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苏静  页数:19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曾经写过一首小诗——《教育是一首诗》。我曾经梦想从事教育的人,都是充满着激情、诗意、创造、活力的人。我曾经梦想办一所像“夏山学校”那样充满诗意的学校。  所以,当我“发现”了那个年仅23岁的苏静老师,凭借着独树一帜的“诗意教育”,把一群蜚声全校的“麻辣学生”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天才诗人”时,我按捺不住欣喜,把她招到门下。那个时候,她在青岛嘉峪关小学做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在苏州大学读书期间,苏静勤奋而潇洒。说她勤奋,因为她在几乎没有外语基础的情况下,硬是啃下了各种考试,顺利完成了学业。说她潇洒,因为她在学习期间经常背起行囊走天下,天南海北闯世界。读书的时候,她写了一本记录她与自己的孩子们的生活的书《麻辣学生酷老师》。我在序言中称她是“创造了教育奇迹的年轻人”。  现在,当年的小学老师已经成为培养小学老师的老师,她已经是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的专业讲师。一路走来,她用一颗明媚的诗心诠释着教育的意义。她常说,无论自己站在哪个讲台上,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为教育,为人生。所以,她用三年的时间总结了八年的教育人生体悟,凝炼成生动有效的教育方法,写成了这本心血之作,与广大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分享。作为她的老师,我深感欣慰和骄傲。  我欣赏苏静的课堂,在她的课堂中,我感受到了迎面而来的魅力和活力。我一直认为,一堂好课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课堂是孩子的,把课堂还给孩子。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才是一个好的课堂,所以,评价一堂课不是评价老师在课堂里面滔滔不绝口吐莲花多么精彩,而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得到了什么,孩子们在课堂里是不是主动的快乐的?  我们新教育一直致力于让所有的人享受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认为教育生活很重要,因为课堂是教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听课时我最关注的是:孩子是不是很开心?课堂生活不快乐,教师的教育生活就黯然失色,让学生快乐的课堂才是有意义的。但是,课堂里仅仅有笑声还不够,同时要有紧张度,过去我们的课堂是老师紧张,老师在背他所准备好的东西,或者说演绎他设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让学生进入他的课堂,也就是说学生的脑筋没有动。而苏静的课堂让我觉得感动,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的孩子,无论是她的“本门弟子”还是一面之缘的异地他乡的孩子们,只要走进她的课堂,就会本能地兴奋。从晓风残月的清丽到大江东去的豪迈,看似高深莫测的内容,被她行云流水般地讲述一一化解,孩子们虔诚地拜倒在经典文学的脚下。她把课堂变成一场耳朵和思想的快乐畅游,孩子们舞之蹈之,流连忘返。特别是她在全国巡回执教时,下课后常常被一面之缘的孩子们团团围住,流泪挽留,这样的场景让人看了无不动容。在学生眼里,她是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一个让人终生难忘的老师。最近几年,她行走了全国30多个城市的上百所学校,在数千名孩子的心里播下了诗意教育的种子。  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幸福高效地出现在课堂上,这就是魅力课堂的本质所在。所以无论课堂怎么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始终是我们理想课堂的内容。因此,苏静的课之所以非常成功,就在于她始终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始终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的。  多年来,苏静一直致力于诗意教育的研究,她的硕士论文就是关于诗词教育的。她教的学生也是背诗赏诗侃侃而谈,作诗论诗提笔成章。但她一再表示,这只是她“诗意教育”的一部分。“诗意教育”的真谛,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不是单纯的写诗之人,而是诗意之人:有才华,有勇气,有创意,有良知,有激情,有理想。终极目标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从诗意课堂到魅力诗词到诗化生活,她全方位地展示着“诗意教育”的魅力,昭示着新教育的理念。  与苏静的第一本著作相比,这本新书更加显示出她的日趋成熟和练达。在这本书里,苏静充分体现出一个小学教师和大学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自然融合。她不仅用灵性的语言,呈现了亲历的经典案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从“课堂”、“管理”和“沟通”三个教育层面,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方法,这样表达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教育叙事本身,可以给读者最直观的借鉴,同时引发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这是本书的个性和灵魂所在。