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捣森林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十画  页数:16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小男孩霍小皮到“鼓捣森林”去寻找隐居在那里的爸爸,在经历了一系列悲喜交加同时妙趣横生的事件以后。终于找到了爸爸。可是,爸爸却爱上了鼓捣森林无拘无束的生活,不愿回到他和妈妈身边。

作者简介

  十画,本名吴金桃,四川科技大学老师,网络高人气童话写手,一个潜质极好的童话新秀。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要离家出走1.生日神秘访客2.爸爸是不是魔法师?3.鼹鼠名叫Kilikuoluo4.带着Kilikuoluo去上学不是容易的事5.Kilikuoluo不是一只普通的鼹鼠6.秃鼻子火山的诱惑7.Kilikuoluo被老师发现了8.Kilikuoluo的乱语课9.校长请来了喜剧老师10.出走了第二章 通往鼓捣森林的神奇列车1.遇到了强盗2.红盗和绿懒的第一次抢劫3.浣熊大婶被开除了4.我和Kilikuoluo被劫持了5.Kilikuoluo讲了一个关于鼓捣路的故事6.寻找通往鼓捣森林的路7.蚯蚓蚯蚓你要去哪里?8.出走专列上的怪乘客9.火车怎么开?10.奇特的燃料11.住在面包里的糖婆婆12.巨人出现第三章 鼓捣森林到了1.我们成了鼓捣的囊中之物2.倒着跑还是正着跑?3.为什么要用力拥抱?4.我的家在哪里?5.飞来的海6.红盗和绿懒再次出现7.寻访鼓捣兔8.我变成了一只兔子!9.鼓捣鬃虱10.爸爸的秘密和我的新必密11.头碰头12.Kilikuoluo鼓捣鼠第四章 秃鼻子火山的鼻子问题1.把所有东西都揉皱2.谁把海水烧开了?3.秃鼻子火山发火了4.我没有骗你5.鼻子问题是个大问题6.海水凉了的时候7.兔子变成人8.鼓捣描和最初的音乐……第五章 菠萝家族的秘密第六章 秃鼻子火山的秘密第七章 我回家了

章节摘录

  “噢,今天已经来了八个被吓歪了心的小孩儿,我得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也可以跟着我走!”  阿仓婆婆带着我们,来到一个小山脚下。  那里有一大群小山猫、小松鼠和小刺猬,他们在玩捉迷藏。  有一只小松鼠蒙着眼睛,四处摸索。  突然,从树上跳下来一个小妖怪,绿色的头发里插着红色的山果,脸是黛青色的。  小松鼠一下子搂住了小妖怪,小妖怪高兴得咯咯笑,也紧紧地抱住小松鼠不松手。  小松鼠号啕大哭起来.  “不妙不妙!”阿仓婆婆说道。  果然,蒙住小松鼠眼睛的布条一解开,小松鼠和小妖怪就齐声大哭。  小妖怪伤心地跳进了树丛。  “他快要把我弄碎了,好疼!他的样子太可怕了,青色的脸,绿色的头发!”小松鼠向老山猫哭诉着。  小妖怪的力气太大了,他在小松鼠身上抱出了一道一很深的勒痕,小松鼠的体形变得跟细腰马蜂一样。  阿仓婆婆决定帮助孩子们彻底解决“心吓歪”事件, 也决定帮助小妖怪找到朋友。  ……

