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时评年选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郭光东 编选  页数:222  
Tag标签:无  

前言

  花城出版社的时评年选已刊行多年,广受读者赞誉。此番受命编选2010年时评年选,于我着实是一件荣幸的事。  从一年间林林总总的时评中挑选百余篇,又的确是一件费力的事。平日用心收纳自不待言,汇编成集之时,又幸得史哲先生提供其每周在《南方周末》评中评版摘编的“一周高论”,为年选夯筑扎实根基,加之时评界内诸多高士襄助,遂成就了目前的130余篇2010年时评选本。本选本责任编辑文珍女士的意见与操持亦不可或缺,谨此一并致谢。  本选本的入选范围,限定为公开发表于中国报章杂志的时事评论。具体时间跨度,袭用花城出版社年选的惯常体例,始于2009年11月1日,止于2010年10月31日。目录编排也以发表时间先后排序。  任一选本皆受限于编选人的倾向与眼力,不过,自信入选时评能够道出独到认知价值,于纷繁世道中拨开迷雾。此不赘言,还请读者审读。

内容概要

  本书是2010年中国时评年选集,书中收录了《“凯旋门”背后的权力之手》、《航班延误本质是“不完全合同”问题》、《谨记CNN远不只是放国家形象广告》、《国美战争背后的游戏规则》、《菲人质案:我们需要的是有理由的宽恕》、《壹基金之困亦是公民社会建设之困》、《为什么我们离科学那么远》等文章。

作者简介

  郭光东
  法学博士,1990年代末于华东政法大学读研期间开始撰写时评,因“九八洪灾”而写的《国旗为谁而降》风行一时,十年之后,国旗终为汶川地震死难者即普通民众而降。《凭什么不准在校大学生结婚》一文数年后推动法律修改。“邱兴华案系列评论”、《让每一个中国人也

书籍目录

序言
意见充分表达是成熟社会的标志
给“打黑”案辩护律师一点掌声
薄书记何不也为律师站台撑腰
北大的独食和偏食
生命价值至高不、自强调一千遍
应强化“中国制造”广告效应中的企业诉求
纳税人权利远不止公告的这些
成都拆迁事件必须有人负责
假如重庆市人大不接受王鸿举辞职
《拆迁条例》不是悲剧根源
看美国的钉子户我们心情格外复杂
官场为什么喜欢余秋雨
律师不是政客,无需顾大局
“是好是坏”之理性追问
期待一个没有墙的世界
2009的警醒:不限强权,谁能独全?
我们期待政治家的正确选择
为什么穷人总是更容易堕落
公权发起的社会运动支撑不起民俗
村民遭警察枪杀悲剧的心理根源
韦迪上任又见无公害吹捧
中国长胖了,但体质不够好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中国逻辑
人民的代表为何也亢奋地喊增税
中国互联网的理想光环正在消失
财政不独立何谈自主办学
告别失业率之谜要有“思想准备”
禁止穿睡衣上街不合理
和谐春晚,谁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春节与中国人的信仰
选举法修改应从回归常识开始
民工荒背后是年轻劳动力减少
“敲诈政府罪”:畸形维稳观生下的怪胎
温总理阐释现代价值是国家层面的自觉
政协委员唇枪舌剑与民主监督无关
一份官场文本何以引发诠注热潮
权力不与民争利才能民富国强
别让温总理的政府工作宣示落空
人民对政府的批评并不少
“扰乱信访秩序罪”与权利罪名化
警惕被“城镇化”
个税调整受制于地方政府
面对惨剧,山西省卫生厅怎能先救自己
央企为什么不能涉足房地产市场
“裸体政府”暴露财务公开的伪命题
不畏民死奈何以民死惧之
未来是“湿”的别把它晾干
有没有“中国模式”
改革难在触动政府利益
选民“挽留” 人大代表能成功吗
当革命成为家常便饭
口水能定汇率吗
“媒治”为什么是靠不住的
在买房者身上打主意能稳定房价吗
权力从来不是“愧对”的对象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稳定
不要把说理当成了诡辩
让官员成为“弱势”群体
萨马兰奇的中国遗憾
重建利益表达机制是社会稳定的关键
“协警救人”照片何以被误读年
说理教育从小学开始
校园血案背后的身份与暴力
荣誉献给集体 丑闻留给自己?
廉租房租出去后收得回来吗?
官场“过度”症
党有自身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
如何面对连环惨案
不受限制的民主
“网络实名”利害辨
改革烟草财政才是真正的禁烟
足球里有什么国家机密
只有问题,没有问题少女
民间投资新政莫又成制度的“杯具”
再论富士康现象:工厂是工厂,社会是社会
当招标制度成了药价虚高的帮凶
根除刑讯逼供 你能受得了副作用吗
中国人排队的素质与技术
如果“该死”的富士康真的死了
不要活在新闻里
正常的社会该给富人怎样的预期
富士康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做什么
维权是维稳的前提和基础
矿难题材电影应该怎样拍
反腐风暴里隐藏着权力内讧
奥运冠军当官的体制阴影
请尽快成立“汪晖涉嫌抄袭调查委员会”
高考作文何时能摆脱主题先行
九成国人不是人才?
朝鲜为何能进世界杯
“五月花号”也搞包产到户
踏实工作难致富非社会之福
人大何时开会无须看市长们的脸色
陈久霖沉浮折射国企行政监管制度漏洞
香港的“静默革命进行曲”
假发票凸显财政管理制度的漏洞
中国“两房”债券血本无归之说属无稽之谈
财政收入跃居世界第二背后的隐忧
“蚁族”的真问题
财政之要在于支出效果
由“炮楼维权案”透视语义不清的“土地承包权”
有一种劳教叫“制造恐怖气氛”
有尊严,小菜贩也能感动世界
学术界互相揭短未必是坏事
过去的怎样让它过去
没有共同规则,谈何学术共同体
“凯旋门”背后的权力之手
百度“吆喝”假药应启动反垄断调查
官员因公出国公示请一步到位
航班延误本质是“不完全合同”问题
伟大城市要有伟大的文化创意
罢工是不是一种权利
克林顿豪华嫁女与官员“禁操办”
不能让本地人只看外地报纸
谨记CNN远不只是放国家形象广告
申遗究竟为什么
防记者甚于抗洪救灾?
国美战争背后的游戏规则
熟悉的陌生人
菲人质案:我们需要的是有理由的宽恕
“地方形象”该如何维护
不要让慈善成为中国富豪的一门生意
巴菲特来错了时间也找错了对象
中国富豪面对全球慈善新机制
领导下井不是“陪死”而是“陪生”
洗清权力原罪 中国足球才有未来
李荣融怎能说垄断有功
壹基金之困亦是公民社会建设之困
宜黄自焚暴露地方政府应对危机的弱点
“安元鼎”在看着你
为什么我们离科学那么远
区委书记为何说“跟政府作对就是恶”
我接受了廉政公署的约谈
鲁迅能不能得鲁迅文学奖
印度法院为何否定政府权力做小贩“靠山”

