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使命

出版时间:2001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奥尔特加·加塞特 (Ortega Y.Gasset)  页数:101  译者:徐小洲,陈军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大学的使命》是作者应马德里大学生联合会邀请所作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讲演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该书紧扣西班牙乃至欧洲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展开,以其犀利的笔锋,剖析了欧洲大学的弊端,进而提出和论证了自己独特的改革思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的使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看书速度真是慢得让人心急。一周也才看完一本百来页的小书,还抓不住要点似的。这固然一方面是译文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我自己许久没认真看书的缘故。读译文是痛苦的,读加塞特(1883-1955)《大学的使命》的感觉更是怪异的。薄薄一本小册子,译者前言16页,导言31页,原文70页。它是如此之薄,以致于让人觉得不读译者前言不读导言简直就不能算读过此书。非常痛苦地啃完了它,又觉得不为它写点什么纪念一下简直对不起为它花费的阅读时间。
      原文是作者1930年秋一篇演讲稿的修正版,诺斯特兰德的导言写于1945年。徐小洲的译者前言(似乎就是原文的缩写本)写于1998年,我读它却在更往后的今年2013年。时至今日,关于大学的使命这个议题已被议论得太多太多。加塞特仍能以一种睿智、激情的言说态度赢得阅读者的注意。给我留下印象的有以下几点:
      (1)关于改革。态度不当懒散草率,而应有黑格尔所说的“冷静的激情”,人们应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改革过程中对别国的效仿,也应当是一种创造性的努力,应剖析别国有良好效果做法的本质原因。
      (2) 加塞特将当时大学认为必须行使的职责进行了汇总,认为大学的教育包括下列三项职能:A)文化的传授;B)专业的教学;C)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加塞特认为,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是两项根本不同的任务。专业教育人人需要,而大学提供科学研究是为少数人服务。大学具有科学的附加功能,科学代表大学的尊严和地位。
      (3)关于文化。文化是一个时期里的一种生命思想体系。专业人员除了他们的专业之外,能够使他们的生活产生一种生命影响力,并与时代要求的高度和标准相一致。“文化并不是科学。文化的内容虽然是在科学的领域中形成的,但它并不属于科学事实,而是一种生命信念,一种赋有我们时代特征的信念。”
      (4)关于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普通学生并不需要学习如何从事科学研究。内容上必须彻底实现知识的综合和系统化,使之能够在“文化系科”中得到传授。“在未牺牲科学的本质特点和实质性内容的情况下致力于科学精髓的简化和综合的任务。”
      概要言之,读这译本小册子极像用老牛拉破车,一路颠簸、撒落,因而我的掬捧所得,实在非常有限。
  •     中国高中之前的教育有个福利意味很强的名字,叫义务教育,说的是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经受的教育。又因为有法律相规定,它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强迫教育。那为什么大家愿意前赴后继地去“被”教育呢?为了过得更好。大学的使命应该跟这个也差不太远,或者更好一点,为了过得更幸福。这里便表明了“好”并不绝对等同于“幸福”。这个说法其实也很值得推敲:难道幸福是需要被教育的吗?幸福难道不应该是天生的,至少我有喘口气的生的机会,本身不就是幸福了吗?没错,但我觉得的教育正是要帮助我们更好的感知到幸福,就是甩掉“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的蒙昧状态。否则,知道怎么计算微积分、知道怎么搞定数学模型的编码、知道人类历史上一连串亮瞎了眼的人物和故事,最多只是个信息收集箱而已,小学的时候是XS码的,到了大学是XXL的。而要是换一个说法,小学的时候觉得一颗XS的大白兔就是幸福,到了大学的时候觉得一颗XS的大白兔就是XXL的幸福了,那这该是多好的教育、多好的大学啊。
      
      
      
