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活而艺术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美]汤姆·安德森  页数:270  译者:马菁汝,刘楠  
Tag标签:无  

前言

看着手边这些将要付梓的第一批译著,作为丛书的主编,心中的快乐是难以言喻的。算起来竟然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这套译丛的翻译和出版凝聚了多方面的心血和力量。终于面世虽不免忐忑,但相信瑕不掩瑜,原著的精彩以及中译本对于中国当下快速发展的美术教育的意义,我深信不疑。在此,我满怀感激之情,回忆为这套译丛的诞生奉献心力的人与事。首先应当感谢中央美术学院领导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朱迪斯·博顿(JudithBurton)教授对我的一份信任和重托:2004年底,我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作一个月的学术考察,为正在起步的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教育学系的学科建设和课程架构寻找思路和经验。而此前半年,朱迪斯。博顿教授和她的教学团队一行四人,已经做客美院,在双方共同主办的研修班上,现身说法地呈现了他们浓缩版的研究生核心课程。再次在纽约相见,已经像老朋友一样亲切了。身处哥伦比亚大学其境,哥大美术教育专业的学术旨趣、课堂氛围、教师团队、学生的精神面貌,给我以深深的感动。来自崇尚科学、追求真相的理性精神,也来自担当社会责任以及追求人性深度关怀的激情,朱迪斯,博顿教授和她的同事们,早巳磨合练就成了一支高度专业化的、充满社会责任感和实践精神、精力充沛、团结合作的教学团队,他们紧紧围绕美术教育这个轴心,发展出了经过重新审视和整合的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美术学、博物馆教育、课程论和教学法。

内容概要

《为生活而艺术》是一本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的教科书,内容主要是初等和中等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本书基于这样一种理念的:艺术和视觉文化使观众得以传达,表现和回应他们生活的意义。  “为生活而艺术”的第一个前提是事物的美学传达,为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艺术教育的认知方式,它强调美学阐释和视觉艺术文化的社会意义。    艺术的第二前提是信息,它不仅仅是工艺品或艺术表演本身,而且还包括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形成过程。艺术作为一种智慧的沟通形式,不仅需要艺术作品的关于美学特点和本质的数据-而且还需要作品的社会作用和影响。    艺术的第三个前提艺术和视觉艺术创作、阐释、教与学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认识到:美学象征性表达有情感和智力的成份。创作和“阅读”艺术本身就有智力和情绪因素,这两个因素在为生活的艺术中与人类经验反应同等重要。

作者简介

汤姆·安德森是蒙大拿(Montana)人。长期居住在佛罗里达州,他是坐落于塔拉哈西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艺术教育系的教授和前任系主任,同样也是俄勒冈州一个公立学校的艺术教师,并且是芝加哥的一位商业艺术家。他已经写了七十多篇文章,并且还撰写了《真正的生命:艺术教师和学校的文化》一书。1995年他参与创建了“儿童格尔尼卡(Gue rnica)和平壁画活动”国际顾问委员会并担任委员至今。在本书写作期间,该委员会还负责着全球范围内七十余项壁画创作,展览及和平画室活动事宜。他在国际上的教学和学术活动交流非常频繁,包括几次去意大利、西班牙、科威特和日本;在中国台湾、韩国、加拿大和澳洲等地讲学,而且从事在威尔斯、意大利、加拿大和美国等地培养国际学士的教学工作。在美国,他已经做过一百多场演讲。包括在夏威夷。迄今为止,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他已经指导了二十五个博士生的论文,他的学生遍及全球,他们在艺术教育和艺术管理方面的成就令他倍感自豪。在他的整个学术研究中。安德森博士对艺术和教育的社会基础、艺术批评和美学问题非常感兴趣,对为生活的艺术更是如此。他是一些社区的壁画家,而且用数码摄影记录他自己的生活和所在社区以及与社会相关联的人与事。他与玛丽·贝丝·麦克布瑞德(Mary Beth McBride)结婚,并有两个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嘉丽和阿米莉雅。