同时,书中的“特别分享”部分也值得读者关注。无论是学生的自创诗作还是作者的读书感悟,都能让我们分享到一种欠违的心情,一种傲然的风骨。而风格独运,洋洋洒洒的万余言“诗意评语”,更体现了作者的因材施教,诗心灵动和爱心永恒,值得读者用心品味、借鉴。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苏静做大学老师可惜了。她本来应该是天才的小学教师,应该为中国传统的诗教复兴做出巨大贡献的小学教师。我告诉她,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小学教师的空间非常狭小,而且靠苏静进行“一个人的战争”,影响也毕竟有限。如果能够把诗意教育的种子播在更多的小学教师心中,让更多的孩子接受诗意的教育,拥有诗意的生活,不是也非常有意义吗?  在一次关于苏静新诗教的研讨会上,我曾经希望苏静“用新诗教给风尘仆仆的灵魂洗个澡”。她也承诺,要更加努力,“用深刻的思考和可贵的实践去承载新诗教的光荣与梦想,用涓涓流淌的文字去温热生命的酒,让每一个接受洗礼的灵魂都能通透明澈,拥有最本源的仙姿灵态。”现在看来,苏静是用心承诺着,行动着。在每年的“朱门会”上,苏静和她的弟子们总会给我带来诗意的礼物,看得出,她的大学教育生活同样是充满诗意的。  新教育本身追求诗意的教育。现在,以“晨颂一午读一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为课程的新教育学校已经越来越多,用诗歌与黎明共舞,开启新的一天,已经是许多新教育学校的一道风景。希望苏静的诗意教育,在新教育的旗帜下,成长得更快、更好。

内容概要

本书注重作者教学方法的分享。    本书中涉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案例,都是作者从师八午的亲身经历。作者试图把这本书做成一线老师的实用手册,随意翻开每一页,都能直入主题,寻找到自己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单纯在分享一个人的心情故事。“诗意”是贯穿全书的灵魂,因为怀着一颗诗心,所以面对相同的教育细节,作者所呈现的,是匠心独运的理解和独树一帜的方法。本书涵盖了课堂、管理与沟通三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和方法,既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策略,又有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有效训练。  这些教育案例和方法的呈现没有孰轻孰重,每个细节都像一粒珍珠,由“诗意”情牵一线,构成诗意教育的淳美境界。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作者简介

苏静,诗教名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讲师,教育学硕士,师从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任青岛嘉峪关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01年荣获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其风格独运的“新诗教”被《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以整版专栏报道。2002年被评为全国

书籍目录

教育是一首诗(朱永新)生命的三次飞跃(陶继新)1  课堂——让学生爱上你的才 深邃课堂风情万千 魅力问答成效非凡 巧教古诗触类旁通 处变不惊急中生智 课文成诗一举数得 借景引发头脑风暴 批判阅读另类思考 静心聆听孩子解释 团队合作赏诗有方 帮助孩子自圆其说 低段作文一题多解 灵活处理课堂违纪 特别分享  学生自创诗作集锦2  管理——让学生爱上你的智 将相无种人皆尧舜 适当装傻轻松避嫌 善化负担变为奖励 冷峻幽默对付顽童 错字成诗巧妙纠正 将计就计化解难题 巧设擂台激励背诗 师生同办特色报纸 读书三法受用终生 尊重身边平凡之人 对待作业化繁就简 随机德育事半功倍 特别分享  给我深远影响的十本书3  沟通——让学生爱上你的真 诗意评语温暖一生 拒收礼物无欲则刚 家长沟通三步到位 尊重孩子朦胧爱情 肝胆相照保守秘密 诚实坦率赢得信任 条清缕晰说理透彻 转换视角淡化纠纷 妙语应激冰释尴尬 毕业情牵保持联系 定期旅行适时分享 用心铭记孩子细节 特别分享  诗意评语集锦致谢

章节摘录

  1 课堂——让学生爱上你的才  深邃课堂风情万千  很多听过我课的老师,都会惊讶于我课堂的深邃和大容量。一个看似平淡的主题,总会被我旁征博引,其内容常常涉及到中学甚至大学。在一般老师眼里,小学生怎么可能理解如此高深的内容,这似乎有悖于今天所倡导的“简简单单学语文”的理念。而在我看来,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们习惯于深沉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习惯于多元思维触类旁通的时候,语文的魅力自然彰显,所有难题都可轻松应对。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他们渴望新鲜,乐于挑战,他们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体验深邃课堂?通过以下我亲历的三个课堂片段,老师们或许可见一斑。  