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

出版时间:1998-4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法] 让-保罗·萨特  译者:陈宣良 等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存在与虚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第一次读到《存在与虚无》的导言,是在一本文选里。当时读的滞重且全无头绪。如今了解了一些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再回头重读《存在与虚无》,不敢说豁然开朗,可是很多句子看了都能会心一笑了。萨特的思想也许并不那么精深,但他确实是表达的大师,举例子的本领不知比海德格尔高出多少倍,带着浓浓的文学气。我想,如果自己对于黑格尔的哲学不是如此一窍不通,应该能更好地理解萨特吧。
  •     之前看过他“自我创造自我”和“他人即是地狱”的警语,一直想有机会看看他的代表作。看了尼采之后,觉得是时候看他了。唉,没想到自己竟陷于纯理性的东西中,相当难熬。不过,看了康德和叔本华之后,也就慢慢习惯了这种有点自虐的行为。还是尼采说的好:精神是杀进生命的生命,借由痛苦来增加自己的认识。
  •     存在被追寻,被苦苦的追寻,因此变成了虚无。因此我们将进入这种运动之中。因此我们的追寻成为了没有追路的追寻,因此是追逐中的追逐,追逐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生活信念,因此是必须角逐的。追逐的结果不是存在和追上了,而是两者都消失了,因此正合《存在与虚无》的本意。因此我们将之称之为《虚无的渺茫》。
  •      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或是比较文学感兴趣的人应该知道,存在主义文学是一种形而上的哲学。这种哲学将非理性的,甚至是脱离了客观现实的、神秘化了的精神“存在”带进现实生活,同时也为精神提供了自由想象的无限可能性。
      
       存在主义文学把人低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和阴冷的现实对立起来,架构出一种强有力的反理性主义倾向。而一旦排除了理性,个体势必割断了意识“存在”与物质世界的脐带,争取到了从“存在”的领域里作出自由选择的可能,从而使个体的心理状态演绎成诠释生命和现实的最佳途径。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认为,一切权威都是“野蛮”的,“我们存在着,但是,我们找不出我们所以存在的任何理由”,“存在就是受难”,“一旦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使你……厌恶”(《厌恶》)。在这里,生命是虚无的,现实被异化了,它既无目的,又充满了偶然。
      
       同样偶然的还有人的出生,生活脆弱而且多余,只有自觉走向死亡才是自由的出路。所以罗康丹说“我们只是一堆自我约束、自我惶惑的生存者”,就象无用的浮尘,“世界没有什么值得留恋,恍惚渴望着自我毁灭……可是,甚至连我的死也是多余的”。人生只是虚无的象征,自由成了无章可循的自我完善。
      
       在存在主义者眼里,世界就是一座大的疯人院、垃圾场,已经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厌恶、孤独、虚幻把人的精神逼迫到近乎崩溃的边缘,人们永远是生活的局外人(加谬《局外人》)。人们在痛苦中重复着徒劳的挣扎,象《西绪福斯的神话》(加谬)中被罚做没完没了苦役的西绪福斯一样,存在的主体只能在痛苦中挣扎、觉悟,“在死神面前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上帝和死神成了超越的领域。
      
       存在主义文学作品往往把幽默的风格建立在冷漠、痛苦和无可奈何的基调上,意识和现实的错乱、叙述与想象的张力,使得作品形成了灰暗神秘的气氛和浓郁的悲观色彩。
      
       但同时,存在主义又体现出了一种人文主义的关爱,萨特在《可尊敬的妓女》中把痛苦与渴望交织在一起,将维度直接指向了生命的关爱和生活本质的质问,让人感受到矛盾以及复杂情感相糅合带来的强烈震撼。
      
       在艺术风格上,存在主义往往采用寓意或隐喻的叙事笔法,将哲学和文化融合起来,直接作用于人心理深层的孤独和苦闷,用客观、冷漠的笔触表现自然与生命存在的聚合与冲突,并试图对世界阴冷、荒谬的本质作出思考,最终艺术化、形象化地把人生存的痛苦感和对社会的反思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对文学形式上的哲学的形而上探索。
      
  •     萨特将“存在”与“虚无”并列的做法在今天看来似乎匪夷所思。流俗的解释认为,存在即是“实有”,虚无则是“空无”,“实有”与“空无”怎么能放在一起讨论呢?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疑惑,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没有弄明白“存在“的本义。我们今天毫无犹豫的用Existenz这个词来表示存在,却不知这个词在希腊语的词源指的是“从常驻于自身的状态中走出来”(come forth)。也就是说,存在,恰恰指的是“不存在”。但这种诡异的存在状态并非适用于世间万物,海德格尔将这种Existenz的存在方式用来特指人的存在,萨特则“剽窃”了海德格尔的这一概念,并将之改头换面称为人的“自为的存在”。
      
