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福建教育  作者:王耀华  页数:72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已出现了《乐记》、《吕氏春秋》等音乐学的代表性的著作。相传为公孙尼子撰写的《乐记》,论及了有关音乐本原、音乐美感、音乐的社会作用、乐和礼的关系等,是为音乐哲学的滥觞性著作。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吕氏春秋》,则留下了有关远古音乐、音乐与自然社会政治关系,尤其是音律方面的记载。此后,在各朝各代的志书中都有《音乐志》(或《礼乐志》),全面介绍当时的音乐制度、乐律、乐队、乐曲和礼仪规范等内容。    本书试图运用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借鉴相关学科(如考古学、文学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民谷学等)的资料、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记谱法、乐谱,作一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全书拟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记谱法和乐谱为切入点,分别论述乐谱的功能、形成变易、乐谱中的时代地域阶层流派特点、中国传统记谱法的外传、外来记谱法的吸纳与运用、中国传统记谱法的种类及其解读、中国传统乐谱的特色及其乐学内涵美学意蕴等。

书籍目录

绪论  一、乐谱  二、记谱法  三、乐谱学和中国传统音乐乐普学第一章  古琴谱  第一节  古琴谱的解读    一、古琴谱的发展历史    二、文字谱的解读及其相关文献    三、减字谱的谱式、符号与组织法    四、减字谱的解读——打谱的含义与方法  第二节  古琴谱蕴涵的古乐学遗存    一、正调调弦法及其沿革的启示    二、贯穿于整个中国乐律学史的琴五调    三、五音调反映的古代五声调式的形态    四、楚调、侧调研究及其他第二章  敦煌乐谱新解  第一节  敦煌乐谱新解    一、引言    二、解释敦煌乐谱所取得的成果与产生的分歧    三、释“掣拍说”    四、“掣拍说”和诸说的不同之点    五、敦煌原谱新译的步骤和具体技术处理  第二节  敦煌乐谱词曲组合中的若干问题    一、器乐旋律和歌唱旋律之间的关系    二、词和曲的段式关系    三、词和曲的句式关系    四、词和曲的节奏关系    五、词和曲的音韵关系    六、敦煌歌曲风格的探讨  附录  敦煌乐谱译谱第三章  白石道人歌曲谱  第一节  姜白石及其《白石道人歌曲》    一、姜白石及其著作    二、白石道人歌曲概说  第二节  白石道人歌曲17首的谱字、调名、音高定律及其译谱    一、17首的谱字是工尺谱的减字谱    二、17首词牌下的调名是燕乐调的俗名    三、关于燕乐调的音高定律    四、关于对17首歌曲的译谱    五、姜白石的自度曲是珍贵的燕乐调曲谱实例  第三节  琴曲侧商调《古怨》  第四节  祠神之曲《越九歌》  第五节  《白石道人歌曲》版本  附录  《白石道人歌曲》译谱选    一、琴曲《古怨》    二、越九歌《王禹》、《庞将军》    三、歌曲17首选第四章  宋代《愿成双》谱第五章  《纳书楹曲谱》与昆曲第六章  三弦天干谱及其他第七章  福建南音谱第八章  西安鼓乐俗字谱第九章  北京智化寺京音乐之乐谱第十章  晋北笙管乐字谱第十一章  潮州二四谱第十二章  工尺谱之形形色色第十三章  《养正轩琵琶谱》与《汪昱庭琵琶谱》第十四章  《魏氏乐谱》与冲绳工工四第十五章  五线谱和简谱的入传、运用及演进第十六章  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特点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对常用的中国传统音乐乐谱特点进行分析,对我写论文很有帮助
  •   传统乐谱文化是传统音乐的重要载体,也是最全面展示和研究古代音乐的途径
  •   学传统音乐的可以了解一下
  •   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民乐乐谱
  •   内容比较全面,实物也比较新,无破损,挺好的。
  •   内容包括包装各方面都不错,适合研究生看。
  •   因为需要,所以好啊
  •   应该是正版书,可是看起来是二手或者旧书,书页和封面都长霉点了,而且有一股浓重的霉味,在当当买了这么多年书这种情况第一次发生,希望有所改善。
  •   还没仔细看过呢,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感觉很不错!
  •   还没来得及看.呵呵..
  •   书的封面有点脏,而且有磨损的点点痕迹,不知是不是存了很久还是包装时出现的问题
  •   资料工具书
  •   内容太博,泛泛而论,不够精深,一般.