  •      作为20世纪西班牙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并且一生从事过教师、作家、出版商兼编辑、哲学家和政治家等多种职业,奥尔托加以其特有的视角发表了自己对大学独到的见解,并以犀利的笔锋批判了当时西班牙大学的弊端。在他的眼里,大学的使命在于文化传授、专业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其中,他对文化、专业和科学三者之间的区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将文化传授的重要性置于其他两者之上,因为“人类必定是在符合时代高度的标准下生活,更具体一点说,是处于时代的思想高度和层次上”,而“文化就是一个时期里的一种生命思想体系”P56。与此同时,大学的科研功能则被奥尔托加归为大学的“附加功能”。“从真正严格意义上说,科学单指调查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及其解决的办法等”P74,而大部分大学现在所能做的仅仅是将已有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专业教学,那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另外期待将普通人也培养成科学家的高等教育是荒谬的,“对于一名普通学生来说,要掌握大学试图传授给他的所有内容是绝对不可能的,因而接受失败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P62。所以大学需要明确自己的使命之所在,而不是在社会和政府的要求下无限扩大功能,去承受一些自己所不能承受的任务,毕竟大学不是职能部门,它需要依靠理性与智慧生存下去。
       在读完篇奥尔托加在马德里大学生联合会上所作的关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的讲演稿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本《大学的使命》之后,最被吸引的不是他那特有的“文化综合性思想”,而是他对教育的经济原理的分析。在第三章中间,奥尔托加提出了这条简明的教育经济原理:“儿童或青年学生无法学习和掌握所有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掌握的知识”P69。
       众所周知,“供不应求或物质稀少是引发经济活动的基础”P66,而对于教育活动而言,学习能力具有稀缺性。原始时期,知识很容易就被掌握,几乎所有人都具有掌握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力,所以当时几乎没有什么教学活动存在,更多的是靠耳传身授。而当18世纪中期近代文化首次走向繁荣成熟时,人们不得不通过教育来扩大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吸纳大量的知识。而到了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和知识大爆炸,对人类的学习能力更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因此,“当需要获得的知识与学习能力不成比例时,教育就出现了”P69,从而奥尔托加得出了上段所谈到的教育经济原理,并在他看来这条教育的经济原理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从表面上来看,这条教育的经济原理涉及的是教学内容方面。首先,知识的有效性,即“传授的知识能够真正为学生所学会和掌握”P72。在奥尔托加看来,高等教育包含了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两部分,但不能将其混淆不清,而事实上“符合人人需要的专业教育与之为少数人服务的科学研究活动融合在一起,则是令人感到吃惊的”P53,培养教师和教育学家是有巨大差别的,“前者是指培养从事具体工作的专业工作者,后者则是指培养从事纯科学的研究工作者”P53。导致大学教育失败的原因,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将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混为一谈,把一些不能被普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要硬塞给学生。因此“大学避免使普通学生因自命将来会成为科学家而白白浪费时间的现象出现”P95。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明确其所承担的任务,受教育者也应该接受适应其能力发展的知识。正如书中达芬奇的话一样“想做不能做的事情的人,就让他去做他能做的事情吧!”其次,知识体系需要最优化。在书中,奥尔托加将知识体系的最优化,比作用短柄小斧对挡住地平线和视野的灌木丛进行彻底地修剪和清理,第一次挥刀所要做的是弄清楚哪些是学生将来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接着对剩下来的整枝再做进一步的修剪,以确定到修剪得不能再修剪为准,以达到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和理解的程度。所以首先要“弄清楚哪些东西是学生将来的生活必不可少的”,最后要确定“修整后留下的东西被裁定为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内容还须再进一步的缩减,以达到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和理解的程度”P71。因此知识体系要进行增加和删减,其修整的标准就是“能够真正为学生所学会和掌握”,否则多余的知识不仅会带来教育成本上的耗损,也会造成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然而这又会涉及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知识才是“能够真正为学生所学会和掌握”的呢?在这本书里,奥尔托加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答案,但是他却谈到了培养文化修养的必要学科: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哲学,而文化修养是高等教育所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也就是所有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应该接受文化修养,由此可见在奥尔托加看来,这些文化修养课程似乎就是所有学生能够学会和掌握的最基本的学科,是受教育者能力范围之内可以接受的,否则高等教育也无法完成其最神圣的使命了。
       从深层次上来看,奥尔托加的“教育的经济原理”还涉及到了高等教育机构的运作问题。
       第一,高等教育机构为谁而建?在高等教育的历史上,曾经有“学生大学”和“教师大学”之分,但无论是“学生大学”还是“教师大学”,当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几乎都快成为了国家或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教学任务被科学研究所排挤,不断强调知识的工具性而忽视了文化修养的培养,因而奥尔托加提出了“高等教育机构以及大学的建设都必须以学生为基础,而不是以教师或知识为基础”P70,学生也应该有权利参与大学的教学和行政。
       第二,大学的规模该有多大?奥尔托加认为“大学必须是按照学生比例体现规模大小的一个机构”P70。大学作为一个机构也应该讲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指随着商品产量的不断增加而生产成本不断减少,如果出现成本增加的情况,就出现了规模不经济。对于大学这个特殊的机构而言,如果将人才的输出量当作商品产量,那么培养人才所要花费的经费和物资就可以当作生产成本,大学适度的规模应该以学生的比例作为标准,超过这个标准,生产成本会增加;低于这个标准,商品产量将会供不应求;只有等于这个标准,大学才能实现规模经济,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三,大学应该做什么?在这本书的其他几章,奥尔托加提到了当代社会对大学寄予厚望的方面——科学,而在他看来,科学只是大学的“附加”功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对于大学的基本功能而言,在其任何直接的功能组成部分中未占有任何位置,它是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P73,之所以要教授一些科学知识,是“为了指导专业本身”P79,而不是为了科学研究。大学“必须以普通学生为起点,把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并且一个正常的普通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把它看作大学的中心内容和基本组成部分”P71,而这就包括以上所谈到的文化修业培养和专业教学,而不应该把科学放在大学的中心。
       毋庸置疑,奥尔托加这条短小精悍的教育的经济原理,不仅仅在经济学上有意义,它更涉及了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高等教育学上一直颇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没有任何一条原理可以放之四海皆准,奥尔托加的思想无疑也打上了当时西班牙高等教育的历史烙印。他将西班牙当时的高等教育问题归结为政府和大学的恶习——懒散草率,并批评西班牙在“在过去15年里,所作的最好的尝试只是仔细观察其他国家大学改革的情况,仿效别国的做法”,尤其是仿效德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制度经济学中,这种“仿效”就是制度移植,因为看到了其他的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成本,所以期望通过制度移植在本国达到同样的效果,与此同时也可以减少制度产生的成本,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本国是否有适应该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也就是与之匹配的制度环境,这不仅包括和外来制度相适应的本国正式规则,还有和文化、道德等相关的非正式规则,可以说当时西班牙的高等教育制度移植在奥尔托加看来是无效的,甚至是失败的,但是将原因归结为“懒散草率”似乎又过于简单,应该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这似乎从霍华德为这本书所撰写的导言中可以找到答案,既有历史发展不可预知的因素,也有制度创新时所遇到的惰性,也许还有西班牙民族文化的影响。
  •      这本儿书本身不算太厚,里面讲的也不晦涩。
      