      萨特在对“自为的存在”的解释上依旧承袭了海德格尔的学说。人,并非先验地能够认识到“我是谁”这个问题,人首先在他的行动中而非首先在理论认识中领会存在。唯有行动,才是人创造自我,认识“我是谁“的唯一可能方式,也是人之所以存在的理由。阿伦特在其所著《人的境况》中大力赞美行动,所要说的莫不正是这个吗。
      
      既然人的存在指的是一种“从常驻于自身的状态中走出来”的状态,那“存在“与“虚无”之间的距离就很近了。而在萨特看来,存在与虚无根本就是一回事情。萨特的存在主义唯一不同于前人的地方只在于他对于“自由”的强调。萨特说,人即为自由本身,人的存在最为本质的特点即为自由。而自由即意味着行动,即是对“滞留于当下的懈怠”的拒绝,即是不断地“从常驻于自身的状态中走出来”的生活方式。
      
      而要追寻此种自由,人首先必须将自我当下的状态“虚”化为“无”。虚无,被认为是自由的前提条件。而不断的“虚无”,则是一个人本真存在的唯一方式。一个人,唯有敢于“虚无”自我,才可能追寻真正自由。而唯有追寻真正的自由,才可能真正领悟自我的存在,才能找寻到“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陈嘉映先生说,“如果我们愿意把可能性意象为虚空,那么实际状态总是以虚空为背景才呈现出来,如果把虚空充塞,不仅灭绝了可能性,实际状态也将无法呈现自身”。此言是为确论。
      
      虚无,非但不是一种无希望,无未来,无价值的消极生活态度。正相反,虚无,乃是一类极伟岸,极强劲,极猛烈的生活方式。先生说,“我常常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争。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人的“存在”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既敢于将自己的当下“虚无”化,又敢于在新的行动中重塑自我的“实有”。唯有如此,人方能称自己为自由,方能无愧于自我真正地活着。“勿自由,毋宁死”,确为千古不移之正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将“虚无”看作名词还是看作动词,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生活方式。海德格尔将人的存在的最普遍形式定义为“沉沦”,对于沉沦,他说,“此在从它本身跌入它本身,跌入非本真的日常生活的无根基状态与虚无之中。” 在沉沦之中,个人被埋没于无人格的群体中,无法立足于自己而生存。而作为名词的“虚无”,所应当指涉的莫不正是这种状态吗?而当一个人拒绝跌入沉沦,拒绝群体对于自我的埋没时,他才能第一次获得一种海德格尔所谓的“本真的生活状态”,他才懂得了作为动词的“虚无”的力量。
      
      但一个人究竟要如何才能摆脱沉沦,进入本真的生活呢?海德格尔说,这一切都要通过“畏惧”来进行。人天生的害怕孤独与动荡,希望得到群体的慰藉和依靠,渴望稳定与安宁。而“存在”,却要求一个人勇敢地将当下的自我“虚”化为“无”。当一个人丢弃他当下所有的一切,将自己抛入未知的可能性中时,他又如何能不畏惧?人是软弱的,当软弱的人站在在虚无的悬崖上,面对一望无际的未知天地时,不安、彷徨、恐惧、害怕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渺小的灵魂因为承受不住“畏惧”的重量,便只能回过头去,重新跌入沉沦。而唯有沙漠的雄狮方能肩负“畏惧”的泪与痛,英雄地追逐本真的自由。
      
      有人说,电影《阿飞正传》中那只切断了双腿永远于天空飞翔的阿飞是虚无的。但阿飞的虚无,莫不正是一种动词的“虚无”吗?当一只鸟没有了双腿,知道自己除了飞翔至死别无选择时,心中自然是恐惧的。然而,也正是在这永远的恐惧中,正是在这种朝着死亡不断前进永不停滞的飞翔中,那只叫做阿飞的小鸟,获得了他伟岸而又强劲的自由吧。
      
  •      有人说存在主义只是萨特把一种简单的世界观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但是,我们在念高中的时候不就学过,哲学其实就是世界观啊。这有什么问题呢?、 反正,我在以前跌跌撞撞,阅读完这本书之后只有一个感慨,我终于找到组织了!
  •     “人生之于大多数人而言,既无意义,也无价值。现实主义者注定走向虚无,理想主义注定接受痛苦。”这句话无疑是对萨特哲学思想的精辟总结。
      
