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利治访谈录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徐利治 口述,袁向东,郭金海 访问整理  页数:312  字数:22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徐利治,人称“徐天真”,一位自20世纪30年代起亲历我国数学发展的数学家,谈他80多年起伏跌宕的学术人生:“书包翻身”,逃亡跋涉,奋读联大,秘密入党,留学英伦,支援东北,“追加”右派,转战大连,环球之旅。  告诉你——当年在学术重镇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的读书、教学与日常生活,亲聆华罗庚、陈省身、许宝鸷三位著名数学家的教诲,还有他人生旅途中相知、相识或相遇、相闻的钟开莱、段学复、杨武之、闵嗣鹤、王湘浩、关肇直、苏步青、陈建功、屈伯川、朱九思、吴有训、周培源、茅以升、何东昌、吴征镒、唐敖庆、邹承鲁、李约瑟、王铃、陆家羲……  专章追忆华罗庚与陈省身,他们的治学风格和学术之外的故事。书末附有与华罗庚、陈省身、段学复、钟开莱等私人通信30封,多为首次公开发表。  徐利治的数学研究领域广泛,最得意的三项工作是:高维渐近积分定理、Gould—Hsu反演公式和大范围收敛迭代法。1958年在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创建计算数学专业。1981年创办全国性数学期刊《数学研究与评论》。  徐利治说:“数学使我快乐,数学使我健康,数学使我长寿。”

作者简介

  徐利治(1920- )籍贯江苏常熟沙洲(今张家港市)。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教授。1945年自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其后曾入英国阿伯丁大学和剑桥大学进修访问。1951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副教授。1952年到东北人民大学参与创建数学系。1981年任大连工

书籍目录

序言引言第一章 木匠之子,“书包翻身” 长江“改道”,家族迁徙 木匠父亲和裁缝母亲 从私塾到洋学堂 “算术大王”的小学生活第二章 求学路漫漫:从无锡洛社乡村师范到贵州铜仁三中 洛社乡村师范:自学的乐园 《大代数学》陪伴流亡:从无锡到武汉 在贵州铜仁国立第三中学高中师范部第三章 在西南联合大学 从唐山工程学院转入西南联大 联大杂忆:“生活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数学“三高”,人文课程和教学风格 华罗庚、许宝骤、陈省身、钟开莱的影响 华罗庚组织的小型数学讨论班 教与研,学与思,不同的价值观第四章 执教清华园,留学英伦岛 清华数学系:从“风雨飘零”中复苏 小助教两年升教员 秘密加入共产党 北平解放后的首批出国留学生 英国留学记:从阿伯丁到剑桥 与腊维茨、王铃及李约瑟的交往 重返清华第五章 支援东北人大,“开拓一个新天地” 报名到东北 初创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 创办计算数学专业 从“徐天真”到“反党集团”成员第六章 主持大连工学院数学研究所 花甲之年走大连  再次创业:只当研究所长,不当系主任 创办《数学研究与评论》,提倡哥本哈根精神 为计算组合数学开辟一个新阵地 国际交流与环球“学术之旅”第七章 在数学与哲学领域中探索 最得意的三项数学工作 从哲学到数学方法论第八章 追忆华罗庚也陈省身附录人名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木匠之子,“书包翻身”  长江“改道”,家族迁徙  访:您能够接受访谈,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听说,您小的时候家境贫寒,生活艰苦。是这样的吗?  徐:1920年9月23日,我出生在江苏常熟沙洲(今张家港市)东莱乡的一个农民木匠家庭。我小的时候,家境是比较贫寒的。父亲做木匠活,挣的钱并不多。在我10岁那年,父亲因患伤寒而早逝。此,我们家的生活就更困难了。好在我母亲是一个裁缝,可以通过帮人家裁剪和缝制衣服勉强维持我们母子俩的生活。  访:您的祖上一直住在沙洲吗?他们也都是农民吗?  徐:我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徐利治访谈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徐利治先生的这本口述史不仅仅讲述了自已的学习和生活,更是让读者领略了徐利治先生的奋斗史。书中还有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这对读者了解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史也是一本十分有益的读物。
    见证中国近代数学发展历史的前辈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越来越少,能推出这样一类的读物不失为是明智之举!本人认为,有关方面在此应该做岀更多的努力!
  •   本书最大的看点在最后一段徐老回忆华、陈等人的故事,让我们从另一面去了解褪去华丽光环的大师们,文人相轻,亘古未变,呵呵。
  •   一本值得立志搞科研的人读的书!
  •   相当于徐老先生的部分自传, 说了许多 实话。
  •   其它方面都好,就是太贵!300多页的书,开价达45元。如果不打折,实在不想买。
  •   每次看徐老的书,都有收获1
  •   这一套口述史都很不错,感谢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创意。这一类书因为名字的原因,可能往往会被读者忽视,建议喜爱读书而平时不太阅读这方面书籍的朋友,也不妨读读这类书。在下在此向大家推荐,相信喜欢“杂书”的朋友不会轻易的放过它。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科学家除了在自己的科学专业领域里有着很深的研究并且都卓有成效之外,他们的艺术素养也都相当的高,都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不是一般的水平可比较的,其中有很多人我确信要胜过这些领域中某些专家,只不过他们将自己毕生精力投入了科学研究罢了。他们所写的文章也是充满了生活气息,文采极佳,引人入胜,像搞研究一样写得严谨,事情交代得清楚。最主要的是,他们回忆的可信度相对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回忆录日记要更高些。读来觉得很轻松,他们的研究生活、所研究对象、复杂的专业知识,就在这种从容真实的叙述中被我们这些外行所接受,并且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一本书读下来,对这个专业至少也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那么通过相类似的几本书的阅读,真可以说是读者受益匪浅,而编者的良苦用心相信也得到了回报。惟一要想指出的不足是,书的价格相对偏高,给想读这类书的读者制造了很大的经济障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