外。在《雅述.上篇》中王廷相说:“天地之先,元气而已矣。元气之上无物,故元气为道之本。”在《慎官·道体篇》中又说:“天内外皆气,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是故虚受乎气,非能生气也,理载于气,非能始气也。”又说,“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道寓其中矣。有形,生气也,无形;元气也。元气无息,故道亦无息。是故,无形者道之氐也,有形者,道之显也。”其意是说,在天地生成之前,只存在元气而不存在他物,在天地生成之后,天地内外皆是气。元气是无形之气,天地万物是元气构成的有形之物,无形与有形皆是气,所以道只能寓于气中。无形的元气是道的本体,有形万物是道的显现,虚空韵空间只能供元气存在而不能生气,道理只能处于气中,不能为气之始。  王廷相还以反诂的方法,说明道理不能离气而独存,更不能产生元气和阴阳。在《太极辩》中他说:“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造化自有入无,自无为有,此气常在,未尝澌灭所谓太极,不于天地未判之气主之而谁主之耶?故未判则理存于太虚,既判则理载于天地,程子所谓‘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正此谓耳。若谓只有此理便会能动静,生阴阳,尤其不适之论。理,虚而无著者也,动静者,气本之感也,阴阳者,气之名义也。理无机发,何以能动静?理虚无象,阴如何由从理中出?此理皆窒碍不通,率易无当,可谓过矣。”其意是说,如说理能独存于气外,自身能动静,可以生阴阳,这便说不通。理是虚空而无可依着,动静是气的感应,阴阳是气的名称,理没有运动的机制,怎能动静?理无形象,从何处生阴阳?因此这种论说窒碍不通。实际上万理都出于气,不存在离气而悬空独立之理。天地未分之前,气以混钝清虚的状态存在?因其无形;可以称为无,天地分化之后,气以有形状态存在,称为有。所以,宇宙的变化由无而为有,皆由气主乎其间,没有一刻不存在气,理在天堆未分之前存在于太虚之气中,既分之后,存在于天地之气中,没有离气之道、离气之理。  由如上论说,王廷相认为,道、理只是气的属性,而气是道、理的本体。在《慎言·道体》中王廷相说:“气,物之原也,理,气之具也;器,气之成也。《易》曰: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为器。然谓之形,以气盲之矣,故日神与性乃气所固有者,此也。”其意是说,气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气的属性,器是气所聚成。《周易》说的形面上者为道,形面下者为器,所谓形上、形下都是就气而官的,无气就无所谓形上、形下。形上形下皆是气,所以说体现道的“神”,“性”等等都是气所固有。又说:“气者,造化之本。有浑浑者,有生生者,皆道之体也。”《雅述·上篇》说:“元气即道体,有虚即有气,有气即有道。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气即道,道即气,不得以离合论者。”《慎盲·五行篇》,锐:“元气者,天地万物之宗统。有元气则有生,有生则道显。故气也者,道之体也,道也者,气之具也。”这些论说都是把道视为气的从属,并且认为有气则有道,道与气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王夫之从“道”字钓原意出发理解其哲学意义,认为道本指行走之路。在《读四书大全说·孟子》中说:“道,路也。大地不尽皆路,其可行者则淑路”。在区别道与理的含义时又说:。道则不然,现成之路,唯人率循而已。”所谓“现成之路”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已经形成,必然遵循,二是指可以遵行,是行走之“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引申出哲学意义,把道视为事物的轨道、法则,他称之为“当然之则”。在《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中王夫之解释张载的“由气化,有道之名”句时说:“气化者,气之化也。阴阳具于太虚捆缢之中,其一阴一阳,或动或静,相与摩荡,乘其时位以著其功能,五行万物之融结流止、飞潜动植,各自成其条理而不妄,则物有物之道,鬼神有鬼神之遭,而知之必明,处之必当,皆循此以为当然之则,于此言之则请之道。”在《读四书大全·孟子》中又说:“就气化流行于天壤,各存其当然者,自道。”这是说,道指万物、鬼神各自应当遵行的运变法则,即“当然之则”。气中含有阴阳两种力量,二者相互作用,根据所处的地位和时机发生不时效用,使得万物,鬼神的运变有条不紊,这便是遭。然而它不是整个气化运变的条理性,而是万物、鬼神各自遵行的法则,所以说“物有物之道,鬼神有鬼神之道”,“各有其当然者,曰道”。

媒体关注与评论

  出版前言  华民族的成长,也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开展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科学研究,是时代提出的迫切课题。《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即是适应时代要求编辑出版的一套学术研究系列专著,这套丛书重在思想与研究,学术价值,是它的生命。  这套丛书的出版,必将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学术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在深层次、高水平上的展开,有利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发现。并且通过编写真践,促进中青年学者的成长,壮大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队伍。  从先秦到近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凡属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各种思潮,各种学派、各种专题的学术研究著作,只要史料翔实,具有独到的观点与深刻、新颖的见解,  均可辑入。  编辑这套丛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和承认既有的研究成果,从现实出发去建立整套丛书的一定的系统,下列十个方面的著作将得到优先考虑:一、儒家思想及其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地位的研究;二,学派研究;三、思潮研究;四、范畴研究;五、断代哲学、思想史研究;六、比较研究;七、地方文化思想史研究;八、典籍研究;九、问题研究;十、方法论研究。同一选题可以有数种不同路数的著作并行。  这套丛书计划出版一百种白每种都是一部独立的学术专著。每部著作十几至二十几万宇(必要时也可达三五十万字)。从1987年开始,预计在不是很长的时间内完成。  《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实行主编负责制。由学者、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对这套丛书的学术质量负责。编辑工作,实行委托编辑制,并由责任编委负责审稿,主编终审。  《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由齐鲁书社出版。  《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  编 辑 委 员 会  1987年3月30日

编辑推荐

  道的涵义、道与哲学、道与社会、先秦老庄之道、老子之道、《管子》四篇之道、庄子之道、韩非,《解老》之道、汉代黄老之道、《淮南子》之道、《老子指归》之道、河上公之道、魏晋玄学之道、王弼之道、郭象之道、葛洪道教之道、北宋五子之道、周敦颐之道、邵雍之道、张载之道、程颢之道、程颐之道、南宋朱陆之道、朱熹之道、陆九渊之道、浙东功利派之道、陈亮之道、叶适之道、明代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之道、罗钦顺之道、王廷相之道、王夫之之道、思潮研究、范畴研究、比较研究、地方文化思想研究等等,本书是适应时代要求编辑出版的一本学术研究专著,本书重在思想与研究,学术价值是它的生命。总之,本书的出版,必将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学术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在深层次,高水平上的展开,有利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规律的发现。并且通过编写实践,促进中青年学者的成长,壮大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队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道旨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