      萨老说人的存在是一种“悲剧性”的体验。那么,与自己和解,谈何容易?很明显,第二遍看这本书,我的悲剧性体验自然而然地来了,我仍要心甘情愿地纠结于其中的晦涩篇章,例如‘二元论’、‘他人的存在’等等。不过,我始终明白一点,那就是哲学仅仅作为一种方法论而‘存在’,坚定且屹立不倒。
      
      正如萨特讲过的“哲学就应该是一种面对现实生活的哲学,而不是书斋里的文字的思维的游戏。”由此推断,‘存在’确实就是现象,是一个客观但无法抓住实质的现象,当然也无须我们深入内里探求‘本真’的意义,因为存在物的‘本质’并不是潜藏在存在物内部的某个特性,而是支配着存在物显示序列的显示法则。
      
      难懂吧?也不,你是你,我是我,你能否懂我变成我,我反之成为你,也许这是我理解的人与人最亲密、最纯粹的思维对话。
  •     谁给你续上咖啡
      谁给你燃上烟斗
      
      那本书还没合上
      那场辩论还没结束
      
      特立独行的先生没有离开
      美妙的烟雾弥漫在馨香的烟雾
      
      他在房间里思考踱步
      他站起取一张纸把灵感记叙
      
      他在回复拒绝权威的信
      他为二十世纪不幸者点一支烛
      
      他站在身后
      不动声色
      用冷峻的双眼注视
      
      他站在前方
      只有背影
      早已前进到远方
      
      他就陪在我们身边
      是行囊里一同跋涉的一本书
      
      他就住在我们心里
      是穿越无止境绝望的光
      
       2009-5-18
      
  •     呵呵,我还没看这本书。但是,我很想看,因为刚看了萨特和波伏瓦的传记,心被击中,强烈震荡。
      
      自由,是可以不妥协,萨特用尽可能的自由充斥着他在社会中的生活,他的哲学也是建立在这样的生命体验上的吧。
  •     因为在我的世界里没有上帝,我一旦被判定为自由的,一旦被偶然的抛到这个世界,我就是绝对的自由,而自由意味着我要完全承担起“我选择”的责任,我无法不选择,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选择了不选择。
      
      他人就是地狱,因为我们的自由会因为关系的扭曲而相互冲击,碰撞,抵牾
      
      我没有否定上帝,我怎么能去否定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呢!
      
      我自由——我选择——我需独自承担我选择的后果
  •   虚无的产生和发展元素和原则,因此不是可以淘汰的,因此才有真实的世界产生和存在。
  •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能不能说的再通俗一点,举个例子,打个比喻之类的。说的太玄,晦涩如康德。
  •   不知道谁把这个评论转给我的。不过希望不要再转了。我看起来像对这种评论感兴趣的人吗?
  •   想看,但是舍不得花钱,希望有电子版啊,额呵呵
  •   2010-01-20 06:15:24 八爪鱼  不知道谁把这个评论转给我的。不过希望不要再转了。我看起来像对这种评论感兴趣的人吗?
    我从不把自己写的评论发给别人,有兴趣就看,没兴趣不看我也无所谓。
  •   me too !我们是同一组织的,哲学不同于快餐文化,很多人都不知道萨特是谁?也不知道是谁out了!一个人没有思想也可以活,还可以活的很受活。不过要是将来若有一灾变,也许能让更多的人走近存在主义了。在我们看来这叫向组织靠拢。
  •   “你能否懂我变成我,我反之成为你,也许这是我理解的人与人最亲密、最纯粹的思维对话。” 赞同,有正常认知发展能力的人都在不断的互相影响、改变,程度差异吧。
  •   Good,握手!
  •   其实他挺善良的
  •   而且还很可爱
  •   “人生之于大多数人而言,既无意义,也无价值。现实主义者注定走向虚无,理想主义注定接受痛苦。”嗯,对味。
  •   不是特性,是法则。
  •   再写个波伏娃小姐吧。。。
  •   永远不懂哲学
  •   看了海上钢琴师,我突然觉得这段话说得很对
  •   凡事不能极端
  •   因为你不认识神,你怎么会去否定你不认识的呢
  •   不可决定命运,但可控制命运的走向。
  •   路都是自己走的
  •   最关键的是最后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同感。
  •   如何选择?又是另一个学问
  •   所有人都是自由的,这是建立在一个先验的存在基础上说,这个先验的,绝对独立,在客观世界无法找到的存在是所有存在主义哲学的前提;
    所有人都是不自由,这是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关系上说,这些关系自你一出生就不断的,无可逃避的施加在你身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