案例一:《蟋蟀的住宅》  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请孩子们总结蟋蟀的精神。对于蟋蟀“用世界上最柔弱的工具创造出了最伟大的建筑”这一点,孩子们很容易地总结出诸如“坚持不懈”、“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符合要求的答案,但我并没有急于肯定,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句,并解释道:“所谓君子就是品行高尚的人。在古人眼中,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如同天体的运行,恒久不息。而蟋蟀,用柔弱的工具建造出如此伟大的工程,不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么?它堪称动物界的真君子。所以,这句古代名言把我们刚才对蟋蟀洋洋洒洒的赞美浓缩其中,可谓言简意赅,这也是古人的智慧所在。”如此一番讲解后,孩子们啧啧称奇,经典之语铭记于心,课文难点迎刃而解。  小结:用经典诗句来化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不失为深化主旨,提升课堂品质的一剂良方。  案例二:《白杨》  在学习《白杨》一课时,我提出了一个总结性的问题:“边疆这么苦,建设者为什么还要建设边疆,扎根边疆呢?”通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很容易就回答出了《教参》分析的要点:“他们为了祖国的需要”“他们热爱祖国的边疆”“他们服从大局,不怕苦累”等等。这时,我话锋一转,“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除了爱国思想,他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精神在驱使自己做出这样无怨无悔的选择呢?”孩子们沉默了,显然,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样的命题。因为长久以来,学习此类课文早已总结出“传统窍门”,提到人物精神时,只要贴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顾全大局”“舍已为人”诸如此类的字眼,一定不会有太大问题.就像学习游记类的文章一定要扣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大帽子”,至于作者本身的意图,并不做太多揣摩。所以。我的问题让孩子们困惑了:抛去我们已知的,还有什么可以主宰一个人的心?看着台下孩子们渴求的目光,我挥笔写下了两句诗文:“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然后解释道:“同学们,自古以来,多少大英雄、真名士为后人称道,无不是源自他们高尚的人文修养。正如孔子称赞自己的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不仅在中国,外国也有许多大人物具有如此的胸襟。例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创作《梦的解析》时正饱受着癌症的折磨和身边人无情的攻击,没有人信任他,连曾经最好的朋友都认为他‘疯了’。而事后回忆这段痛苦的经历,他竞欣然说道:‘我最孤独的时候也是我最光荣的时候,它成就了我最终的辉煌。’这是何等从容的气度!再如蜚声世界的西班牙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一生的座右铭竟是:‘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不成。’虽然偏激,但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执著和对艺术独特的感受。苏老师写下的这两句诗,是对边疆建设者心灵的观照。他们之之所以能够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而无怨无悔,不仅仅出于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追求。面对着大都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无穷诱惑,他们不为所动,毅然选择了远赴边疆,为的就是寻求心灵的寄托,他们是一群如白杨般傲立尘世的寂寞英雄,独饮一份孤独,于逆境中尽显本色;他们是一群如白杨般坚守信仰的真名士,视苦难为人生高贵的财富,把清贫当人生永恒的享受。”抛却了单一乏味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纵贯寰宇的鲜活。深邃,让人性的魅力与光辉空前灿烂。  小结:面对“经验依赖性”的问题,运用广博的知识和个性化的表达,给孩子以振聋发聩的心灵冲击,引导其转换视角,审视内心,对问题进行多元解读。  案例三:《燕子》  《燕子》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通过描写燕子,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讲完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性问题:“既然这篇课文是通过描写小燕子来表现一个光彩夺目的春天,那么在你心目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孩子们的回答非常踊跃,大家都毫不吝惜地把最美好的词语赋予春天——春暖花开、春风和煦、万紫千红、百花盛开……听完了孩子们的表达,我话锋一转:“看来,同学们心目中的春天和课文中的春天一样,无一例外都是美好的,令人陶醉的,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但是,你们想知道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是如何描绘与众不同的春天么?”