编辑推荐

  我拿来个拼图玩具,心不在焉地拼凑这些碎块。居然拼图出来妈妈和我的模样,我没有出声。  传说,四叶草由夏娃从伊甸园带到大地,分布在三叶草丛中。四片小叶子,一片代表希望,一片代表付出,一片代表真爱,而罕有的第四片,则代表幸福。  躺在春天的草地上,我们做着五彩斑斓的梦。若拨开草丛,仔细寻找,也许就有一株四叶草在等待着我们。尽管发现四叶草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一,我们仍然相信奇迹--关于梦想,我们永不妥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鼓捣森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山色有无中——漫谈桃话的寓意之二
       谈及童话时候,我们总想到童话的“透明性”:童话人物都是玻璃人,他们是好是坏,透过他们透明的胸腔一打量,就一目了然了。小红帽是好的,大灰狼是坏的;狐狸是狡猾的,猎人是聪明的;仙后是仁慈的,巫婆是邪恶的……就连王子和公主也分好坏,好王子是英俊的,坏王子是丑陋的;好公主是完美的,坏公主是有缺陷的。而童话的主题往往也是透明的——“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至于故事情节,虽然曲折,但不会过于复杂。这些特点是由童话这一体裁决定的——童话是给儿童看的,应力求简洁透明。
       然而,我们也可以留意到童话的另一种趋势,即其不透明性。这种童话故事里,主人公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区分,而其主题也不仅仅局限于道德说教。如《小王子》、《爱丽思漫游幻境》、《爱丽思镜中漫游记》这类故事的主题,我们很难再用“好坏”这样的字眼来概括,这些故事的主题也具有丰富的可阐释性。
       十画的许多童话故事也在透明和不透明之间。比如鼓捣鬃虱,它知道了许多秘密,长出了许多鬃毛。这到底是好是坏?作者并没有过多流露她的倾向性。短耳朵、短牙齿、短尾巴的鼓捣虎,整天在地上画着一个一个小圈子,这个形象的涵义或许不能仅用“好玩、有趣”来概括,但涵义到底是什么,或许需要读者去思考、去补充。再如怪婆婆、花兔子、阿满这些形象,我们会觉得很亲切,他们勾起我们许多回忆,但当我们试图进一步接近他们时候,忽然间又跟他们产生了距离,他们退得很远,他们开始跟小红帽们分道扬镳,他们藏到了我们的内心深处,唤醒我们许多深刻的存在体验——这种体验是读小红帽故事时候得不到的。
       说道这里,我想起一个话题,是不是有的童话适合孩子,而有的童话适合成人读——虽然它们仍是童话。(2006-6-14)
      
