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师

出版时间:2004-12  出版社:北京燕山  作者:茨威格  页数:全2册  字数:52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三大师》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篇幅最长的一篇,也是茨威格怀着强烈的激情写就的。一九一六年二月八日,他在致赫·黑塞的信中称,《世界建筑师(套装上下册)》凝聚着他三年的劳动和心血。比起巴尔扎克,特别是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更富戏剧性,经历更为坎坷,命运也更残酷。茨威格把他六十年的生活看做是一场与命运之间的无休止的斗争并把自己对命运的操纵权交还给了命运:茨威格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成是一个性格分裂的人,是一个最完善的矛盾产物,是人类中,也是艺术中的一个伟大的二元论者。“淫欲产生纯洁,罪行产生伟大,喜悦产生痛苦,而痛苦又产生喜悦。矛盾永远都是互相牵连的。他的世界横跨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在上帝和魔鬼之间。”茨威格用诗一样的语言对陀恩妥耶夫斯基的性格和命运进行了散文化而非学究式的论述,并把他的笔深深掘进俄罗斯这位伟大作家的灵魂,去解读他所创作的艺术人物和他用笔所构建的世界:他毁灭自己,为了一个更幸福更美好的人类得以出现;他痛苦地生活,发掘自己的灵魂,为的是找到上帝,找到生活的意义;他抛弃一切知识,是为了一个新的人类。这一切归结为一句话:“爱生活甚于爱生活的意义。”
  在《与魔的搏斗》中,茨威格把三位人世际遇相似,内心世界相近的德国家集在一起,而尤为重要的,他们都同受一种自己所控制不了的力量的支配,即是茨威格称之为魔的力量。他把这个集子冠上《与魔的搏斗》,这使我们对魔这个字的意义有所理解,明白了它的涵义,我们也就清楚了茨威格笔下这三位遭遇坎坷、命乖运蹇,才华横溢,卓尔不群但却茕茕孑孓立的作家了。
  《世界建筑师(套装上下册)》中茨威格怀着一种炽烈的激情,以多彩的文笔,为我们描述的如其说是世界建筑师们的生平,不如说是在塑造出他们的艺术形象。《世界建筑师(套装上下册)》不仅对我们理解这些大师们的生平和内心世界有所帮助,更是我们了解茨威格本人的文艺观和他的美学思想的必读之作。

作者简介

  茨威格,S.,(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企业主家庭。1899年中学毕业后在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维也纳和柏林攻读皙学和文学。1903年获博士学位。16岁就在刊物上发表了处女作。1901年第一部诗集《银弦》出版。1911年出版的小说集《初次经历》写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动的心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瑞士,他的第一部反战剧《耶利米》也在瑞士首演。战后他目睹人民的灾难和社会道德沦丧,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他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社会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马来狂人》(1922)《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192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感情的紊乱》(1927)等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书籍目录

前言
三大师
作者的话
巴尔扎克
狄更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与魔的搏斗
作者的话
菏尔德林
克莱斯特
尼采
三作家
作者的话
卡萨诺瓦
司汤达
托尔斯泰