孩子们兴奋地直点头。因为他们知道,每每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意味着他们又可以“带着耳朵去旅行了”。于是,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我开始以“春”为主题的文学知识拓展。  首先,我推荐了朱自清的散文《春》,几个经典的段落读罢,孩子们反应平平。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我笑着说:“同学们,这篇文章中的春天貌似和你们描绘的一样,其实另有奥秘,别有洞天。但今天苏老师在这里不多讲,只是先给你们加深一下印象,你们上中学会专门学习这篇文章。”  接下来,我推荐了钱钟书的《窗》。我先介绍了钱钟书其人,再让孩子们猜测一下这位“语言魔术大师”在文章中是如何描述“窗外的春光”的。我说:“钱钟书喜欢春光,但他不喜欢窗外的春光,因为窗外的春光太——”我没有把原文读出来,让孩子们猜测。孩子们有的说“太多了”,有的说“太亮了”,还有的说“太刺眼了”……我不动声色,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孩子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字:“贱”!“因为窗外的春光太贱了!”孩子们一片哗然。说春天“下贱”,真是闻所未闻。看到孩子们惊诧的表情,我用钱老的文章解释道,窗外春光之所以下贱,是因为它不分美丑.不分善恶地普照万物,它没有自己真正的判断力。而钱老先生所热爱的,是那通过千难万险挤进黑暗屋子里的一丝一线的春光。就是这样的春光,给垂死的人以活着的希望。就像黑暗年代被关在渣滓洞里的革命者们,虽然明知自己可能无法活着走出这人间地狱,但他们依然乐观,因为他们还可以凭借着从天窗透进牢狱的一点点阳光,去憧憬希望,坚定必胜的信心。所以,如果在朱自清眼中,春天是美丽的,在钱钟书看来,春天则有了“高贵”和“下贱”之分。孩子们目光炯炯,若有所思。显然,他们被这种新鲜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吸引住了。  接下来,我通过讲述陆游与唐婉悲春千古的爱情故事,引出了两首《钗头凤》,让孩子们体味到了“悲情的春天”。紧接着,我层层递进,从陆游唐婉的儿女情长谈到了南唐后主的亡国之恨:南唐后主李煜昏庸无能但才华横溢,难为人间之主却堪称词中之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歌舞升平的皇族生活到亡国之君的剧烈转变,几首悲春之词,写尽他落寞心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讲述完“悲情的春天”,我又为孩子们补充了德国诗人里尔克“灵感的春天”和马克吐温“幽默的春天”。一番“耳朵行程”下来,孩子们大快朵颐,每个人的“掌中宝”(孩子们自觉准备的课堂笔记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款式和记录方式)都记录得满满当当。最后,我以“改编”李清照的一句词结束了这节知识拓展课:“春天的万千风情,怎一只燕子了得!”  小结:围绕主题进行“超链接”知识拓展,不仅有助于打破孩子的思维定势,同时可以积累知识,启迪写作思路。  通过以上的案例不难看出,深邃课堂所赋予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人生境界。我常说,不要担心孩子们听不懂你深邃的表达,哪怕他们只听懂了百分之一,也不要放弃。因为接下来,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不知不觉中,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百,然后,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二百。因为,他们不仅仅听懂了你的话,更学会了自己去思考、去甄别,去表达本色见解。因为,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们拥有了这样一种习惯的时候,他们的人生会因此而改变。当然,要让课堂深而不涩,邃而不古,老师应该首先提升和丰富自己,这样才能驾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深邃课堂。  魅力问答成效非凡  同样是提问,老师们往往在教新课的时候循循善诱,对孩子的错误回答非常包容。而在复习过程中,老师们的表现似乎就不那么可爱了。“把书和笔记本都合上,我们开始提问!”“没有人举手么?那我就抽号来决定了!”这是不少老师在复习时提问的惯用开场白。“为什么背不过?为什么答不出?昨天干什么去了?回去把课文抄五遍!”这又是某些老师惯用的语言。或许,老师之前的心理预设就是,既然是学过的知识,孩子们理应都会。再看看我们的孩子,面对一脸“煞气”的老师,吓得大气不敢出,一个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生怕被点到名字,巴不得变成“隐形人”。  这是我们在课堂复习提问中常见的尴尬。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首先需要老师转变一下观念。提问,不是老师高高在上的提问;回答,也不是孩子唯唯诺诺的回答。提问的目的在于巩固知识,而前提是要让孩子们放轻松,感觉到自己被尊重。所以,在提问时,一定要给答题孩子正面的激励信息,化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比如,对他们说:“你一定可以,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试试看!”  