  •      鼓捣鸟•另一半
       传说中的鼓捣鸟,是双面鸟。
       就像人类的连体婴孩一样。
       传说中的鼓捣鸟,总是形影不离。它们或是脊背相连,或是翅膀相连,或是脚丫相连,甚至还有鼻子相连的。
       传说中的鼓捣鸟,能吟唱世界上最优美的和声。比如说,一只唱:花开了,另一只唱:开了,开了。声音就这样飘上了天。
       小鼓捣鸟却不是这样的。
       小鼓捣鸟是孤独一鸟(特别是朋友们都冬眠以后):它只能独自跳舞、独自觅食、独自在雨后的池塘里洗澡、独自计算自己在树叶上留下的脚印。
       唱歌的时候,也只能发出一声长长的“咕——”,即便彻夜练习,依然是这样单调。
       小鼓捣鸟非常非常想,成为一只传说中的鼓捣鸟。
       …………
       在十画这个迷人的小故事里,蕴含着一个古老的文学母题——寻找另一半。故事的最后,鼓捣鸟还是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他是抓住了梦之花后才找到的。梦之花——这个隐喻是否可以理解为只有在梦境里,鼓捣鸟才能找到他的另一半?我们无法臆测作者构思这个故事的缘起,但却可以藉着这个故事的触发,回味一下众多“另一半”故事: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灵与肉,形与神;上半身与下半身……这些故事,主题各异,有时表现了人们对完美的向往,有时帮助人实现了某种愿望,有时体现了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另一半故事或许也包含了人类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菁华。
       在《圣经》故事里,夏娃是亚当的一条肋骨。人们多从爱情角度理解这个故事,如果我们换个视角的话,这个故事也可以理解为,人是不完整的,人渴求一种完整。我们在数不尽的爱情故事里读到过这样的主题——得到了爱情的男女也找到了完整的自我。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里,章永麟在得到了黄香久的爱情后,他成了一个男人,一个完整的男人。可悲的是,当男人完整了,他便丢弃了爱情——至于女人还完整不完整,那是另一个道德故事所关注的了。在众多的唐璜故事里,有个版本被理查•施特劳斯谱写成了交响诗。这个唐璜不是一个始乱终弃的花花公子,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想遍历所有的女性来寻找一个完美的女性。在他一场场风月故事里,爱情的助推器或许不仅仅是情欲,或许还有一种对完整的追求——只不过唐璜的结局没有章永麟幸运,他在失败后死去了。这个故事里的女主角们的命运,或许连道德故事都懒得关注了。
       水仙少年是另一种类型的寻找另一半的故事,只不过他所爱恋的对象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他爱恋的对象是自己。耐人寻味的是,他是在水中照见了自己的美丽身姿,而水的作用无疑相当于镜子。镜子处于水仙少年和他自己的倩影中间,镜子的两边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映像。对水仙少年来说,如果缺少了那一半映像,他也感觉自己是不完整的。类似的故事中国也有一个,故事的主角不是人而是一只山鸡。在“山鸡舞镜,顾影自怜”这个典故里,山鸡扮演的角色和水仙少年一样,只不过少了点浪漫。那喀索斯也好,山鸡也罢,他们都是通过镜子找到另一半,这镜子的隐喻意义就颇耐寻味了,而且镜子还会以其他面目出现。科埃略在《炼金术士》里讲了王尔德版的水仙少年的故事:
      水仙少年死后,那个湖变成了一个含有咸味泪水的水潭。
      “你为什么哭呢?”山林女神们问道。
      “我为水仙少年而哭。”湖回答道。
      “啊,我们对你为水仙少年而哭并不感到惊讶。”山林女神们说道:“说到底,尽管我们所有女神总在森林里跟在他后面奔跑,但惟有你有机会能从近处观看他的美貌。”
      “水仙少年长得美吗?”湖问道。
      “有谁能比你更清楚这一点呢?”山林女神们惊讶地回答道,“他每天都趴在你的边沿欣赏自己的美貌。”
      湖沉默了片刻,最终说道:“我是为水仙少年而哭,但我从未注意到他长得很美。”
      “我为水仙少年而哭,因为每次他趴在我的边沿时,我都能从他的眼睛深处看到映出来的我自己的美丽。”
       多动人的故事——另一半就在镜子里,始终如此。而镜子不仅可以是湖水,也可以是他人的眼睛。
       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也是一个另一半的故事。一发炮弹把梅达尔多子爵分成了两半,不可思议的是这两半都活了下来,两半子爵先后返乡,同时爱上一个姑娘。为了赢得姑娘芳心,两半子爵打算决斗,决斗中同时砍中了对方,医生把两半子爵缝合为一个人,完整的子爵开始了新生。
       这个故事里,子爵的身体分为两半时候,他的心灵和人性等等也分成了两半,和上面的故事不同的是,这两个两半并没有去寻求对方,相反,他们却视对方的存在为威胁。然而结尾却出乎他们的预料,他们重新合并为一体,而且分裂的经历让他更加珍视自己的善和恶。
       与此类似的是《被砍头的女神迦利》,在这个故事里,迦利的身体没有左右分开,而是上下分开了。女神迦利原是因陀罗天堂上的一朵纯洁的白莲花,“她的目光中闪烁出钻石一样的光芒,整个宇宙都随着她心脏的跳动而收缩、扩张”。嫉妒她的神们用阴谋把迦利劈成了两半,并把她丢入了地狱。后来神们后悔了,想把迦利的头颅和躯干重新接在一起,不料他们又犯了一个错误,他们把迦利的头颅和妓女的身体接在了一起。从此,这个具有妓女身体和女神的头颅的迦利不再纯洁,她“不断委身于囚犯和贱民,同乞丐和粗野的船夫睡在一起,……勾引孩子们,诱惑老年人……”
       后来,罪恶的迦利遇到了一位圣贤,她对圣贤说:“我纯洁的头颅被接到了无耻的身躯上。我有欲念,又没有欲念;我遭受着痛苦,却又在享乐;我厌恶活下去,却又害怕死。”
       圣贤说:“我们所有人都不是完人。我们都是拼凑而成的,只是些碎片、影子和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
      ……
       “我真厌倦了。”她诉苦道。
       圣贤用指尖碰了一下她沾满灰烬的乌黑发辫说:“欲念使你懂得了欲念的空虚,懊悔使你了解了懊悔的无用。忍耐吧!错误我们人人有份,正因为不完美,完美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狂热也并不是永远不灭的……”
       两个一半的错误组合,让人体验到了缺憾,却也让人意识到了完整。
       在《渔夫和他的灵魂》里,身体并没有分成两半,是灵魂脱离了身体独自流浪去了。年轻的渔夫爱上了“比晨星还要美丽,比月亮还要皓白”的小美人鱼,为了跟她在一起,渔夫必须弄走自己的灵魂。他用了巫婆教给他的方法,背着月亮,把影子从脚边割走,于是他的灵魂也被割走了,成了孤独一魂。
       这个灵魂四处游历,取来了智慧之镜、财富之戒送给渔夫,要求渔夫把“心”送给它,可渔夫说:“爱情比(智慧)财富更好,而且小美人鱼爱我。”从不肯把心给它。因为渔夫的心是属于小美人鱼,属于爱情的。灵魂百般引诱渔夫,渔夫未能禁得住诱惑,还是让灵魂进入了自己的身体。可巫婆起初没有告诉渔夫,一旦被割走的灵魂重回体内就无法再次割走了。于是,重获灵魂的渔夫失去了小美人鱼。
       灵魂想控制渔夫,它用邪恶诱惑他,用善良打动他。但渔夫爱情的力量比灵魂的力量更强大,灵魂失败了。它想重新进入渔夫的心里,跟他成为一体。可渔夫的心紧紧闭锁了,被爱包围了,灵魂找不到进入的地方。
       终于,小美人鱼死了,渔夫抱着她哭,亲吻她那冰冷的红嘴唇,抚摸她那琥珀色的湿头发,渔夫因悲伤过度,他的心碎了,灵魂趁机钻入了他的心。
       渔夫和他的灵魂分分合合的故事,也是对爱的歌颂:因为爱,可以抛弃灵魂,可以抵御诱惑;因为爱,心可以破碎;因为爱,连最固执的神甫也被感动。
       这个故事让人想起杜丽娘还魂的故事,杜丽娘也是因为爱情而灵魂出窍——汤显祖和王尔德隔着遥远的时空距离在故事构思上竟有几分类似,这让人不得不感叹爱情具有魔咒一般的神力。
       《暗店街》中,“我”的生活分成了两半:一半是现在,一半是过去。过去的我是一片朦胧,而现在的我则试图寻找、确认、重建过去的自我。在拜访了一个又一个人物、查找了一个又一个地名之后,我却发现连自己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也无法确认。“我是谁”这个问题自始至终没有弄清楚。没有过去,我们的现在就建在了流沙上,它没有任何根基。因此,寻找过去的那一半,也就是寻找自己的根。
       我知道,在众多的‘一半’故事里,我的列举实在微不足道,但我想这没有关系的。是一半让人意识到了完整,是不足让人向往圆满,或许会有更多类似故事加入这个行列里来,就像十画的故事所做的一样。(2006-5-24)
      