章节摘录

  一七九九年,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富饶的图尔省,即拉伯雷的家乡。他生于六月间,一七九九年这个年份是值得反复提到的。在这一年里,拿破仑——对他的事业感到惊恐不安的那个世界还把他称为波拿巴——从埃及回到了法国,半是作为胜利者,半是作为逃亡者。他曾经在金字塔的石头见证人面前战斗过。后来他对在外国的星座之下把一项开头很宏伟壮观的事业坚持到底感到厌倦了,便乘一·只小船从纳尔逊暗中埋伏的轻型护卫舰中间钻了过来。他回国几天以后便聚集起来一批忠实的追随者,清除了进行反抗的国民议会,并且一举夺取了法兰西的统治大权。巴尔扎克出生的这个一七九九年便是拿破仑帝国开始的年份。新世纪所熟悉的再不是“矮个子将军”,再不是科西嘉岛来的冒险家,而只是拿破仑、法兰西帝国的皇帝了。在巴尔扎克童年时代的那十年十五年里,拿破仑贪婪权力的双手已经合抱住了半个欧洲。那时他野心勃勃的梦想已经插上鹰的翅膀飞翔在从近东到西欧的整个世界上空了。首先要回顾巴尔扎克的十六年与法兰西帝国的十六年,即与或许是世界史上最离奇古怪的时代完全吻合。那个时代对于惊心动魄地经历过种种重大事件的人来说,对于巴尔扎克本人来说,不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早年的经历和命运实际上不就是同一件事物的内部和外表吗?来了那么一个人,他从蓝色地中海的某个小岛来到了巴黎。他没有朋友,没有生意,没有名望,也没有地位,但却陡然间在巴黎抓住了刚刚变成脱缰野马的政权,而且把它扭转过头来,牢牢控制住了。这个人是单枪匹马的。这个外省人赤手空拳得到了巴黎,接着又得到了法国,随后又得到了这一大片世界。世界历史上的这种冒险家的突如其来的念头不是通过许多印刷成书和令人难以置信的传说或者故事介绍给巴尔扎克的,而是有声有色的,通过他所有饥渴的感官渗透进了他的生活,并且随着回忆中的那千百次形象生动的真实事件在他还没有东西进入过的内心世界里定居了下来。这样的阅历必定会成为范例。巴尔扎克这个男孩子兴许是在傲慢、粗暴而且几乎是充满罗马式激情讲述远方胜利的公告上学会阅读的。在拿破仑的军队进军以后,这个男孩子想必经常用手指头在地图上不大灵便地勾来画去。法国在地图上便像是一条泛滥的河流,逐渐地向全欧洲进行扩展。今天它翻过了塞尼山①,明天越过了内华达山②,它跨过江河开往德国,踏开冰雪进入俄国,还越过英国人用猛烈炮火把舰队打得起火的直布罗陀海域。  ……

编辑推荐

  《世界建筑师(附光盘)》不仅对我们理解这些大师们的生平和内心世界有所帮助,更是我们了解茨威格本人的文艺观和他的美学思想的必读之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建筑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书一拿到手就开裂了,我急忙又使强力双面胶、又是透明胶修补,另纸质太差。
  •   当初以为是讲建筑家,其实是独特的文学传记
  •   内容可以,书名有点误导
  •   世界建筑师
  •   厚厚的一本,还没看,不敢妄加评论
  •   凑单,没想到是这么好的书,赚到了
  •     ❀片段摘录
      他甚至不曾有幸遭遇一个知名的反对者,于是无比坚强的思想意志只得“无情地挖掘自己,埋葬自己”,向在痛苦中饱受煎熬的灵魂索取答案和反对的声音。
      壮美的原野没有天空,伟岸的表演没有观众,沉默,越来越深重的沉默包围着孤独灵魂的怒吼。
      他讲话,但不是讲给任何人听,也没有任何人回答他。而更为可怕的是,没有任何人留心听他讲。
      长年漂泊不定的生活中,从不曾在友情的欢愉之中享受片刻澄明的安宁;夜晚,从来没有一个温存的女性身体依偎在身畔无数在工作中度过的沉沉的黑夜,却永远迎不来荣名的曙光。
      没有人目睹他的精神死亡,一如没有人目睹他的精神生涯。
      
      ❀读后有感
      在最初的短短几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描写对象怕便是“孤独”吧。超越凡人的精神灵魂,意味着他人难以企及的哲思。而这灵魂又早已超越高贵,于是不群的哲思已不仅仅为意识的精华部分,而是疯狂地、不受控制地,要占领整个意识形态,展令整个肉体,每一时刻的每一动作。所以外人已不再是无法触及圣人的某个高度的精神,而是连他们的日常琐碎,都诚惶诚恐——这仅仅针对心怀敬畏的凡人。普通民众,或是头脑混沌者,怕是权当这些人为疯子,予之抨击。
      而尼采,他竟已病入膏肓,连抨击他的人,都敬而远之了。
      他的孤独,大概是一种孤独本身的孤独——连这种类型的孤独都太罕见了。圣贤孤寂,但总归有志趣相投者,总归有“知我者谓我心忧”的存在,无论如何,也总有精神寄托——少虽少,总还是有的。但尼采甚至连继续呼吸的理由都找不到了,他只知道要活着,为了不让生命流逝而活着。并不是说尼采没有生命的信仰,只能说他的信仰不足以温暖他的黑夜。当陶潜可以全身而退在桃源中采菊东篱下时,尼采只能恳求药物换来几小时的安眠。
      
