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湖南教育  作者:快乐作文研究中心  页数:298  

内容概要

  容量酷:你以为一本书的容量仅仅是那看得见数得清的文章篇数吗?那么你错了。不同的范文选择与排列顺序会在书中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超级库》里的文字正产生着超酷的化学反应,体验一下吧!专家酷:你以为只有杨二车娜姆的夸张、柯以敏的张扬,才是点评的超酷境界吗?那么你错了!《超级库》告诉你什么样的点评,才够酷——《超级库》的点评不夸张、不张扬,只求以最简单的方式让你看透作文!搜索酷:你以为精心的编排是为了让你想copy作文的时候方便查找吗?那么你错了!《超级库》告诉你,精心编排的栏目是为了让你以最快捷最酷的方式找到作文进步的台阶!个性酷:你以为有个性的东西才够酷吗?那么,这一次你对了!《超级库》心怀古老国学的悠远底蕴,包容“新课标”的应试精髓,古今结合,有个性,够酷!

章节摘录

  经典故事  正面论据  乞丐做工  齐国有个人上无片瓦遮身,下无寸土立锥,自己又无一技之长,没有谋生的手段,每天只有靠在城里乞讨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那时的城市又不大,他天天走的都是那几条街巷,讨的总是那几户人家。开始,人们出于一种同情心,还给他一点残菜剩饭;时间长了以后,人们就觉得他来的次数太多了,令人生厌,于是谁也不愿意再给他一些食物了。为此,他只有忍饥挨饿的分了。  恰在此时,有个姓田的马医因活太多,忙不过来,需要找一个帮手。这个乞丐便主动找上门去,请求在马厩里给马医打打杂工,以此换取一日三餐。这样,他再也不用沿街乞讨,晚上也不必漂泊流浪,安定的生活使他的日子变得充实起来,干活也格外卖力。  可是,又有人在一旁取笑他了:“马医本来就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而你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就去给马医打杂、当下手,这不是你莫大的耻辱吗?”  这个昔日的乞丐平静地回答:“依我看,天下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当寄生虫,靠乞讨度日。过去,我为了活命,连讨饭都不感到羞耻;如今能帮马医干活,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又怎么能说是耻辱呢?”  正确对待屈辱的考验和挑战  在进退、得失、荣辱、毁誉之间,无论古人今人,都有许多能善处之者。单就屈辱这一面来说,也是有双重性的。屈辱既有使人奋进、化辱为荣的积极因素,又包含使人沮丧、颓废、悲凉,从而一蹶不振,不能自拔的消极因素。因此,正确对待屈辱,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难题。同样是蹉跎失落,“落魄不隅”,而气常自若者有之。正如白居易说:“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韩信青年时期,落魄乡里,有人奚落、嘲弄他,致受胯下之辱,但他却荣膺汉代开国功臣之一。司马迁是人们所熟知的,他遭受极大的屈辱,不仅因此下狱,而且受以腐刑。但为了继承父辈的史学事业,司马迁忍辱负重,用20年的时间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史记》。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文革”中处于“四人帮”严重迫害、损志辱身的困境中时,仍引吭高歌:“心底无私天地宽。”他的这种轩昂磊落、达人大观的风度,又何其壮哉!当然,历史上对屈辱、逆境不善处之者,也不乏其人。其中,典型的有唐代诗人孟郊。孟郊早年屡试不第,46岁才中进士。他对名落孙山感慨万千,伤心流泪。在《再下第》诗中说:“两次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在一首赠别友人的诗中又说:“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在孟郊看来,天地虽宽,但到了几乎无以容身的地步。  宠辱不惊  《唐书卢承庆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唐太宗时期,卢承庆曾任“考功员外郎”一职。所谓“考功”,是专管官吏考绩评功的,属于吏部。据说,卢承庆对考功工作公正、负责。  一次,有一个负责运粮的官员,由于发生粮船沉没事故,受过处罚。卢承庆在给他进行考绩时,便给他评定为“中下”等级,并通知本人。那位官员得知后,既没有提出意见,也没有任何疑惧的表情。卢承庆继而一想:粮船沉没,不是他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个人力量所能挽救的,评为“中下”,恐怕不合适。决定改评为“中中”等级,并且又通知本人,那位官员依然没有发表意见,既不说一句虚伪客套的感谢话,也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卢承庆见他如此这般,非常赞赏,脱口便道:“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当即又把他的功绩改为“中上”等级。从此,“宠辱不惊”这个成语典故便广为流传。  有一副对联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深刻地道出了人生对待名誉和地位应持的正确态度。古代那位运粮的官员,之所以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就是因为他有对事对物对功名利禄超然的心志,失之不忧,得之不喜,因而达到了心平气和、淡泊自适的境界。  爱因斯坦视个人崇拜为痛苫  1905年,爱因斯坦才26岁,还是瑞士联邦的专利审查员,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偷偷地搞科研,写出了著名沦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他又发表了论文《广义相对论原理》,进一步建立广义相对论。192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被誉为“20世纪的科学巨匠”。然而他非常害怕对他称赞和颂扬。1929年3月14日,他50岁生日那天,各种各样的贺信雪花般地飞来,全世界的报纸都在发表赞扬他的文章。而他自己呢,早已悄悄地离开柏林,到郊区一个花匠家躲起来了。1955年,在狭义相对论创立50周年之际,各国都组织了纪念会,他受到了许多邀请,而他考虑的是,这种巡回旅行对科学有什么价值呢?他对一个会议发起人说:“我得多多少少感谢命运,一切哪怕与个人崇拜稍有瓜葛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痛苦的。”这位为人类创建了高耸入云的丰碑的巨人,生前了无私心,死后呢?1955年4月18日谢世之前,他已作好“四不”安排:不发讣告,不举行公开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  不食嗟来之食  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田地的,终不肯吃,最后饿死。  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身患严重的胃病,却无钱医治。他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饭钱都不够,更没有钱治病。当时,美国实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他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美国领事馆的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清贫而死,也不接受这种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这年的8月12日,他因为贫病交加,在北京病逝。临死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了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买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学生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