章节摘录

  然而,不管“世界是平的”还是“未来是湿的”,加诸网络世界的各种基于管理的便利而形成的“过度管制”正在成为实现互联网核心价值一“免于信息匮乏”的一道屏障。  如果说互联网监管的正当性在于避免有害信息对人类的侵蚀,犹如为躯体避免感冒而打一针有效的流感疫苗,那么,各种变异了、走样的过度管制则犹如一针针毒疫苗,扎在了以创新和信息共享为核心价值的IT企业乃至各个从互联网获利的行业中,以及日益离不开分享信息的公众身上,使他们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害了信息匮乏病。  迫切需要根除“信息匮乏症”的,不仅仅是企业和公民,政府施政也在信息过剩时代陷入信息不对称的困局之中,对于官员来说,获得执政的充分知情权也是他们的迫切需要。  早在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到中国互联网问题时说:“我想先引用两句话,一句是萧伯纳说的,‘自由意味着责任’,一句是你们美国的老报人斯特朗斯基说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中国的互联网一直保持着很快的发展,现在的网民已经超过一亿了。中国政府支持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作为人民的政府,应该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也包括在网上广泛听取意见,因为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  “自由意味着责任”,对于某些具体的监管部门来说,却是“责任意味着不自由”,一些人基于自保逻辑而对互联网采取“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做法,不仅引起了相关企业的强烈反弹,损害着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而且,也损害着公民免于信息匮乏的自由。这种非人性化的、一刀切的偷懒做法,完全违背了互联网精神和信息社会协同生产的核心价值,更违背了中央的开放精神。  决策部门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对于经济的发展已经完全不可切割,有些基于维稳需要的特殊地区的管制,依然离不开遵循一定的商业规则,否则就是与“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改革开放30年成果过不去了。  因此,深圳意图谋求互联网特区,恰恰符合发展进步的逻辑:让人们分享人类技术革命的成果,让公民享有在网上发表监督政府言论的自由和权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10年中国时评年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