       我们可以通过作者论述什么是大学的使命的这个过程,得到很多作者关于人生的看法。
      
       书中有些结论性的东西还是很有价值的,在我看来。比如说,作者谈到人生的急迫性。谈到生活的含义和目的。以及作者关于大学的独特观点---即认为大学存活的条件在于需要获得的之事和学习能力的不匹配。
      
       但是,因为本书太薄,所以我感觉对很多东西还没有充分论述清楚。不过,这并不妨碍你从中看到一个欧洲人对于大学的理解。作者论述的缺乏文化的19 20世纪的欧洲大学像极了现在我们国家的多数大学。只有专业教育,没有文化教育。
      
       而文化,如作者所说,“能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生活时代和环境。”而这些,无疑对我们更好的生活而言,至关重要。
  •     书很薄,才一百页。但是里面包含的思想对现在来说还是振聋发聩的。这本是根据奥尔加特·加赛特在他应邀马德里大学联合会上演讲修改而成。他的这次演讲是关于西班牙甚或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
      
      奥尔加特·加赛特一直是政治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竭力提倡者。他认为政府和大学养成了一种恶习——懒散草率(这点,在《公司文化中的大学》也提到,不过不是奥尔加特所写,后者也仅指大学里面),这使得它们在发挥其功能时缺乏规范、自尊和条理。因此,需要良好的竞技状态对其进行改革。当然,仅仅改革懒散草率这一弊病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到大学的使命,使大学重新发挥它应有的力量。
      
      大学改革的实质是为了能够系统地实现其目标。仿效他国的做法是种致命的错误。比如,西班牙从19世纪沿袭下来的仿效英国的中等教育和德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奥尔加特说:“如果学校确实是国家的一个职能机构,与其内部人为创造的教学气氛相比,它更多地依赖于它所处的民族文化氛围。这种内外的平衡是造就一所好学校的一个基本条件。”在这一基本改革的原则下,奥尔加特述说了与大学改革直接相关的问题:大学是什么?大学该做什么?
      
      大学是让几乎所有人都接受高等教育。“几乎”是指还存在一些专业学校。大学的功能包括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
      
      文化是一种生命信仰,带有时代特征的信念,具有独立性,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文化和科学有着巨大的差异性。虽然文化内容大多源自科学,这使得文化不能脱离科学。但是,奥尔加特主张在大学里开展文化教学,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体系,这是大学的一项驾凌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大学首先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
      
      专业和科学之间同样又联系和区别。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科学仅指调查研究。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利用人类智慧所发明的最经济、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把普通人培养成专业人员。奥尔加特指出“大学还具有科学的附加功能”。科学代表一所大学的尊严和地位,是人类最崇高伟大的追求和成就之一,胜过作为教育机构的大学本身。但是,崇高只属于科学,不属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了解和熟悉一门科学是指对真理的吸收,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和发现真理。因此,希望普通人成为科学家的妄想是不可取的。普通学生并不需要学习如何从事科学研究,是一条总的原则。
      
      奥尔加特认为人类和热衷于教育是为了必须知道很多事情。教育的存在是因为儿童与青年的学习能力有限。当需要活得的知识和学习能力不成比例时,就出现了教育。这是教育的基本原理。因此,学生需要学习惊人的课程。但是,奥尔加特指出一个机构试图给予其不能给予和得到的东西是虚妄的,然而,这种现象却存在与目前大学的整个规划和机构中。为此,大学的建设必须以学生为基础,而不是以教师或知识为基础。从一个正常的普通学生能够真正能够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把它看作大学的中心内容和基本组成部分。
      
      总体来讲,这本所阐述的大学改革的理念,是非常有针砭的。值得我们深读。
      
  •   承诺给予那些不能给予的东西是虚伪。大学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和使命,承诺能够给予的,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去付诸实际。
  •   说得很详细,辛苦了。
    有空找来看看~
  •   简洁,概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