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

出版时间:2007-07  出版社:重庆  作者:陈建华  页数:28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19世纪下半叶,俄国文坛同时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两座比肩而立的高峰,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其中的一座。    本书介绍了他巨大的才华,也介绍了他一生多舛的命运,这是一个具有极强的艺术创新意识的杰出的艺术家,也是具有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伟大的思想家。有人说,只有能够发出自己生动而又独特的声音的人才是天才。无疑,陀思妥耶夫斯基理当进入这样不朽的天才之列。    他的人格魅力与其作品的光辉,将永远为世人景仰。   本书并非严格意义的画传,文字仍是书中最基本的内容,但是为使叙述更为生动和充实,所以添加了大量的图片资料,这些图片中有相当部分是笔者多次实地寻访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和文学遗迹时拍摄的,有的是笔者在俄罗斯访学时所收集,有的则为友人所提供。本书介绍了他巨大的才华,也介绍了他一生多舛的命运,希望笔者在这本书中所描摹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剪影,能有助于读者了解这位伟大的俄国作家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作者简介

陈建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赴俄罗斯高级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俄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当代苏俄文学史纲》等10多种。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成果多次获奖。

书籍目录

前言引子第一章  苦涩的早年  初涉人世  城堡内不安分的学生第二章  踏上文坛  “最美好的时刻”  彼得堡的忧郁第三章  傅立叶学说的信徒  在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  面对死亡第四章  “死屋”十年  苦役犯  流放生涯  不幸的婚姻第五章  激动不安的灵魂  重返文坛  《时代》与“夏日印象”  没有结果的恋情第六章  危机与转机  接踵而来的悲剧  ”一份犯罪行为的心理报告”  幸运的求婚者第七章  漂泊岁月  ”美拯救世界”  路漫漫第八章  最后的辉煌  思想家  “偶合家庭”的命运  生命的终曲附录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与创作年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苦涩的早年  初涉人世  拿破仑在1812年燃起的一把大火,使古老的莫斯科城沦为一片废墟。战后的重建工作进行得十分艰难。在被称为“穷人之家”的苏舍沃区的昔日墓地,更是一派凄凉景象。肮脏破烂的小木屋挤挤挨挨地连成一片,那是流离失所的人们赖以栖身的一方天地。然而,在这片木屋中却矗立着一座三层楼的高大的石头建筑玛丽英济贫医院。1821年3月,从抗击拿破仑入侵的战场上下来后一直担任校级军医的米哈伊尔·安德列耶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携年轻的妻子玛丽娅·费多罗夫娜·涅恰耶娃来到这所慈善医院任职。同年10月30日,在医院右边侧楼的公家宿舍里,玛丽娅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日后名扬四海的伟大作家。也许,正是这块苦难的土地预示了未来作家多舛的命运,正是这里不幸的人民孕育了他的艺术的良知。  费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平民家庭。但是,据说他们家却源出于一支古老的贵族,家族史一直可以追溯到金帐汗国。先祖阿斯兰·切列别依—穆扎尔於1389年脱离金帐汗国,投奔莫斯科大公。1506年,他的后人获得了一块位于平斯克县的名叫陀思妥耶夫村的世袭领地。不久,领地的主人干脆将自己的姓氏改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此以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家族的名字开始在西南罗斯的文献上出现。不过,这个家族似乎少有人获得显赫的地位、名声或财富。16世纪后期出任过立陶宛公国最高军事法庭法官的彼得·陀思妥耶夫斯基大概就能算得上家族中值得夸耀的一个人物了。18世纪时,由于拒绝改宗天主教,陀思妥耶夫斯基家族受到西部贵族的排挤,被迫移居乌克兰。从此,家道中落。作家的祖父只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当了一名穷神甫。作家的父亲米哈伊尔是祖父八个孩子中最小的也是最有个性的一个。他没有像自己的兄姐一样,循着父辈指定的轨迹前行,1809年他毅然中断了神学校的学业,只身来到莫斯科,并在同年年底成了莫斯科医学院的一名学生。而后,行医就成了他的终身职业。遗憾的是,战场上的腥风血雨,生活中的坎坷磨难,逐渐将他的锐气消磨殆尽,他的一生也是悲剧性的。  作家两岁那年,全家搬到了医院左边侧楼靠近院子大门的厢房里居住。此后,他就在这套房子里度过了他的整个童年时代。对于一个多子女的大家庭(除了一个早天的妹妹外,费多尔有兄妹七人)来说,这套房子并不宽敞。因为“除去前室和厨房,其实只有两个像样的房间。从寒冷的穿堂里进去,靠门口,按一般格局通常是前室,只有一扇朝着院子的窗户。前室相当深,后半部分用一道高不达天花板的半截头光滑的板壁隔出半暗不明的后半间作儿童室。再过去就是大厅,一间相当宽敞的房间,有两扇窗户临街,三扇窗户朝着空旷的院子。后来两扇窗户临街的会客室也用光滑的板壁隔出一间幽暗的后半间作为父母的卧房。整个住所就是这样!后来,到了30年代,我们的家庭人口又增加了,才增添了一间房间……”室内的布置也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有些寒伧:粉刷的墙面、必备的桌椅,还有塞满马鬃的下凹的沙发和没有任何装饰的素色细布窗帘。生活暂时虽然还过得去,但贫困的阴影也时时威胁着他们。父母亲克勤克俭,节省着每一笔钱。  在成年后漫长的生活道路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自己的父亲始终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对于父亲为了家庭生活和孩子成长所付出的一切,他是尊敬和感激的。父亲对孩子尽管十分严格,但是他爱自己的孩子,从不体罚他们。这在家庭乃至学校都盛行用树条抽打孩子以示惩罚的年代里是难能可贵的。家庭生活不宽裕,父亲处处精打细算,可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他总是乐意付出。陀思妥耶夫斯基记得,他在四岁时就开始接受启蒙教育。法文课和宗教课是请人来上的,教师都很出色。拉丁文则由父亲亲自执教。每逢父亲上课时,孩子们总是规规矩矩地站着,按顺序回答问题,一点也不敢疏忽,但父亲却常常因为孩子的差错而严厉地斥责他们。夏日傍晚,全家照例要外出散步。这时父亲总要给孩子们讲一些能增长知识的事情。晚上,父亲整理完病历,全家就一起读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跨越传统碑石的天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质量好价格好服务好好
  •   里面有好多图,看了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历有了一定的认识,是因为要写论文才买的,有点浅,老师说没用。就没怎么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