树立了正确的观念后,接下来便是方法问题了。在这里,不妨试试我独创的“魅力问答”法。在我的班里,孩子们非常喜欢每天新课前的五分钟“魅力问答”。对他们而言,这是一次兴奋的竞赛,而有趣的是,在这场竞赛中,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我们先来看一下“魅力问答”的基本规则:  第一,内容的选择。魅力问答的内容既可以是前一节课的重点知识,也可以是前几节课的精华体现。  第二,分值的累积。每位学生答对一题即可得“魅力分值”一分,每次提问满分为五分,分值累计越高便会有越大的惊喜与奖励。  第三,答题的程序。答题者每答完一题,都有权选择放弃或继续答下面的题目。若在答满五分之前有一题答错,那么他之前的分数和下面答题的机会则传递给下一个答题者,但谁来“接棒”,由他来决定。  第四,纪律的要求。一位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可以自由翻看笔记,但绝对不能提示答题者,否则不但答题者魅力分值无效,提示者还会被警告取消答题机会。

编辑推荐

  《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涵盖了课堂、管理与沟通三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和方法,既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策略,又有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有效训练。  这些教育案例和方法的呈现没有孰轻孰重,每个细节都像一粒珍珠,由"诗意"情牵一线,构成诗意教育的淳美境界。  苏静创造了教育奇迹,将一名小学名师、大学教师和教育专家融为了一体。  她将一群原本对诗一无所知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个出口成诗的“神童”!教学令人瞩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您是家长,苏静教育孩子的奇思妙想,肯定会给您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我“发现”了那个年仅23岁的苏静老师,凭借着独树一帜的“诗意教育”,把一群蜚声全校的“麻辣学生”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天才诗人”时,我按捺不住欣喜,把她招到门下。那个时候,她在青岛嘉峪关小学做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  现在,当年的小学老师已经成为培养小学老师的老师,她已经是青岛大学师范院小学教育的意义。她常说,无论自己站在哪个讲台上,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为教育,为人生。所以,她用三年的时间总结了八年的教育人生体悟,凝炼成生动有效的教育方法,写成了这本心血之作,与广大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分享。作为她的老师,我深感欣慰和骄傲。  我欣赏苏静的课堂,在她的课堂中,我感受到了迎面而来的魅力和活力。我一直认为,一堂好课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课堂是孩子的,把课堂还给孩子。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才是一个好的课堂,所以,评价一堂课不是评价老师在课堂里面滔滔不绝口吐莲花多么精彩,而最重要的孩子们得到了什么,孩子在课堂里是不是主动的快乐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4条)

 
 

  •   苏静的诗意的教学无疑是成功的。能够把全校的麻辣学生教成全国的诗人,实在了不起。
    在充分掌握教学技巧的基础上,她用诗的方式教育学生学习品德,学习语文,爱上诗,爱写诗,爱上写作,与学生一道编辑出版报纸,并争取发表,与学生一道享受飞扬的童年,使学生对小学的学习难以忘怀。可以说,遇到她的学生是幸运的。
    语文老师不仅应该大量阅读书籍,尤其是诗歌,还应该勤于写作,在欣赏美文的同时创作美文,只有自己妙笔生花,才能教会学生文采飞扬,但是现在像这样的好老师太少了。
    我们处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老师一方面要应付考试和检查,组织各种活动,一方面要挣外快养家活口,难以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做学问,研究教学,使自己的学生身心获得丰满的发展,大家都十分的无奈。但看了这本小书(才16万字)我的眼前一亮,从这位充满灵气的教师身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惊喜,也许我们改变不了国家的教育体制,但可以把身边的事做好,让身边的人受益,也为自己事业的成功增加一份喜悦,使自己从平凡的劳动升华到美的享受。
    这本书非常适合小学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看,从中借鉴诸多可操作的方法,把苦恼的阅读和写作变为充满乐趣的游戏和竞赛,把做集体的工作当作培养学生荣誉感、责任感的途径。
  •   苏静创造了教育奇迹,将一名小学名师、大学教师和教育专家融为一体,她将一群原本对诗一无所知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个出口成诗的“神童”!教学令人瞩目!是我们所有80后教师的榜样,受益匪浅!