书籍目录

总序关于作者绪言致谢引言  艺术,对意义的探寻  “为生活而艺术”,社会重建主义  本书的读者  本书的结构第一部分 “为生活而艺术”的基础 第一章  “为生活而艺术”之观念和文化基础:“为生活而艺术”之目的   “为生活而艺术”之文化内涵     传统艺术与解读     现代艺术与解读     当代后现代艺术与解读     “为生活而艺术”:由三种世界观构成的内容     “为生活而艺术”之目的、目标和教育前提    “为生活而艺术”的课程设置     “为生活而艺术”的重点:创造性、视觉文化和新技术     “为生活而艺术”的综合性教育     “为生活而艺术”之教学策略     聚焦主题的教学     艺术学科和技法在主题教学中的作用     主题还是话题?亲身参与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为生活而进行的艺术教育的主题     对话与合作探索     艺术和视觉文化的批评性分析     历史及其他背景的研究     视觉研究及艺术创作的技法     创造性表达   真实世界的问题     国家标准、评估与“为生活而艺术”     艺术课堂之外:美学实践、道德的     理解与行为及社会重建主义   结论   供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参考书目 第二章  本真性的教育指导:“为生活而艺术”的理论基础   教育理论:我们为什么要关注?   本真性的教育指导:“为生活而艺术”模式     本真性的教育指导是什么     本真性的教育指导之目标和特征   构建本真性的艺术教育与学习     与真实世界的连接和社区的建构     近观:一堂联系现实世界的课程     知识的建构     近观:结构主义     近观:主题教育     获取渊博知识   本真性教育指导的评估     以艺术为实践的本真性学习的例子   结论   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参考读物第二部分  “为生活而艺术”之教与学策略 第三章  艺术教育与视觉文化   视觉文化导论   视觉文化教育   视觉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根源:历史视角     心理学根源:我们看什么和怎样看     人类学根源     语境主义者根源    …… 第四章  个性表达和创造性 第五章  美学 第六章  艺术批评 第七章  艺术史 第八章  美术创作 第九章  新技术和美术教育第三部分  教学范例 第十章  是什么推动你?研究笔记本和对自我的认识 第十一章  对社区的理解:克瑞兹托夫·沃迪克佐克和艺术的社会责任感 第十二章  对地方和社区的意识:阴云密布的海洋——希尔·博格曼(Ciel Bergman)、南希·莫瑞尔(Nancy Merril)和生态意识 第十三章  自我、地方、社区的观念:福莱德·威尔逊(Fred Wilson)的装置艺术以及重新构建历史故事综述 第十四章  自我与集体意识——从查尼尔·豪莱威(Charnelle Holloway)的艺术作品中探究身份问题 第十五章  对于自我、地区及社会的意识 第十六章  为了生活的艺术教育参考读物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与真实世界的连接和社区的建构本真性的教育指导和“为生活而艺术”.其鲜明特征是为了学习而对现实世界持续的寻求。学生的动机和实践的关键是现实世界的需求和个人的实际问题(见彩图3,埃享、托雷斯,芭娜娜凯利花式跳绳,1981-1983.一个联系现实世界的例子。)从本质上来说.现实世界的问题不仅是个人参与的问题,而且是有赖于社会的,因为它们涉及社会这个更大的领域。在这种环境下,艺术课堂便成为学生合作理解(重塑)价值和现实世界的实践问题的地方。这种理解形成对团体的认识.又通过艺术对团体进行检验、构建和重建。举例来说,在一所小学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与视觉文化和大众传媒的联系上,讨论一些在流行广告中发现的标志,然后在布告板上展示他们自己的标志。艺术构成是大众交流的媒介.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就会理解视觉艺术对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生活而艺术”之现实世界教育学的另一个方面是对社会文化传播的理解。在(压抑的教育学》(PedagogyoftheOppressed,1970)一书中,保罗.弗莱雷(PatjoFreire)论述了在巴西教授穷人读写的经历。尽管少数艺术教育家认为学生在接受文字知识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压抑.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与文化交流有关的压抑。举例来说,许多学生的压抑源子他们的与众不同——不同的社会地位、族群、或宗教。

编辑推荐

《为生活而艺术》:美术教育学系列译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为生活而艺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培养美学素养的好书,值得一读
  •   喜欢这本书很有用
  •   印刷一般般,纸质也很一般,书外表脏。
  •   书的内容不错,但是,拿着感觉是盗版的。这样子的一本书,最多就是二十多块的定价(还没打折)的质量。里面的字迹也不清晰,不爽。
  •   这一次又对亚马逊失望了,买的还是盗版啊~~纸质和印刷都不太好,和正版差远了,卖盗版居然还这么贵!
  •   内容具体,有层次!值得学习的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