      ❀片段摘录
      “我已经不是简单的精神加肉体,而是第三种东西。我作为一个整体去感受痛苦,我的痛苦也是一个整体。”
      声声呻吟来自饱受病痛折磨的躯体,全身各处罹患的病症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单子,其中末尾的一项尤其可怕:“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年,痛苦都可怕地变得过量了。”
      他那过于敏感、清醒而受了刺激的神经刺蜇折磨着他,使他日益发出狂躁暴怒的呐喊。“死吧,这对你更轻松些!”他向自己喊着,还写道:“一支手枪倒是一个比较令我愉快的念头”;或者,“可怕的,不间断的折磨使我渴望着结束从一些迹象来看,脱离苦海的那一击已经临近了”。
      集医生、病人于一身的他不停地用渐渐的镊子揭开神经,露出痛处,像一切生来神经质和想象力丰富的人一样,令他本就异乎寻常的敏感变本加厉。
      
      ❀读后有感
        尼采的病痛,由一颗在一次又一次追逐中是热诚饱受蹂躏的心而起。
        肉体的折磨,随时病痛所致,但也是尼采自己将自己一手领入这般境地。他过分地透支自己的大脑,视力下降却每日花10个小时伏案创作。超负荷的高速运转过早地将他的精力消耗得所剩无几,然而这个伟人却全然忽略了这一切。我想他定愿意做这样一个交易:剥去一切肉体,只要他能继续思考,继续追逐真理,只求留下他的意识形态那么万事皆好。
        可那害之极深的痛苦又正是由他的意识压迫而出的。
        过分的敏感,使他四处碰壁。其实他并未被高墙所束缚,仅仅是病痛和长期毫无反应的探索让他总在无形之中触到了冰冷的墙壁。而我只知道尼采的哲学追求,是要建立在超脱理性的思维上的。这不是感性,而只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思绪。尼采也正用他的痛苦来践行着这一切。他渴求摆脱痛苦,潜意识里却又不断为自己套上枷锁。
      
      ❀片段摘录
      他对待真理是一种几近中了魔一般的、因激情而战栗的、带着灼热的呼吸的、压迫着神经的、充满着好奇的欲求,它从来得不到满足,也永远不会衰竭,它从不停滞于任何一个结论,在任何一个答案之后都要焦灼、不羁地继续发问。
      他们(指康德、叔本华等)都迈着谨慎、牢靠的步伐走在他们自己选定的道路上,而尼采却始终像是被追赶着一般,一再地走上他自己也不认识的道路。
      因为,其他人在“认识”过程中寻求aequitas animae,即灵魂的安宁,抵御感情泛滥的围墙,这正是被尼采认为是对生命的扼杀而深恶痛绝的。
      
      ❀读后有感
        也许精神上的伟人,一生中总有一个使他们为之癫痫的炽热的追求。而许多人,当追求达成时,便心满意足地回到人类世界,带着傲人的成果去成为一个杰出的普通人。但尼采却着魔太深,因为他追求的不是某一物质的答案,而是人究竟应该怎样去思索物质,追求的是一种不属于物理学的真理。茨威格用“与魔的搏斗”将尼采与荷尔德林、克莱斯特放在一起,但对尼采而言,真正的魔是他自己。一切痛苦与癫狂都由他对追求过程的激情的热爱而起——即尼采爱上的是对追求的追求。所以他总是匆匆忙忙地从一个地方赶向另一个地方,刚从远航的轮船踏上陆地,却又急忙搭上追寻另一个心中困惑的火车。一路上他也不知去节省煤油,只顾撞上岩石然后继续磕磕绊绊地开向远方。
        这样的生活对人而言太危险了。演变为变态并持续堕落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我们与伟人的区别可能就在于这一点,我们也有追求但绝不可能如此狂热,我们有理智的头脑并懂得如何很好地保护自己。而尼采这类的天才只会理智地思考,却永远学不会理智地生活。(——不敢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究竟什么又是理智地生活呢?只能从“生存”的角度去评定一个人的选择吗?)
        我倒是希望自己能有这般狂热,那势必会引来痛苦,但那时,任何苦痛都敌不了无法继续追求而造成的折磨。
        其实有这样的希望,也许从一开始就错了。正如读《局外人》时感到十足的荒谬一样,我们不能期许自己的道德硬要去企及一个高度,该来的感情和激情,就应是任其自然从我们的生命中流淌而出。一旦有“我定是要去做一个这般天才”,“我应该让自己的灵魂去企及他们的高度”——我虽并非在否定去拥有大的梦想、向着我们所崇拜的人努力——我们所看到还是一个评价,一个需要外界认可的答案。至少尼采不为着今日众生顶礼膜拜而去探究他的真知,他内心的追求和热情如此喷涌勃发情真意切。
      
