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腹地旅行记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瑞典)斯文·赫定  页数:413  字数:370000  译者:周山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位被称为“西域探险之父”的作者,一次最有名的探险行动,成就了这本书近90年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而这本新版书最大的“看点”,在那些跨越时空的精美图片,驼铃、海洋、庙宇、宝库,在生动视觉与经典文字中一一复活。我们跟随着斯文?赫定的驼队进入戈壁,发现楼兰,寻找罗布泊,翻越喜马拉雅,体验着他长达40余年的探险故事。
新的一年,我所在的部门照例要推出一期读书版。要求每人必须推荐一本书,并配400字左右读感。记得去年我推荐的是《推开宏观之窗》,今年原本打算推一推茅予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鉴于此书美国色彩过于浓厚,虽然从微观经济学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但是与身边的人事尚有相当距离。于是决定推荐这本《亚洲腹地旅行记》。
很难想象一个人的志向可以在幼年时就已经如此明确,并可以笃定一生。这个意志超凡的人就是斯文?赫定,而我要介绍的这本伟大的书就是《亚洲腹地旅行记》。
19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呼唤所有具有冒险潜质的探险家。征服极地、征服非洲、征服地球上每个空白点成为当时最具生命意义的宣示和行动,对未知世界怀着执着热情的斯文?赫定选择了中亚。

作者简介

斯文·赫定,1865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885年高中刚毕业的赫定因偶然机会前往俄国的巴库,游历了中亚的部分地区。1890年12月随一支驮队进入中国西部的喀什葛尔。1893年由瑞典国王和诺贝尔资助,斯文?赫定再赴中亚进行考察,从此打开了西域探险考察的新局面,他对罗布泊进行第一次科学勘查,在塔里木河上作处女航,发现楼兰古城,进入神秘的雪域净土……
1926年应美国出版商之约,他静坐下来,写下了《亚洲腹地旅行记》这部广为人知的名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向亚洲出发
第二章 越过厄耳布尔士山脉
第三章 在亚洲腹地的边缘
第四章 喀会噶尔?圣徒的墓
第五章 生死塔克拉玛干
第六章 和阗:沙漠中的古城
第七章 初到西藏
第八章 野牦牛?六字真言
第九章 到北京去
第十章 楼兰:梦回从前
第十一章 我是一个香客
第十二章 在印度的碰壁
第十三章 冒死穿过藏北
第十四章 班禅喇嘛要见我
第十五章 泛舟圣河
第十六章 和班禅一起过年
第十七章 札什么样伦布?解尸人
第十八章 黑屋里的僧徒
第十九章 雅鲁藏布?冈仁波齐
第二十章 圣湖与魔湖
第二十一章 在藏北凄凉的冬天
第二十二章 再来北京
第二十三章 受命为“铁道说顾问”
第二十四章 在圣城遇见大喜喇嘛
第二十五章 向戈壁滩进发
第二十六章 额济纳河?黑水城
第二十七章 黑喇嘛庙的传说
第二十八章 黑色戈壁
第二十九章 从哈密到吐鲁番
第三十章 库尔勒历险记
第三十一章 土尔扈特蒙古王爷
第三十二章 初到乌鲁木齐
第三十三章 中国式婚礼
第三十四章 幽禁
第三十五章 别了,乌鲁木齐
第三十六章 从哈密到安西
第三十七章 古丝绸之路
第三十八章 奔向嘉峪关
第三十九章 肃州:西出阳关
第四十章 甘州:恐怖的记忆
第四十一章 凉州纪行
第四十二章 兰州?魁星阁
第四十三章 西安:丝路上的最后时日
第四十四章 惜别中国

章节摘录

  天地之间再没有什么能比火更臻于神圣完美,因为火送来了光明、温暖以及纯净。人的尸体会污染大地,所以人死后必须葬于高塔之上,并筑高墙将其与周遭的世界相隔。通向高塔的路也会因经过的尸体而受到污染,但是如果牵一条眼圈周围长有黑色斑点的白狗或黄狗,尾随在送葬队的后面,这条路便得以净化。狗能驱妖除魔。暴露在外的尸体引来群舞乱飞的苍蝇,那都是恶神阿里曼手下的女妖。敌人的尸体不会污染大地,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善压倒恶的胜利。  在波斯的拜火教教徒又叫“帕尔西人”(Parsees),遭到伊斯兰教徒的鄙视与厌恶。于是他们与世隔绝,只待在自己的村落里面,这样他们可以虔心于自己的宗教仪式而不受他人侵扰。他们大多是做买卖和园艺的。几千年下来,他们仍然遵循锁罗亚斯德创下的教规,每家每户都点着一盏灯。抽烟被认为是对火的大不敬,因为一旦失火,任何人都不得将火扑灭,世间凡人无权对抗火的力量。  如有帕尔西人去世,尸体须穿上白袍,头上也缠一圈白布,点上油灯,摆放在一个铁制尸架上,脚边还要放一片面包。这时放一只狗进到死人屋子里来,如果狗吃了面包,人就是真正死去了。倘若狗不愿意吃,则表明死者的灵魂仍留存在躯体之中,如此一来,尸体可一直摆放到开始腐烂时为止。到那时,有洗尸人来清洗尸体;教中人认为洗尸人不洁,他们住的房屋无人敢踏进一步。  四个抬尸人穿着已经用流水冲洗过的白衣,扛起尸架运到埋葬的地方,此地人称“寂静之塔”。其实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塔,而是一道周长223英尺、将近23英尺高的圆形墙。进入墙内,将尸体放在一个露天的长方形浅坑之中。最后,松解敞开死者的衣服,除去头巾,参加葬礼的宾客退回墙边,继而返回家中。葬礼还在进行的时候,兀鹫就已飞来栖息在墙头之上,渡鸦也在上空盘旋。等到一切归于寂静,它们就出动了。不用多久,便只剩下一具骷髅,被阳光炙烤。   ……