  •   一本书读下来,不由得对该书的作者苏静女士肃然起敬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良好的专业素养、创新的教育方法无不让人佩服。学无止境,教育也不例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苏静教育孩子的奇思妙想,就如一场及时雨,给像我这样疲于语文教育的家长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还忍不住向几个亲朋好友推荐了此书。真希望自己能象苏静老师那样,让自己的孩子也能得到富有诗意的语文教育。
    本文诗意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是独树一帜的,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它开阔了家庭及学校教育的视野,体现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应摈弃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积极寻求适合某个孩子、某个班级或某学校的教育方法,只有使孩子主动和快乐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   苏静老师的确是一个睿智而又勤于动脑的老师,诗教的理论不是她的首创,但创作性地运用于语文教学当中,尤其是小学教学当中的确是她的成功之处,我很欣赏她教学的风格和育人的风格,非常佩服她的机敏,才干。如若每个教师能做到她这个份儿,那真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运用她的理论在学校上了堂公开课,效果超好,大家都很惊异于我的这种教学方式,觉得很活,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评价很高!
    总之,苏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非常对我的胃口,超赞!
  •   买这本书是因为自己曾经教过8年书,看到这本书的书目,很好奇作者是怎样做到让学生爱上她的.收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发现作者是一个有才华,有创造力,有激情,有智慧,反应敏捷的老师.她写的这本书值的一看,更值得我去学习.虽然现在我不在教育岗位,但这本书同样可以给我做为家长很大的启发.
  •   “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一看到这书名我就喜欢上了,迫不及待的下了订单,作为老师,想要学生的成绩能上去,前提必须得让学生喜欢学你这一科才行,那么你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才行呀!如果想知道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你,那就看看这本书,苏静老师会详细告诉你的。
  •   喜欢苏静老师诗一样的语言。
  •   要像苏静老师一样做一个有才气的老师。
  •   很敬佩苏静老师的才华,努力向苏老师学习。
  •   作为语文老师的确需要如此厚实的文学底蕴,这样我们的孩子从小受到熏陶,怎能不让学生爱上?
  •   这本书给小学教师很多启发,随手翻开一页,都能寻找到自已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
  •   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这本书最值得作为老师的看了。
  •   对于一般的学生,一般的老师这种方法适用吗
  •   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做一名优秀的老师!
  •   实用性还是比较强的,有很多操作方法都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实践,不错。
  •   一本老师需要的书 如何做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
  •   老师这么年轻,写作这么亲和,看来不光让学生喜爱,还能让读者喜爱。
  •   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书,相当的不错呦
  •   不要以为自己不是老师就不可以看这本书,做父母的看看受益匪浅的。
  •   真的很佩服苏老师啊,她的古诗文方面造诣很深
  •   读完,推荐借给即将当老师的外甥女了。
  •   很受启发,苏老师太有才了。
  •   姐姐强烈要求购买的。据说对老师很有用
  •   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   看过很有收获。许多案例成了我授课的例子
  •   书的质量挺好的,就是发票不好用,还有说好可以刷卡,最终没刷成,交的现金
  •   挺好的,有案例,有分析,可操性强,是我想要的。好评。
  •   很不错,值得一看。对教师很有帮助。
  •   这本书是自己一直想要的,现在到手。开心开心。
    恩恩,绝对正版!