      ❀片段摘录
      心理学家的手也必须像钢一样,既柔韧又坚强,在手术过程中,它不可以颤抖,不可以畏缩,因为心理学家仅靠天赋是不得穷尽的,它首先是个性格坚强与否的问题,是否敢于“思考一切所见”的勇气的问题。
      一个势单力孤的人越是无情地要求“绝对的纯洁”,就越是成为时代的众矢之的。
      如果他毫无自知地行动,他就是个疯子;如果他明知危险却偏要向它挑战,他就是个英雄。
      因为“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能独自对付的危险的大小”,就是唯一能衡量他的价值的尺度。
      
      ❀读后有感
        隔了近一个月,再慢慢读尼采,仍然感慨万千。诚实,绝对的坦诚,是尼采对自己的追求。他要求的,是一种无差的精准,使自己可以从精神上,毫无封闭地去认识自己,无拆穿自己。这样的真实,与我们作文中的质朴无华又有所不同。后者是褪去粉饰浮夸,但前者却是以手术刀剖析自己的每一个错误,是越过理智的、与自己的对话+让自己灵魂中的一丁点杂志,暴露无遗。敢于直击自己内心薄弱环节,甚至把自己血淋淋地解剖给自己看。
        我们不奢求拥有尼采般的深邃,却不可抛弃对诚实、真实的持守。这种诚实绝非局限于不说假话,更是敢于率先去看去问,去挑战自己道德、思想的战线。我们不可用无耻之心将自己的不庄严示众,却应在自己的精神中,要求我们的心魂对“我”这个意识,保持绝对的坦诚。
      
      ❀片段摘录
      而越是接近自己——或者看起来是这样——他就越是迫不及待地渴望摆脱自己。
      对尼采来说,精神的家园不在他出生的地方——那只是过去,是“历史”——而是在他自己创造、生育的地方:“Ubi pater sum, ibi patria”——“我的家园”就是我身为父亲创造生命之处。
      这第七重的至深的孤独,现在叫做孤寂;不再是遗世独立,而是被众人遗弃。
      他既不再拥有上帝,也不再拥有同仁;他越是赢得自我,就越是失去世界;他走得越远,包围着他的“荒漠”也越广阔。
      死寂,像一只铁环紧箍着他的喉咙,即使是人们迄今所听到过的最毛骨悚然的怒吼也无法将其击碎。
      当然,这里(指尼采的语言)闪耀着的是危险的光芒,它犹如午夜的阳光,明亮而诡谲,它升上冰山,通红地燃烧着,它是灵魂的北极光,其壮丽奇谲令人悚然动容。它不给人温暖,而是令人不寒而栗;它不使人头晕目眩,却可以置人死地。
      这一存亡绝读的时时刻刻,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思考、去体验的,他的伟大、他的英勇就体现在这里。
      因此你才的独立自主并不向世界灌输某种学说(那是学究们的观点),而是诸如一团大气,无比澄澈、灿烂、激情洋溢的大气,它来自一个在摧枯拉朽的暴风雨中解放自己的鬼才。
      