  •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的学术失范由王耀华担任主编的《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的出版宗旨是:“对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教学”的专业课程之教学参考书(总序)。显然,它应该给学子提供全面的学术信息和专业研究的学术示范。除了我在第4点提到的学科任务混淆的问题外,还存在统编不力,学术失范的问题。学者之间的不同观点之争,代代相传,有力地促进了学术发展。频繁激烈的学术论争,促使学术研究向着纵深发展,我国现存的《庄子》、《墨经》、《公孙龙子》、《荀子》、《声无哀乐论》等不可多得的原创性著作,均是学术争鸣的产物。这也反映了古代知识分子不囿于门户之见的特点,体现了子学思潮的活力。作为研究室教育的教材,更应该重视不同观点的交锋,将学生引向学术前沿。而《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的失范,可以举例若干。例如,没有介绍批评古谱学提法的著作和论文。如王德埙的《中国乐曲考古学理论与实践》(贵州人民版)、《乐曲考古学的一个法则、手段以及学科问题》(《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1-2期合刊)、《再论中国乐曲考古学的学科命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1期)。《中国乐曲考古学学科命名研究综述》(《乐府新声》2000年3期)。等多篇;在“声曲折”问题方面,在其“参考文献部分”,提到了李娜等人的综论,却没有王德埙的《“声曲折”述评》(《音乐研究》199年2期)。在宫调研究部分,刻意不提王德埙的《论楚、瑟、平三个调与公孙崇的七弦琴仲吕宫弦式——琴曲<广陵散流变考之五>》(《中国音乐学》1992年2期)。参考贵州学者的的“附记近李娜有《“声曲折”研究综述》载《音乐研究》2002年1期。文章从纵向综述了“声曲折”的学术源流,所归纳之“乐谱说”、“曲线说”、“曲谱说”、“旋律谱本说”、“乐符说”、“音韵说”等六说亦简明扼要。但拙作《“声曲折”研究述评》校《汉书,艺文志》的b行为“《河南周歌(诗)、声曲折》七篇”,较之萧涤非等人之说,有较充分的论证。今人所标点的“歌声曲折”大谬,盖“歌声悠扬”、歌声宛转之类。为20世纪白话文用法也!故杨荫浏、冯洁轩之标点均不妥。朱谦之亦然。朱说之不足细察可知。李娜之文言王德埙的“乐符说”产生于“90年代末”,我就怀疑他可能未读过我1993年在《星海音乐学学报》第3、4期连载的《国宝记随古琴谱式指法唐抄卷子研究》。且李娜文中之注○13又将拙作所载刊物《音乐研究》1999年第2期,误作《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这叫读者到哪里去寻找?这样,李娜中的“无实物参照”、“难有定论”之言论便成为不确之论了。我觉得此事倒不必大动干弋的写什么“商椎文章”,又误以为李娜是天津学院的教师,遂于01年4月14日发出一函,说了上述看法。01年5月11日,李娜来电话称信已收到,当时她还是该校音乐学系三年级的学生,那篇《“声曲折”研究综述》是她二年级时考试的作业,教师阅后建议她修改后投稿。她也坦言并未读过我的《国宝》之论文和《中国乐曲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目前正在看”,“不好意思”云云。我对这位同学加以鼓励和肯定的同时,也感到《音乐研究》这个玩笑开得有点过份。一位成熟而严肃的学者撰写学术综述,当然要尽读所评述的一应文献,也就不会有李娜文中的失误了。先发表评论文章,然后再来补看评论对象,这不是有些滑稽吗?国家权威刊物应当鼓励新人,尽可辟“学生习作”、“研究生论坛”之类的栏目。从而避免老头子称呼小丫头为“先生”之类的误会。在02年7月中国音乐史学会福州年会上,我见《音乐研究》的一位编委也在场,于是在发言中就提了这么一个意见。那里讨论了李娜有《“声曲折”研究综述》(载《音乐研究》2002年1期)一文的失误。而在《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的绪论部分,引用的正是李娜的这篇《“声曲折”研究综述》。拿一篇本科三年级学生的不成熟的、毛病多多的作业来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我认为这多少有些不够严肃。事实上,“声曲折”乐符的实物早在1993年就已经被发现了,因而所有的争论早已经成为无谓之谈。详见王德埙《国宝汉隋古琴谱式指法唐抄卷子研究》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3-4期合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