  •      爱尔加《谜语变奏曲》和鼓捣系列
      
       所谓变奏,就是变化的反复,在对主题进行变奏时候,虽然旋律还大致相同,但速度、力度、节奏、音色、伴奏音型都发生了变化。简单地说,变奏就是在重复中有变化,在变化时有重复。变奏有固定旋律变奏、装饰旋律变奏和自由变奏几种形式。
       在文学作品中,也有这种重复和变化。但文学作品中,变化显然要比重复更为多见。《诗经》中许多作品,由于和音乐关系密切,就出现了重章复沓的形式,这更近乎固定旋律变奏或装饰变奏(就歌词内容而言)。
       爱尔加的《谜语变奏曲》是自由变奏的代表曲目,在这部作品里,核心音调大致还保存着,但结构、性格等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自由变奏里,变化的内容要比重复的内容更多。在《谜》里,爱尔加用14个包含着主要主题的变奏来表现他14个朋友的性格,他们有的开朗、有的忧郁、有的温柔、有的热情,听来别有情趣。
       十画的鼓捣系列,也是篇类似于《谜》的作品:其一,鼓捣系列每段文字出场一个主角,跟《谜语》类似;再者,这些鼓捣主角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主题,那就是鼓捣;最后,很关键的一点是鼓捣系列在结构上具有《谜》那样的整体性。
       鼓捣系列的核心主题显然“鼓捣”,鼓捣的核心内涵是小主角们都有许多奇思妙想,这体现了重复的原则。但在奇思妙想之外又有差异,比如鼓捣鼠的温情易感,鼓捣兽的羞怯易惊,鼓捣虫变化无端,鼓捣虱耐力超常……这又体现了变化的原则。
       在从音色方面来看,如果我们把每次出场的主角比作一种乐器的话,就会发现鼓捣虎像大管一样神秘,鼓捣鼠像双簧管一样抒情,而鼓捣熊的大脚丫分明踩出了定音鼓的节奏,鼓捣花像低音单簧管一样——让人想起《蓝色狂想曲》那段低音单簧管,它变幻、游移不定。
       当然,这样解读十画的鼓捣系列有牵强附会之嫌,但我想这没有关系的,就像有人在听音乐时候喜欢吃饼干,虽然音乐是音乐,饼干是饼干,忽然,他咀嚼的节奏就应和上了音乐的节奏,音乐是“咚-咚咚”,咀嚼是“嚓-嚓嚓”。这时候他忽然冒了一句,这饼干是音乐饼干。
       音乐饼干——这是鼓捣饼吧?
       (2006-6-23)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