      ❀读后有感
        一口气读完了最后几个部分,我的心情已由当初的激动逐渐转为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与忧虑。可为了什么事物,感到恐慌呢?也许是为尼采人生最终的死寂扼腕,或许是对一个伟人的敬意在不断加深后转为敬畏,或许,是对我自己的价值与思想而感到了不确定。
        尼采的一切,都是在他不断撕毁又重组了自己之后,走向完整的。他决定了自己的追求,创造了自己的故土,定义了万物在他自己心中的位置。但这个“他”又是谁,是什么决定了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一生要这样度过。又是什么,决定了此尼采将为这样的一生乐此不疲?现在这个伟大的思想,无法丈量的意识形态站在我面前,我渴望与其对话,却连一个像样的问题都说不出,道不明。
        史铁生让我掘出了为自己灵魂中对他人心魂的不公正,因而我懂得去尊重每一个心魂——无论我是否能从内心对其的种种思想保持认同。但在尼采面前,却只可望洋兴叹,只可质疑自己心魂的广度与深度。
        但,一个在粉碎与重组中经历水深火热的一生,却又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去同去追求的吗?一个世界,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去钻研哲学家的磨合之悟,但我们应对着那些星空中闪烁的明光,去寻找自己的灵魂。我不会有他的深刻,但我会有我自己的见解,我会在引路人的光辉中,走出自己的路。
        尼采的孤独,不同于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中的任何一种。因为耶茨是去重视人孤独的共性,是再现社会、文化压抑下现代人共有的悲哀。但尼采的孤寂,在于他与世没有任何相似,他无法被理解。一个时代不接受尼采的思想不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或许,是一种必然。但毕竟我们会有所努力,毕竟,我们已经在尝试着触摸星空了。
      
  •     茨威格通过独特的手法描述了9位作家的精神世界,叙述中夹带着精彩的议论,议论中点缀着精彩的描写,最喜欢的事荷尔德林的那一段,作者对人物的把握能力不可小视,远不是其他传记中流水账的空洞语言,这本书真的很值,最后还是想知道书名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个书名取得真的很独特
  •     世俗无法理解纯洁的人。
      -----荷尔德林
      
      马龙白兰度曾经说过,你不能太敏感,你的感触太多了,那样只会使你痛苦。
      我想,这是不是在说他自己呢,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怎么能够不敏感呢,而作为一个人又怎么能太敏感呢?
      在他那看似强悍的外表下,有一重女性化的细腻,但是他要掩藏的,也正是这种脆弱和敏感,他羞于谈及自己的演员生涯,极力的贬低自己的表演成就,正是要掩盖这种只属于少数人的敏感带来的忧伤。
      
      热情和天才是同样稀有,罗曼罗兰说过。
      
      我不能想象一个毫无热情的人能够成为一个艺术家,也不相信一个在世俗中游刃有余的人是一个天才人物。
      即使象拿破仑这样看上去征服了现实世界的人,也绝对不是一个狡诈的势利中人,天才是流星,注定要燃烧自己照亮宇宙。一个敢于燃烧自己的人,就不能是一个脑满肠肥,老练乖巧的油滑之徒。
      加缪有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功成名就的作家如何在家庭琐碎的幸福中丧失了创造力的故事,这昭示了一个真理,苦难是艺术的母亲。
      
      茨威格称不上是一个一流的作家,但是他有一种可贵的精神,那就是热情,读他的作品,迎面而来的是炽热的激情和忧伤的诗意,我读他的作品是要落泪的,假如不流泪,我就没有理解他的作品,没有听到他的心。
      
      他是多么理解那些大师啊!借着他那热情点燃的烛光,我才真正的理解了那些伟大的世界建筑师,在我的面前,开启了一道通向真理和爱的大门。
      
      在他激情肆意,热情辉煌的文字下,我仿佛看到了那发誓要用笔征服世界的巴尔扎克,被疾病和贫困折磨了一生却依然高喊宽恕和爱的陀斯妥耶夫斯基,还有那孤独的德国教授尼采,发了疯却仍然写出孩子般纯真诗句的荷尔德林,终身在谎言与真理之间游走的斯汤达,名满天下却痛苦不堪的老托尔斯泰。
      
      在这个书店里到处是交会如何做个聪明人,教你诈,教你不吃亏的时代,茨威格却在告诉你,要想伟大,必须纯真,要想不朽,必须受难,要探索真理,必须被不断的欺骗。
      
      这本书是我的圣徒传。
      这是为艺术而殉难的圣徒。
      
      想做一真正的艺术家,那么好吧,放弃做一个幸福而满足的人吧,舍弃现实生活的快乐吧,要跟丛耶酥,就要随他走上的受难之路。
      
      艺术家从来不是在现实中过着滋润生活的人,也许叔本华可以依靠着他的财产,甚至斯宾诺莎可以靠着磨眼镜维持生活,苏格拉底能够因为那凶悍却比自己富有的老婆可以和学生们探讨哲学,哲学家即使做教师也可以活下去,至少也能够当个教书匠为生。
      可是做个艺术家,那是苦难。
      肉体是如此的脆弱,精神是如此的强悍,
      现实那么坚硬,心灵那么敏感,
      这是分裂的存在。
      