  •   非常宝贵的教学经验,值得学习!在当当网上买东西比淘宝上便宜多了!
  •   方法是不错的,但也不是唯一的,可以选取其中一些适合的方式自己用
  •   还好,期待中,希望有所收获
  •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们。
  •   被标题吸引了,但翻了两页,发现自己不到这种水平,收着敬仰。。。
  •   教师修炼的好书。
  •   给教师的一本好书
  •   文字平时,内容丰富,希望家长都能看看。
  •   不错啊。比较贴近教学!!!!
  •   果然是值得买的一本好书!文采飞扬,让人如临其境,深深地被他们师生之间的交流感动着……
  •   这书很适合我,写得很好,我学到的很多东西
  •   我的很多朋友在看,可我还没能把它一口气看完,但是,很能激励人——如何专注做一件事
  •   很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同事
  •   有些内容说得很实在,确实帮到了我
  •   实用价值很高 不错
  •   内容很好,字小了些
  •   还没读过过。
  •   不错的图书,学习了
  •   同学满意的
  •   相信这书一定对我有用
  •   怎么会行间距那么大,凑数的吧
  •   苏静老师挺不错的,她自己本身文学功底深,主要是她自己坚持致力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本以为是对牛弹琴,但就她的学生而言,她是成功的!教育就是要执着!
  •   山东的人文教育一直是中国高峰。苏静,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诗化教育孩子们。现在做大学老师,不知道现在怎样?
  •   这是一本很适合老师阅读的好书,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对付学生的方法,真的值得收藏!
  •   老师要学生爱上你,就要给他爱和自由!!!!
  •   一开始是在网上看到的这本书,但不全,却很有感触。买回来后仔细阅读,深感我们周围太缺少这样的好老师了。所有的老师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
  •   书很好,对老师怎样提高自己,做一个有自己特点的老师有一定帮助!!
  •   值得语文老师看一看的
  •   这本书不是适用性很强,适用于语文老师
  •   还不错,对小学教师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因为放在袁老师出的书后面的介绍里,所以才买.
  •   对做老师的有启迪哦
  •   苏老师太有才了,佩服之至。
  •   里面有很多实际的案例,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后面附的学生评语。
  •   这本书对于教学、生管工作很实用,值得购买!
  •   书的内容很好,可是印刷的不怎么样。其实网站上连载的已经是精华部分了,本以为还有很多内容,其实书只有薄薄的一本。
  •   虽然生源情况相差甚远,但有些东西值得借鉴,总体来说可以
  •   初写的书,能有这样的文笔,不错了,好好读一下,有收获。
  •   读书,赏景,融入教学,厉害!
  •   有些教学机智!
  •   好,对我的工作有帮助。
  •   封面有点破损
  •   支持高手不错
  •   友情支持
  •   经验不错,但操作性比较差
  •   一直困惑这么多年来看的书记不住.通过阅读我知道了过目不忘的方法。看书的时候你要有一种准备,看过后你得向必要的人讲清楚书里说了些什么,这样看书就会精力高度集中一些。如果没有一点目的,看过后印象很容易就模糊了,全上书就会忘记了,看了相当于没有看,什么都没有留下跟没有看不是一样的吗!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很赞同苏静的做法。
  •   做教师的,只要不断在学习思考,料想也不会太差。
    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老师.
    与同行们共勉
  •   我还没看 不过我办公室的一位老师说挺不错的在看呢 就是书太旧 像压箱的
  •   本来对这本书期望比较大,但是看了一些后发现并没有想象那么好。
  •   觉得还实用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有些实用的地方!
  •   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啊!
  •   买了两本其中有一本比较破
  •   个人感觉苏静最大的失败就是离开了小学。如果她坚守这片土壤,肯定能有所作为。
  •   书很脏
    价格定这么高
    毫无道理
    不值得买
    奉劝要卖的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