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弟子规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黑龙江科技  作者:刘维 编  页数:154  

内容概要

《弟子规》从“入则孝”入手,培养人的孝心,就是爱心,一步一步提升,由“出则悌”把爱心提升到极致,达到“泛爱众”,真正做到纯净纯善。《孝经》是扎老天子留给我们的瑰宝,从《开宗明义章》起,共18章,讲了孝的功能、孝的本质、孝的内容,讲了从大于以至庶人尽孝的标准,讲了以孝治天下的原理,等等,把有关孝的问题讲到了极致,为我们深入学习《弟子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在学习《弟子规》的向时,认真读读《孝经》,有助于明理,同时对于进一步理解《弟子规》的真谛,明心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维主编的这本《弟子规·孝经——传统文化图文本》是针对老师和家长辅导学生的需要,在书中都进行了原文注音、注释和译文;出于对儿童视力、阅读兴趣等方面的考虑,书中一律采用了大字排版并配有经典插图。

书籍目录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弟子规》
一、总叙
二、入则孝出则悌
三、谨而信
四、泛爱众而亲仁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译文 曾子感慨地说:“太不寻常了,孝道是多么博大高深啊!”孔子说:“孝道,是上天永恒不变的道理与规律,是大地上合乎义理的法则,是民众品行的根本。天地间那些不变的规律和义理,是百姓应该遵循的法则。因此要遵循上天永恒的规律,依靠大地的优势,来治理天下。这样,教化不必严厉就会成功,政令不必严苛就会大治。先代圣王认识到能用教化感化民众,因此他们先对民众施以博爱,民众就没有人遗弃他们的父母;向民众宣扬道德,民众就主动实行。先教化民众恭敬谦让,民众就不去争斗;引导民众学习礼义规范,民众就和睦相处;向民众明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民众就知道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诗经·小雅》中说:‘声名显赫的尹太师,民众都仰视着你。’” 拓展阅读 宓子贱鸣琴治单父 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宓子贱在鲁国做官,被鲁国国君派到单父这个地方任邑宰。宓子贱听说单父的前任邑宰巫马期在任时强调勤苦,并常带头劳作,日夜苦干,因此很受百姓敬爱。所以宓子贱来到了单父后,一改巫马期的做法,他先在城南建了一座简易的琴台,然后经常在那里弹琴唱歌。他的琴声悠扬悦耳,歌声委婉动听。当地的百姓都乐于到这个台下来听他弹琴唱歌,在享受音乐乐趣的同时也提高了修养。巫马期听说了此事,非常不理解,就派人前去探问究竟。宓子贱回答说:“治理地方主要应着眼于人的教化和选用贤能,我弹琴唱歌就是在教化民众啊。”巫马期昕了非常佩服。 有一年夏天,单父郊外田里的小麦正待收割,忽然传来齐国军队人侵的消息。有人向宓子贱建议说:“我们应该让城里人先到城外去抢割麦子,否则麦子就会被入侵的齐军得去。为了能多收回些麦子,可以告诉百姓谁割到的麦子就归谁。”宓子贱没有采纳这个人的建议,结果单父郊外的麦子被人侵的齐军抢去了一部分。鲁国大夫季孙氏知道这件事后极为恼火,派人去责问宓子贱为什么置大片的麦田不顾。宓子贱听后,认真地回答说:“单父郊区的小麦确实是损失了一部分,但是对于全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碍。可是,如果一有敌情,我们就允许那些原来不种田的人去抢收别人的麦子,并从中获利,这就会让那些不劳动的人盼望敌寇来侵以便不劳而获,这样只会滋长人们不劳而获的心理,不利于教化民众。而这种心理一旦形成,便不是三五年可以去除的。我没有同意当时一些人的建议也正是出于这样一个原因啊。”

编辑推荐

《传统文化图文本:孝经•弟子规》是针对老师和家长辅导学生的需要,在书中都进行了原文注音、注释和译文;出于对儿童视力、阅读兴趣等方面的考虑,书中一律采用了大字排版并配有经典插图。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孝经·弟子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内容很好:注释、译文都很详细,还有拓展阅读,
    书的质量也不很好
  •   看看挺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