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化事业卷

出版时间:2004-1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文海 编  页数:75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以中华民国为历史标志的20世纪上半叶,虽然只不过是极其短暂的一瞬,但无疑是其中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动荡和变化最为剧烈、最动人心魄的一幕。其间,新制与旧统共存,建设与破坏同行,革命与反动互激,内忧与外患交迫,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基础,是科学技术,还是意识形态及文化风习,无不酝酿着、爆发着重大的变化与改造,并最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推移,尤其是21世纪的到来,“中华民国史”逐渐突破了以往覆盖于其上的中国革命史的框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华民国已经作为一个与此前中国历史上的26个朝代相并列的重要历史时期而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在国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在国内学术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断代史的角度来研究这一时期的各方面问题。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民国史的研究兴趣,也逐渐从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动人心弦的政治事件以及茶余饭后的奇闻逸事,逐渐扩散到了或者准确地说是深入到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层面,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从政治形式的外表进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从而使有关民国史的研究更紧密地与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社会联系在一起。于是,中华民国史不仅已经以其原有的完整的风貌独立地展示在当代国人面前,成为中国历史研究乃至整个学术研究的新的热点和生长点,而且也必然会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历史借鉴作用,并因此而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有关民国历史资料的整理出版尽管包罗广泛,涉及档案、方志、报纸杂志、官方文献、私人著述以及共和国时期的回忆录等等,而且这些资料也都是极其宝贵的,但人们却很少注意到另一种为民国时期所独有的资料宝库,即由当时国内外各主要政治力量和政治派别、各地政府、各学术团体和学校以及学者个人所进行的大量的社会调查,特别是农村社会调查。与业已整理出的其他资料相比,这些调查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不仅仅是因为调查的涉及面极其广泛,覆盖着全国绝大部分省区的包括城镇乡村在内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调查大都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如现代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等方法和手段调查完成的,而且均以调查报告甚至学术论文作为最终的成果形式,这样既保存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和原始资料,又凝聚了代表当时比较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各种自然、社会及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分析、透视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是深入研究和了解旧中国城乡社会问题的极可珍视的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资以借鉴的极其难得的思想库。民国时期的调查资料实际上也已经走出了历史学界的圈子而受到其他学科学者的关注。     源自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远见卓识和鼎力支持,使我们终于有条件能够共同担当这一历史的重任。不过,由于这一时期的社会调查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所藏散漫,有不少甚至散佚海外,如果一味求全,势必不能,亦且难以满足当前学界的急迫需求,故此我们决定采取“丛编”的形式,按步骤分阶段地予以整理出版。第一批收录的文献共计193种,按其调查内容大致分为10卷,包括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宗教民俗、底边社会、城市 劳工 生活、乡村社会、人口、文教事业及少数民族等。

书籍目录

十个中等农业职业学校调查的研究江宁自治实验县乡村教育初步调查南京市郊乡村小学之调查安徽和县第二区乡村教育初步调查我国中等学校乡村化程度的调查山西乡村教育概况之调查小学教员的生计小学教员之生计(调查)小学教师生活调查小学教员生活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职员待遇之调查与研究师范学校教育学校教授状况江宁自治实验县教师家庭生活初步调查中学教师健康问题地方教育服务人员之现状与基问题女教职员之研究我国中等学校教师的概况中国中小学教师问题研究上海市识字运动调查中国社会需要与教育方针相国寺民众读物调查学生“烦恼”与“心理卫生”青年问题研究中学男女学生心理倾向差异的调查与研究98个六年级学生对于小学教师的心理倾向儿童对于各科好恶的调查高级小学生国家观念测验统计北京高小女生道德意识之调查中学毕业生历史知识之现状学生组织了一个实例研究一个女子中学的课外生活中等学校休闲习惯之研究清华学生对于各学科与各职业兴趣的统计大学生用款分配及其经济背景之调查清华大学学生所吃饭菜中所含之滋养量及发热量之调查报告

章节摘录

  各校办理中等农业学校的目的,归纳与分析的结果,可并成上述的15条,前5条是很合乎教育部规定之标准的。教部规定中等农校之目的如下:“在养成自力经营各项农业之人才;农场技术员;农事指导员;农业推广,农民合作,农村改良等办理人员,及小学农业科教师。”  自第六条起,如培养农业实用人才、农村服务人才、改进本省农村生活、发展农业教育等,都太笼统。目的太笼统了,根据目的编制之课程就无所依据。  第十一条,实行生产的教育;第十二条,实行做人的教育;第十三、四、五条等,更觉广泛,不是中等农校,如中等工业学校及普通中学也能达到这些目的。也可以说,是一般教育的目的。所以根据这种目的,也不能确定与编制农业学校的课程与分量。  无论是哪一个学校,他的办学目的是很重要的。在未办学校以前,就应该确定,譬如是一个旅行者,他必定先确定到什么地方去,然后才有根据确定他的路程、旅费,及一切所需要的东西。所以无论那一个学校,必有明白确定的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课程的编制与分量才有所依据,否则就会蹈于盲目的。  在确定目的时,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目的必须单纯与具有特性——目的必须单纯与具有特性,可分三方面来说:  (1)从农业本身上说——地界愈进步,文明愈繁复,就是“农”这一样,一人用毕生之精力,研究其中一门也不能详细。所以办学者不能说办学的目的是发展农业,应该说发展农业的那一方面。不能说养成实地农村服务人才,应该说养成那一方面之农村服务人才。因为一个学校不能把所有的关于农业课程都排到功课表里去,确定目的是偏重农的那一方面之后,就可以把该方面之农业课程多排在功课表里。  (2)学生的兴趣与体力各有不同——学生各有各的兴趣与体力,假如目的单纯与具有特性,学生可随自己的兴趣与体力而选择进何学校。假如学校的目的广泛,课程自然会每种都有一点,而学生对每种课程都不精通;并且,往往会逼着学生读很多他不愿读的课。  (3)各地方的需要不同——中国的南部多种稻,北就多种麦,很显然的,在南方的学校,应偏重稻作的课程,北方的学校,应偏重于麦作。  因为农的范围太广,学生兴趣与体力的不同,各方的需要不同,所以学校的目的应该单纯与具有特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化事业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文教事业
  •   对于了解民国很有好处
  •   现在我们的教育研究很不错,但这样好的调研,是没看到了,此书值得一读。
  •   有所收获,也打折了,就是有点贵,不过也很值得。
  •   书是不错的,只是磨损的有点厉害,有一页直接烂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