编辑推荐

  作为一个探险家,靠自己的有关西域探险的著作,使斯文·赫定最终“走出了”西域探险史,拥有一代又一代的普通读者,广为人们所知。他所写的有关中国西部的书,有通俗的探险考察记,也有相当艰深的学术专著。通俗的探险考察记,是专门为普通读者所著,赫定的探险考察记在其生前就曾以二十余种文字出版发行,其中最有名的,则是他的自传《亚洲腹地旅行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亚洲腹地旅行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正在读,刚刚独到第十五章,很久没有读游记了,感觉这本游记,没有以前读的那么丰满,作者的一些用词并不是很准确,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作者本身的理解问题,书中有些小错误,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了标记。还好吧,继续读吧
  •     孙版李版都是三十年代译的。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新的版本。但是新的版本常常代表着研究生课余捞外快大家合译,质量非常整齐地。。。。 低。
      这个版本是孙仲宽的,翻的不错,修订的也很好,略有瑕疵
      有几个地方还有 克拉格兰母的说法,这应该是指公斤,没有完全改过来。
      另外书中提到的货币单位克兰,我怀疑是瑞典克朗的意思。其他很多地名都做了统一,我看懂了,这个非常有效,不用我猜那些三十年代的令人费解的地名了。对于地理书来说,这个很重要。
      看书里的说法,赫定不比斯坦因强,也是盗卖文物的,比如楼兰古城里的文物。可是我去大英博物馆看完回来,觉得还是要感谢斯坦因和赫定这样的人物。如果没有他们盗卖文物出去,我可能永远也看不到这些文物,一,我们有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但是康生,王力,毛主席家里的文物不在破坏之列,至今也没听说王力或者康生或者毛太孙把文物要归还被抄家人或者归还他们祖国)
      二,即使没有文革,这东西也被保存在国家某地,属于国家机密,屁民不得观看。一个连预算都不能公开的国家你还指望什么呢?给你看国家文物?即使看,也得收门票吧?大英博物馆自1753年以来没有收费过。美国SMITHSONIA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都不收费。
      
      赫定写得很精彩,让我想起了笛福编撰的《海盗船长》,《鲁宾孙漂流记》的文字。比如罗布泊以前是有湖的,还有维族的渔民呢,时间并不很久,100年前就有吧。我记得还有一篇文章里写到宁夏东北陕西北部的阿拉善沙漠地区有河,就是经过绥德的那条河,以前有好多野鸭,芦苇,还有渔民。现在啥也没了。
      
      
  •     1988年的时候,这本书在出版社已经没有了,84年印书的时候印的不多,只印了一版,我在88年要到了一本样书,还是问社长要的,后来还印过原中华书局版的<西域考古记>附了100多张图,这几本书几次搬家以后,一直没有丢,有好些书丢了找不到了,只有他们还留在书匣里.
  •     其实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旅行记》是部很不错的书,但是这个版本实在太差,只是原著的节选,价值不大,建议看1984年上海书店印行的版本(根据1949年开明书店复印)。
  •   连书评都愤青
  •   康生收藏都捐了啊。。。。。。。。。你这傻逼不知道么
  •   有意思的是,今晚去四川中路一家旧书店逛,正好看到了这书在卖。这么一说,一晃眼你看到这书已经20多年了
  •   同感啊,我们学校图书馆收的,保存的挺好的
  •   建议看1984年上海书店印行的版本(根据1949年开明书店复印)。
    对头!
  •   不过看起来不太习惯,因为是竖版。
  •   没错.
  •   此书我有.唯一的二手转让显示的就是了.也可以登陆沉香书屋的网站:www.802books.com
  •   最近正在读84年那版
  •   我彻底被版本问题搞糊涂了..
    根据我现在看的新疆人民出版社的《我的探险生涯》序言里说,《亚洲腹地旅行记》译自Hedin 1924年写的『My life as an explorer』, 是1932年李述礼根据德文版翻译而成开明书店出版的,而Hedin较晚些的『Through Asia』是根据其1927-1935的8年经历写成的,中文名译作《亚洲腹地探险八年》...有些段落内容应该有相似,但应该是不一样的。
    汗,这本远东版到底是哪本呢?新疆版现在又不好买...
  •   可以在此比较一下此书和英文版的目录, 的确是节译。
    http://www.xishu.com.cn/channel/main/book.aspx?GUID={DB0CEAA5-7D67-48A3-AA35-81D268E31EBA}
      
      http://www.amazon.com/gp/reader/079226987X/ref=sib_dp_pt/104-1621789-9771940#reader-link
  •   而这本《我的探险生涯》似乎是全译本,标题也更接近原著的英文译名:
    http://www.xishu.com.cn/channel/main/book.aspx?GUID={321EADFC-3B73-491A-9490-C03E775EA734}
  •   我的也是这本新的。纸张倒是高档,全彩页的。只是内容实在太过于简单了。
  •   MMD,怪不得啊。看了这本书,一直觉得模糊来着,一本著名的探险传奇怎么会如此的简略不堪……………… 原来是节选的说 今天才知道 5555
  •   这个版本太差,一定不要买
  •   204页一看都知…
    会有疑惑啦
  •   是不是那个有林语堂序言的版本呢?
  •   1984版就是這個嗎?
    看豎版很給力的樣子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86109/
  •   正在看48年开明书店那一版,虽然插图比较模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