      巴尔扎克可以在他的阁楼里做文学中的拿破仑,他的笔就是征服世界的利剑,他那浩繁的人间喜剧就是文学中的奥斯特里茨和耶拿,
      而现实中的他是一个债务缠身,只能够在文字中享受金钱的幻想家,钱,钱,钱,他一生都在写钱,他的作品散发着强烈的钞票气味,可是他最却的就是钱,把他耗尽的就是钱,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命运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一生,他的生活里从来就没有欢乐的阳光,那照亮他作品的光明不是春天明媚的温暖,而是癫痫病人发作的狂喜和肺结核病态的红润,这个赌徒,色鬼,苦役犯,病人,仿佛是上帝是特意派来诠释圣经的人物,正是这样一个人把上帝的慈爱撒向了人间,
      克来斯特和尼采就是不断的在恶魔的追逐下流浪,他们是世界的灵魂,而灵魂却要注定流浪无家归,他们的一生是受到诅咒的一生,孤独的游魂,那个宣称上帝死了的德国超人只是一个孤独的德国教授,
      斯汤达是一个肥头大耳的家伙,谁也想不到在这个大腹便便的身体里藏着一个极其敏感的灵魂,一个于连和吕西安娄凡年轻热情而又冷酷敏感的灵魂,他喜欢把自己的灵魂在文字中套在一个漂亮的皮囊中,就象他那喜欢骗人的天性。也许只有这样他才感到安全,因为他的矛盾就是他的天才,
      托尔斯泰是一个傻老头,因为他在拥有了几乎一切之后居然离家出走,死在一个小车站。
      在读过了所有这一切之后,我明白,现实和理想的分裂就是他们的命运,也是他们艺术的来源。
      
      没有感伤就成为不了伟人。
      就象尼克松说的,在戴高乐那里,总是有一种淡淡的忧郁,那不是偾事嫉俗和恶狠狠的诅咒,而是永远无法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者的忧伤。
      而另外一方面,他们是注定孤独的人,因为在艺术世界里畅游的人是永远无法在现实里练达和圆滑的。所以他们时常是显得不进人情和冷酷的,这只是面向那个灵魂世界的代价而已。
      被魔鬼那样深刻的凝视过了,眼睛永远不会复明了,
      见到了天堂,尘世就无可奈何。
      
      这是那些从来没有领略过艺术之美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的喜悦和痛苦,也许只有那些真正爱过的人才会有点同感。
      那些向艺术和爱情,真理和自由敞开心扉的人是有福的,他们至少活过,爱过,虽然这代价是痛苦和生命。
      
      本文题目来自易卜生的戏剧《建筑师》,一个为了追求理想的老建筑师牺牲了人生的幸福,不顾一切攀上了自己建筑的高塔,摔死了。
      有人说,可见他究竟做不成,
      有人说,他究竟爬到了顶上,我还听见空中弹竖琴的声音呢,我的建筑师!
      
      
      是的,我知道自己来自何方,
      用不满足,象火焰一样,
      我燃烧自己,我发光,
      我抓住的一切都变的明亮,
      我抛弃的一切化为灰烬,
      而我自己一定是那火焰。
      ---尼采
      
      
      
      
  •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师们是上帝的信使,是负有特殊使命的人
  •   伟大的人是注定无法过日常幸福生活的人。
    可是不幸福的人不一定都伟大。
  •   有时候经历能带给我们更丰富的生活
  •   喜欢这个世上有这些人
  •   鱼与熊掌
  •   伟大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需要日常的幸福生活。
    加油,一切都会好的。
  •   呃……看了半天不知道书是讲啥的……
  •   很难得还有这样的激情来写这样的文章。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有人写类似的东西了。确实,敏感和丰富的感情是一个艺术家不可缺少的。有高尚的道德理想,还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才算是伟人吧。
  •   大家也读读村上隆的艺术创业论,也写得有意思,要挣钱,要露骨地表达自己对金钱的欲望,要凝视自己最浑浊的那部分,然后行动!
  •   写得太棒了,楼主对本书的作者致以了最深刻与崇高的敬意,也给予了最深的理解与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